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二十九章 五仙如梦令 (为情何以甚的帅气加更) 作者:情何以甚 范清清奉上的這本玉册,基本上记载了五仙门祖师对万仙来朝图的理解。 首先就是开篇那段话,五仙门祖师全部以旸国文字复写了一遍。 现在的齐国文字,就是吸收了旸国文字而来,因而姜望閱讀起来并不吃力。 這些旸国文字本身,也符合旸国覆灭时,一日赴海两千三,海上诸宗建立的歷史。佐证了這的确是五仙门祖师的手笔。 姜望仔细对比過后,发现五仙门祖师与自己对這段文字的理解,大体相同,唯有两处差异。 其一,是开篇第一句“万物有灵,人即万物灵长。” 五仙门祖师写的是“人即万物灵源。” 一灵“长”,一灵“源”。 前者有秀出群伦之意,偏向于“最好的”。 后者有万物根本的味道,偏向于“最初的”。 孰对孰错不好說,姜望对自己的判断很有信心,但也觉得五仙门祖师的判断很有道理。 此外第二处不同,是那一句“一身上下,脉络筋肉,皆朝本宗。” 五仙门祖师写的是“皆朝我宗。” 一者是“本”,一者是“我”。 這两個字倒是很相近,不過也有一些差异。 前者强调的是“核心”,后者强调的是“自我”。 所谓“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从五仙门祖师的理解中,姜望也的确有了一些新的收获。灵感在碰撞之下,展露更多光辉。对万仙来朝图有了更多理解。 閱讀五仙门历代宗主长老的心得,本质上是一种修行的驗證。 這本玉册上最有价值的部分,却是關於万仙来朝图上那四尊最具神韵的仙人虚影。 那四尊仙人虚影,早前的神韵肯定更完满。因为玉册上记载了非常多關於這四尊仙人虚影的思考,相较于其它无人问津的仙人虚影,显然是它们更有思考的余地。 其中最突出的,是代表耳朵位置的那尊仙人虚影。 因为记载更多,灵感更多,讨论更翔实,甚至整理出了最原始的修行法门! 名曰——《声闻仙典》。 姜望细细翻阅過,发现此典的确发人深省,玄妙非常,很有仙宫秘典的气势,应该是五仙门祖师直接从仙人虚影上感知而来,顶多是由于個人的见识、修为,稍有疏漏。本质上仍然是一种承继。属于品质很高的修行宝典。 但有一個問題无法解决,也是最大的問題——术介! 仙术体系有别于其它道术的核心差异,就在于术介。 這部《声闻仙典》高妙是高妙,但根本沒有提及修行此典的术介是什么,如何探索搜寻。或许在近古时代,那并不是一個問題,可是在现世,术介本身,已然是仙术之前最大的关隘。 姜望若沒有得到青云亭,沒有源源不断的善福青云,哪怕把平步青云钻研烂了,也无法运用自如。 从玉册上的记载来看,五仙门祖师也发现了這部《声闻仙典》缺失某种至关重要的事物,他并不知道那是什么,因为要确保机密,也不敢大张旗鼓地去调查仙宫相关歷史。 但他也是一個天才人物,虽然不知道《声闻仙典》缺失术介,也不知道术介为何,但研究出了替代术介的法门! 這就是五仙门道术的来源。 玉册的后半部分,记录的就是五仙门的道术总纲,曰为《五仙如梦令》。 由五仙门祖师创立,经由历代门主、长老完善。 這本玉册上记载的是五仙门历代门主、长老的思考,而五仙门的道术体系,就是他们将思考具现为实际的過程。 “如梦令”,就是替代术介的法门。他们以“如梦令”为术介,以《声闻仙典》为基础,创造“五仙”修行之法。 姜望早先不太瞧得上,觉得五仙门的道术就只是有点特色而已,此时细细揣摩之下,不由得为自己的傲慢而惭愧。 “术介”是什么概念?不夸张的說,几乎可以等同于仙术体系的基础。 而五仙门這样一個名不见经传的小宗门,竟然研究出了替代术介的法门! 虽然這种替代,缺陷很多,不够完美,让《声闻仙典》這种级别的仙术法门,变得相对平庸。 但也已经是堪称天才的创举! 放眼整個近海群岛来看,区区有夏岛上一個五仙门,实在微不足道。沒几個强者能看得上眼。 那些年轻天骄们,名门、大宗、强国,真人为师,神临引路……环视天下,一個最高战力为外楼境的宗门,算得上什么? 但即便是這样一個微不足道的宗门,也凝结了奋斗、智慧、和血泪。也有其曲折而光荣的歷史。 若非惨遭灭门,凭借這一部历代以来不断修补完善的《五仙如梦令》,未来搭上齐国的战船,未必沒有崛起之日。 但现在說這些,已经沒有意义。 五仙门已经整個被抹去,那些独属于每一個奋斗個体的波澜壮阔,戛然而止。 而五仙门的歷史,现在正在姜望手中。 “了不起。”不知過了多久,姜望合上玉册,忍不住叹道:“实在了不起。” 這部《五仙如梦令》,绝对不算顶级的法门,除“声部”外的其余四部,严重拖了后腿。 至于“声部”本身,也完全比不上《声闻仙典》。 替代法门“如梦令”,远远比不上万仙宫的仙术术介,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毕竟后者是曾经横压一個时代的修行智慧。 但如梦令的意义,在于它开拓了承继仙术的另一种可能。 如果有朝一日,如梦令能够完全替代术介的效果,那就意味着将仙术体系全部纳入道术体系中——這几乎不可能做到,但能够提出這种想象,并小小地迈出一步,本身就是一种伟大。 所以姜望慨叹再三,是真觉得了不起! 范清清恭敬道:“能得您這一声称赞,属下与有荣焉。” “你帮我护法,我来尝试一下修行。”姜望直接吩咐道。 形、闻、味、触,四部,以姜望现在的眼界来看,過于粗陋,沒有学习的必要。“声部”却可以好好学一学。 如能寻到术介,這就是一部《声闻仙典》,如不能,“声部”的精妙之处,也远在其余四部之上。 此时并不需要护法,但這是一种亲近和接纳的表示。 范清清显然领略了。 她半低下头:“請主上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