跳转到主要內容

第171章 第171章

作者:寒小期
第171章

  毫不夸张的說,周老爷被吓到原地劈叉。

  但因为他年岁也不算小了,柔韧度显然也不太行,于是连原地劈叉都……劈叉了,還嗷嗷叫着让三郎扶了他一把。

  三郎一看這情况,不得行。

  你說周老爷這個岁月,放在乡下地头那确实不算特别年长的,君不见江大伯一把年纪了還整天往地头上跑?但假如說,周老爷执意表示自己累了、乏了、伤了,甭管咋样,江家也不能把他直接轰出去。

  第一時間,三郎喊了虎脑:“去瞅瞅院坝底下有沒有周家的下人。”

  虎脑很听话的,他激动的冲了出去,然后顶着一张人畜无害的小胖脸问:“你们谁是吓人?……叔!他们长得不吓人!”

  周老爷伸出颤抖不已的手:“我带人来了。還有,你就不能给我搬把凳子嗎?”

  只要不是赖着不走,光借一把凳子還是沒問題的。

  很快,周老爷就坐下了。

  他感觉自己稍稍好了一点儿,但也不见得有多好,毕竟刚才的话题实在是過于吓人了。

  在来大坳子村之前,周老爷就已经提前打好了腹稿,要怎么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反正他是占了舆论优势的,不管怎么样周生生都是他的亲闺女,哪儿有闺女丢下自己亲爹不管的?她要是在外头吃苦受罪也就算了,偏生她過着富贵无双的逍遥日子,放着爹娘弟妹在小镇上苦熬。

  說破天也沒這個理啊!

  甚至還要更早之前,在得知自家的一些店铺早已悄然转手后,周老爷就想方设法的联系過了周生生。

  周生生她是带着她男人和心腹手下、随从护卫等等,一大堆人前往府城的。她不是匆忙逃窜的,更不是离家出走,而她在离开之后,也仍然时不时的跟镇上有所联系。

  旁的不說,赵家的书铺一直都开着啊!

  其实也是因为這一切都跟从前一样,周老爷又被夺权已久,许久不曾插手铺子、酒楼等等事务了。以至于,他被蒙在鼓裡足足将近一年時間。

  等他发现异常后,再派人仔细探听虚实,這才意识到他闺女早就已经布置好了一切。

  周生生和钱货郎先行离开,却偷偷的写了授权书交给刘童生,让他代为处理镇上這些铺子酒楼。而因为是一口气全都处理掉的,并且周生生完全不准备再回来,因此包括酒楼东家最为重要的厨子、秘方,她都一并舍弃了。

  這么合算的买卖,自然会有人接手。对于周生生提出来的,那些原材料仍去原先那些地方采购,像卤味药包等等,也仍照常不变,至少几年内是必须要遵守的。厨子、店小二等等,都依然用老的,如果是雇佣的,重新跟新的东家签协议,假如是卖身的,则直接转手给新的东家。

  也正是因为什么都沒有变,周老爷才沒有发现异常。

  至于赵家的书铺,人家赵家只提供书籍,不管经营!

  搁在后世,那赵家就是出版方,他们才不管你到底将店铺交给谁营业了。周生生就一個條件,接手后一切照常,并且新东家仍然帮忙接收、寄送信件。

  能跟府城炙手可热的赵家搭上关系,稍作妥协又算得了什么呢?人家新东家一看,大不了雇佣個粗通文墨的童生来管铺子,顺便帮人代写家书,直接接收、寄送信件很简单的,又不需要他们亲自送到各地的,有人回来问的。

  总之,在周生生的部署之下,在刘童生的具体实施之下,愣是瞒了周老爷和他的继室将近一年光景。

  回头想想,周老爷不得不承认自己也是有問題,他自视甚高,总觉得周生生一個女娃子走不了太远的,迟早都是要回来的。周家的根都在孝义镇,她一個不到二十岁的女娃子,能干什么呢?

  ……她能干的事情可太多了。

  周老爷能从一個穷困潦倒的穷书生,到孝义镇数一数二的富贵人家周家的赘婿,再到真正执掌了周家,說他完全沒有脑子肯定是不可能的。

  他在极短的時間内冷静了下来,重新整合了手头上的资源,发现周生生只动了那些酒楼铺面,像周家名下的田产却是一点儿也沒动。

  两种可能性。

  一种是,贸然动了田产,难免会惊动他的,毕竟穷人卖個一亩三分地都算是村裡的大事儿了,谁家沒事儿卖地呢?假如是堂堂周家,卖個几亩地那還不如别卖了,完全沒意义。可要是卖個几百亩,整個孝义镇又有几人能吃下?怎么可能不引起巨大的轰动?

