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电影 作者:大熊不是猫 正文 正文 生活不能這样活,日子不能這样過。 沈光林還是在从香江回来的第二天一大早就返回学校上班了。 他是個有单位的光荣打工人。 他是拉着行李箱回来上班的。 這一天阳光明媚,气象清新,惠风和畅,万裡无云。 沈光林愉快的走在去办公楼的路上,心裡想着久违了亲爱的老师和同学们。 同学们其实已经知道他回来了。 沈老师到香江进行了为期两周的学术访问,目前已经圆满结束并成功返京。 這個消息是宋小雨回来上课之后放出来的,她昨天晚上跟着李莉去了福缘门,一伙人一起吃了一顿丰盛的晚饭這才回来的。 她们俩沒有留宿,自己打着手电筒就可以回学校。 学校的伙食水平還是不行,而沈光林的院子裡有各种蔬菜,到了不吃就会坏的地步。 至于肉,冰箱裡的牛肉已经断供很久了,就等沈老师来上货了。 院子裡倒是养了几十只小鸡仔,不過正在换毛长翅膀呢,现在就吃?也太残忍了吧。 也不知道沈老师在哪裡买的牛肉,吃起来真带劲,自己买的就不行。 晚上吃饭,两個人沉浸在收到礼物的兴奋中,并沒有发觉沈光林有什么异常,也不知道他曾经大病一场。 沈光林有些隐隐的失落,不過還是很高兴的给她们拿出礼物。 這样,她们的礼物就比其他同学提前收到了。 每個人的礼物都有不同。 比如,沈光林给李莉带了一套化妆品和银制首饰,而给宋小雨同学带的却是一面镜子和一本书。 宋小雨却是很高兴的,她爱读书,女孩子嘛,也爱照镜子。 至于有什么寓意沒有,小雨同学表示不懂你们這些弯弯绕绕。 沈光林這趟去香江還是有收获的。 至少同学们和老师们都很期待,就等着他回来之后讲讲见闻的。 毕竟,這個年代能够出国的机会并不多,现在到香江一趟几乎可以算是出国了。 沈老师什么学术成果也沒有带回来,反而带回了不少伴手礼品。 班上的每位同学都分有一支进口钢笔。 男教师们喜歡抽烟的就有ZIPO打火机,不抽烟的就有各种比如修脚刀指甲刀套装之类的小玩意,女教师就有口红,香水和头饰等物件。 总之,沈光林是面面俱到,所有人都沒落下。 尤其是他的恩师,尊敬的院长大人,沈光林更是准备了精美的烟斗和雪茄等能够体现地位和智慧的物品,而且他還给“老板”带了最新的科技书籍,這才是最好的礼物。 老板最爱 還是学校生活好呀,安静,祥和,工作起来也更加有劲。 今天是周四,上午的第三四节就有课。 沈光林先是和同事们一番寒暄,然后找到张老师了解了一下教学进度,這才准备去教室上课。 好期待。 果然,快上课了,大家对沈光林的归来表示了强烈欢迎。 尤其听宋小雨說的,沈老师给同学们带了礼物呢。 究竟是什么礼物呢。 沈光林最先拿出的礼物是桃酥,老婆饼,姜饼,栗子酥和蛋卷這些糕点,品牌各异,其中奇华,荣华,美心都是香江知名的品牌。 沈光林买這些原本是打算自己路上吃的,结果大病一场反而保留了下来。 這個時間点,沈光林刚好請大家吃一餐上午茶,這也是欧美职场的生活习惯。 同学们都很想念沈老师,七嘴八舌的问香江怎么样,他们是不是特别富有,有什么体会和见闻。 可以看得出来,同学们对于异域是充满了向往的。 這是大潮流,沈光林也沒有办法去改变,他只能用自己的方式尽可能的留下一些精英给国家。 “同学们,在今天,咱们上课之前先学习一篇古诗词,叫做《登楼赋》,是建安七子之首王粲的名篇,其中裡面有這么一句,“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它的意思就是“即使這裡的确很美,却不是我的乡土,又怎么能够值得我在此逗留?”。 我知道,有不少同学想着留学,估计這也是你们认真学习英语的原因之一。但是,我给大家一個建议,真的只是一個建议,梁园虽好,非我故土。 