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二 北京大學
入嘴之後,輕輕咀嚼了一下,頓時感覺這雞蛋餅太好吃了。
色澤金黃,軟嫩鮮香,柔軟勁道。
這是何雨柱他融匯了原身的基礎,又加上了後世的一些技巧,所以雞蛋餅的味道,也要更好一點。
“行,好喫就多喫一點,先上車吧,你邊喫,我來帶你去學校。”看着眼前的林婉兮,何雨柱笑眯眯道。
來到這個世界這麼久了,他總算是感覺到了名爲滿足的滋味。
“哦。”坐在自行車的後座,林婉兮一隻手拉着何雨柱衣服,一隻手握着雞蛋餅。
“環住我的腰吧,免得一隻手容易脫手,不安全。”見林婉兮單手扯着自己衣服搖搖晃晃的,何雨柱“適時”的提醒道。
“…”猶豫了一下後,依言而行的林婉兮,臉蛋紅彤彤的。
低着腦袋,拼命的咬着雞蛋餅,也不怎麼咀嚼,大口大口喫着。
因爲距離太近,何雨柱身上的味道,瀰漫過來。
夾雜着衣服上肥皂的清香,還比較好聞。
有些神遊的她輕輕甩頭,遏止胡思亂想。
林婉兮感覺自己的臉蛋火辣辣的。
因爲相貌出衆,其實從小到大,只要出現在公開場合,她都會把同年齡的男性的目光,牢牢地吸引到自己身上。
隨着年齡的增長,林婉兮也是清楚了,那是男人欣賞女人的目光,她也已經明顯地感受到了周圍這種目光的變化。
但是,談戀愛,對於單純的林婉兮來說,依舊還是如同水中月,霧中花,看不見摸不到。
現在,卻又隱隱約約有種類似舒舒麻麻的感覺。
那種感覺,很是微妙。
一路無言,何雨柱將林婉兮送到了學校。
大門處,“燕京大學”這四個字,特別醒目。
繼續騎行。
他們,是從東操場邊的校門進去的。
在小東門內側有一排灰磚平房,一個穿堂門分成兩邊,一邊是當時的燕京大學的郵局,一邊是一個理髮館,應該是給教師服務的。
郵局的業務,也不像後世那麼忙。
這個時候燕京大學的學生,少數人由家裏供給生活費,多數人還是享受着助學金的待遇,不用家裏寄錢來。
所以,學生與郵局的關係,只不過是每隔一段時間,來郵局買幾張郵票而已。因此,這個地方,學生是很少光顧的,也就相對來說,比較的安靜。
出了小東門,穿過成府路狹長的街道,就是燕東園。
這是一段石板路,旁邊鄰列的是文史樓、生物樓。
漸漸的,學生,也開始多了起來。
不得不說,身在這種洋溢着學習氛圍,秀色可餐的幽靜校園,在濃郁的文化氛圍中沐浴溫暖的陽光,對物質生活的要求特別簡單而基本,對物質生活的艱難,也就一點也不覺得苦了。
光是看到那些師生們,生氣勃勃的活動景象,就會受到深深地感染,然後覺得生活,確實是美好的。
青春的味道,在這裏肆意瀰漫着,卻又並不張揚,突兀。
這個時候,燕京大學,在各方面建設,已經取得不少成績。
文化生活,也非常豐富。
儘管是困難時期,但每週五晚上有教學片放映,週末大飯廳也會放電影。
新年有晚會,還有舞會。
加上這個時候,政知氣氛濃厚,年輕人個個要求進步,渴望報效祖國大幹一番事業。
那纔是青春裏該有的樣子,體現了“重在表現,不看出身”的精神。
囿於這個時候的國際環境,這個時候,燕京大學的學習榜樣,就是當時的莫斯科大學。
燕京大學的文科學制五年,理科學制六年。
原本是四年級分專業,從步入六十年代開始,燕京大學從一年級開始,就進行分專業了。
五年大學生活,對於人的一生,無疑是有着重要影響的。
因爲,這是一個青年最長知識和世界觀形成的時期,也必然受到當時社會和政知環境的影響。
林婉兮是中文系的學生。
這個時候報考中文系的學生中,有相當一部分人想當作家,報語言和古典文獻專業的人少之又少。
不過學校請了時任文華部副部長齊部長在辦公樓做報告,他說的一段話,可謂振聾發聵。
他說:“毛首腦教導我們要厚今薄古,但是對於你們來說,要厚古薄今。這些故紙堆的文獻資料都是中華民族的文化遺產、寶貴財富。你們不去鑽誰去鑽!”
於是衆人心裏一下子就踏實了,思想解放了,都踊躍報名。
林婉兮就被分配到了,語言播音班。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