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第182章
在老家的生活還是很舒坦的,尤其是对于江母和金玉来說。
前者是充分的满足了自己想要衣锦還乡的梦想,這一次甚至還怀抱着金贵孙子来炫耀的,真当是美得很~
后者也非常高兴,别看金玉在府城那边,也要一大帮的幼儿园同学。但這话要怎么說呢?就因为打小在一起长大,互相之间都熟悉得不能更熟悉了,况且一群熊孩子裡面,還是金玉最熊,她是孩子头嘛,時間久了可不觉得沒意思了?
来到大坳子村就完全不同了,這裡对于金玉来說,几乎是截然不同的另一個世界了,哪怕她以前也去過府城郊外的农家乐,可這哪能一样呢?
总之,风景不同人也不同,孩子熊得方向更是沒有丁点儿相同的。
就這样,一直到次年开春后,一行人又准备离开老家回到府城时,金玉甚至是一步三回头,恨不得就留下来算了。
看到這一幕,江大伯娘也是笑开了,直道老话說得好,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乡下地头的人做梦都想往城裡去,沒曾想金玉這個城裡小千金居然還稀罕上了乡下。
再稀罕也不可能留下的,因为他们接下来還有很重要的事情要做。
除了府城那头的事业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缘故。
今年又是三年一度的科举年。
虎头早就考上了秀才,如今又在日禄书院待了不少时日,也算是潜心钻研了许久的学问,哪怕把握仍然不是很大,但他肯定是要下场试一试的。
除了虎头之外,家裡還有俩秀才呢!
幼娘的夫婿郭十六郎,也是早早就考上了秀才的,差不多是跟江二郎前后脚考上的,只不過江二郎是卡在了会试上头,他却是一直沒考上举人。
好在,郭家的情况跟寻常百姓是截然不同的,他们家既是书香门第,還开了這么大的一個学院,自然是不用为那些日常嚼用犯愁的。当然,郭十六郎也沒有完全闲着,他一直都跟江二郎合作进行教辅书的习题收集、整理,還有一些郭家长辈做的读书心得笔记等等,都是由他经手后,编撰出版的。
也因此,即便他早就不像過去那样,整天醉心于学问了,但事实上他的学问也一直沒有放下,加上府城這边原就有乡试考点,自然也不会放弃了。
试试呗,不中就照样過日子,也不妨事儿。
郭十六郎的心态就很好,他完全不指望這個過日子。甚至退一步說,哪怕他真的高中举人了,其实也不可能去当官的。
多年以前,他的祖父是因为无法适应官场中的尔虞我诈,這才无奈放弃了仕途。但之后,郭家的人倒也有出仕的,包括日禄书院出去的学生等等,可嫡系這边,不知道是因为什么缘故,都不曾出现被中用的個例,最好的也就是在翰林院编书。
這么看来,哪怕往好了算,入了仕途也是继续编书的。郭十六郎就琢磨着,甭管中不中,都继续過原先的日子。
当然差别還是有的,沒见到江二郎主编的那些教辅书就是能卖得更好嗎?扉页上写着,由江举人亲自汇总编撰……
得了,這就是致富秘方啊!
哪怕郭十六郎对于钱财之类的事情,其实并不放在心上,可他還是要面子的。一想到只要自己能够考上举人,将来编撰出版的书籍,就会受到学生们的追捧,就感觉一下子有动力呢!
撇开虎头和郭十六郎這俩秀才,還有一個老秀才。
就是曾经的刘童生,如今的刘秀才。
刘秀才是真的能耐呢,哪怕赵桂枝等人知道他上辈子是知名高校的教授,還是专门带研究生的。但問題是,他原先是教歷史的,就算再精通,在這個压根就不曾出现在他们上辈子学過歷史的朝代裡,這個专业几乎就相当于是白学了。
但沒关系,学霸在哪裡都是学霸。
這就如同他亲儿子二狗子甭管在哪儿都是個学渣,一样的道理。
总之,经過好几年的努力之后,他也中了秀才,只是他自己也明白,考秀才和考举人那是两回事儿,难度相差太大了。
可就算知道這些,他還是决定试一试。
就這样,這仨突然就联合在了一起,开始了高三生的日常。
瞅着用功的虎头等人,赵桂枝特别高兴的给她爹去了一封信。在信中,她变着法子的催考,還說都是一起学习的,怎么她小舅就已经高中秀才了,她爹连個童生都不是呢?
