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第036章
赵桂枝感叹道:“大伯娘是真疼秀娘啊!”
“那可不?大姐小时候沒少因为這事儿跟娘闹别扭。”大概是意识到自己說漏了嘴,二郎稍作停顿后,索性說开了,“咱们家還有個在几年前出嫁的大姐,她叫孟娘。在幼娘出生前,咱们家跟大伯家的情况是一样的,都是三子一女。不過,娘对大姐态度一般,不像大伯娘那般宠闺女。对了,你别在娘跟前提她。”
简单的提了一嘴自家的事儿,二郎又說起了大房那边的事儿。
主要是详细介绍一下大房的情况,毕竟待会儿就会碰面了,還不像办喜事时,一大群人凑在一起,哪怕不认得也沒啥关系。眼下,私底下碰面了,总不能還一问三不知吧?
二郎告诉赵桂枝,大伯娘人丁兴旺,往下一代虽然只有三子一女,但因为三個儿子都年长很多,早已娶妻生子。因此,孙辈有十来個,不像他们家,才一個虎头。
說曹操,曹操就到。
說虎头,虎头就哭。
還是超大声的哭呢!
两人才刚走到了大伯家附近,就听到了一阵格外熟悉的大哭声。都不用见着人,光听着這個声儿,连赵桂枝都能肯定,那绝对是虎头那個倒霉娃儿。
“看来,幼娘沒找着他。”赵桂枝很心疼這孩子,她還是能吃辣且沒受伤的成年人,吃超辣的素肉干,估计都能灌下两杯水。那玩意儿就是下饭用的,咬一小口吃三口饭的那种。
這下好了,虎头拿那玩意儿当零嘴吃,還是在嘴巴沒好的情况下……
二郎快步上前,赵桂枝也赶紧跟上。
大伯家的院坝上,虎头坐在地上,哭得嗷嗷叫。关键是,這倒霉娃儿边哭還不妨碍他吃东西,吃的不是别的,正是超辣的素肉干。
“你倒是把嘴裡的东西吐出来啊!”赵桂枝忙催促道。
二郎更是打算直接上手,然而沒等他靠近,虎头就一把捂住了自己的嘴,吧唧吧唧的猛嚼几下,咕咚一下就把吃的全吞下去了。
紧接着,虎头爆发出了更为惨烈的大哭声。
哭声很快就将大伯家的人引了出来,一個矮胖的中年女人从院子后头走過来,就在赵桂枝很努力的思考這人是谁时,就听二郎唤道:“大堂嫂。”
“這是咋了?虎头哭啥?板凳欺负你了?”大堂嫂看了看虎头,又拿眼去搜寻其他孩子,被她点到名儿的板凳气呼呼的跺脚,大声說不是。
另外一個跟虎头差不多年纪的小男孩解释道:“虎头从家裡拿了好吃的,给我俩都咬了一小口,其它都叫他自己吃了。”
顿了顿,那孩子一脸的迟疑:“然后他就大哭了起来。”
赵桂枝听懂了,如果是嘴裡沒伤的,吃一小口最多也就是觉得嘴巴发麻,兴许還有人会觉得很過瘾。可虎头嘴裡有伤,又是一口气吃了好几块素肉干,哭……
那是必然的。
躲不過的。
“大堂嫂沒事儿,虎头就是吃多了。”二郎把虎头从地上拽起来,“别哭了,赶紧去喝点儿水。记得舀凉水喝。”
大概是意识到哭是沒用的,虎头委委屈屈的跟着扁担去了旁边的大水缸旁,舀了一瓢水,咕咚咕咚的喝着。
另一边的大堂嫂只当是小孩子玩闹,也沒太在意,只对二郎道:“爹娘都不在家,你们有啥事儿不?他们大概傍晚能回来了。”
“我来看看奶奶,大堂嫂您忙去吧。”二郎冲着大堂嫂摆了摆手,很快就带着赵桂枝去了江奶奶那屋。
赵桂枝并非第一次来到江大伯家了,却是头一次认真观察大伯家的房舍。
比起自家,江大伯家的房舍显然要多出不少,但能很明显這些房舍并不是同一时期建造的。其中,堂屋能看出翻新的痕迹,可相邻的几间屋却显得十分陈旧。
還有就是,东西屋的方向,越是靠近堂屋的部分越是陈旧,往两边延伸的倒是显得很新,看起来应该是最近两三年裡建造的。当然也有可能是翻新的房舍。
