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內容

第180章 第180章

作者:寒小期
第180章

  虎脑如愿以偿的留在了府城。

  這裡要說明的是,一起来到府城的也不光只有虎头虎脑這俩兄弟,還有他们的爹,江大郎。

  也是,就算虎头年岁不小了,先前为了考秀才,也沒少去县城那头,還不是由家人陪伴着的,而是跟先生、同窗们一起去的。他也不是那种天纵奇才,一次就能通過三场童生试的,第一场考了一次,第二场考了两次,至于第三次……

  咳咳,往事已经随风飘去,横竖如今的江虎已经是一名秀才公了,倒真不需要太翻旧账了。

  算下来,他中秀才的年岁要比他二叔小上好几年,但這并不代表他就比江二郎聪慧,完全是因为两者学习成长的過程截然不同。

  江二郎当初是在镇上的私塾念书,除了念书之外,他本人還会接一些誊抄书籍的活儿,以此来挣钱买笔墨纸砚。甚至每到农忙时节,他還会急匆匆的赶回大坳子村,下地劳作收割搬运等等。至于学习资源,那更是完全不用提了,除了那几本科举用书之外,当真是要啥啥沒有。

  换成虎头就完全不同了,一开始還是江二郎和赵桂枝给他送各种教辅书,后来三郎毅然决然的接過了這一光荣而又伟大的任务,還美其名曰,要报答当年大郎对他的关心爱护。

  总之,大概从四五年前开始,也就是三郎来到府城后的第二年,虎头就再也沒有缺過教辅书了。

  写完一本還有一摞,哪怕一摞都写完了,别着急,還有第二摞第三摞。

  甚至于,就连跟在虎头后面拿他用過的教辅书给自己开小灶的江家大房扁担,也都跟着考上了秀才。

  不光如此,当初在村学裡一起念书的小伙伴们,包括村学先生的小孙子,学问增进都异常迅速。当然不可能人人都考中秀才,可跟虎头一起考中的,一共有四人。

  虎头、扁担、先生的小孙子以及石坪村石家的另一個少年。

  其实他们的资质和天赋都属于不高的,基本上考取秀才就已经到了极限了。這种情况跟江二郎還不同,他当初属于自己摸索着考上的,思考的時間更多一些,可虎头這帮人受的却是填鸭式教育,再利用题海战术,生生的在科举路上杀出了一條血路。

  好处很明显,毕竟单纯靠他们自己的努力,只怕這辈子都不可能有所成就。当然坏处也是有的,拔苗助长的下场,這不是明摆着的嗎?

  不過,事情都得看两面,若是原本的栋梁之材,落到了如今這般境地,当然是倍感惋惜。

  可虎头那他们是嗎?

  村学先生在学生家长们的帮助下,重新盖了屋子。原本作为教室的两间堂屋,也扩充到了四间。不說有多好,起码屋子大了,也结实了,院子也被重新平整了一番,自然收得学生也就更多了。

  他一個人忙不過来,就择了三位沒啥希望中秀才的学生,那些都是十七八岁的少年郎,屡次考不中,家裡的弟弟或者侄儿也到年岁了,不可能无休无止的供下去,倒不如在村学裡当先生做事,能得钱也能在课余時間念书,想着万一下次就中了呢?

  這個想法几乎跟当初的江二郎不谋而合。

  江家也是普通的农家,温饱自是解决了的,但真的沒办法一直供他们兄弟二人念书。哪怕江二郎早就考上了秀才,但他的梦想却不单单是中秀才。可现实的情况是,三郎還在念书,虎头也不小了,即便家裡不指望他养家糊口,但肯定沒办法再拿出钱财出来供他。

  所以,在最初江二郎是打算寻個学堂当先生,将来有朝一日攒够了钱财后,能自己开办個学堂……

  多数怀揣希望的读书人,都会選擇這么一條路。

  毕竟,当账房先生、掌柜的来钱虽然快,却是彻彻底底的绝了科举之途。唯有選擇当先生,希望仍然存在,即便再渺茫,起码心裡還能有個盼头。

  ……

  赵桂枝怎么也不会想到,她的出现,改变的完全不单单是江家這些人,也间接的改变了大坳子村附近的那些人。

  先不說秀才的职业選擇范围极大,光是那些童生,就能寻摸到一份当先生的活儿。毕竟,启蒙教育真心不需要秀才的,让自家孩子略识一些字,不用当睁眼瞎,就是多数乡下村人的心愿了。

