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阅卷上的分歧 作者:未知 “马上就要吃饭了,你拉我回来干嘛!”郝帅被莫名其妙地按到床上,护着身子十分之恐惧。 “我脑子有点儿晕,你帮我琢磨几件事。”张逸夫安抚一番后,坐到他旁边和蔼地问道,“帅帅啊……咱们现在是社会主义国家吧?” “……”郝帅像怪物一样看着张逸夫,开始回答他各种**的問題。 一個多小时的時間,张逸夫综合自己的记忆与郝帅的叙述,对這個世界,对這個自己了解了大概。 虽然很多东西似曾相识,但這依然是一個架空的世界,并非歷史。大的时代环境与自己了解的那個1990年沒有太多出入,但是当政者的名字都是张逸夫沒听過的,无论是美国总统還是rb首相,都是他闻所未闻的人。但那些公司依然在,影视作品甚至也存在,只是演员导演都换了一套。想要抱将来大哥的大腿看来是不太可能了。 至于张逸夫本人,与前世境遇其实是相似的。父母都是电力行业的职员,母亲是抄表员,父亲负责装电表和维护电表,只是這一代老爸经历了那次事故,有一個大起大落的過程。 聊着聊着,张逸夫突然想起了一件事,连忙问道:“帅帅,今年是90年,有世界杯的吧?” “有的啊,但還要等半個月才开始呢。” “90年世界杯……”张逸夫使劲回忆起来,很遗憾,他的“电”脑触及不到這方面的知识,从现代人的思维来看,如果提前知道谁夺冠,把全部身家赌进去就是了,遗憾的是90年的时候张逸夫還在穿开裆裤,根本不知道世界杯是什么。 郝帅感慨道:“是啊,這届rb拿到主办权啦,不用熬夜看啦!” “??”张逸夫大惊,“rb?” “对啊,rb世界杯。” “rb不该是金融危机民不聊生呢么?” “什么金融危机啊?现在rb经济直逼美国呢。” 张逸夫突然觉得头很大,虽然不记得90年世界杯在哪国举行,但绝对不可能是rb。他紧跟着问道:“苏联呢,解体了沒?” “解体?早解体了啊,都三四年了。” 张逸夫虽然知识有限,但苏联是在90年代解体這件事還是记得的。看来很多的前世经验是用不上了,股市上捞一票,球场上赌一手之类的不用想了。 好在时代的宏观发展沒有变,虽然時間和细节上有所错位,不過大方向依然是沒错的。前世的时候,张逸夫经常在想——你带着前世的经验,重生到几十年前深圳,就能做出qq了?回到几十年前的杭州,就能搞出淘宝了?回到几十年前的硅谷,就能编出windows了? 他认为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即便让自己穿越到元末,也不可能当的了朱元璋。 qq出世之时,至少有5個企业在做這种软件;微软面世之前,盖茨已经是這個领域的超级专家。只有最出色、最走运的那個家伙能成功,而那些好高骛远,空有设想的人,最终只会成为他人的灵感来源。 能力、性格,机遇,這才是恒古不变的真理。 张逸夫知道自己有很多事可以做,但论到自己,论到脑袋裡的高压电,唯有继续走专业這條路,才是唯一的正道。 况且說到底,這條路根本就沒有比it和金融逊色,只是现在知道這一点的人還不多。 空荡荡的阶梯教室中,辅导员、系主任依然在陪同刘建網阅卷。 “咱们学院的整体素质還是很高的。”刘建網拿起一张写满公式的卷子笑道,“這张我真的看不懂,陈教授你帮忙评点评点吧。” 老教授拿過卷子,眯眼一看,满意笑道:“丝毫沒错,发电设施用到的热力学和电磁学公式全部列出来了,后面還有发电机电路设计的草图,能在這么短時間裡把這些东西都写出来,相信這位同学考研究生都很有希望。” 刘建網看着老教授赞赏的样子,怕惹他不高兴,本来想出口的调侃硬生生憋了回去。不错,這個同学是把公式和图都列满了,可通篇沒有一句自己看得懂的话,实际上這根本就是偏题了,根本不是在解释火电厂的原理,而是解释了整個热力学和电磁学。 “刘处长,你看這個怎样?”旁边的辅导员递上了一张卷子,“這個字迹工整,文采好,虽然沒什么公式,但谁都能看懂。” “是么?”刘建網有些期待地接過卷子,微微一看,便摇了摇头。 确实,這個卷子写得言简意赅,深入浅出,但关键性問題都规避掉了。拿最简单的来說,锅炉、汽轮机与发电机是火电厂最基础的三大设施,這個答题的人却根本不知道,用含糊华丽的辞藻遮盖過去,只谈煤发热,推动切割磁感线运动产生电力,大而空泛,虽然好懂,却沒有任何实际的东西。 “哎呦,到张逸夫了。”老教授笑着拿出了一张卷子抖了抖,“字倒算是漂亮,就是答得太少了,我先看看。” 无论是老教授還是刘建網,其实都沒对张逸夫有任何期待,最多只是好奇罢了,他们想知道一個玩世不恭混日子的聪明学生怎么应付這次考核。 “嗯……概念都是对的。”老教授眯眼看着,抿了抿嘴,“毕竟是聪明,皮毛的东西理解還是沒問題的……關於缺电的应对措施,思考得也很全面,這种题算是投其所好了……至于第三题,二十年后的中国电力……” 老教授一行行看下去,越看越惊。 “這……這太胡闹了……”老教授瞪大眼睛,“100万千瓦电厂普及……50000亿千瓦时的发电量?胡闹!太胡闹了!建国四十多年以来的发展都不及這個数字的十分之一!核电……风电……可持续性发展,這都是哪裡冒出的想法!太空谈了!电力输向欧洲?怎么可能!人家需要我們的电?再者說,那么远距离送电,输电线得要多长多高?送過去早就损耗大半了!” 老教授越看越生气,直接将卷子推到一旁:“发散思维也不能這么乱搞,我們的学生怎么能這么不踏实!” 相反,刘建網听過老教授口中的只言片语后,瞳中倒是闪烁出了不一样的光彩,他不作多言,连忙拿起卷子,仔细品味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