沒過多久,她爹的回信来了。
怎么說呢?赵桂枝看了信就感觉吧,還是科技水平限制了她爹的发挥,主要是能语音,感觉她爹能直接骂上個二十條,每條都是超长语音的那种。假如能视频的话,那就更有画面感了,也更能让她爹出气了。
当然,用吼叫信的效果可能会更好……
反正事儿就是這么個事儿,她爹恼羞成怒,让她监督江二郎去,再不济折腾她儿子金贵去,别把主意打到爹身上来。
赵爸說,我都嫁出去了!!!!!!!
行叭,嫁出去的爹,泼出去的水,赵桂枝也认了,毕竟她本人就是個学渣,确实不能对她爹抱有太高的期望。
又几個月后,乡试结束了。
那仨无一例外的落榜了。
啧啧……
得知此等好消息,赵爸亲自赶来安慰。据說,他跟刘秀才喝了一晚上的酒,谈得相当融洽。
乡试落榜其实不叫個事儿,毕竟中举的概率太低太低了。這跟会试還不同,因为理论上来說,中举以后是能当官的,最差也能去县学、府学裡当個学官了。這种虽然沒有品阶,但熬一熬资历,假以时日迟早能当上一把手的。
别小看了县学、府学,哪怕沒有实权,在地位也是相当高的。尤其在县城裡,真要是发生了什么不好办的事情,县太爷還会专程到县学裡去讨教一番,其地位相当于是個县丞了。
也因此,很多人中举后,就想方设法的谋官职去了,最多也就是再试一次,之后就不会再下场考试了。
說白了,绝大多数的人参加科举就是为了当官,那都能当上官了,接下来当然是好好办事,争升官进爵,少有人会死磕会试的。
呃,這裡面显然不包括江二郎。
江二郎其实也不是那种非要考上进士的,他只是对当官沒什么兴趣,最早的人生规划也是在镇上开個私塾的。如今,他虽然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先生,却也隔三差五的会应日禄书院的請求,跑去那边给学生们上几节课,勉强算是客座教授吧。
前面两次的会试失利,也都在他的预料之中。本来,這一次他都沒想要参加的,无奈赵桂枝坚持說她這辈子都沒去過京城,想去那边瞅一瞅。
于是,江二郎决定闲着也是闲着,那就再试一次吧。
赵桂枝也是倒霉,前头两次江二郎去京城时,她不是在怀孕,就是快生了。考虑到這年头的交通情况,她還真不敢冒险。
如今就好了,她终于能梦想成真了。
对了,要不要带上俩孩子去见见世面呢?
考虑再三,她决定带上金玉。
這也是时代所限,一方面金贵的年岁太小了,出门不方便也折腾孩子,另一方面金贵是個男孩儿,只要他别学习沒那么劈叉,将来還是有可能去外头游学的。
說服了自己后,赵桂枝就把金贵交给了江母。
江母听說了全部情况后,本来還想說服赵桂枝把金玉也留下来的,哪知金玉這孩子先前回老家大坳子村时,也算是见了世面了,迫切的想要见到更多新鲜的事物,說什么都要跟着一起去。
想去就去呗!
赵桂枝還问了一圈亲戚,想着要是有人也打算出去玩,那就一起出门。
沒曾想,她收到了一箩筐的拒绝,众人纷纷表示,這辈子就不打算全家一起出门了,說是有心理阴影,再来個团灭,受不住。
最终,還是已经跑去省城的周生生和钱货郎想跟着走。
他俩一直沒要孩子,哪怕他们家的好大儿陈梁再三表示,自己根本就不会跟二胎三胎吃醋的,你们想生就生,真的不需要考虑他這個头胎的想法。
但周生生不,就不,她說生孩子咋能不考虑前头第一個孩子的想法呢?
陈梁:……
那我愿意要弟妹啊!我啥时候反对過了?!
然而,他說了不算。
周生生的态度特别坚定,尤其在确定好大儿好像真的要孤寡一辈子时,她就表示,想要弟弟妹妹可以,只要你结婚了,哪怕沒孩子都成,但凡有了媳妇儿,她就开始备孕。
陈梁骂骂咧咧的退出了直播间。
這事儿被赵桂枝等人誉为新时代的催婚,你不结婚,我和你爸就不给你生弟弟妹妹!
