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七 不買自行車改買表了
在安逸的時間當中,時間往往過的很快,一轉眼就到下午了。
“師傅,師傅...”臨近下班的點的時候,馬華又蹲在何雨柱的靠把椅旁邊,輕聲叫喚他。
“快下班了,師傅醒醒。”
被喚醒的何雨柱,看着快到下班的點了,脫下工作服,就準備下班。
自從穿越過來,何雨柱完全貫徹了下班不積極腦子有問題這句話,能不拖拉,絕不拖拉。
不過,走到門口的時候,突然想起了什麼,想了想,又轉回去,找人馬華,借了十塊錢。
下班後,他打算去一趟百貨大樓。
要說突然來到六十年代,有什麼特別不方便的地方。
何雨柱一定會說,沒有手錶真的極其不便利,因爲除了依靠固定的大鐘表外,他根本沒法準確知道時間。
在21世紀人手一部手機,手機就可以看時間,所以手錶最初的功能,已經被逐漸弱化,更多的是作爲一種飾品或者奢侈品而存在。
可是在這裏,在這個年代,要想擁有一塊屬於自己的手錶,不僅要有錢,還要有工業票。
一塊手錶,同樣是能夠媲美自行車的奢侈品存在。
當然了,何雨柱他有工業卷,所以如果想要買手錶的話,可以直接掏錢就行。
沒錯!
何雨柱他,不打算買自行車了!
此一時,非彼一時。
之前何雨柱他之所以想要去買自行車,是因爲想要方便出行。
平日裏面,有一輛自行車的話,即可以炫耀,也可以便捷。
但是現在不同了。
他不能買自行車了!
試想一下,倘若要是他買了自行車,那可就再也沒有理由,去載着人林婉兮上學了啊。
總不能說,用他的新車,讓人林婉兮把自己車鎖家裏吧?
那太刻意了,不好。
至於說,騎着自行車,去陪着林婉兮一起去學校?
他傻啊?
本來能夠騎車載送的事,非要來個並肩而行?
既然自行車不用買了,那就可以換一個必需品了。
一百一十九塊四毛一,這是何雨柱目前的全部家當。
何雨柱估摸可能還不夠,所以找徒弟馬華借了十塊,加一起一百二十九塊四毛一,足夠買一塊這個年代的好表了。
在六十年代,最早流行的是“羅馬”和“英納格”的表,其次,就是老上海牌表,海鷗、寶石花。這個時候,如果你想要談一場戀愛,那麼腕錶,可以說是首要的條件和標誌。
因爲,如果能夠有個自行車,或者是一塊好的表,這在這個年代,就是有實力的象徵了。
而且這個時候,戴錶的人不算多,所以真真切切的能說是奢侈品。
很多人買了表,不是戴在手上,而是用手巾小心翼翼的包起來放在懷中,所以說腕錶在這個時候,真的是太金貴了。
想要買表,供銷社還沒有賣的,必須要去百貨大樓裏面購置。
百貨大樓,是老北京建造的第一座大型百貨零售商店,於五五年九月開業,名爲北京市百貨公司王府井百貨商店,被譽爲新天朝第一店。
位於王府井大街,以經營日用百貨爲主,每天都被潮水般的客流包圍着,可以說到百貨大樓買生活用品,成了這個年代的很多人深刻記憶。
放眼望去,好傢伙,百貨大樓門前停着當年經典轎車,分別是:華沙(波蘭產)、本茨(西德產,現在譯作奔馳)、大吉姆與勝利20(蘇聯產)。
走進百貨大樓裏面,何雨柱還有些感慨。
不是說百貨大樓太過簡陋了,而是,這還是他在這個世界,第一次看到與後世稍微有點接軌的存在了。
這個時候的百貨大樓,不光商品豐富齊全,另外,爲了使顧客購物更爲方便和舒適,商場內居然還設有顧客休息室、衛生間、試衣室,每個樓層,也都安裝有通風設備。
這些後世看來,都是最基礎的設施,可在六十年代,那絕對是很少見的。
一樓櫃檯,還有很多小孩,賴在在玩具櫃檯不走,就爲看高級兒童玩具,眼饞得不行。
搖了搖腦袋,何雨柱徑直往賣表的地方走去。
羅馬,英納格那些進口手錶,他還是買不起,畢竟,每一個差不多都是200—500元左右。
不過,老上海牌,海鷗、寶石花也不差,都只要一百多。
所以,何雨柱的主要選擇就是這三個牌子,最終,他挑了一塊老上海牌手錶,付了一百二十塊。
他身上的錢買了這個大件過後,基本也所剩無幾。
不過,手錶戴在了手腕上後,倒是頓時就有了一股氣質。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