  害怕惊动他,所以不卖地。

  如果是這样的话,周老爷认为他在周生生心裡還是有些份量的,起码有着一定的威慑力。

  另一种可能则是周生生压根就沒打算一去不回了,毕竟周家最大的资产,其实還是田产。已故的周老太爷是個很精明的商人,可也正是這种精明,让他在清楚的知道這辈子只有一個独生女后,選擇了将所有的生意都收拢起来。只留下了来钱快本钱却不高的酒楼,以及一些待租的店铺。

  酒楼自家经营,店铺则全部租出去吃租子。

  在孝义镇這個不大的地方,光這两個进项就足够周家上下過得舒舒服服的了。

  至于他收拢生意后,陆续置办下来的大片田产,则下了命令不到万不得已绝对不能出售。就连每年收上来的佃租,除了自家留下一些吃外,旁的尽数卖去县城,得来的钱继续买地。

  日复一日,哪怕周老太爷已经過世十多年了,但他当初定下的规矩,却并沒有因为他的离去而有所改变。

  负责田产的管事是周老太爷的心腹干将,那是连周老爷都沒办法撬动的人。

  那人每年都依着老太爷的叮嘱,收上粮食截留下一部分后,尽数卖出换取钱财,遇到合适的田产时,再买入。

  周家的田产数量远比外人想象中的更多,甚至還不止是孝义镇附近,就连县城周边的农庄裡,都是他们家的田产。

  這才是周家的根本。

  如今,周生生一走了之,除了酒楼和店铺,却独独沒对田产下手,這相当于是直接将软肋交到了周老爷手裡。

  有田产在,周老爷就不会缺粮食,甚至也不会缺钱。因为家裡沒钱时,卖掉一些粮食换钱那是很正常的事儿,直接去支钱都沒問題的,只要师出有名。

  還有一点,不曾卖掉田产,既說明了周生生心裡很在意周老太爷的叮嘱,也很在意那些田产……

  周老爷思量了很久,几乎将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了,他也仔细的想過了,再见到亲闺女时,要用什么表情、什么语气說那些绵裡藏针的话,好让周生生那個死丫头屈服!

  然而,现实太過于残酷了。

  其实他都猜错了,周生生之所以沒处理那些田产,只有一個原因。

  忒么太麻烦了啊!

  古代的田产啊,那是比现在卖房子還烦人。就算是有牙人帮忙的,但正常来說,要脱手大量的田产,要么断崖式的降价,不然根本就找不到人接手的。

  這就好比,在现在有個人突然想要将手裡的三千套商品房出售……

  你只要敢出手,今個儿挂牌明個儿市场就崩了!

  对于周生生来說,出售田产的周期性太长了,中间還会遇到各种麻烦事儿,另外周家的田产就沒有一亩地是自家种的,而是全部都赁了出去。

  這年头跟田产相关的事情,那绝对是天大的事儿,都是有契约的。假如要将田产转卖,之前跟佃农签的契约咋办?关键田产是一亩两亩零碎的赁出去的,不像酒楼那样,可以两三個酒楼一起打包给其他商户。

  反正就是麻烦吧。

  尤其周老太爷不希望子孙后代将田产卖掉,因此他的心腹都是直接将田产以十年为周期赁出去的……

  這已经不是一般般的麻烦了,這放在现代就是你要一口气将三千套已经租出去的商品房一口气出售,而這些房子還是单個租给人家的,有些可能還会涉及到二房东、三房东,毕竟在古代也有一口气跟大户人家租赁一百亩地,然后再分租出去的案例。

  真要把這些事情全部搞定,沒個三五年的那是绝不可能的。

  省省吧!

  站在周老爷的角度,是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周生生单纯就是怕麻烦怕浪费時間所以才不动那些田产的。

  跟什么祖孙情、往日情怀、惧怕父亲等等,沒有一丝一毫的关系。

  最重要的是,钱够了啊!

  光是卖掉酒楼和店铺收拢起来的钱,加上周生生前头两年裡挣的钱,算在一起足够她在府城买地置业重新开始了。

  毕竟,她又不是真的跑去府城创业,而是直接从赵闰土手裡接项目干。

  哪怕真的某天钱不凑手了……

  赵闰土会借给她的啊!!

  不過现在的周生生,已经看不上赵闰土了,她跟盛凌云搭上了头,决定等开春以后,天气转暖了,把旅游事业发展到省城那边,正好盛凌云会帮她牵线搭桥,认识那些富贵人家的太太小姐。假如差钱了,靠谱的大姑子和不靠谱的外甥女堂哥,她也知道应该选谁。

  周生生那叫一個自信满满,她干的也确实很不错,事业红红火火,還跟她的好大儿不同,她是爱□□业双丰收。

  那人哪儿有十全十美的?爱□□业都有了,好大儿也是事业腾飞状态,那不得去别处找补?

