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內容

第二十七章 赚钱(求收藏,求推薦票,求月票)

作者:大熊不是猫
好书、、、、、、、、、 搬家之后就显示出拥有财物的重要性了。 现在,不仅宿舍空下来了,就连新房子也是空的。 沈光林的那点家当,压根就填不满這么大個院子,任何一個房间都空落落的。 不過好在這整個院子都已经是沈光林自己的了,地下室的家具们也终于可以重现天日了。 慢慢的往外搬呗。 经過盘点,那些古董家具损坏的程度并不算很严重,只是缺乏基本的保养和维修。 那就花钱修呗。 有手艺的木匠师傅還是在的,尤其是那些原本就职于前清造办处的一些牛人。 老匠人们虽然可能活不過岁月已经不在了,但是他们的手艺并沒有失传,他们的徒子徒孙還是有的。 师傅们白天正常到单位上班,晚上過来加班赚点外快,也蛮好。 家具们很快就被整理出来了,并且在房间裡越积越多。 八仙桌,案几,屏风,太师椅,各类家具都有,当然也并不全是红木紫檀和花梨,還用了一些鸂鶒木、铁梨木、乌木。 甚至一些家具用的就是普通的楠木、杉木、松木以及黄杨木、栢木、楸木、桄榔木。 但是,无论根据型制還是根据年份判断,即使木材再差的家具那也是古董 而且這些古董应该以乾隆年间打造的居多。 毕竟圆明园最早是雍正皇帝的居所,真正大肆扩建却是在乾隆年间完成的,也就十全老人最有闲有钱,他连鹿角椅都打造了好多把,整的康熙的鹿角都打少了。 地下室裡面储存的床很多,但是大部分都不是龙床,也就是比普通的床好一点的“公务用床”,可能是某個妃子或者工作人员的临时居所。 真正的龙床有两张,称得上极品的只有一张。 最让沈光林满意的就是這张组合式的龙床,降香木的,特别沉,清洗之后竟然還完好无损,原木色,油漆都不用补,估计再過几年,肯定有人会劝說他把這件文物上交给博物馆的吧。 指望沈光林高风亮节,要看他以后的觉悟了。 毕竟,這件龙床太美了。 “龙床”的装饰也是繁复,只是這么一件东西,竟然装饰有象牙、犀角、珊瑚、砗磲、翠毛、沉香、宝石… 压根不用细說,這肯定就是一件御用之物。 這么好的床即使已经修复好了,沈光林仍然不舍得自己睡。 于是找木匠打了几张另外的大床,用的是外购的老料,上好的酸枝木,精雕细琢。 而且现在家具厂也能定做家具的,就是需要钱也需要票。 新买的這套院子确实很大,南房原本的格局就是门店,只有北房才是用来居住的。 沈光林就让小苏他们尽量复原了院子原来的格局。 即使是這样,能够居住的房间依然有很多,李蓉和李莉都给自己选了一间房用来做“行宫”。 而且,别說她们了,就连天天跟着李莉混吃混喝的宋小雨都有一個单间,她也可以随时過来住呢。 李蓉很有主见,她的房间一定要自己布置,這次就沒有放狼牙棒了,不過還是摆放了屏风和梳妆台做装饰。 這個姑娘有变温柔的趋势。 李莉就不是特别在乎這些了,从她自己家的房间裡除了女孩的衣服看不出女性特征就可以看出来。 房间是沈光林帮她布置的,书桌,书柜都有,而且還去新华书店买了好多书過来,为的就是能够多吸引妹妹前来。 至于宋小雨,她是谁? 在沈光林眼裡,宋小雨姑娘是個好人,不但学习好能考上京城大学,干活也是一把能手。 一百斤重的一袋面粉,她嗷的一声就能扛起来,蹭蹭蹭行走自如,运动能力简直不比张伟丽逊色多少。 這要是打起架来... 反正沈光林对她敬而远之。 這套房子可以居住的空余房间有很多,但是院子裡空余的位置却不多了,就连自行车都得停到南房的走廊上,因为所有空余的土地全部被开垦做了菜地。 而這一切都是小姐姐李蓉和宋小雨俩人归置的。 她们俩种起菜来可开心了,一连种了好几畦,有黄瓜丝瓜苦瓜西葫芦茄子辣椒。 都是蔬菜,都是工具。 沈光林肯定是不会下田干活的,他就静静的躺在躺椅上晒太阳,手裡拿着一瓶北冰洋牌的肥宅快乐水; 妹妹李莉爱学习要看书,即使過来這裡玩,手裡也会带着一本英文书。 這個时代真好,妹妹的這個行为在這個时代就叫做出淤泥而不染,放到后世就是戏精。 自从沈光林交给她如何记单词之后,她手裡就沒有断绝過小卡片,還把沈光林的“记忆曲线学說”完整的记录下来,仔细探索认真钻研,就是想找出适合自己学习的方式。 沈光林问過莉莉妹妹究竟想干啥,她說她想出去看看。 沈光林秒懂,這就是想出国,但是他听了之后就沉默了。 在80年代,但凡是有点想法的,心裡不安分的,選擇出国留学的人很多,選擇回来的人却很少。 他不是沒看過這個年代的留学生们写的回忆录,无非就是怎么一边刷盘子一边完成学业,满满的奋斗情怀。 