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皇帝
一陣秋風拂過,風中帶着淡淡的檀香味,向洛承運鼻翼傳來。
洛承運擡眼望去,在他眼前的是一座恢宏的宮殿,望着甚至比凌煙閣還要比高。
玄色的瓦片鐵木與鋼水澆築而成的支柱,將宮殿勾勒得威嚴至極,隱隱有淡色的嫋嫋煙霧從宮殿窗櫺中透出,似雲似霧,秋風所送來的檀香,正是此物。
洛承運眉宇間卓然升起欣喜開懷之色,同先前在大殿階上時迥異。
“吱呀”一聲,神廟的大門被從裏面推開,兩個眉心耀着聖痕的洛氏子弟從中走出,男子拱手作揖,女子微身福禮,環佩作響,“見過家主。”
伴隨着大門洞開,殿中的聲音徑直傳出來,其中響徹着齊聲的頌唱。
每一道聲音都使用着特殊的韻律,蒼莽而古老,就像是遙遠的蠻荒時代時,對着上蒼祈禱一般。
那是浩瀚偉大的味道,他們在讚頌着素王的至高偉大。
洛承運向殿中走去,出迎的二人緊隨其後,洛承運低聲問道:“神廟新的佈置都準備好了嗎?”
洛氏子回聲道:“家主還請放心,等到明天就能夠按照昭城的樣式,將這裏全部佈置完全,絕不會耽誤您的登基大典。”
洛氏的登基大典,自然要在神廟,就在素王的見證下,從此洛陽將成爲世界的帝都,成爲當之無愧的第一聖城,洛陽的神廟自然要最恢宏、最盛大、最壯麗雄偉。
洛承運走進殿中後,殿中的頌唱聲漸漸低了下來,在神廟的周圍牆壁上,刻着無數的壁畫,就如同每一座神廟般,全部都是素王的傳說故事。
從最久遠的素王受命圖,而後是素王負康王圖,素王分封圖、素王東征圖、……、素王還政圖,將素王一生功績列在其中。
本就出身玄門的洛承運對神殿自然再熟悉不過,在玄門中有比這裏更加全面的壁畫和傳說。
他略一沉吟,而後沉聲道:“等到帝朝建立,重新修建皇宮。
現在的皇宮全部改修爲神廟,以素王神廟爲核心,將現在的神廟擴展成宮殿羣。
我洛氏的歷代先祖功績,都列在陪祀之中,都依照素王神廟的樣式,以後但凡諸夏之民,都可以來此觀瞻。”
在傳統的禮制中,天子要建立七廟,供奉七位祖先,始祖和三昭三穆,但在洛氏之中,這就很不好搞,始祖廟自然是姬昭,這沒有什麼疑問。
按照規矩,還要供奉皇帝的父、祖父、曾祖父,只剩下三個位置,對於其他的家族來說,三個位置是夠用的,但在洛氏中,這三個位置怎麼排?
洛文公必須得留一個位置。
昭聖王必須得留一個位置。
洛文王難道還能不留一個位置嗎?
這三位祖宗留好位置後,洛氏還有——逆天改命的洛宣公、被大唐封爲萬世師表的至聖文宣王洛明公、阻秦國東進的洛武公、號稱洛神的洛隱公姬靈均、大唐初代洛王。
洛承運的父、祖父、曾祖父難道還敢和這些祖宗在天子七廟中搶位置嗎?
唯有一個辦法,那就是破壞古來已有的昭穆制度,將祖先全部供奉起來。
天上有一座英靈殿,地上也有一座!
在將安排說完後,洛承運便跪在姬昭神像前,叩首道:“洛氏第八十三代孫,叩拜素王老祖,洛氏即將登臨皇帝位,統御諸夏,於此神聖之地,敬告老祖!”
姬昭在天界之中饒有趣味的望着這一幕,臉上頗有感慨之色,兩千年了,洛氏終究還是走到了這一步。
他依舊坐在桃花樹下,此時與他對弈的卻不再是洛蘇和姬靈均,而是最像姬昭的昭聖王洛陵!
洛氏之中第三個走出英靈殿的子孫!
姬昭伸手一彈,一瓣桃花飛出九天,神廟中的姬昭神像大放光彩,一個大大的“可”字閃耀,神光湛湛充斥殿中。
皎皎有光!
……
洛陽城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恢復了平靜,光潔的街道讓人對前幾日發生的事情甚至會產生困惑。
那些持着刀兵、開着戰車進入洛陽城的身影,那些被囚車拉着在街上游行的新學黨人,那些破爛的菜葉和雞蛋,以及噴涌而出的赤紅鮮血,灑在青石板上,現在都已經消散無蹤。
在洛陽的街頭巷尾,到處都是花朵,一船船的從江南送來,爲已經進入深秋的洛陽增添了幾分光彩和花香,血腥氣徹底消散一空。
大多數人都在好奇洛氏爲什麼還不舉行登基大典,還在等待什麼。
直到來自不同行省的賓客紛紛來到洛陽,進宮面見未來的皇帝時,大多數人才恍然想起,原來洛氏控制的地區並不算是特別大,甚至從面積上來說,還比不上秦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