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六 炸醬麪不簡單
劉嵐點了點頭,她是喫過的,但也沒喫幾次。
六十年代,物資匱乏,一家人一年也就逢年過節喫頓肉,哪有人捨得拿肉,去做炸醬麪去。
這年頭,普通人家裏,連肥肉都不捨得喫,必須先把油煉出來,然後才能慢慢咀嚼。
“炸醬麪的祕訣,就是肉一定要注意挑選合適,肉大油多,炸出的醬才香。”
“最好用胖瘦兩色的五花肉,既能夠防止瘦得太柴,另外還能確保不容易太過油膩,留意先將肉丁入鍋爆鍋,將在其中的油脂釋放出來,炒的炸醬喫着也不會太壓抑。”
何雨柱一邊拿着菜刀,切着五花肉,一邊講解道。
“我跟你們說的這些,你們都好好記住了,保不齊哪天下崗了,出去開個炸醬麪館也餓不死。”
談起北京老字號,大家便會想起來許多的經典特色美食,驢肉火燒、豌豆黃、扒糕這些,每一類不一樣的特色小喫都能給人的味覺產生享受。
當然除開這種特色小喫之外,也有一類經典的麪點,就是炸醬麪。
其實在八九十年代以前,北京的飯店是沒有賣炸醬麪的,炸醬麪只有在家裏做。
即使是現在來說,如果要問北京哪家的炸醬麪最正宗,那一定是自己家的。
“還有,這些技巧也別外傳,這是獨門手藝。”
“真的假的呀。”劉嵐聽得一愣一愣的。
合着炸醬麪做的方法不一樣,就不是炸醬麪了?
就好像乞丐中的幫主龍頭,還是乞丐的道理一樣,應該不會有太大的區別吧?
“準備等比例的豆瓣醬和幹黃醬,兩者混合起來,那樣炒的醬香味纔會更爲濃厚,喫起來的口味也會更好。”
何雨柱先讓馬華把煮麪條的水燒開,然後,將廚房裏面的醬料挑了一點出來。
“這個幹黃醬呢,直接用清水稀釋就可以了,如果用黃酒就更好了,沒有也沒有關係。蔥只用蔥白部分,這個蔥還是小了點,如果能買到大蔥就更好了……”
“熱鍋涼油,放一點點油就行了,然後,先下肥膘,來點蔥姜,肥膘煸出點油之後,下肉,放醬,注意啊千萬不要一次性放進去,容易糊……”
隨着何雨柱不停的攪拌,香味頓時瀰漫整個廚房。“劉嵐,給我拿一個大碗過來。”
旁邊的劉嵐,馬上將一個乾淨的大碗,放在何雨柱最趁手的位置。
等何雨柱將鍋裏的醬,全部倒進碗裏的時候,立刻醬香四溢。
“這也太香啦!!”劉嵐一邊瘋狂嚥着狂涌的口水,一邊小心翼翼地,又麻利的找來了三個碗。
“炸醬麪,炸醬麪,聽着這個名字就知道,這道面的精髓就在一個醬字。”何雨柱望着一旁全神貫注的馬華,給他講解道。
“你要記住,也只有做好一道醬,才能夠爲麪條注入靈魂,成爲一道特色的美食,相反做不好一道醬,也就沒法做出好味道的炸醬麪。”
“剛剛我們做的這個醬叫小碗幹炸,你們知道檢驗它的標準是什麼嗎?就是把這醬放平以後,拿筷子在中間劃一下,劃了以後這醬不合上,看到沒有?油醬分離,做到這樣你們就可以出師了。”
同時,在熬煮炸醬的全過程中,何雨柱也注意提前準備了適量的麪條,等麪條入鍋煮開後,就可以撈出來,用涼白開水過一次涼,隨後撈起來瀝乾水分,再澆上熬好的炸醬,就大功告成了。
“記得在煮麪的情況下,最好是能夠在鍋中再加點鹽,避免麪條黏連一起,此外煮開的鮮麪條,用涼白開水過一次涼,麪條的口感,也會更爲的滑爽。”
將麪條從鍋裏撈出,何雨柱用勺子給三碗麪條舀上炸醬,然後對馬華和劉嵐,說:“嚐嚐吧,也都別看了,趕緊拌,不然麪條坨了。”
聽到何雨柱的話,早已經迫不及待的兩個人,趕緊各自端走一碗麪,然後用筷子攪拌了兩三下之後,就迫不及待的送嘴裏送了一口,連燙不燙都忘記了。
“哇!香,太香了,師傅,您這炸醬麪太好吃了。”
“師傅,這是我喫過最好喫的麪條,比雞鴨魚肉還好喫。”
馬華挑了一筷子的炸醬麪送入口中,頓時讚不絕口的說道。
一旁的劉嵐,也是直衝着何雨柱豎起大拇指。
看着他們喫的正香,何雨柱也是笑了笑,繼續拌着自己的麪條,麪條和炸醬必須拌均勻了纔好喫,而且他還要往裏面加幾瓣蒜。
這是他個人的喜歡,吃麪不喫蒜,香味少一半。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