  除了当先生之外,還能代写书信,能去镇上寻一份体面的活儿,甚至碰上服徭役的时候,不识字的只能大冷天下到河沟裡挖那死沉死沉的淤泥,而识字的却能在岸上拿纸笔计数……

  甚至于,被改变的還有這些人的家人和下一代,一旦走出了村子,即便仅仅是在镇上安定了下来,他们的家人和孩子也完全不同了。

  赵桂枝见着许久沒见的虎头虎脑自是万分高兴。

  說起来,她已经有好几年沒回去了。

  头一次沒回老家,是因为二郎去了京城赶考,而她和黄氏当时都是身怀六甲。第二年也沒回去,因为正好那年的冬天格外得冷,他们這儿虽說也是年年下雪的,但雪量也不是那么大,可那年却是鹅毛大雪,甚至连赵家城郊的水泥厂,想要把袋装的水泥运送出来,都要费老大的劲儿了。

  一年又一年的,等后来她又怀上了二胎,就更不能出门了。当然,二郎還是回去過的,但不是年关裡,而是选了個开春时节,带着江父江母他们,一起回老家祭祖。

  這期间,幼娘也曾回去過一趟,在她定亲以后。

  是的,幼娘定亲了。

  赵桂枝脑海裡還是第一次看到幼娘时,那個身形矮小目光怯懦的小姑娘。结果转眼间,连幼娘都要嫁出去了。

  依着這年头的习惯,女儿家一旦出嫁了,就算是别人家的人了,因此江家人为了幼娘,特地回了一趟老家,该走亲访友的,该祭拜祖先的,直接给来了一整套。毕竟,幼娘說的夫家是在府城,哪怕她嫁出去后,還是能够三天两头回来的,可那也是回他们在府城安置的宅子裡,而不是回老家了。

  也是因为幼娘即将出嫁,江大郎才带着两個儿子来到了府城。

  看望爹娘祖母,送妹子出嫁,以及丢儿子。

  “虎头他娘也想来,结果好巧不巧的,查出来有了身孕。”江大郎半遗憾半高兴的解释着,他虽然已经有了两個儿子,但对于這年头的人来說,多子多福总是错不了的。况且,他和薛氏還是有個心结的。

  当初薛氏在生完虎头之后,连续两次怀孕,都沒能平安诞下孩子。虽說家裡沒人给薛氏压力,但对于他们夫妻二人来說,偶尔還是会想到那两個沒缘分的孩子。

  幸好,后来虎脑来了,而這次薛氏又怀了。

  “我和虎头他娘都盼着這次能来個小闺女,二弟三弟都有闺女了,只我沒有。”江大郎憨憨的笑着,“连名儿我都想好了,虎头虎脑的妹妹嘛,就叫虎妞!”

  三郎怀裡抱着白白胖胖的花雕,闻言忍不住抬杠道:“那谁知道呢?万一再来個浑小子咋办?虎头虎脑的弟弟叫啥?噢,我知道了,叫虎腚!”

  江大郎:……

  许久不见,自家的蠢弟弟還是如此欠揍。

  問題是,当哥的要收拾蠢弟弟实在是太容易了,哪怕眼下因为三郎抱着闺女不好收拾,但三郎還能一直抱着不放?好不容易来了一趟府城,江大郎就沒打算立马回去,怎么說都要住上十天半個月的,這期间他還能找不到收拾三郎的机会?

  三郎,危!

  搁在旁人家裡,那是“小儿子大孙子,老太太的命根子”。

  然而,這句话放在江家就非常不合适了。三郎虽然的确是江母的小儿子,但他的家庭地位,却是始终处于垫底的位置。

  惨這個字,贯穿了三郎的一生。

  江大郎抓紧一切机会去收拾他家蠢弟弟了,结果自家的两個儿子就落到了赵桂枝的手裡。

  這来家裡做客的侄儿嘛,饶是赵桂枝千年竹笋成了精,在一开始她還是会装一下的。

  横竖一切都是现成的,她麻溜儿的先给虎头虎脑报名参加了几個一日游活动。有游乐场一日游、美食城一日游、坊市一日游等等,因为這几年裡的扩充,原本一天是能逛好几個景点的,如今就不行了。所谓的一日游還是简单的逛一下,事实上一天之内根本就不可能玩遍的。

  等虎头虎脑在府城裡,走马观花一般的逛了一圈后,赵桂枝又给他们报名参加了城外的活动。

  农家乐走起~

  别看這俩孩子打小就生活在乡下地头,但专门给城裡人准备的农家乐活动,跟真正的乡村生活差距可太大太大了。

  用虎头的话来說,他仿佛前面十年的日子過得都是假的。

  他這都算是好的了,毕竟他自打启蒙之后,小日子過得就挺不容易的,尤其对一個学渣而言,面对书山书海,他能熬過来并且還保持着乐观开朗的性子,就已经很难得了。

  可虎脑不同啊!

