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章 圆满 (大结局) 作者:霜晨 第二百四十章圆满大结局 秦氏和姚承恩李氏几個人去年冬月底来到京城后,尽管姚舜英和王文靖再三恳求,甚至王明达兄弟亲自上门邀請,他们三人都不肯住进国公府。說珠光宝气后面的宅子够宽,国公府的规矩大,自己這些乡野之人猛然间让那么多人伺候着不自在。他们每日裡打扫一下屋子,逗弄一下二哥的儿女,无聊了又跑英娘姑姑那裡呆一阵,日子要多舒坦有多舒坦。姚舜英原本心裡還不好受,可见三位老人在二哥那裡确实過得自在便也想开了。 然后新的昌国公府修建好了,一家人开开心心地搬了进去。装饰,分派下人,忙碌了一通之后,姚舜英的产期便要到了。起先怎么喊也喊不来,最后三個月李氏和秦氏却主动上门了。两個人住进了姚舜英和王文靖住的石榴院,老实不客气地将王文靖赶到书房去睡。然后成日裡如临大敌,眼睛不错地盯着姚舜英的一举一动生怕她有個闪失。 替自家老子正了名声的杨郎中也在京城扎了根,王明达只差沒将人家拘在昌国公府了。杨郎中给姚舜英几乎是三日一诊脉,结果都是孕妇脉象平稳,产婆子也是早就請进了府的。又不是头一回生孩子,姚舜英很淡定,但理解老人担忧的心理,少不得配合着叫吃什么就吃什么,叫走路就走路叫躺下就躺下。 這一日吃罢午饭,姚舜英照例在秦氏李氏的陪同下沿着抄手游廊慢慢走两圈。走着走着,肚子便疼了起来。秦氏立马尖叫着喊丫头婆子来抬,姚舜英摆了摆手,然后自己慢慢走回了石榴院的产室,那是早就准备好了的。在产婆和李氏的指挥下,丫头婆子们有條不紊地忙碌着。王文靖一得到消息,立马着人去四处报信,不久游氏赵掌柜费氏几個便来了。 姚舜英强忍着,疼得狠了才小声哼哼两下,眼看着四個时辰過去孩子還沒有落地的迹象。女人们還有耐性,男人们却受不了了。王文靖扑到窗下大声冲裡面喊道:“英娘,你怎么样!”姚舜英勉力答道:“我還好,你别担心。”因为听到乐仪颤抖的呼唤声,姚舜英又道:“三哥,你带乐仪回房去,爷儿两個在书房等吧,别吓着孩子。” 王文靖听话地将女儿带到王明通身边。王明通嗔道:“儿媳妇也真是,這时候了還念着乐仪。”王明达道:“派人去将杨郎中叫来。”王文靖愣了下道:“他又不是产婆,生孩子要他来做什么。”王明通瞪眼道:“大哥的吩咐你照做就是。啰嗦什么!”王文靖一走。王明通忍不住道:“大哥你别太担心。姚氏长于乡野身子健旺,不会有事的,肯定能给咱们王家生一個大胖孙子的。”王明达默不作声,稍后道:“咱们固然一心盼望有人承继香火。可生不生孙子那是送子娘娘的事,儿媳妇這一胎就算沒生下男孩儿,咱们也不能怪罪于她。”王明通道:“我省得。” 戌中时分姚舜英终于生下了一個六斤八两的儿子,产婆大声报出這一好消息的时候,整個石榴院都沸腾了。李氏紧张了那么久,猛然间一放松,人便觉得软软地撑不住了。大家赶紧让她和秦氏两個回房休息。游氏和赵掌柜却一直看着婆子们,生恐她们照顾不周。费氏抱過新生儿仔细地看了看,然后乐滋滋地溜去新国公府西北角一個偏僻小院给文氏报喜去了。 “妹妹你是沒看到。那孩子胖胖的可招人喜歡了!”文氏双眼放光:“嫂子抱過了孩子?你可看清楚了,是像文靖多些還是像姚氏多些?”费氏呵呵笑道:“像外甥多些,不用說长大了又是個俊俏的郎君。”文氏松了口气:“那就好,千万别像姚氏。”费氏道:“像外甥媳妇也沒什么不好吧,人家模样也出挑。” 文氏不做声。嘴角微不可查地撇了撇。费氏皱了皱眉:“真是不明白你,姚氏除了出身差之外,余下哪一点比不上别人了。她眼下又生下了儿子,国公爷和妹夫越发看重她,你是沒看到方才国公爷大笑着吩咐赏赐下人那個高兴劲儿。都這时候了妹妹怎么還沒想明白,你若一直這样,那可真是别想着出去了。” 虽然王明通高中過探花,但新生儿算是大房的孙子,所以起名字這重任還是交给了王明达。为着乐仪是根据《诗经》起的名字,王明达翻了好一通书才确定了给孙子起名“维丰”。王文靖将這名字告诉姚舜英,姚舜英道:“牧人乃梦,众维鱼矣,旐维旟矣,大人占之;众维鱼矣,实维丰年;旐维旟矣,室家溱溱。這首《诗经小雅无羊》表达的是对人丁兴旺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祝福。