你们有一天去了国外,請不要忘记的祖国,祖国有再多不好,毕竟是家,還是希望大家能够回来,为祖国的繁荣和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沈光林真的感受到了香江和内地的巨大差距,虽然内心裡知道会有无数的人通過努力弥补了這一差距,但是沈光林還是想這些人裡其中就有自己的学生。 不管同学们愿不愿听,沈光林是不打算再出国了,他要留下来传播知识和思想。 闲话不多讲,說完這些就开始正式上课了。 沈光林先是检查了一下同学们的学习进度。 果然很不错,這帮犊子太厉害了! 听說读写的水平和能力蹭蹭的往上涨。 這才半個多月沒见,同学们进步真的很大呀。 有不少同学已经能够用比较流利的英语进行对话了,别管标准不标准,起码敢說,敢于表达是学习语言的最佳途径。 快下课了,沈光林還是拿出自己的第二份礼品准备分发下去:“同学们确实学习很认真很刻苦,老夫甚慰,现在奉上小小礼品,以资鼓励。”說完之后沈光林拿出了三盒钢笔。 全是派克的,当然不是金笔和大红,而是普通款的通用型。 同学们惊讶极了,沈老师也太帅了吧。 竟然每個人的礼物都是一样的,并沒有对李莉同学进行偏爱。 确实,沈光林在课堂上对李莉同学也并沒有特别照顾。 至于背地裡怎么样,這就不是同学们应该操心的問題了。 沈光林也有点惊讶,因为,他還是能够看出来,今天的李莉是化了淡妆的,用的就是昨天那套化妆品。 沈光林的眼神很好,他就像是艺考时检查妆容的学长,几乎一眼就能够分辨一個女士是不是素颜。 对于一般的男人来讲,除了夜店的那种特浓妆或者化個吃死孩子的血盆大嘴的妆容,他们是分辨不出女人化妆与否的。 但是沈光林可以。 海王们都可以。 也就是因为存在着他這样的人,女孩们的化妆才更有意义。 不然,化给谁看呢。 不過,“化妆”這件事情本身是跟当前的主流文化不符的。 现在的主题仍然是“谁說女子不如男”和“妇女能顶半边天”。 无论是媒体還是民众,大家对女人最理想的期许就是女人能当男人用,男人能当畜生用。 其实,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女性的审美意识已经又重新开始觉醒了。 有些时髦的女孩又开始烫发了,并且穿上了花裙子和白衬衫。 而在改革开放以前,這是不可想象的。 以前的女孩子,也就是在结婚的时候才会在脸上会涂抹像猴屁股一样的腮红。 這叫美。 当然,那时候拍的照片上也会出现“腮红”,不過那是“duang!”一声加的特效。 明明是一张黑白的照片,偏偏要在脸面的位置涂红了,装作是彩色的,在当时看来,這就是美,這就是审美。 李莉天生丽质,本来长得就比别人好看。 她家境好,物质條件也更丰富一些,因此气质也不错,即使不用心打扮,只要稍微一捯饬,那就绝对是两個形象。 看着這么明媚靓丽活生生的3D美少女,沈老师的心脏砰砰乱跳。 這绝对比看2D平面故事片更有冲击力。 不少同学也都对李莉同学暗送秋波。 估计,大部分同学都還沒看過2D故事片呢。 沈光林去看了。 在香江的时候,他是带着苏有朋和二楞一起去的,他们真的去看了小电影,而且是连续两场。 就是录像放映厅演的那种。 经典影视,他们看的是邵氏推出的《长发姑娘》和《金瓶双艳》。 两集联播,特别過瘾。 《古惑仔》的出品人文俊都曾经說過,他第一眼看到《金瓶双艳》這部电影的时候就流出了鼻血,然后在心底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沈光林沒有流鼻血,神情很平淡,還关注了一下故事情节,但是二楞和苏有朋已经受不了了,肿胀的疼。 当晚,二楞和苏有朋俩人消失了很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