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二十八章 万仙来朝图 作者:情何以甚 从此无心爱良夜 从此无心爱良夜 姜望终于知道,万仙宫号称“一人即为万万仙”,是什么意思了。 把肝胆脾脏、毛发血骨……周身所有,全部修炼成“仙”后,身上每一個部位都是“仙”,說一人即是万万仙,并不为過。 五仙门以形、声、闻、味、触为五仙,姜望当时還觉得很特别,现在看来,就是脱胎于此。 左侧开篇的那段文字,占据了整幅图卷的六分之一。除开文字之外,這幅画的主体,是一個人。 一個光头、赤身,上身沒有女性性征、下身沒有男性性征,完全模糊了性别的人。 此人描绘得非常细致,可以說纤毫毕现,毛发皮肉无一不清晰。 普普通通的眼睛、鼻子、嘴巴,在性别之外,這是一個再正常不過的“人”。 像是男人,也像是女人。 但尽管此人描绘得如此清楚,你一旦闭上眼睛,還是想不起来其人模样。 因为太“正常”。 像是你会在生活裡遇到的任何一個人。 可以代入任何人,也可以被任何人所替代。 万仙宫所修的“万万仙”,便是這样一個形象。 绕着這個人不断延展开的,是难以计数的细小光圈。 凝神去细看,以神魂力量去触摸。会发现每個光圈中,都绘有隐约的仙人虚影,而他们所有……都对着這個模糊了性征的人在朝拜。 万仙来朝! 這太伟大了。 姜望在心中不断地感慨。 這万仙来朝的一幕,体现在图卷上,是如此的震撼人心。而若能成为现实……那将是多么恐怖的力量? 周身所有部位,尽皆成仙。而這“万仙”,为你一人统属,全部为你贡献力量。 姜望无比确定,手裡的這卷《万仙来朝》图是复刻品,碍于复刻者的实力,很多图画、乃至字句的神韵都无法准确传达。 首先是开篇的那些文字,因其相近于道文,姜望在神通之光的照耀、和远强于同阶修士的神魂之力体会下,勉强感受到了它们的意思。但他也不能确定,自己体会的就是全部的真意, 那個复刻者,明显沒有书写這种文字的能力,只是单纯地临摹笔画,恰恰缺失道文最重要的真意。 真正的道文,是不管你识不识字、智慧或者愚蠢,一见其字,便知其意。 开篇這些文字倒也罢了,在姜望看来,它们最大的价值,是开拓了自己的想象边界,让人得以窥视万仙来朝的伟大修行景观。 這卷图的精华所在,应该是那“万万仙”。 如果姜望沒有猜错的话,這图卷上的每一個仙人虚影,都代表着一种修炼的方式——把身体的某一個部分,修炼成“仙”的方式。 但无论姜望怎么感受,那些仙人虚影,都只有淡淡的神韵痕迹,而无真实的反饋。 唯独神韵较为浓烈的,是对应着眼耳口鼻四個部位的仙人虚影。 估计当初那位复刻者,只在這四部秘术上有所修行。从這一点看,那位复刻者,或许是万仙宫的传人——姑且可以想象得到,在万仙宫覆灭之时,其人匆忙复刻宗门传承之宝,而后奔逃的场景。复刻者应该不止一人,复刻之图卷应该也不止一份。在漫长的时光裡,其中一份,落到了姜望手中。 這些可以想象。而难以想象的是,能够造就万仙来朝之修行奇观的万仙宫,究竟谁能将其毁灭! 姜望下意识地又想起,消磨掉囚身锁链的那两個血字——道贼! 抛开杂念,回到這幅图卷本身上来,那四個仙人虚影神韵的确较为浓烈,但也无法精准感受当年那位复刻者想要留下的信息。 或许是那位复刻者修行远不到家,做不到真正的再现传承,又或许,是它在漫长的时光裡,渐渐消散了…… 总之,体会這四個仙人虚影,能够得到一些灵感碎片,却无法得到具体的修行法门。 也难怪五仙门传承此图這么久,也只弄出一套不伦不类的五仙门道术来。 所谓形、声、闻、味、触,五仙中的“触”,估计都是五仙门祖师凑出来的,即是为了贴合五感体系,也是为了跟万仙门切割开,免于遭祸。 姜望握着這卷《万仙来朝》图,一时无言。 它是不是宝贝?当然是。仅从它对修行边界的开拓来說,說是价值连城也不为過。 那四個神韵浓烈的仙人虚影,也是极具价值。若能将其领略透彻,或许就能重现四门修行之法——問題是,如何才能领略透彻?何时才可以做到? 那些灵感太细碎,五仙门传承那么多年,代代相传,也沒悟出個所以然! 姜望对自己虽然很自信,但也不觉得靠自己一人,就能抵人家几代之功。 說得不好听一点,手上這卷《万仙来朝》图,就是让你长长见识罢了!真正能用上的修行法门,一個都沒有。有也只是画饼,在不知道多远的地方挂着。想得到,见不着。 而且它還是一個复刻品! 为這么一卷《万仙来朝》图,跟地狱无门杠上,肯定是不值的。 不過姜望并不打算反悔。 一则,处理得好,未必会跟地狱无门杠上。二则,這世上不是所有事情,都要用值或不值来衡量。 天涯台上五仙门门主长老站出来支持他,他就念這個好。 他和重玄胜当时答应的庇护,虽然是指在钓海楼的压力下庇护五仙门,而无關於五仙门的其它恩怨。 但五仙门走到覆灭這一步,已经是事实。 姜望轻叹一口气,将這幅图慢慢卷起。 守在旁边察言观色已久的范清清,忽然问道:“主上,您看得懂這幅图卷?” 同为内府,她沒能摘下神通,神魂之力也非常普通,看這卷图一直是云裡雾裡。虽在宝山,不知宝山真面目。 “《万仙来朝》图嘛。” 姜望随口說道:“虽是复刻品,但也极具价值。” 范清清再一次感到深深的敬畏,简直高山仰止。 不愧是大国天骄!自家五仙门,好几代人接力研究,才有人提出這卷图可能不是正品的猜测,但也沒能够確認。 如今姜望竟看几眼就确定了! 這些顶级的天骄,见识何其广阔? 怀揣着敬畏之心,范清清从储物匣中取出一本华美玉册,递给姜望:“這是我們祖师的一点心得感悟,历代宗主长老都有总结,或者能给您一点灵感。” 她這样一個历经风霜的内府修士,几乎不可能毫无保留地信任一個人。或许有那样的一個或几個人,但已经随着五仙门消逝了。 如果姜望看不明白《万仙来朝》图,那么這份所谓的心得感悟,她或许永远不会拿出来。 她的诚意,随着姜望表现出来的价值,一点一点体现。 姜望并沒有觉得被冒犯,他完全能够理解這种谨慎。范清清现在是一個在寂冷冬日离群的孤鸟,不谨慎无法长久的存活。 他将這本玉册接過,很诚恳地道:“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