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治國
陶逸很快便來到了長孫無忌的面前。
歷史書裏的人物到底長什麼樣?
會不會跟電視上長得相似。
這些都是陶逸十分好奇的。
當然了!
這可不是遊戲。
要知道……這可是大唐,如果他在對方的面前無禮,又或者是亂說話,那分分鐘自己的小命都難以保住,這絕不是危言聳聽!
當然!
當看到懸浮於自己頭頂的正六面體,陶逸又把這種擔心放回到肚子裏。
因爲只要他往上一伸手,接觸到正六面體。
那正六面體就會把他立刻傳送回到現代。
這正六面體,除了能讓他穿越。
還有別的功能。
比如說,可以幫助他任意地傳送他想傳送的物體。
就像是那個公主的墓碑,幾乎是十幾噸重,他一個人肯定是搬不動的。
但是這正六面體,卻可以輕易地傳送。
又比如說,他從現代帶到大唐的蠟燭。
而且……
這正六面,應該跟電磁波,或者是物質波有一定的關係。
爲什麼這麼說呢?
因爲……
跟別的穿越者不一樣,他在大唐竟然還能收到家裏wifi以及手機的信號。
那就說明了,它跟wifi或者是信號塔裏面的信號,應該是有一定的聯繫的。
說不定……
這個正六面體從本質上,其實是一種波。
當然!
扯遠了!
回到長孫無忌這。
也正是因爲這正六面體的特性,便給了陶逸不一樣的自信,一臉從容淡定地對長孫無忌行禮道:“一介白衣,陶逸,見過齊國公。”
甚至,不單單是從容那麼簡單,反而是對長孫無忌的面容,很是好奇。
如果不是出於禮貌,陶逸都想直接拿着放大鏡去看對方了。
而長孫無忌身居高位,早已養成不怒自威的氣場。
就算是自己家兒子見了自己,都得抖三抖,更別說陶逸一個外人了。
長孫無忌仔仔細細地打量着面前的十六歲少年。
樣貌絕對是世家公子級別的,並且,面對他強大的氣場,居然還能不露怯。
甚至接下來,竟然還似乎是反過來,帶着饒有興致的眼神看着他。
在對視了那麼幾秒,看到對方的臉上依舊是一副淡定從容的模樣,這也讓長孫無忌不由得在心底嘖嘖稱奇。
這年輕人長得可以,氣度,似乎也不差。
衣服,穿着的也很整潔,這鞋子,居然好像還是新的。
便道:“我聽說,你想當官?”
陶逸便道:“是。”
長孫無忌試探問道:“那你有何治國的文章?而且……你才幾歲?”
陶逸:“今年十六。”長孫無忌:“你懂什麼是治國?”
陶逸便一臉心平氣和地道:“治國,說簡單也簡單,說難也難。”
長孫無忌:“怎麼說?”
陶逸:“說簡單,只要所有官員都盡心盡力,不留有私心,一心只爲了百姓,那這國家自然也就能夠治理得很好,說難,也正是因爲人心難測,你不給一些人一點好處,他就很難勞心費力地替你做事,所以很難。”
“治國之難,根本不在事上,而是在人心上。”
陶逸的回答,跟長孫無忌以往所聽過的任何回答都不一樣。
甚至……
長孫無忌不管怎麼想,都絕對想不到,他會這麼回答。
長孫無忌:“所以你的意思是……”
陶逸便道:“治國,需先治人心,再說得直白點,是官員的心。當然了!古語有云,上行下效,一個國家的官員的心之所以逐漸地不行,那絕對跟這個國家的陛下,也有着很大的關係。”
“再再說得直白點,治國,其實就是治貪腐。”
“如果能把貪腐給治理好了,那這個國,再差也不會差到那裏去。”
就這一瞬間,長孫無忌竟然還真當這是一場面試了。
但很快……
他便又清醒了過來。
事實上……
他對陶逸的才能並沒有什麼興趣,他更加有興趣的是,爲什麼陶逸會找到他這裏來。
長孫無忌於是問道:“長安城那麼多的權貴,你爲何偏偏來我齊國公府?”
陶逸也是回道:“因爲就你權勢還行,能直達天聽,其他的人,都沒有那個實力。”
長孫無忌:“你就不能去找其他人,比如說,魏國公,房玄齡。”
陶逸也是道:“我估計我要是去了,人家門房連門都不讓我進。完了,把我的拜帖往地下一扔,再吐一口痰,道:那裏來的泥腿子,也不回家自己照照鏡子。”
陶逸這話說得,就連長孫無忌都忍不住笑了笑:“那你爲何覺得,我齊國公府就好進?”
陶逸:“因爲經過多方打聽,我得知,齊國公家雖然很受陛下寵幸,但是卻並無實權,我要是去找尚書左僕射房玄齡,那最多隻能算是錦上添花,可如果是找齊國公呢,那就是雪中送炭了。”
長孫無忌沒想到陶逸竟然這麼敢說。
長孫無忌:“你知不知道,伱在說什麼?”
陶逸依然道:“既然想當官,如果連這點官場規則都不懂,那還當什麼官。當然!如果齊國公覺得不需要我雪中送炭,那就更好了,其實我也不想給你雪中送炭。那你就直接出於公心,把我舉薦給陛下就好了。”
長孫無忌聽完那個氣啊。
什麼叫做他也不想給他雪中送炭?
如果可以的話,長孫無忌甚至都想打陶逸一頓。
長孫無忌算是明白了,這人不是他要找的人。
便對門外道;“來人啊!”
門外,柳忠很快便大步走了進來。
長孫無忌便道:“把這人給趕出去。”
柳忠:“額……”
柳忠直接愣在了原地。
陶逸也是趁着這個機會道:“別!我真有治國良策!齊國公就算不是爲了自己,也要爲陛下考慮考慮。”
長孫無忌:“還不動手!”
柳忠:“是!”
陶逸便道:“不必!我自己走!不過在走之前……我希望齊國公能好好地看看我的治國良策,哪怕僅僅只是花一刻鐘的時間。這不是你我個人的事,而是事關整個大唐的事。”
說着……
陶逸便從自己的懷裏,掏出來一封信件。
那裏面,寫着一些他對治國的看法。
啪地一聲,就放到了長孫無忌的桌案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