然后结果也都是怎么顺利的拿到了绿卡,做了一名光荣的普通的工程师,過上了有车有房有娇娘的生活。 而那些比他们“垃圾”的同学们呢,因为并不具备留学的资格,只能在国内不思进取,最终成了受人鄙视的教授,学阀,政客,富一代,土财主,资本家。 来日方长,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說吧。 說不准等光林哥哥攻下李莉的本垒打之后她想法就改变了呢。 再說了,只要有钱,中国到花旗国的距离也并不遥远。 妹妹要是真的去留学,沈光林觉得自己還真的有义务去多准备一些钱财,不然她的学费该怎么办,這么漂亮的女孩子难道也去刷盘子嗎? 不刷盘子难道還去干别的? 简直想都不敢想啊。 留学生的天地,一個时代有一個时代的特征,不处在這個圈子,你都不知道這裡面会有多肮脏... 在過去的某個年代,留学花旗国算是最好的選擇,因为他们的“传统”就是寒暑假打工赚学费,有打工的社会氛围和基因。 情况最差的其实是到欧洲留学,尤其社会福利极好的那些西欧国家,比如德国,比如法国,因为他们并沒有支持“打工”的传统,而且本国的学生们读大学并不要花什么钱。 這样就坑苦了留学生们。 留学生们来到了這裡,受到的苦楚简直罄竹难书。 一些留学生语言不過关,为了留下来只能去混学分,延签证,赖着不想回家,甚至一些人为了混学分還去报科目学中文。 這就跟一些美国留学生到中国读大学的选修课却是英语,国手柯杰的选修课却是围棋一样让人无语。 在欧洲留学,男的其实也還好,有体力的可以去干一些搬运工,建筑工之类的蓝领体力活,其实钱并不少赚; 女孩子就真的很难了,餐馆的活又累又不好干,有点姿色想轻松一点的就操起了皮肉生意。 哎呀,莉莉妹妹要是去干了這個,哎呀,简直不敢想象。 還是先规划一下這個院子怎么安排吧。 有了這么大個院子,沈光林可以放肆的出门“捡漏”了。 捡漏這個事不能只靠自己,委托别人尤其是地头蛇才是最靠谱的選擇。 只有他们才知道,谁家的祖上曾经发达過,他的家裡可能会有好东西。 但是现在的沈光林几乎就是孤家寡人一個,能够动用的社会力量只有小苏他们這一伙人。 而苏有朋也是有“正当职业”的,他就是一個黄牛票贩子。 這天,沈光林正一個人在宿舍裡思考人生,苏有朋又来找他了。 “沈老师,救救我們吧!”苏有朋上来就求救。 他這是被人打了嗎,我沈光林又不是李连杰,并不能打10個:“怎么了?出什么事了嗎?慢慢說。”沈光林帮助小苏倒了一杯水,让他顺口气。 “我大哥,我大哥他被抓了!”很少见這位苏兄弟這么恓惶急迫。 “你大哥苏有亮不是在纺织机械厂上班的嗎,他干啥了被抓了,耍流氓啦,你们兄弟也是,一個比一個会拖,到现在了還不赶紧去娶個媳妇,难道還要别人姑娘倒追啊。” 沈光林对苏有朋的一家還是很熟悉的。 苏有朋他兄妹三人,老大苏有亮今年30岁,早年接父亲的班进了工厂上班; 苏父在工厂裡以四十四岁的“高龄”退休之后做起了锅炉临时工,收入并不好; 苏有朋高中毕业下乡好几年,直到去年才回来。 苏有朋下面還有一個妹妹,今年才十五岁,正读初三。 這一家人就是京城广大普通工人家庭的缩影,很不富裕但是美满。 苏有朋却說了:“不是這個大哥,是我行业裡面的大哥,他是带我入行做事的师傅,前天倒腾票的时候被抓了。” “你们做這個行业的不都是手眼通天的么?這還能被抓,再說了,你大哥被抓了,你不是刚好可以上位嗎?” 电视裡都是這么演的,老大不进去,小弟哪裡有机会上位啊。 “沈老师,我特别尊敬您的,您怎么能這么說?黑皮他可是我大哥,跟亲大哥一样的,沒有他,我...” 苏有朋卡壳了,因为沒有黑皮,他也走不上票贩子的道路,除此之外,好像也沒别的什么了,而且黑皮被沒收的钱财,也有一大部分是他的。 “对不起是我错了,你大哥怎么就被抓了呢。”沈光林及时认错,有些玩笑确实不能乱开。 “還不是因为最近這段時間我們收的美元比较多,就想去使馆区碰碰运气,因为有些能够出国的人他们想多换一些外币,刚好我們手裡就有,结果被人套笼子了。” 這事還要怪到沈光林头上,這些美元就是从他這裡换出去的。 “意思就是你们被人恶意举报然后被一锅端了呗。” “是的,而且黑皮大哥不但被抓了,就连家都被抄了,沒收的钱财都有小两万,這可是我們几個人的全部积蓄。”這裡面就有苏有朋历年来赚的所有钱财。 “那你要我怎么救人?我就是一個普通的大学教师,又不是红二代红三代,可能真的帮不上什么忙。” “可小嫂子她是红三代啊,她又在公安局工作,人面广,派头足,现在一個派出所的所长都开不上三蹦子,人家就开上了。” 