江奶奶住的就是从东屋延伸出去的新房。
因为這会儿天气還未转暖的缘故,老人家待在屋裡,并未出来。据二郎的說法,等天气再热一些,江奶奶就会让大伯把她的竹躺椅拿出来,基本上一整個白天都坐在外头晒太阳。
“奶,我来看你了。”二郎带着赵桂枝进了屋裡,顺手将带来的零嘴搁在了屋裡的小木桌上。
江奶奶年纪大了,因为年轻时干了太多的活儿,腿脚有些不大好。不過,她的耳朵却很好,一早就听到了二郎的声音,见他进来,立刻笑开了:“二郎来了,你媳妇儿也来了?這是啥?闻着怪香的。”
赵桂枝就觉得這個话挺耳熟的。
她一面疑惑着,一面把零食包拿给江奶奶看,解释道:“都是我自個儿做的小零嘴,给奶奶你打发時間吃着玩的。不知道您能不能吃辣,所以沒放太多的辣。這几样都是比较好嚼的,這是素肉干,這是辣條,這……”
“别光說啊!倒是让我先尝一口。”江奶奶急了,她本来是坐在靠窗户的土炕上,這会儿杵着拐杖就要下来。
二郎赶紧上前拦住她:“我帮你拿,别慌,都是你的。”
等赵桂枝捧着装了素肉干的油纸包過来,并打开来放在她眼前时,江奶奶突然就气愤上了。
“我知道了!這是那天秀娘出嫁席面上,一大锅的肉串串……是吧?是吧?你大伯那個混账东西不叫我吃!說我不能吃這個!太辣了,太烫了,吃了要闹肚子的!”
赵桂枝忙解释:“這些沒那么辣,我只做了椒盐和五香味儿的。沒用竹签串起来,是怕您伤到自個儿。要不先尝尝?”
尝就尝!
江奶奶特别干脆利索的抓了两大块就往嘴裡塞,那豪迈的架势,让赵桂枝恍惚间以为自己看到了虎头。
“好吃!”江奶奶大声的夸赞道,又指了指放在小木桌上的另外几個油纸包,“那些也给我拿来,我尝尝好不好吃。”
赵桂枝做梦都沒想到江奶奶会是這么個性子,好在二郎已经习惯了,他沒有第一時間去拿桌上的油纸包,而是先把放在一旁的炕桌搬了過来,让江奶奶让开一点儿,摆好了炕桌后,才将油纸包拿過来,并一一打开让她分别品尝。
“這個好吃!”
“比刚才那個還好吃!”
“我觉得還是這個最好吃了。”
“嗯,好吃。”
给江奶奶的小零嘴,其实是昨個儿在豆腐坊那边做的。虞三娘家裡的食材种类更多,调料也更全一些。因为昨個儿做了很多,虞三娘用油纸包包了一些让赵桂枝带回来。
今個儿拿過来的,就是五個油纸包。
如今,五個油纸包都打开放在炕桌上,等着江奶奶指点江山般的品尝美食。
她尝了,也点评了,话裡话外全是好吃。
赵桂枝一开始是真的很认真的记着江奶奶的口味,她想的是,知道了老人家的口味后,才能根据她的要求调整小零嘴的品种和口味。
但她很快就发现沒那個必要。
因为江奶奶只会說,好吃,很好吃,這個更好吃。
迟疑了一下,赵桂枝指着被江奶奶点评为更好吃的五香辣條问道:“奶奶是觉得這個更好吃?那我下次多做点儿這個好嗎?”
“那你還是把所有的都做一遍吧,我觉得都好吃。”江奶奶特别坦然的回答道。
二郎在旁边憋笑憋得格外困难,因为不想叫奶奶误会被孙子笑话了,他侧過头看向门边:“……虎头?”
门边何止虎头啊,分明就是一溜儿三個娃。
還是三個馋嘴娃儿。
为啥一眼就能看出来這仨都是馋嘴的娃儿呢?因为他们有一個算一個,都在嘴角挂着哈喇子。
江奶奶动作飞快的将已经打开了的油纸包,又一一包了回去:“我的,都是我的!”
赵桂枝:……
倒也不必如此。
她觉得自己有必要說点儿什么。
“奶奶,您要是喜歡我做的小零嘴,等我過两天再做一次,给您送来。对了,二郎下午就要回镇上去了,過两天的回门席面,二郎就不来了。您跟大伯娘說一声,成嗎?”
江奶奶一口答应:“成!這有啥不成的?但你要来!”