  這孩子命太好了,早在他還在娘胎裡时,江家的日子其实已经很好過了,不愁吃不愁喝也就算了,還過上了三天两头吃肉的好日子,鸡蛋更是管够!

  虎脑完全不知道,在他哥小时候,家裡的鸡蛋都是攒下来赶集时换针头线脑和盐巴的,也只有在逢年過节时,才会舍得打個鸡蛋的。而他呢?从小到大,想吃鸡蛋就往鸡窝裡凑,摸到一個算一個,从来沒有积攒鸡蛋的想法,甚至不够吃了,還会拿钱去隔壁家换一篮子……

  顺风顺水的长到了五岁,虎脑第一次看到了乡下以外的世界。

  其实仔细想想,他也挺惨的,毕竟虎头還因为要考试的缘故,不光去過镇上,還去過县城好几回,像赶集、庙会之类的,更是去過无数次了。可虎脑是不同的,等他懂事的时候,家裡譬如赵桂枝江二郎,還有江父江母他们全都跑了。

  家裡日子是好過多了,但人丁少了,自然也就沒那么热闹了。看着隔壁大房热热闹闹的几十口人,虎脑只能眼巴巴的看着,或者厚着脸皮過去蹭玩。

  還有就是,人口少了剩下的人就忙活多了,谁也沒這個闲工夫陪虎脑玩,或者带他出去见世面了。

  可以說,這一趟江大郎带着两個儿子出远门,虎头倒是绷得住,可虎脑却是一路上“哇塞”過来的。

  走哪儿哇到哪儿,一副沒见過世面的乡下土孩子模样。

  要說城裡的事物都沒见過也就罢了,偏生等来到了农家乐,虎脑還是继续震惊。用他的话来說,同样都是乡下地头過日子,人家咋這么有意思呢?

  可不是有意思嗎?

  即便同样是土坯房,却不像大坳子村那般陈旧破败,而是别有一种趣味。外面瞧着是古朴,裡面装饰得却格外清新可人。

  甚至哪怕只是简单的稀粥小菜,那滋味可别提了,简直就是让虎脑当场怀疑人生,觉得自己可能不是個真正的乡下娃。

  他還偷偷的问虎头:“哥,這裡的稀粥咋那么好吃呢?杂粮粥喝起来不是割嗓子嗎?为啥吃起来香香甜甜的?還有小菜,咸菜疙瘩的滋味都好!”

  何止咸菜疙瘩啊!這裡的稀粥配的小菜,都是盛在精巧的小碟子裡,一溜儿就是十二個,每個碟子裡只盛了三五筷子小菜,样样都不同,样样都美味。

  虎脑就觉得,要是乡下的日子那么美好,那他奶大概就会高高兴兴的回乡下了。

  比起還迷迷瞪瞪的虎脑,虎头想得自然是要多一点儿。

  這哪裡是体验乡下生活哟,這分明就是一群有钱有闲的大老爷们吃饱了撑着来混時間的!

  不過,确实挺有意思的。

  已经长大了并且考中了秀才的虎头,自然不是曾经的那個小屁孩子了。他倒是记得小时候周生生周大姑奶奶忽悠他的事儿,大概就是让他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考上秀才以后就送他三個铺子。他连铺子的类型都還记得,仿佛是一家点心铺子一家糖水铺子一家蜜饯铺子。

  对于那时候的虎头来說,這简直就是做美梦的素材。

  起初,他确实是当真了的,還为此付出了一百二十分的努力。当然,等他渐渐长大之后,也明白周生生那是在忽悠他。可那时,他已经习惯了努力学习,也意识到了自己想要离开乡下地头,只能考读书了。

  沒指望能通過科举走仕途,但只要考上秀才,最差他也能在镇上扎根,运气好一点儿還能去县城谋個活儿,搞不好以后就是县裡人了。

  结果远比他想象中的更加美好,他直接就蹦跶到府城来了。

  瞅着在农家乐裡玩疯了的蠢弟弟,虎头又想起了這几日在府城裡的见识,很快就下定了决心。

  他不打算继续读了,他要努力做事,挣钱养家,等将来在府城站稳了脚跟后,就把爹娘一并带出来。

  “哥!你要是不想留下,换我留下吧!”虎脑嗷嗷叫着。

  “你愿意读书?”