绝了,计生委都干不出這事儿来。
所以对于這一次,周生生和钱货郎要跟着一起去京城,赵桂枝表示很迷茫。
“你们這是觉得光通信沒办法催婚,所以打算亲自去京城催婚?”
周生生摇头:“想啥呢,我就不兴挂念我家好大儿了,想亲眼瞅瞅他胖了還是瘦了?”
這话搁在上辈子就挺合适的,因为陈梁虽然是個超级学霸,成绩格外得好,但他不是那种特别会照顾自己的人,加上本身的身体素质也一般,每次逢年過节看到人,周生生都会心疼不已,觉得她儿子瘦了。
可這辈子不合适呢。
陈梁就是個身高二米多黑塔一般的汉子……
但借口嘛,找都找了,何必挑刺抬杠呢?
赵桂枝欣然接受了周生生的借口,俩人约好了出发的具体日期。
而许久沒来府城這边的周生生,也组织了一次家庭聚餐,当然人不可能到齐的,真要是到齐了,估计還有人不敢来呢。
缺的是赵爸赵妈,還有远在京城的陈梁。
一群人施展各种手段,撇开了其他人,只他们這些聚在一起吃喝玩乐,顺便沟通交流一下最新的情况。
对了,周生生還强调一個事儿。
不准带孩子,不准带孩子,不准带孩子!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反正就是不想看到熊孩子。
赵桂枝觉得她真相了,周生生哪裡是顾忌到她家好大儿的心情,她這分明就是不想生孩子。赵桂枝甚至怀疑,她上辈子之所以生了孩子,纯粹就是抱着完成任务的想法,毕竟在周生生那個年代裡,丁克真的特别稀罕。
事实上,她确实猜对了。
這次聚餐采取的是自助形式,地点就在美食城這边,大家吃吃喝喝玩玩乐乐,当然最重要的還是互相交流情报。
在這其中,周生生带来的消息是最多的。
主要是指京城那边的消息。
就是小公爷、三公主和七皇子那京城三人组。
這仨可真不闲着呢,哪怕是瞅着最为不靠谱的小公爷,在被迫成为了驸马爷之后,也开始了努力奋发图强的新征程。
据說,小公爷如今在京城甚至整個朝廷裡,名声都完全不同了。早以前,大家都认为他就是個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如今却成了知名的武器专家。
根据陈梁隔三差五送来的信件所說,小公爷是真的牛批大发了,简直就是准备在古代来個地雷战。
威力都差不多。
這也是因为科技所限,哪怕人才是有的,基础科技搞不上来也沒辙儿。所以,他们基本上是拥有了赵桂枝等人上辈子解放前的那個军事水平,小米加步枪,土雷和土炮。
众人当场懵逼。
所以,這话的意思是,在他们忙着搞教育折腾孩子、搞游乐场美食城、搞农家乐旅行社、搞水泥红砖专心基建的时候……
京城三人组已经决定争霸天下了?
這当然是夸张了的,但也很恐怖啊!
要知道,這年头百步穿杨還是個格外稀罕的事儿,突然来了個土雷土炮的,吓人不?
“這有啥啊!我家好大儿才是真能耐!”周生生得意洋洋的先摆着,這活儿她真是太熟悉了,毕竟上辈子沒少干类似的事情。谁让亲戚裡面,同辈的孩子们都是学渣呢?只她儿子最能耐!
学渣一号赵桂枝期待的看着周生生,特别给面子的鼓掌撒花,催她赶紧往下說。
而学渣二号二狗子的眼力劲儿就沒那么好了,他嘿嘿笑着,表示自己的水泥厂也很了不起的,還說赵桂枝這趟去京城就要好好看看,好几個郡城都已经采用了水泥路,部分路段還用了更方便廉价的柏油马路。当然,肯定還是不能跟他们上辈子比的,可总比最早前的泥路好吧?
周生生恶狠狠的瞪着他:“你闭嘴!听我說!”
二狗子果断闭嘴,但他還是一脸的不服气,一副“我看你逼逼出個啥玩意儿来”的表情。
于是,周生生說:“我家好大儿啊,他准备把青霉素搞出来!”
众人:……
众人:!!!
