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二 四大件
供銷社,顧名思意就是“專門供應、銷售的合作社”,是計劃經濟時代政斧爲推動集資成立的“超級連鎖店”,屬於國營單位。
所以這個時候,人們要是能在供銷社裏上班,那是相當有面子的。
工資也不低,輕鬆體面待遇好,可以說是非常喫香的職業。
甚至毫不誇張的說,在供銷社與百貨大樓的售貨員,簡直能夠眼睛放在頭頂上看人。
供銷社的東西,也從來沒愁過賣不出去。
往往一些到貨的緊缺用品,都要提前一天在供銷社門口豎起牌子提前通知,而第二天一大早還沒開門,就有長長的隊伍排隊在等候了。
所以,人家態度,也擺在那裏。
“買,我先逛逛。”何雨柱笑了笑。
在供銷社買東西,是需要票證的。
不過,上回去大領導家喫飯,人大領導太太給了他好幾張票,他正好具備購買的資格。
轉悠一圈,何雨柱選了一卷白色鑲紅邊的布匹,準備到時候去裁縫店定做件衣服。
這個時候,由於普遍的布票不夠,錢也不寬裕,穿衣必須精打細算、艱苦樸素。
衣服的顏色單一,以灰、黑、藍爲主流顏色,基本上都是款式相同、千篇一律、季節不分、男女不分的解放裝、青年裝、中山裝、對襟衫。
再加上純棉服裝容易破損,穿打補丁的衣褲、戴保護衣袖的袖套,成了這個年代的標誌。
對於後世來的何雨柱來說,可欣賞不來。
反正現在也有條件了,生活要越過越好,可不能苦了自己。
天天穿着暗色調的衣服,整個人都顯得沒精打采的。
當然了,也不至於直接往韓版、日版、歐版等呈現多樣化的趨勢發展,白色打底的衣服就可以了。
畢竟,超越人一步叫領先,超越人十步就是格格不入了。
“這個色調的,十塊錢一卷,有布票吧?”女營業員瞥了一眼道。
“有的,給。”何雨柱將布票還有十塊錢遞過去。
“好的,稍等一下,我給你找個包裝紙包一下。”對於購買的顧客,女營業員職務操守還是非常好,瞬間提起精神,笑容可掬。
“謝謝,對了...那個請問美…同志。”何雨柱差點順口把美女這樣的稱呼給說出來,差點沒把自己嚇了身冷汗。開什麼玩笑,在這個年代,可不比後世,你要是敢在光天化日之下,叫人家美女,人家轉身就能報警,以流氓罪把你抓走。
“怎麼了?”一邊幫何雨柱包裝布料,女營業員一邊詢問。
“請問一下,那個賣自行車的地方,在哪裏?”何雨柱問道。
“哦,左轉直走就是,四大件那裏都有賣的。”對於何雨柱開口提到自行車,似乎有購買的慾望,女營業員不禁高看了他一眼。
四大件,又名三轉一響。
可以說,這是華夏在20世紀50年代後期的一個專屬名詞。
指的是當時國家有能力出產,而爲各個家庭,所希望擁有的四件家庭物品。
這四件家庭物品分別爲:收音機、自行車、縫紉機及手錶。
雖然後來隨着改革開放的進行,四大件所代表的物品逐漸發生變化。
但是在20世紀60至70年代的“四大件”,明顯貼着計劃經濟的標籤。
自行車、縫紉機、手錶、收音機,這“四大件”,會讓上了年歲的人,如數家珍。
是它們伴隨着這個年代的百姓,走過了一段能讓人開懷大笑,也能使人潸然淚下的歷史。
而他們一生中的某段人生經歷,也已經和這“四大件”產生了難以割捨的聯繫,在其頭腦中,打下了不可磨滅的烙印。
因爲一塊手錶,可能曾經就是她的嫁妝,而一輛嶄新的“飛鴿”,“鳳凰”或“永久”,也許就使他當上了新郎。
這個時候的“四大件”,無疑是財富的象徵,以至於成了人們爭相炫耀的資本。
在這個時候,騎着一輛自行車在街上閒逛,其得意的勁頭和現在開輛“大奔”去市場買菜的心情,估計是一樣的。
畢竟,自行車,在這個年代,也是稀罕的東西。
首先是因爲價格很高,最便宜的也需要一百多。
要知道,這個時候,在城裏生活,家庭困難的,五塊錢緊掰着用,也可以夠兩個人一個月的生活費了!
其次,是一票難求。
購買自行車,需要自行車票或者工業票,這東西,就算是何雨柱他們軋鋼廠一年也沒幾張。
除非是像許大茂那樣用的舊車,一般來說,想買一輛嶄新的自行車,可不容易。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