  譬如說,亲爹和后娘,還有后娘生的弟妹啥的。

  周老爷可以說是算计到了一切,独独沒算到他闺女那么能耐。本以为搭上赵家大少爷已经是天方夜谭的事情了,沒想到還有更厉害的。

  三郎猛的想起来了:“那個谁……盛家你知道不?省城的盛家,那個盛家家主跟你闺女挺好的,他们家的大小姐也特别喜歡你闺女。還有啊……我還是那句话,最吓人的就是她把小公爷臭骂了一顿,她骂赵大少爷就算了,怎么能把人家堂堂镇国公府的小公爷骂了個狗血淋头呢?”

  蹲在一旁的虎脑仰着脑袋问:“什么是狗血淋头?”

  “就是你奶骂我的样子。”

  “我沒见過呀,我奶是咋骂你的?”虎脑一脸的懵圈。

  “你见過你娘骂你哥嗎?比那個吓人一百倍。”三郎随口道。

  虎脑托着腮帮子寻思了一会儿,点点头:“那是挺吓人的。”

  薛氏啊,曾经也是個温柔可人的小媳妇儿,尤其在赵桂枝眼裡,她大嫂這人可好了,特别善良,還很勤快。搁在别家,妯娌之间难免是有些矛盾了,你吃多了我吃少了,你干得活儿少了我就要多做一些了。

  虽然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儿,可天长日久的,难免会产生摩擦。本来嘛,小老百姓過日子,谁家不是柴米油盐酱醋茶的那些琐碎事儿?事情一多,吵嘴那是难免的。也有当嫂子的仗着自己进门早,又给老x家生了大孙子等等理由,可劲儿的欺负后进门的弟媳妇儿,這些都是常有的事儿。

  但薛氏不啊!

  她就是個特别温柔善良又勤快,而且半点儿不爱计较的人。

  再就是,人是靠比较出来的。

  看一眼动辄就叉腰指天骂地的江母,再瞅瞅一脸好脾气的薛氏,赵桂枝当然觉得她大嫂是千好万好的。

  然而,人是被逼出来的。

  自打江母和江奶奶都跑了,连带江父和三郎、黄氏都一并离开了,家裡只剩下了大郎一家四口。薛氏又要忙活家裡家外的事儿,又要照顾年幼的虎脑,還要管已经到了猫嫌狗厌年岁的虎头……

  她变了。

  如今的薛氏早已不是当初那個温柔的小女子了,她也开始学着江母叉腰骂人,骂的不是别人正是倒霉孩子虎头。

  虎脑可乖了,毕竟他是打小听着他娘骂他哥的。

  哪怕虎脑其实并不知道一百倍是多少,但听說比他娘骂他哥還厉害,他就觉得,那确实很厉害。

  嗯,已经忘了长啥样儿的奶奶,果然很吓人。

  三郎绝对不会知道,他在府城惦记不已的虎头,其实在家裡也一直都在挨骂。以前被江母骂,如今被薛氏骂,仅仅是因为最近要過年,再說虎头不是怵了三郎,直接跑去大房找扁担一起吃住玩闹了。

  眼不见心不烦,薛氏這才省了力气,沒叉腰痛骂虎头這個倒霉孩子。

  再看周老爷……

  他已经不好了,就算坐在凳子上,人還是忍不住往下滑。

  但他的目的還是沒有达成,不可能就此作罢。因此,他最终還是稳住了身形,坚强的问道:“你啥时候要去府城?”

  “咋你要托我送信呢?行啊,你写好就拿過来,我大概要出了正月吧。”被這么一提醒,三郎也想起来了,回头還要去他丈人家裡问一下,如果要写信的话,他可以帮着代笔写信。還有石家那头,石二苟对他很不错的,几乎把所有的内部福利都送给他了,帮忙带封回信也是应该的。

  還有谁呢?

  哦,陈家那边。

  就是杀猪匠陈大柱家裡。

  三郎知晓的消息裡,陈仵作从小父母双亡,有個亲姑姑,早两年改嫁给了江二伯,這個倒是容易,過年走亲戚就能碰到的。但陈仵作還有個亲爷爷在呢,另外還有些叔伯兄弟啥的,還是应该给人打個招呼的。

  因为陈仵作是九月底就跟江二郎一起去的京城,他当时又不知道江家是怎么安排的,也有可能他到了京城以后,会捎信回来的。但三郎琢磨着,横竖大過年的闲着也是闲着,跑一趟好了,好告诉陈家那头,陈仵作发达了,要去京城裡当官老爷了。

  再就是张家,就是豆腐张他们家。

  他家人丁更少,亲近一些的只有已经改嫁了的娘,以及一個堂兄了。

  三郎把能走动的人都想了一遍,就听周老爷问:“那啥时候要走,走之前去周家支会一些,我到时候跟你一起去!”

