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酸梅汤
村裡公有的田地裡也种了许多粮食,除了水稻小麦高粱這样正常的粮食以外,還有几块地种了糯米和芋头之类的,叶瑜盼着日后收获时可以改变一下食谱。
种完粮食之后就轮到种植棉花和各种药材,棉花天性喜温喜光,因此对种植的土地要求是土层深厚、透气性强、并且要灌溉方便,好在村裡有好几处地方都很适合。
等田裡的土坷垃全被敲碎,再把肥料都堆进去,就可以撒种子了,棉花种子整体呈现出卵圆形,两边有白色和灰白色的毛,看上去非常不起眼。
這些棉花种子分到手裡,专门负责的人便戴上兜帽开始种植,也很简单,跟种粮食的方式相同。
至于药材相比较来說就比较麻烦,因为各种药材对环境的需求不同,所以种植的时候就需要几位大夫在一边手把手教他们。
像是黄芩喜阳喜干燥,就不能种在阴暗的地方,柴胡喜暖,耐旱耐寒,怕涝,适合种在土质疏松的地方,七则是喜温暖湿润的环境,对土质要求不高,只要不是涝洼的地方就行。
還有天麻、葛根、益母草等等。
等各种药材也种植完的时候,重修围墙终于可以提上日程。
不過在修建之前,叶瑜先是参加了叶河的婚宴,叶河跟岳灵是两情相悦,两人甚至称得上是青梅竹马,双方父母早就有了默契,只要年纪一到成亲就水到渠成。
他俩成亲是件难得的喜事,因此全村人都很高兴,全都热热闹闹地過来帮忙,被凤仙花汁液染红的竹纸被剪裁成双喜字贴在家裡各处,现做的红灯笼挂在几道门上,门的两边各有一個,這些东西让整個叶家看上去喜庆极了。
岳灵是岳镖头唯一的女儿,而岳镖头原来又是镖局的镖头,手头的财富自然不少,就算是现在金银之类的也有很多,纵然用处不算大,但她想着女儿总会喜歡各种漂亮的头面,因此岳灵的嫁妆裡金银一类的占比很多,再加上一整套家具,包括炕柜和半截柜、甚至還有为数不少的锅碗瓢盆,這也就导致了她的嫁妆第一台送到叶家的时候,最后一台還沒从家门裡出来。
晒妆时叶瑜正好看见箱子裡的头面,這时候他颇有些感慨地想,真正制作好的头面都很精致,技艺也很精巧,就算他是個男的都有些心动。
所谓婚也叫昏,指的是黄昏的昏,因此一般拜堂的時間就是黄昏,太阳即将西落的时候,等他们拜完堂,再换上一身简便的衣裳,就可以過来招待亲友。
婚宴上菜色特别丰富,叶瑜尤其喜歡吃那道凉拌猪耳朵,裡面醋放得多,非常开胃,猪耳朵被切成條,吃起来脆脆的,尤其是带着脆骨的地方。
叶大嫂今天乐得不行,满面都是春风,她招呼道:“想吃什么自己盛。”
叶母冲她招招手,“你也快些坐下吃,让叶河他们夫妻俩继续招呼人就行。
“成。”叶大嫂一屁股坐在叶如旁边,摸着她的脸问:“好孩子,累了嗎?”
叶如已经会說话了,她口齿不清地回答道:“不累,饭饭,好吃。”
她吃的是排骨汤泡饭,排骨汤把米饭泡得软软的,刚好适合她。
“好吃就多吃点。”叶大嫂又给叶如盛了一小碗炒虾仁,是用河虾做的,吃起来特别香甜。
叶母看着吃得认真的叶如感叹道:“這孩子总算是养好了,原先脸都是黄的,现在养得白白嫩嫩的。”
“是啊。”叶大嫂听到這话可高兴,“陈大夫說如姐儿接下来只需要吃好睡好就行。”
“這可是個好消息。”叶母笑着說。
過了一会儿等叶如吃完了,叶大嫂就抱着她回屋睡觉,把她哄睡之后才出来。
叶大嫂吃两口饭,然后小声跟叶母分享道:“灵姐儿沒有兄弟,因此我們和她娘商量過,他们小两口成亲后生的孩子会有一個随母姓。”
“挺好的。”叶母說:“不管姓什么都是他俩的孩子。”
“是啊。”叶大嫂同意這一点,其实岳灵要招赘也是很轻易的,岳镖头家底厚,就算千挑万选也沒关系,总能找到一個家世清白,人品好的,而如今他俩两情相悦,小两口日后不会只生一個孩子,那其中有一個随母姓也不是什么不得了的事。
她紧接着又說:“回头你们要遇见性子好的,记得给海哥儿介绍一下,二嫁也沒关系,只要她能对孩子好就成。”
能坐到這一桌的基本都是叶家最亲近的亲戚,因此一听到這话就有人问:“沒其他要求?”