  “只有读书才能留下?”虎脑只犹豫了一瞬间,就猛点头,“好好,我愿意读书。”

  他又不知道读书有多苦,才五岁的孩子,知道個啥?哪怕从小看着哥哥念书,可虎头也不是那种叫苦连天的娃儿,他会逮着空闲去玩,却不会哭着說我不要念了。毕竟,不懂事儿的时候他就被周生生忽悠了,等懂事儿了他也就明白事理了。

  只這般,虎脑决定留下来。

  虎头觉得挺好的,等他寻個活儿,只要能挣到钱,就能养活弟弟。至于住哪儿嘛,二叔、三叔家都可以蹭住,再不济把蠢弟弟丢给爷奶也成。

  两兄弟合计了一番,自說自话的把事儿定下来了。

  江大郎跑了一趟府城,直接把俩儿子都丢了。

  然而,留下是沒問題的,可虎头虎脑给自己安排的路线,却沒能得到认同。

  赵桂枝扭头就把虎头丢到了学校裡。

  你說你不打算念了?不行。

  你說你要挣钱养弟弟?拿奖学金啊!

  住的地方是现成的,学校裡是有学舍的,條件不算特别好,因为是六人间的,但也不算差了。学舍旁边就是自习室,读书和睡觉還是要分开的。另外走不了多远就是食堂,再往前则是教学楼、操场等等。

  基本上就是個寄宿制小学的模式,目前场地還是够大的,就是学生人数還不够多,基本上都是亲朋好友凑热闹,把倒霉孩子往裡头塞的。

  新任的校长赵闰土非常高兴,他已经开始琢磨着,等自家娃儿长大后,也一并丢进去。

  什么感情能比得上同窗情谊呢?尤其是从幼儿园就建立的感情,一路读上去,十几年培养下来,不是亲兄弟更胜亲兄弟。

  至于年岁還小的虎脑……

  赵桂枝转身就给他丢到了幼儿园裡。

  比起才刚建立的小学,幼儿园這边可太热闹了。

  最早只存在于赵家后宅的幼儿园,如今已经拥有了新的园区,一应的设备设施都是最完善的,更是直接拥有了一個小型的游乐场。

  虎脑眼睛都看直了。

  赵桂枝特地抽空送他来上幼儿园,因此他只瞪圆了眼睛问:“二婶,我哥說要我去上学。”

  “对,上学。”幼儿园也是学校嘛,所以說上学也沒错。

  “那上学還能玩儿啊?”虎脑持续震惊中,尤其他看到此时的游乐设备中,已经有不少小孩子在玩了,一方面是心痒难耐,一方面又是震撼不已。

  上学、读书居然那么好玩?

  “等上课的时候就不能玩了,现在是晨间活动。”赵桂枝虽然并不干预幼儿园的教学,可她家大闺女江金玉小朋友早就开始上幼儿园了,作为家长她也被迫知晓了不少情况。

  反正她闺女挺喜歡幼儿园的,所以同理可知,虎脑也会喜歡的。

  早在前几天,赵桂枝就已经让闺女和虎脑见過面了,虎脑要比金玉大两岁,头一次看到比自己還小的孩子,還会软软的喊哥哥,虎脑终于明白了……

  明白他哥为啥会那么嫌弃他→_→

  理解理解,比起香香软软会甜甜喊哥哥的妹妹,一個只能上树掏鸟窝、下河摸小鱼、還能在泥坑裡打滚,甚至還喜歡去粪坑炸粪的弟弟,确实沒那么讨人喜歡。

  江金玉小朋友很快就拽着她的虎脑堂哥一起去玩儿了,還十分老练的冲着赵桂枝摆摆手:“娘再见,我会照顾好二堂哥的。”

  赵桂枝:……

  行叭,反正幼儿园都是自家人。

  是的沒错,都是自家人。

  理论上,赵家的幼儿园是对外招生的,但实际上完全沒用,甚至還不如新创建的小学呢。小学好歹陆续招到了一些学生,毕竟赵闰土的教辅书事业做得红红火火,還跟日禄书院关系极好。光冲着這一点,送孩子過来启蒙的家长也不少了,甚至還盘算着,在這边启蒙搞不好将来就能去日禄书院念书呢!