伯父這是希望咱们往后還要生儿子呢。” 王文靖呵呵笑道:“那是自然,一個儿子哪够啊。你三哥我可是兼祧两房的,最低也要两個儿子不是。”。姚舜英沒好气地道:“你說得轻巧,要生你自己生去。”“我是男人哪裡生得出,你是我媳妇专门就是给我生儿子的。”姚舜英白了丈夫一眼:“瞧你那副德行!” 王文靖腆着脸轻了一口妻子,弯腰将儿子抱了起来,一边轻轻晃动一边得意地笑。姚舜英嚷道:“他睡着了你抱他做什么,仔细抱习惯了往后成日裡要人抱着才肯睡。”王文靖一扬眉:“抱着睡便抱着睡,府裡那么多丫头婆子怕什么!”姚舜英瞪了丈夫一眼:“你知道什么,小孩子就是睡着的时候长個子,你打扰他睡眠当心他往后长不高。” 王文靖哼了一声:“我的儿子哪裡会长不高,說出去谁信。”姚舜英怒道:“你出去,我這大热的天不让洗澡浑身不舒服,你别来招我!”王文靖嘻嘻笑道:“你是担心自己身上味儿大,怕我嫌弃你吧。你瞎担什么心,你就是浑身发臭那也是我媳妇儿不是。”姚舜英抓起枕头丢了過去:“你才浑身发臭,滚出去!”王文靖一把接住,叹息道:“妹妹這生了儿子底气足多了,哥哥都不敢惹你了。罢罢罢,我走還不成嗎,你别生气啊。” 王维丰的满月酒办得很隆重,京裡的公卿之家有一半多来上门道贺。办完满月酒昌国公便递了請封王文靖为世子的奏章,皇上自然是大笔一挥表示同意。心裡的大石头落了地,姚承恩和李氏毕竟牵挂着一众儿孙,不久便不顾姚舜英和姚子充赵掌柜的挽留,坚决踏上了返乡的路程,护送的当然還是秦冲。 被大家视为心头宝的王维丰小朋友身体康健,很少生病。只刚两岁便显露出了不凡的天赋,机敏灵活手脚的协调能力很强,于是他家大祖父說他是個天生的练武胚子,打算让他往后习武从军。他家二祖父很不高兴,說這孩子天资聪颖小小年纪教他念五言绝句便能背下,分明是個状元之才,从文才最合适。 他爹每每被拉去做仲裁,可他爹是個怂包,谁都不敢得罪,屡屡和稀泥结果两边都得罪了。問題是每回他爹灰头土脑地回到石榴院,她娘也冲他发脾气。理由是两個老头子揠苗助长,儿子太辛苦他這当爹的也不知道救儿子于水火之中。他爹是风箱裡的老鼠两头,不三头受气。幸好他還有個姐姐乐仪,她可是他爹的贴心小棉袄,打小就跟他爹亲。這样的状况一直延续到他娘生下了他弟弟王维年为止。 他弟弟模样跟他差不多,也是白白胖胖的可爱模样,也是聪明伶俐一副很会念书的样子。按照大人的說法,他弟弟该是二房的孙子。這下他二祖父不跟他大祖父争他了,注意力全放到他弟弟身上去了。他大祖父很得意,挖空心思开始给他遍访名师,還将兵法一类的书也收拢了许多摆在他跟前。弄得她娘背地裡一個劲的念叨摧残儿童侵犯人权什么的。不過他算看出来了,他娘其实也是個怂包,就知道躲在自己房裡念叨,在他两位祖父跟前屁都不敢放一個。 他爹跟他二祖父一样也弄了個探花的帽子戴着,然后万岁爷将他放到户部任职去了。他爹是個做事很认真的人,虽然刚进去官职很小,可還是干得很卖力。套用他娘的說法是一副有为青年大干革命事业的架势。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他爹一步一個脚印,几年功夫便由一個八品照磨升到了从五品的员外郎。可他爹還是觉得自己升得慢,說侯三表舅和吴九叔叔都是正五品的郎中了。 他不明白他爹为什么非要跟他两個比,她娘說她爹那是小心眼,沒事自找不痛快别理他。他大祖父也說他爹是何苦,說他爹真要那么想当大官,索性自己向朝廷提出不做昌国公了,让他爹做。他爹說那是两码事,硬是不让他大祖父請辞。 不過随着他姐姐长到了十二三岁,越来越好看,那些公侯之家的夫人太太们开始有意无意地探听他娘的口风之后,他爹的注意力就不在官职高低上头了。他的目光一個劲儿地盯着那些与她姐姐差不多大或者大着三五岁的哥哥们,神色阴冷叫人望而生畏。不過那些哥哥当中也有那不怕事的,比如范老将军家的小六哥哥和南乡侯家的曾大郎两位,来昌国公府還是来得比较勤快。 正文写到這裡就算完了,還有四章番外写一下儿女的婚事。大家心疼侯三,就让他的遗憾在儿女身上补偿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