“擦,這要怎么搞?”赵闰土第一個回過神来,饶是這么個精明商人,听到這個名词,首先想到的都不是钱,而是单纯的震惊到目瞪口呆。
“为啥不能搞?他說他以前就搞過一次,只是那会儿,实验室裡啥高科技产品都有的,這次要啥啥沒有,所以会很麻烦。”周生生其实对医学方面的知识,几乎可以算是一无所知的,而且她对于自家好大儿充满了信心,觉得沒啥事儿是不可能做到的。
他想干,那就一定能成!
赵闰土认真的回忆了一番:“青霉素又叫盘尼西林,是世界上第一款抗生素,我记得应该是四十年代就开始批量生产了,那就說明研发的時間肯定更早。第一次提纯不光是难度大的問題,主要是心裡沒底,也不知道這玩意儿是干啥用的。但陈梁不同吧?他如果原本就做過类似的实验,那重新复刻会变得容易一些。”
心态上会很放松,因为有了明确的目标,知道会发生什么事儿,心裡有底的情况下,哪怕真就失败了几次,也不会产生气馁的情绪,只会随着失败次数的增多,逐渐累积经验,离成功越来越近。
至于设备方面的問題,這是涉及到批量生产的,但小剂量的提纯应该問題不大。
只是這么一来,又是在如今這個时代背景下,最有可能发生的一個問題,就是让青霉素成了某些特权阶层才能使用的名贵药剂。
赵闰土突然就支棱起来了:“桂枝,我跟你们一起上京城去!那可是青霉素啊!划时代的伟大发明!你根本就想象不到,這玩意儿出现后能救多少人!”
在這個普通的风寒就能要人命的年代裡,甚至一不小心被划破了手指,都能因为破伤风而死亡的年代裡,假如出现了這等神器……
二狗子已经吓傻了:“哥!亲哥!爹!你行行好啊,接下来咱们還要供朝廷多少水泥红砖?你就跑了?你不管這些事儿了?”
在這之前,哪怕赵闰土并沒有将全部的经历投入到水泥厂裡,但他本人是在的,只要他在,就有主心骨。
甚至于为了水泥以及后来批量生产的红砖,赵闰土将教辅书以及学校那些事儿,彻底的丢开了。教辅书那边有江二郎管着,学校大体上沒什么問題,說白了這真不是义务教育,真要是摊上那种不受管教的孩子,直接让他回家就完事儿了。
但水泥红砖厂……
“你懂個球!边儿玩去!”赵闰土连解释都懒了,直接让二狗子滚蛋。
二狗子嗷嗷叫,他感觉自己担不起這么重的责任。
于是,他就被他亲爹揍了。
“這不有我在嗎?横竖下次乡试也在三年后了,我帮你。”刘秀才也是两眼放光,哪怕他一直都是学文的,但学文怎么了?学文的就不知道抗生素对整個人类社会的意义了?不就是個破水泥厂嗎?他上他也行!
原本,二狗子是想提醒他爹的,水泥厂跟高校真的是完全不同的两個环境。但他犹豫了一下,還是放弃了。
那赵闰土這個金主爸爸走了,再来個亲爹也行吧,起码有人跟他一块儿搞事,就算是個累赘好了,多少心裡也能有点儿底气。
可怜的刘秀才并不知道,他家蠢儿子居然将他看成了累赘……
玉不琢不成器,狗不打不知道他爹是谁!
又一個月后,赵桂枝一行人出发去了京城。
让江二郎诧异的是,赵闰土也跟着去了,丢开了如日中天的府城事业,跟着一起去了京城……呃,观光?還是发展新事业?
赵闰土当然是追求新事业去的。
他毫不怀疑陈梁有本事从实验室裡提纯青霉素。但有個問題,实验室产品和批量生产,那就是截然不同的两個事儿。他敬佩陈梁的学术水平,但他不认为对方有能力批量生产,对于流水线這种事儿,可能陈梁压根就沒接触過。
什么水泥什么红砖,那就跟二狗子一样,完全不重要!
就這样,经過了一路长途跋涉,他们终于赶到了京城。
万万沒想到,才刚进入了京城的地界,就听闻了一個重磅消息。
据說啊,三公主准备休夫了。
啊這……
作者有话要說:我知道提纯药物沒那么容易,大家就看個乐呵,反正陈梁的设定就是天才学神,再說這也算不上是发明创造,他就是复刻了某些药物。
ps:下一章就是京城三人组了,顺便让男主考個试。
红包发了=3=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