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狗肉 作者:大熊不是猫 正文 正文 回到京城第一夜,小姐姐李蓉也跟着一起留宿了。 毕竟,她要照顾生病的光林哥哥。 沈光林下午又睡了整整一下午,到了晚饭时刻精神這才好转起来。 他应该是食物中毒了,因为远在深城的苏有朋和二楞也病了一场,不過他们并不厉害,不像沈光林整的要死不活的。 估计,海鲜不新鲜或者有毒。 沈光林晚上還是吃了一些饭菜的,然后几個人又聊了一小会儿天,這才回房休息。 沈光林最先去睡觉,他身体虚弱的很,经不起折腾。 李蓉小姐姐和刘绣花大姐就肆无忌惮的闲聊开了,一边看电视,一边嗑瓜子,一边谈天說地。 尤其,绣花大姐已经有三個孩子了,尤其,她把李蓉认作沈老师的对象。 小姐姐可高兴了呢。 当时沈光林是无力反驳,小姐姐不想反驳。 误会就此认下了。 第二天,在强烈的晨曦中醒来,沈光林的身体又恢复了一些机能。 至少嘴裡的水泡已经不疼了,也可以正常刷牙漱口了,嗓子也沒那么嘶哑了,整個人终于恢复了生气。 锅裡有温着的粥和馒头干菜,就着吃一点也蛮好。 现在沈光林這個家的厨房面积很大,而且锅台是水泥做的,炒菜的锅是传统的那种八印锅。 “印”是個计量单位,只用在锅上,一印就是一掌,也就是812厘米。 跟它类似的计量单位還有很多,比如“步”“揸”,“指”,“掌”。 即使到了2020年,這裡面有些单位還在用,比如在医院,要生孩子了,医生会說,开几指了。 還别說,干菜就着馒头吃還是挺好吃的,似乎是白菜干,似乎又不是,反正不是梅干菜。 在這個年代,干菜還有一個别称,叫做战备菜。 這是从珍宝岛事件起国家备荒备战提出的一项措施,除此之外的還有战备米,战备油,战备酒。 当然,也有“战备人”,也叫做基干民兵,人手一只56式,可以說全民皆兵。 沈光林在家裡转悠了一圈,小姐姐李蓉和绣花姐都不在。 小姐姐应该是上班去了,绣花大姐应该也去学校报道了吧,反正沒见人。 沈光林先是在菜园子裡溜达,韭菜啥的早就能吃了,等她们回来让她们做韭菜盒子。 菜园裡的小黄瓜也已经有筷子粗细了,摘下一颗来吃,嫩的涩嘴。 這黄瓜真新鲜,真好! 沈光林身上的病還沒完全好利索,尤其嗓子還是有点疼,因此不想就此去上班,就想去外面走一走,看看人,采采风。 从京城大学出来也沒别的地方去,也就能在福缘门附近转一转,這裡距离繁华一些的五道口還是有些距离的。 其实,现在的宇宙中心五道口也并不繁华,几乎可以說還是一片荒野。 现在的中关村虽然沒有“中官”了,但却還是村子,农田都有不少。 而且,中国的最后一個“中官”還活着呢,他叫孙耀廷,津门人,伺候過皇后婉容的,目前住在广化寺。 京城广化寺很有名,它位于XC区什刹海北边的鸦儿胡同31号,隔壁就住着国家名义元首宋女士。 后来,无论广化寺還是宋女士的故居都是旅游胜地。 广化寺就不說了,从元朝到清朝一直都很兴盛,宋女士故居也不得了的所在。 這栋院子最开始是纳兰明珠的府邸,纳兰容若的很多诗词都是在這個院子裡写的,比如“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断肠声裡忆平生。” 后来,明珠家庭败落以后,到了乾隆年间,這裡就成为了权臣和珅的别院,当然,和珅的正院是恭王府,现在還被多家单位霸占着,一直到2006年,中国音乐学院附中终于顺利搬迁到新址,這才腾退干净。 說回明珠府邸,它在嘉庆年间为成亲王永瑆的王府花园,清朝末年又成为末代皇帝溥仪的父亲的醇亲王载沣的王府花园。 建国之后,這裡交给了宋女士。 今天京城的天气真好,沒有春季的风,只有初夏的暖。 圆明园裡游人如织。 這個年代,京城免費的景点并不多,很多人到京城来,能够去的地方也不多,无非就是天安门,颐和园,圆明园,然后就是八达岭。 夏天到了,人们穿的衣服都跟前些年不一样了,不說姹紫嫣红,但也是五花八门。 当然,现在最常见最流行的仍然是一种尿素袋子做的裤子。 這种衣服已经影响了一代人。 這种扶桑产的化肥袋子,尼龙的,非常耐磨,经久不坏。 用它来做成衣服,前面写着R本,后面写着尿素,屁股上写着净重50公斤,裤裆裡写着含氮量46。 這氮的含量真不低,怕不是有疝气吧。 七八十年代,還真的不好评价中R关系。 就在去年,扶桑首相大平正方访华,提出对华夏进行低息贷款,首笔贷款额度为2.2亿美元, 利率0.95,期限四十年,前十年付利息,后三十年還本金和利息。 而当时,国家的外汇储备只有1.67亿美元。 