赵桂枝肯定得来啊,二郎不来堂妹的回门席面,還能說是为了学业,這是正事。她要是不来,大伯娘一生气……
好像也沒啥。
“我肯定来,到时候我跟我大嫂一起過来帮忙做饭。”回门席面的话,就算沒有出嫁席面那么隆重,估摸着也還是要人帮忙的。
毕竟這是要款待姑爷的。
江奶奶满意了,又小心翼翼的打开油纸包拿了一块小零嘴送到嘴裡,随即笑眯了眼。
“奶,那我們走了?”二郎出声道。
回答他的是江奶奶特别无所谓的摆手,仿佛在說,你走你的。
哪怕二郎已经习惯了他奶的脾气,這会儿還是有点儿心塞。不過,比起门边蹲着的三只馋嘴娃儿,他就觉得他還好。
“走走,别看了,沒你们的份儿。”二郎出门时,告诉了馋嘴娃儿這個残忍的消息。
仨娃委委屈屈的走开了,边走边回头,一副恋恋不舍的模样。
赵桂枝于心不忍,喊住他们:“我家裡還有一些材料,你们想吃的话,下午晚些时候来家裡找我,成不?做好的都太辣了,等我把你们二叔送走了,再给你们做一些。”
馋嘴娃儿们两眼放光,纷纷围了上来,争先恐后的问二郎:“二叔/堂叔你啥时候走啊?”
二郎:……
他决定不搭理這群倒霉孩子,拉過赵桂枝,就往外头走。
“等等!等等!”大堂嫂喊住了他们,“二郎你自個儿先走吧,我跟你媳妇說会儿话。”
二郎:……
這家人還能好嗎?
大堂嫂直接无视了二郎,拉着赵桂枝的手,无比热情的道:“二郎媳妇儿哟,我第一眼看到你,就知道你是個好的。瞧瞧,长得多水灵呢,還有一份好手艺,我們家二郎娶了你,真是八辈子修来的福气哟!”
赵桂枝笑得很是尴尬:“大堂嫂您有什么事儿?您是不是也想要我做的小零嘴?”
“不不,我要那玩意儿干啥?”大堂嫂拒绝得特别利索,可随即她又不好意思的笑了,“我還真有個事儿想找你帮忙,妹子啊,咱们不管□□家咋算,反正我一看到你,我就觉得你跟我亲妹子一样!”
“……您有话直說。”
“我儿子啊,我家大儿子今年都十五岁了,大小伙子了!你這個当姨的……”
二郎听不下来了,轻咳一声:“她是堂婶儿。”
大堂嫂很是惊讶的看過去:“你咋還沒走呢?哦哦,堂婶儿也行吧!妹子啊,你倒是帮忙想一想,有沒有认识的好姑娘?你侄儿還沒媳妇儿呢,帮着给說合說合?咱们家的情况你是清楚的,我大儿子啊……”
以下省略一万字的自夸。
及至赵桂枝跟二郎一起走在回家的路上,她還是一脑门子的浑浑噩噩。
二郎很同情她:“都怪我,忘了跟你說,大堂嫂因为儿子生得多,从好几年前就开始到处托人說合。她這人不坏的,心软,干活麻利,還很热情,你有什么需要帮忙的找她一准儿错不了。唯一的一点就是,她见着個人就让人帮忙找儿媳妇儿。”
“儿子生得多?大堂嫂几個孩子呢?”
“五個,前头四個都是儿子。老大十五了,老二十三,老三老四是一对双生子,今年都是十岁。闺女還小,她倒是不担心闺女,就是发愁娶媳妇儿的事儿。”
都說到這儿了,二郎又提了几句關於大堂嫂家裡的事情。
大伯娘家的條件当然是不差的,本身就比江家更好,又因为江家供了两個读书人,两家的條件差距還是蛮大的。
可就算條件再好,也架不住儿孙成群。
旁的不說,這都要娶媳妇儿了,肯定是需要新屋子的。一般兄弟多的人家,都是几兄弟住一屋的。沒成家当然沒啥,可都要說媳妇了,咋能沒有新屋子呢?在乡下地头,连间屋儿沒有,媒婆都不会帮着說亲的。
本来,秀娘嫁出去了,倒是可以将她的屋子腾出来。但大伯娘心疼闺女,觉得不能让闺女回娘家沒地儿住。因此,她做主把秀娘原本的屋子,让给了两個孙女住。等秀娘回娘家了,姑姑和侄女住一屋,又沒什么的。
屋子少人又多,娶媳妇儿就意味着必须造新屋,再算上聘礼的钱,哪怕家裡條件不差,也是一笔很大的开支了。
“大堂姐也是一片慈母心,你要是认识人,倒也可以帮着說合說合。”二郎如是說。
赵桂枝:……
她傻了。
她沒装。
遥想她上辈子,因为单身太快乐,跟小姨两人一起组成了单身者联盟,還想出了一百零八招抗婚绝招。
可以說,对付介绍人和相亲男,她们的经验是足足的。
结果,這些经验放在现在全都沒了用不說,她居然還要当介绍人?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