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內容

第13章 领导的模板

作者:未知
不看內容,只看卷面,单說這卷子的第一印象,刘建網便十分满意。字数不多不少,干净整齐,该有的都有,很不错。 再看內容,第一题答得很精粹,還提到了天然气发电等等,都是用的最朴实的语言,豪不浮夸,不错。 至于第二题,也许在老教授眼裡十分简单,但刘建網可不這么认为。 初出茅庐的学生与工作過的人,完全是两种概念,知识结构也有极大的不同,刚刚阅了那么多卷子,90%的人都只提到了建电厂,其余很少人才能想到“输”电,至于“限”电,张逸夫是唯一一個提到的。 看到此处,刘建網不禁问道:“陈教授,张逸夫父母也是咱们系统的吧?” “這個我不知道。”老教授已经看起了其它卷子。 旁边的辅导员连忙答道:“是了,家人都在蓟京供电局,比较基层。” “嗯……”刘建網沉思片刻,供电局基层无非就是运行维护变压器、供电线路、电表一类的东西,不可能对宏观电力管理有所涉及的,张逸夫却答得却丝毫不逊色于部裡的专业管理干部,這着实令人匪夷所思,怕是闲时沒少閱讀相关的报刊文献。 无论如何,這道题张逸夫答得都几近完美。 刘建網终于瞄向了最后一道题,本来期待的心情,渐渐变成惊讶。 他的表情渐渐产生变化,越看越惊,不觉中,后背已经渗出汗来。 說来也巧,前几天部裡刚刚和计划委员会的领导开過一次报告会,由整個领域内最权威的专家提出了20年规划的报告,而出這道题的想法,也正是源于那次会议,刘建網想拿大家的设想和那位专家比较一下,看看還有沒有那么天马行空的人。這個会议虽然是严肃的、保密的,但听過那位专家的报告后,无论是部裡领导還是计划委的领导,当时露出的都是同陈教授一样的表情。 不屑,不信,不可思议,不可理喻。 包括刘建網本人亦是如此。 现在自己用电都困难,怎么可能還卖给欧洲?百万大厂普及?這连美国和rb都沒有做到。太阳能发电,核电,這些词对大多数人而言更是连听都沒听過。 看完张逸夫写下的最后一行字,刘建網已是浑身冷汗,他默默地将卷子放下。 要么,张逸夫和這位权威专家认识,有机会接触到這份保密的报告。 要么,张逸夫拥有和那位留美博士相同的视野与眼界。 搞人力的人,不一定是最出色的人,但绝对会发现最出色的人。 “我想见他。”刘建網再也无法掩饰自己急切的心情。 ……………… 宿舍中,张逸夫与郝帅聊得正欢,突然学生会主席郑道行敲门进来,通知他立刻返回阶梯教室。 “啥事儿啊?”郝帅不解问道,“不会是毕业论文出問題了吧……” 郝帅最清楚不過,张逸夫這家伙论文中80%的文字都是“借鉴”来的。 “应该不会。”郑道行笑道,“我看,好像不是学校有事通知,是上午的那位刘处长有請。” “啊?”郝帅大惊,“难道……不会吧?” 张逸夫本着低调的原则,深沉起身拍了拍下铺的兄弟:“回来再聊。” “逸夫!”郝帅一把拉住张逸夫,用闪着泪花的大眼睛注视着他,“有机会……也帮我打听打听今年的分配……” 未等张逸夫答话,就连郑道行也上前亲热道:“是啊逸夫,今年部委亲自来人了,不知道会不会有什么新规矩,有消息的话可别独吞。” “呵呵,一定。”张逸夫客套道,“說到消息,学生会主席肯定比我清楚才对。” “哪裡哪裡,咱们先過去吧,把领导应付過去,晚上我過来好好聊。”郑道行天生一副领导的相貌,就连觉悟也更高一些,言语之间已经在为将来打算了。 折返回阶梯教室的一路上,在与郑道行的攀谈中,张逸夫确实得到了不少信息。這一届本科生的分配中,去部委的名额只有10個,华北局的名额也仅有5個,算上供电局和电厂,能去蓟京工作的名额不過20個上下,其余160多人将会奔赴全国各地。 這裡面,還是存在不小的竞争因素的,尤其是对郝帅、张逸夫這种蓟京来的生源而言,回家乡城市工作本应是理所应当的事情,现在却变得很难。 刘建網的召唤,也许是一個相当不错的机会。 回到阶梯教室,张逸夫才发现来的并不止自己一人,郑道行同样也是被刘建網看中的人,至于最后一位,居然是独来独往的夏雪。 三人并排坐在刘建網和辅导员对面,有种說不出的尴尬。 刘建網分别拿出了三人答题的卷子,微笑着推上前去:“三位的答题都是非常出色的,完全超乎了我的想象,我希望你们能互相看看对方的卷子,互相学习,互相批评過后,咱们再谈后面的事情。” “呵呵,真是献丑了。”郑道行笑着挠了挠头,毫不拘谨,带头分配了閱讀顺序,“這样,夏雪先看看逸夫的,我看夏雪的,逸夫看我的。” 夏雪与张逸夫都属于闲云野鹤,自然沒有反驳,拿起分好的卷子閱讀起来,刘建網则在对面观察着他们的反应。 对张逸夫而言,郑道行答题就像他的人一样,很工整,很规矩也很严谨,每道题都沒有任何谬误或者有争议的地方,对电厂、发电這块了解得也很透彻,对20年后中国电力的预测也偏于保守,认为发电量在15000亿千瓦时上下,水电将占据同火电不相上下的地位,沒有提到新能源。 实际上,這是這個时代从业人员最普遍的想法,水电厂的建设一直很成功,三峡工程也开始有人提出,用长江的水力资源进行发电,几乎不消耗什么能源,很多人认为這将成为将来的主力。 张逸夫清楚,他们太高估水电厂的发电量,同时又太低估国家对电力的需求了,实际上即便三峡建成满负荷发电后,水电所占的比重依然极其有限,火电的地位仍然不可替代。 虽然在现代人看来,郑道行有些鼠目寸光,但对于生活在那個时代的人来讲,這绝对算是高瞻远睹了。 之后大家交换卷子,张逸夫得以看到了夏雪的答题。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导航

热门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