  “啥?”三郎愣住了。

  不過他转念一想,好像也沒啥要紧的吧?很多人都是這么聚在一起出门的,当下他便点头应下了,表示记住了。

  再然后,這俩就大眼瞪小眼。

  又過了一会儿后,周老爷垮着脸离开了江家。

  ……

  待正月底,三郎還是很讲道理的,他提前两日去了一趟镇上,帮家裡采买东西的同时,顺便去了一趟周家,告知了具体的出发日期。又說到时候肯定会来周家门口绕一下的,請周老爷直接上车就行。

  哪知,周老爷說马车他会自备的,毕竟這一去路途遥远,行李什么的肯定要多带一些,就不占他们的地儿了,自家备辆马车什么都方便。

  三郎就更沒意见了。

  等于說,就是车队裡增加一辆车嘛,人家都自备马车了,车夫肯定也是有的,旁的一应物件必然都不缺。那都不用說是相熟的人了,哪怕完全不熟,也可以让人跟着的。

  结果,等真正出发时,周家却是两辆长途马车。

  惊讶归惊讶,但三郎也沒說什么,只是让马车夫跟上他们的车队。

  三郎這边,除了周家之外,還有镇上的另外两家,打算跟着去府城找周家大姑奶奶商量一下今年的最新计划。這两家原先就跟周家分庭抗争多年了,甚至能追溯到周老太爷在世时。不過,到了周生生這裡,三家倒是讲和了。這两家,一家收了周家酒楼,一家收了周家的铺面,给的价格都很公道,一点儿也沒有趁火打劫呢。

  又听闻周生生在府城发展得极好,赵家大少爷格外得信任她,甚至還主动给她牵线搭桥,让她认识了省城那边的真正富商盛家,两家的主事人都相当得羡慕。

  一咬牙,两家家主决定亲自出马,横竖他俩的儿子都很大了,镇上的事情完全可以交给儿子去处理,甚至身边還带了小儿子和大孙子,准备带年轻人出去见见世面。

  所以說,赶得早不如赶得巧。

  等他们一行人经過了一路的奔波劳顿之后,到达府城时,已经是二月中旬了。

  沒办法,乡下地头的路就是這么难走,要一直到府城附近后,才方便了许多,各种客栈也多了,马草也能找到好的了。只是最近阴雨绵绵的,路上仍然是不太好走。

  三郎熟门熟路的带着人进了城门,又在两家家主的要求下,决定先去府城内的客栈裡,稍作整顿。

  主要是他们进称就已经挺晚了,在当地的风俗习惯裡,還真就沒有傍晚时分登门拜访的。所以,他们准备休息一晚,第二天持拜帖亲自登门。

  這期间,周老爷一言不发,他的继室和一双子女也不曾出声。

  是的,他拖家带口来府城找大闺女了。

  沒道理亲闺女在外风光,丢下年迈的父母和年幼的弟妹留在乡下老家的。孝义镇啊,搁在大坳子村這些真正的乡间地头看来,算是很不错了,但跟府城比,却也是实实在在的乡下老家。

  三郎瞅了瞅這些人:“那我先回去,明個儿在那头等你们?”

  “甚好甚好。”

  另两位都很赞同,并且有志一同的忽略掉了周老爷,甚至于他们這一路上,除了偶尔在歇脚的客栈裡阴阳怪气两句,旁的时候压根就不搭理周老爷。說白了,再沒有人比他们更了解周生生跟周老爷之间的真实情况了。

  他俩完全不担心周生生处理不了這個事儿。

  哪怕生意人讲究的是和气生财,可前提是,你给他送钱他当然对你和气了,可你要是去坑钱了,信不信他当场翻脸不认人?

  而周生生,就是那种为了赚钱连亲爹后娘弟妹都可以甩手不管的人。

  三郎高高兴兴的走了,他压根就不知道接下来他会被周生生骂成個猪头。当然,這個接下来其实時間比较长了,因为周生生這会儿真的沒工夫骂他。

  周生生啊!

  她的好大儿极有可能要嫁出去了!

  苍天啊大地啊,這种连做梦都不敢想的好事儿,居然被她给碰上了!

  ……

  一個时辰后,三郎去而复返,一头汗的冲着周老爷以及另外两家的家主道:“你们先在客栈待着吧,周大姑奶奶沒空见你们了。她和赵家大少爷還有其他人,全都不在赵府裡,前几日就去了省城了。”

  顿了顿,他大喘气的道:“月底,公主殿下要来省城,点名要周大姑奶奶陪同游玩。”

  作者有话要說:节日快乐!!

  明天我家母上大人要来找我過节,我要负责鞍前马后、买单拎包、陪吃陪喝陪玩……所以,我也不知道明天晚上有更新沒……

  ps:红包发了=3=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导航

热门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