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朋友(求收藏,求推薦票,求月票) 作者:大熊不是猫 正文 正文 四人就這样成了临时朋友。 原本三個人的时候玩的纸牌游戏是斗地主,四個人玩就变成了拖拉机。 拖拉机也叫升级,双百,是两副牌四個人的游戏,流行程度仅次于斗地主和跑得快。 有了共同参与的游戏,气氛开始热烈起来。 甚至,你扯给我一個鸡腿,我送你一把牛肉干,像极了多年未见的朋友。 不過,火车上认识的朋友,很多情况下转身离去之后,就各奔东西不再来往了。 一整個白天,大家聊的還是蛮愉快的。 晚上,两個人沒有再开一起睡的玩笑了。 第二天又是愉快的一天,大家又是大牌說笑玩闹,似乎刚认识的不愉快所有人都忘记了。 下午四点,经過两天两夜的漫长旅程,终于算是挨到了羊城火车站。 整整48個小时的痛苦煎熬,在這一刻终于解脱了! 還是坐灰机好啊,時間短速度快。 就是不坐灰机,有动车也行呀。 绿皮火车终于吭哧吭哧的进站了! 大家开始兴奋起来,一個個站起来收拾行李。 沈光林也叫了苏有朋和二楞一起准备下车,那位姑娘却不舍得了:“沈老师,你在哪個学校教书呀,能够留個联系方式嗎,我到了学校给你写信,說不得還可以去你们学校参观。” 写信這么原始的手段還是算了吧。 果然又是一個贪图他美色的女人。 肤浅! “不用了吧,相见争如不见,多情何似无情。我就是来羊城這裡出趟差而已,其实我是在京城教书。” 沈光林并不觉得他和這位姑娘能发展一段故事,尤其是那种盛气凌人的气质就让人特别不喜歡。 “那也可以留联系方式的吧,說不准以后能在京城见面的呢。”姑娘還是不死心。 “项美女,有缘再见吧。”沈光林摆手下车,他只知道姑娘姓项,并沒想知道名字。 二楞走在最后,他悄悄的跟姑娘說,“沈老师在京城大学教书,他是大学老师,不是小学或者中学。” 一群人熙熙攘攘的出站了,這是扒手最好的下手时机,作为半個社会人,苏有朋和二楞的警惕性特别高,就怕被人抓了包。 “沈老师!這裡!這裡!”出站口,一個有军人气质的男子手裡举着一個大牌子,上面写着三個大字:沈光林。 “王哥你好!”沈光林看到人了,迎接他的是王是石。 原来,在到羊城之前,沈光林和王是石就联系過的,他說了他们会過来,坐的就是今天這趟车。 多日不见,老王变化不大,還是打扮的人模狗样的。 别看天气热,脚上還是穿着皮鞋,暗色條纹西装裤,上身的白衬衫塞进腰带裡,就跟后世的地产销售小哥一样一样的,怪不得他将来会選擇做地产大亨呢。 “咱们走吧沈老师,我开了单位的车過来,今天你们运气算是不错,這趟火车只晚点了两個小时。” 王是石很是热情,這個人果然够意思,這個朋友交的值得。 沈光林站在广场上好好的透了個气,认真的伸了個懒腰,這才准备出发了。 他示意后面的两位小弟带好行李,自己作为老大怎么可能干這活呢。 羊城火车站的广场上到处都是人,来自全国各地,形形色色,各种口音。 毕竟是改革开放初期,這裡治安還算好。 曾经,羊城火车站站前广场也被称作国内治安最差的站前广场,抢劫,行骗,吸D,各种猖獗的犯罪活动都聚集在這裡。 经济太活跃的地方,治安有时候就会跟不上。 在2010年以前,到羊城的女孩子,出门最好不要随身带手包,也最好不要佩戴金银首饰,不然飞车党的猖獗能好好的给你上一堂人生险恶的课程。 羊城作为80年代经济最活跃的城市,這裡承载着国家希望,是改革开放的最前线,看其热闹和繁华程度,竟然比京城還要厉害一些。 毕竟,京城還是有些太正统了。 這是一個经济野蛮生长的年代,后世一些名人的回忆录裡都說:這裡遍地曾经遍地是黄金。 如今,沈光林带着一定的资产和不一样的眼光過来了。 這时候的羊城可沒有一点后世高楼大厦的影子,但還是很明显的能够感觉到羊城的热情。 主要是热。 人身上的厚衣服很快就穿不住了。 這才走了几步路,外套穿不住了不說,毛线衣也得脱了才行,三個人每人只留一件贴身秋衣。 還是二楞和苏有朋更有经验,他们的秋衣竟然是无袖的,袖子早就被剪掉做成了T恤。 沈老师大意了,沒有闪,结果被他们给秀了一脸。 其实,沈光林也是知道羊城很热的,只是忘记了。 有一年春节,他从金陵飞深城,一個月来回飞了几趟,净是羽绒服和短袖的无缝切换,然后嘴上就起了一圈水泡。 顺着人流走過三個街口,老王的停车点到了。 “我擦,可以呀老王,奔驰都开上啦,梅赛德斯奔驰,够牌面!”沈光林穿越這么久了,這還是第一次见到奔驰车,虽然這款车外形并不好看,但是车标足够给力。 现在奔驰可沒有引进国内,要到1986年他们才会在香江设立销售中心。 “你们知道吧,国内第一台汽车就是奔驰,当时是袁世凯花了一万两白银买来的,送给慈溪太后做祝寿贺礼。结果老佛爷要人家司机跪着开,然后這台车就闲置起来了,一直到现在還放着呢。”沈光林老师果然知识渊博。 “沈老师,您是這個!”老王竖起了大拇指。 “這是你自己的车嗎?” 這個老王還是厉害哈,奔驰都开上了,自己有個自行车還沾沾自喜呢。 “這是单位的车,才从香江进口的平治,局裡用来招商引资的,我個人哪裡买得起。” 老王說了实话,他入职外经委,混得很开,這台车也是他专门借的,就是为了不在沈光林面前丢份儿。 “平治”是香江的叫法,在弯弯,奔驰被翻译做“宾士”。 我去,商标法哪年成立的? 现在還沒有奔驰宝马吧,自己去註冊一波? 還有谁?可口可乐?苹果?…… “苏有朋,你拿笔记写下来,等回京城了看看国内的商标法什么时候出台?提醒我别给忘了,我要註冊奔驰的商标。” “好嘞。” 上车之后,苏有朋和二楞面对這台小汽车特别拘谨,反倒是沈光林落落大方,直接和老王坐在一起,对這台车的羡慕神情那是一点都沒有。 只是一台老爷车而已。 老王并不知道沈光林有“留学”背景,但是看他的表现,不由得高看了沈老师一眼。 奔驰车开着一路走,并不堵车。 羊城的活力果然更加鲜明一些,到处都是正在建设的工地,用毛竹搭建的脚手架也随处可见。 别看只是毛竹,一样能建设起五六层的小楼,在缺少钢材的年代,甚至使用竹子当做钢筋都不稀奇。 经過老王介绍,沈光林对羊城也有了部分了解,现在的羊城分为三個区,分别是越秀、荔湾和海珠,老王的单位就在YX区,距离珠江很近,依山傍水,风景秀美。 沈老师,這條路叫做中山五路,算是羊城最繁华的一條街了,你们等会入住了先休息下,等我還了车咱们去外面吃饭。 招待所的档次很一般,但是房间裡也有风扇蚊帐和热水,凑和凑和吧。 休息的事不着急,最着急的是需要去购置几件当季衣服,不然太傻了,不能融入地方生活。 沈光林做主,每人买了一個行李箱,每人买了几套换洗衣服。 以往,两個人是肯定不舍得花這些冤枉钱的。 现在,這一切都有沈老师做主。 收拾一新的三個人果然不一样了,皮凉鞋,蛤蟆镜,POLO衫,大裤衩,走在路上都带风,有点像唐人街探案裡王宝宝三人组行走在纽约街头的样子。 夏天夏天悄悄過去留下小秘密, 压心底,压心底,不能告诉你… 晚饭老王带他们吃的是大排档。 這是羊城的特色。 大排档,原称“大牌档”,是将固定摊位的大号牌照裱装悬挂,因而得名。 這种经营方式源于二战之后的香江。当时的港英政府发放了两种经营拍照,一种是“固定摊位小贩牌照”,另一种大牌档的牌照是一张大纸,需要裱装起来,挂在正当眼的位置。 老王是熟人了,找的地方看着不起眼,菜品的味道却不错。 豉油糖煎黄花鱼,鹅肝酱苦瓜,豉油王鸡翅煲,猪杂粥,蜜汁叉烧,白切鸡。 菜点的挺多,等会還有别人要来? 這一切都很符合沈老师的口味,中国果然是一個吃的国度,跟京城不一样的美食,却仍然特别好吃。 几個人边吃边喝,现在還不流行啤酒,他们喝的是九江双蒸。 這是一种米酒,产地是南海九江镇,和赣省的那個城市沒有什么关系。 饭都快吃完了,老王的女朋友才赶過来,骑着自行车,风尘仆仆的样子。 “穗穗,這是我在京城的朋友,沈老师,他是京城大学物理系的老师,另外两位是他朋友。” “沈老师,這是我媳妇,穗穗。” 老王给双方做了介绍。 “王哥,你這就结婚啦?”几個月前在京城的时候他還啥都沒說呢,這是闪婚嗎 “還沒呢,不過快了,大概就在今年吧。我离开铁路局到招商局上班就是穗穗建议的。”老王的未来妻子江穗家境不凡,父亲是省委常委,位高权重。 “够快的哥们。” 付钱的时候沈光林本来想自己付的,被老王拒绝了,哥们虽然是個穷干部,可也不差這点钱。 令人惊奇的是,這裡吃饭竟然可以不要票,只要有钱就行了。 “這裡可以只收钱的,甚至港币都收。” 這是羊城留给沈光林的另一印象。 吃過晚饭,照例是要促膝长谈的。 沈光林觉得自己需要一個在南中国帮助操持生意的伙伴,老王觉得自己需要一個有国际视野的朋友,两個人聊的很开心。 在七十年代末和八十年代初,中国刚刚改革开放,大部分人追求的也只是能考上大学吃上公家饭而已,但是位于南中国的羊城就不一样了,很多人想到了该怎么去赚钱。 服装,电子,来料加工,這是最好最简单的赚钱方式。 老王现在却沒有下海的心思,他前程广大,刚刚从铁路局进了政府机关,正想大展宏图呢,而且未来岳父是省级领导,只要努力工作,飞黄腾达就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