  哪怕只是個念想好了,反正陆续是招了一些学生的。

  但幼儿园不是啊!

  瞧瞧赵家的幼儿园,男孩儿女孩儿都有,大的小的都有,每天上蹿下跳的玩大型户外玩具,所谓的上课也是唱歌跳舞讲故事,還有大量的搭积木、做手工的活动時間……

  不是外人不理解,是除了他们這一众穿越者之外,谁都无法理解。

  只单单一個男女混班,就沒法接受了,哪怕這些孩子平均年龄也就三四岁。

  但赵桂枝他们才不管,你不接受跟我有啥关系?

  横竖沒指望幼儿园盈利,加上這年头也沒個计划生育政策,這些年来,光是自家的熊孩子们,就完全足够了。

  赵桂枝家是两個娃儿,金玉和金贵姐弟俩,但因为金贵還太小了,尚未到入园年龄,如今還老老实实的待在家裡,日常被放学回家的姐姐欺负。

  幼儿园裡年岁最大的娃儿,自然是虞三娘家的嫦娥和二师兄了。嫦娥长相俏母,属于越长大越美丽的,是如今幼儿园当之无愧的园花,也是最受其他小朋友喜歡的大姐姐。

  用江金玉的话来說,嫦娥姐姐最美!二师兄哥哥最胖!

  曾经,赵桂枝也试图纠正過女儿的辈分认知問題,但最终她還是放弃了。一方面是对于才几岁的孩子来說,让她明白那不是你哥哥姐姐,而是你娘的表弟表妹本身就非常困难,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江金玉要面对的压根就不是一個麻烦,而是一团乱麻。

  虞三娘的两個娃儿算是赵桂枝的表弟妹,那還有刘童生呢,他和尤桂花所生的羊驼,算起来是二狗子的弟弟,也就是赵桂枝的另一個表弟。后来,他俩又顺利的生下了三胎,取名叫骆驼。于是,赵桂枝又多了個表弟。

  要是按照這么算,江金玉就多了一個表姨和三個表舅。

  然而事情并未就此结束。

  尤菜花和石二苟也生了娃,比江金玉要小一岁半,是個男孩儿,取名叫狼狗……

  毫不夸张的說,刚听到這個名字的时候,赵桂枝足足愣了半刻钟。

  二狗的儿子叫狼狗。

  好家伙,就算是真的狼或者真的狗,都沒有叫得那么直白的。江家也养着狗,当然那是在乡下老家,人家叫大黄。

  問題是,石二苟是赵桂枝的表弟,按照辈分来算,狼狗就是江金玉真的表弟了。

  你以为事情到這裡就结束了?别忘了,当初刚穿越时,因为认亲认得乱七八糟,石二苟冒认了赵桂枝幺舅的身份。也就是說,赵桂枝前脚才跟女儿說,狼狗是你的表弟,江二郎后脚就告诉女儿,狼狗是你的表舅。

  那赵桂枝幺舅的儿子,不就是她的表弟,以及她闺女的表舅嗎?

  逻辑通√

  再加上三郎和黄氏也先后生下了大雕和花雕兄妹俩,這倒是好算了,是江金玉的堂哥和堂姐,再来個虎头和虎脑,就是她两個堂哥。

  然而,好算的称呼跟难缠的辈分纠结在了一起,直接导致赵桂枝脑子死机。每次女儿问她,這個该叫什么时,她都能给出完全不同的說法,每次都不一样呢!

  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最终,江金玉懵逼了。

  哦对了,還有赵闰土的娃儿。

  当初因为盛锦娘也要给祖母守孝一年,她生娃也就跟着晚了点儿。差不多是跟尤桂花家的三胎骆驼稍晚一些,她也生了個儿子。

  依着当初跟盛家的约定,赵闰土二话不說,就表示這個儿子姓盛。

  盛锦娘格外震惊,她一直认为赵闰土那是在她祖母临终前說的好听话而已,完全沒想到会是真的。她還忍不住劝了两句,大意是万一她這辈子只生了一個儿子怎么办?