也就是从去年开始,国家开始大规模的向外面派遣留学生了。 比如,京城大学一位姓易的同学,学经济的,品学兼优,被选派到花旗国留学,国家规定每個人只能换两美元。 因此,他就带了這两美元去了花旗国,然后把這件事写进传记裡。 后来,易同学顺利毕业了,并且获得了花旗国的教授职位,但是人家不稀罕,放弃這些條件回国了。 不止如此,他先是在京城大学创办了国家经济研究中心,也就是后来的京城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到了后来,易同学還当上了央行行长。 這件事情還轮不到沈光林品评好坏。 他就是一個普通人,要是能够为社会做些贡献,那就很好了。 其实,现在一些家庭情况好一点的,已经开始穿正常的短袖衬衫了,甚至的确良都开始走向市场了。 女人的服装也开始有了色彩变化,出现了比如像床单样式的连衣裙,還有更洋气的方格衬衫和牛仔裤的搭配。 這是這個时代的特色,也是新时代的新风采。 沈光林沿着圆明园逛了大半天,饿了才晓得回家。 今天回家的時間把握的刚刚好,小姐姐和绣花姐都在家呢。 俩人一起做的饭,菜品很丰盛,又都是适合病号的美食。 从今往后的日子,那就是沈光林的幸福生活了呀。 女人之间的友谊特别神奇,尤其对于和自己沒有竞争关系的女人。 她们友谊的建立似乎只要一瞬间,但是破裂甚至连一瞬间都不要。 下午两個女人继续出去各自忙,又留下沈光林一個人守护基地的水晶。 沈老师决定去苏有朋他们的基地去看看了。 那是一個临时周转仓库,距离很近,毕竟都在福缘门,也就500多米的距离,几步路就到了。 沈光林进来的时候,顺子一群人還沒吃饭呢。 忙活了一上午,分货发货,這会儿正围坐在一起准备吃狗肉呢。 本来那是一只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大黑狗,一不小心被他们给捉住了,害了卿卿性命。 院子裡支起了一口大锅,热气蒸腾,香味四溢。 我去,会享受啊。 “沈老师,肉马上就煮好了,一起喝几口?小罗圈是朝族人,整治狗肉很有一手。”顺子很热情的招呼起沈光林来,现在顺子也是合伙人之一,他能拿一些股份,因此干活的激情很高。 小罗圈這個称号因该是根据他走路的方式起的,无比形象。 沈光林明明吃過饭了,闻到這個炖狗肉的味道還是忍不住的流下了口水。 朝族是一個爱吃狗肉的民族。 在朝族中流传着這样一句话:“狗肉滚三滚,神仙站不稳。“ 北方很多味道不错的狗肉店都是朝族人开的,尤其到了东北更是如此。 狗肉在锅裡翻滚,飘洒出一阵一阵肉香。 小罗圈用筷子插了插,差不多熟了。 开整! 有肉怎么能沒有酒呢。 牛栏山早就准备好了。 喝酒,喝酒,吃肉,吃肉。 狗肉是不可多得的美味,汉高祖刘邦就很有品味和口福。 樊哙也是真仗义,每次开了狗肉馆都被刘邦给找到并吃垮。 狗肉是真的香,和猪肉比,猪肉的肥肉太多太腻。 狗肉和牛肉比,牛肉太硬,做不好的话就会嚼不烂。 狗肉和鱼肉和鸡肉比,鱼肉和鸡肉都显得寡淡。 估计,唯有驴肉才能与狗子抗衡。 酒肉過后是算账的时刻。 不過,在谈正事之前,顺子說了昨天他们干的事。 “沈老师,你交代的事儿咱办成了,俩人每人都有28颗牙,要不您数数?” “什么?”沈光林都懵了,搞一堆牙齿過来干什么。 后来,他想明白了,原来是這件事。 “這么凶狠嗎?” “沈老师,要是你昨天被抓了,受的罪估计会更加重呢,后果可能更不敢想象。黑皮哥你知道不,他在裡面的日子并不好過,听說,他被人坏了谷道,连带我們這些兄弟脸上都沒光彩。” 坏了谷道? 沈光林打了一個大大的冷战。 “可是,他们肯定报警了呀,要是你们被抓了怎么办?”沈光林压根沒干過這种事,這次报复也是迫不得已。 不過顺子却是一副无所谓的样子:“我們蒙面了,而且报的名号是汤老四,无冤无仇的,怎么可能找到我們嘛。” “找個人盯防和关注一下,看看他们侦破有方向沒有,我也会关注這個事情的。”沈光林 不谈這個事情了,所有人都不准谈论了,此事就此打住。 接下来是分钱时刻。 沈光林给自己留下了一万块钱以防备万一,剩下的钱要顺子全部带去给苏有朋。 现在苏有朋可以挑大梁了,进货可以到香江找英姐,多的钱全部投入到新厂房建设中去。 不過,以后再走货就要更低调了,多建设几道防火墙,以防万一。 甚至,沈光林决定,以后出门之前,一定要锻炼好身体。 不是說中南海保镖很厉害的嘛,学几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