這件事還真的要从长计议。 经過了解,原来,小苏和黑皮他们“過界”了。 使馆区是别人的地盘,他们去别人的地盘赚外快,自然就会被人视作眼中钉肉中刺。 于是,他们就被人举报了,然后還找关系来了一波狠的。 以有心算无心,人赃俱获,果然正中目标。 這件事沈光林不能做主答应下来,不過他买房的时候小苏和他的两個朋友顺子和二楞很热心的忙前忙后,无动于衷似乎也不好。 小姐姐出马,事情很快变得明朗起来。 黑皮沒事,至少不会吃枪子。 不過财产沒收是肯定的,而且還得劳教三年。 “劳教”又是個歷史名词。 建国之后,根据宪法第100條规定:为了把游手好闲、违反法纪、不务正业的有劳动力的人,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新人;为了进一步维护公共秩序,有利于建设,对于劳动教养問題,作如下决定:…… 听起来有点像技工学校的性质呀。 消息打听到了,苏有朋的家沈光林還是知道的。 上得门去,苏有朋果然在家呢,他正在家裡做“手工”。 這就不做黄牛了? 苏有朋就像個鞋匠一样,坐在小马扎上一手持锥子,一手持檩條,他正在编篮子。 “手艺不错啊,编這么多篮子做什么,装鸡蛋?” “沈老师你来了,我编篮子当然是卖啊,总要养家糊口的啊,不然還能够怎么办?我都28岁了,攒的结婚钱现在全沒了指望。” “你?摆摊卖篮子赚老婆本?” “嗯,是的。”苏有朋也是沒有别的办法了。 “怎么不继续做黄牛這份很有前途的职业了?” “做不了了,沒本钱了,友谊商店的地盘也被别人占去了。黑皮大哥他出事了不要紧,把我們的本钱全部折进去了,要是再不找点别的活,我真的要出去要饭了。” 沈光林表示深切同情。 不過這個时代的特征就是這样,一群人在灰色地带来回试探,无论做什么事都是有风险的,运气好能够平安无事,运气不好就有可能去吃几天牢饭。 傻瓜瓜子的老板了解一波? 有沒有想過以后怎么办?就卖篮子了嗎。”沈光林主动问了。 “沈哥你有出路不?您是喝過洋墨水的人,能不能给指條明路。”苏有朋早就想咨询沈光林以后该干些什么了。 “当然可以,哥是什么人。现在国家改革开放,百废待兴,想赚钱其实一点都不难。” “真的假的?” “你现在摆摊有人抓你不,都是在哪裡摆摊?” “在秀水街摆摊,抓是不怎么抓了,只要卖的东西与国营代销点不一样,只要不守着别人的门口卖,公安不管的。那么多人沒处就业,再不让大家谋個营生,還要不要人活命了。”苏有朋也是憋屈,他要是能够像大哥一样有工作也不至于這样呀。 “你看的很对!你知道吧,今年年初的时候国家就颁布了《關於城镇個体工商业户登记管理若干规定》,意思就是個体工商户可以正常营业了,不過《实施细则》《营业执照》的样本還沒有下达,估计第一個人吃螃蟹的应该是江浙沪一带的人,但是大方向有了,你可以做点赚钱的小生意呀。” 沈光林其实自己也想赚钱,因此准备撺掇苏有朋一起干。 “還請您指教?其实换外汇劵就挺赚钱的,最高峰的时候我身上的钱超過了3000块,现在全折进去了。” 小苏的神情說不上气馁或者不甘,自己做的事毕竟违法。 “赚钱的方式有很多,你要不要跟着我干?” “跟您去做京城大学的老师嗎?可别逗了,我高中是读完了,不過跟沒读一個样,不然也不至于混成這样,早考大学去了” 沈光林說的当然不是這個意思,他听過80年代初倒爷的故事,倒是可以把這件事讲给小苏听。 人有多大胆,地就有多大产。 沈光林告诉小苏可以去羊城去深城看一看,从那边进些电子表,进些服装,再进些电器過来卖。 运输的事情也简单,前期可以采用人工携带,路线趟开之后可以考虑走铁路运输的路子,比如搞定列车长,比如托关系整個车皮。 要是不行就找找那位新认识的朋友,“一身豪气”的优雅男士王是石。 万事开头难,不去碰运气守在家裡编篮子能赚几個钱? 苏友朋胆子還是足够大的,听了沈老师的蛊惑立刻决定背水一战了。 但是又面临的另一個难题:“可是我已经沒有进货的本钱了?” “我有。”沈光林从兜裡掏出2000美金和2000元人民币。 “你就不怕我拿钱跑了?” “你老娘和你妹子在家呢,在京城打断人一條腿要不了100块钱。” “打人是违法的。” “我是华侨,有外交豁免权。”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导航

热门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