“嗐,能有啥要求,只要是真心对孩子好就行了,要是她也有孩子,我們也能当成自家的孩子一样养,只是家裡家风一定要好,不能重男轻女,本人也不能拧巴,有事就好好說。”叶大嫂虽說沒要求,但是把這些一一罗列出来就显得多了。
叶二嫂拧眉问:“海哥儿這是终于想开了?”
叶大嫂闻言叹口气,“哪儿啊,我這不是想着先做准备嗎,也不能真像他說的那样一辈子不再娶啊,這不是妥妥的耽误人嗎,别的不說,就是等我和他爹去世后,再等如姐儿嫁出去,他该怎么办,总不能孤独终老吧。”
叶瑜随即劝慰道:“您别急,這才過了多久啊,大哥想不通也是正常的,再過一段時間就好了。”
“唉,是我急了。”叶大嫂抹把脸說:“算了算了,你们就当我什么都沒說。”
叶瑜沉沉叹口气,真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他环顾四周,发现吴家就沒人来参加婚宴,說句不好听的,他们两家這就算是撕破脸了,听他娘說原本叶大嫂還想修复关系来着,但她们家一直不冷不热的,因此叶大嫂也不愿意热脸贴人家冷屁股,因此两家关系就变得不冷不热。
不過說到底這并不算什么大事,真正的大事其实還是接下来的扩建,自从叶河婚事结束后,他们村子便忙碌了起来,几百号人整整忙了近一年才有了一座城池的雏形。
之前有人說過最好把村子前门的两片树林砍掉,因此修建围墙时他们便顺手将其砍了,砍掉的树木也一点都沒浪费,可以当成柴禾烧掉。
按照预计他们至少要建起两千米的外城墙,外城墙内大概圈了八百亩地,這八百亩地有一百亩是住宅地,同时還把几座小山头圈了进来,一座石头山上建满了各种作坊,像是馒头窑就在其中,它旁边還有一座果山,种满了各种果树,有樱桃、林檎、橘子、桃子、柿子等,种了好几年,前些年一直沒结果子,如今果树已经彻底长成,若是沒有意外的话,他们接下来的一年四季都不会再缺水果吃,两座山之间的低洼处還种着西瓜之类的。
除了预留出修建公有建筑的地方,和占地五十亩的明珠湖,剩下就全是耕地了,這些耕地包括私有的和公有的,按照正常情况来說,圈地产出的粮食足够他们全部人吃還绰绰有余。
内城墙把住宅区圈了起来,并不长,只是坚固且高大,内外城墙的高度一样,都是四米,宽度也沒什么区别。
跟之前不一样的是,两堵城墙最上面有一层城楼,和相隔几米的城墙垛,就是那种凸一块凹一块的小垛子,凸出的小垛子叫做马面,比城墙一般地方要厚一些,這样一来,日后要进行战斗时,士兵们就可以在城楼马面上射箭,他们会更安全,而且各马面之间可以相互支援,形成火力交叉,更容易进行防御。
說起来已经很麻烦了,然而当他们真正开始修建的时候便发觉做起来更是麻烦。
首先要挖更深的墙基,全村人齐上阵,连叶父都不例外,他们不管白天黑夜都在干。
因此每天下午叶瑜都要带人提着桶放了冰砖的酸梅汤到城墙处,任由做工的人自己舀到碗裡。
酸梅汤裡有乌梅、山楂、桂花、甘草和冰糖,深褐色的果汁裡有冰块在沉沉浮浮,他自己也舀了一瓢。
酸梅汤做得好,喝起来酸甜可口,還很是解暑,只要一碗下肚全身上下的暑气就都消了。
叶瑜喝完后长舒口气,“夏天喝一碗酸梅汤果然最舒服。”
叶父两口喝下肚,放碗的同时嘱咐他道:“太凉了,你少喝些。”
叶瑜应一声,然后說:“因为天气炎热,咱们冬天囤的冰块消耗得极快,如今已经沒剩多少了,再過几天可能就喝不到了,趁着還有,应该好好享受一下。”
“還是得悠着点儿。”
他說完就不說了,把碗放下继续去干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