  赵闰土觉得這话简直就是說到了心坎裡,对啊,他也是這么想的,就算這年头是沒有计划生育,但有些事情不好說的,万一以后盛锦娘不生了呢?或者說生下的全是闺女呢?他本人是无所谓的,但他怕盛老太太午夜托梦吓死他。

  “你說得对,万一你這辈子只生了一個儿子怎么办?所以說,這小子先跟你姓盛,回头要是你再怀再生,那都跟我姓。”赵闰土觉得自己特别棒,逻辑严密,挑不出一丝毛病来。

  就是吧,他沒想到盛锦娘听完后哭成了個傻子。

  月子裡不能哭啊!坏眼睛啊!

  最终的结果是,赵奶奶不问青红皂白,把倒霉孙子骂成了狗头。這不是夸张的說法,完全是写实的,只因赵奶奶跟江母和江奶奶学来了不少骂人的话,尤其是骂孙子的话,学了好几大车呢!

  对了,就因为孩子姓盛,赵桂枝觉得再叫子龙就不合适了。

  赵子龙听着多霸气呢?盛子龙就差了不止一筹了。

  于是,她出主意让盛锦娘管孩子叫做……盛世安康如你所愿。

  刚被骂成了狗头的赵闰土,差点儿当场把這倒霉妹子干掉!

  然而,盛锦娘居然觉得很不错。

  当然“盛世安康如你所愿”這個就太长了,盛锦娘略略一改动,决定给儿子取名叫做,盛安康。

  用她的话說,当了娘才知道,最大的心愿不是盼着孩子富贵一生,而是希望他平安健康。

  赵闰土早先已经被二狗子家的狼狗,以及羊驼的弟弟骆驼给刺激到了,乍一听盛安康這個名字,居然觉得很不错?

  确实挺好的,比江金玉听着更好。

  有对比才有差距,赵闰土瞬间觉得自家儿子从一出生,就站在了名字鄙视链的最顶层!

  可惜,好久不长。

  沒過多久,赵闰土就意识到了,什么叫做沒有最笋只有更笋。

  他家倒霉妹子啊,领着金玉宝宝,变着法子的管他儿子叫唤:“康康!你让我康康!”

  决定了,明天就断绝兄妹关系!

  ……

  赵家幼儿园又名熊孩子乐园,顾名思义,這裡的熊孩子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尤其盛凌云之后亲自跑了一趟府城,慎重的告诉大侄女盛锦娘,孩子姓盛就可以了,对得起盛家的列祖列宗了。所以,千万不要把孩子送回来,沒必要犯不上!

  等孩子长大了懂事了,最好是有能力了,再给她送過去,直接继承家业就可以了。

  盛凌云再也不想带孩子了,她连外孙女都不想带。

  不光如此,从那一趟幼儿园之行后,她就将這裡跟恶魔领地画上了等号。

  幼儿园太可怕了,這裡面哪裡是熊孩子啊,分明就是一群小恶魔!!

  虎脑表示這裡太好玩了!

  户外活动好玩,室内活动也好玩,就连上课都是高高兴兴的,他還学会唱儿歌了!

  足足一旬后,他才迎来了假日,当然也看到了许久沒见的亲哥虎头。

  顺带的,虎脑又想起来了,他亲哥啊,当初死活不肯来府城。

  噫!

  真不敢相信,他居然有個那么笨的哥哥。

  虎头看到一脸嫌弃的亲弟弟,呵呵一声,万分期待明年的到来。

  赵家小学的启蒙课程是从六周岁开始的。也就是說,明年虎脑就能告别快乐的幼儿园生活,入读小学了。当然,与之相对的,虎头也要进入日禄书院就读了,說白了他就是来小学這边過渡的,毕竟他都考上秀才了,确实沒必要再继续上小学了。

  可哪怕意识到明年入读日禄书院后,自己会迎来新的不幸,虎头還是非常期待。

  期待着蠢弟弟倒霉。

  亦如虎脑也在期待,他原本是想要個白白嫩嫩的小妹妹,就像江金玉那样的,但他后来认真的思考了一番。還是别要妹妹了,要個弟弟好了。

  要個弟弟,回头闯祸了有人帮着背锅不說,关键是弟弟的名字太好了,他三叔說過了,他弟叫虎腚。

  就很棒!

  听着就手感很好,估计打起来手感更好

  作者有话要說:我按照時間顺序写的,不是单人番外。主要是群像戏,写单人的肯定要牵扯到其他人的_(:3」∠)_

  ps:京城那边也会写的,淡定!

  pps:红包发了=3=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导航

热门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