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雏凤清音(三) 作者:雁九 ›››› 小說: 作者: 类别:其他类型 太爷惋惜道:“情深不寿,慧极必伤。[]珞哥十六岁就中了举人,這族中子弟谁人能比得若不是沈沧怕风头太盛,让他压一科,去年沒有参加会试,我沈家就能多出一個少年进士。” 宗房大老爷道:“二房嫡支子嗣也太单薄,兄弟三人就只守着這一根独苗,如今白发人送黑发人,還不知道会如何”說到這裡,有些犹豫道:“头些年,二房那些庶支听說沈沧无子时,便有人传過选嗣的话,后来却不了了之。就是沈清家的,将两個儿子带回松江,未尝不是打着认祖归宗,過继嫡长房的意思。” 听了這话,族长太爷皱眉道:“那些混账东西,白日梦做的倒美!說到底,還是邵氏当年造的孽。你昌三叔小时关在酒窖三日,天气湿寒损了肾源。当时年幼還不显,等大了去了京城娶妻纳妾,十来年沒有生出一儿半女,后来還是寻了民间神医,吃了几年苦药汤,才让妻妾开怀,生下三子三女,三子都站住,三女只长成一個。沈沧、沈洲還罢,老三沈润却是病罐子,因身体缘故,当年连会试都沒能参加,要不然又是一個两榜进士。” 想到二房三兄弟两個进士、一個举人,宗房大老爷亦佩服不已。 只是不孝有三,无后无大。既然這三兄弟都子嗣困难,唯一的骨血又沒了,那即便再不愿,选嗣之事也不远。 宗房大老爷想了想道:“那些庶支還罢,子弟都不成样子,這两代连举人都沒出来一個;倒是沈清留下的两個儿子沈琰、沈琇,读书资质倒是不错,又是已故二房老太爷血脉” 他是宗子,未来的族长,对于族中的后进子弟向来留意。沈琰与沈琇兄弟两個虽沒有写进族谱,可到底是沈家血脉,又是两個读书种子。 族长太爷冷哼道:“那又如何他们不仅仅是二房老太爷血脉,還是邵氏血脉。对于京城那支来說,与仇人无异,难道還要叙亲不成更不要說连族谱都沒入,论起来不過等同于‘外室子’。” 宗房大老爷听了,不由心中一动:“庶支不成器,沈琰、沈琇两個也不行,那二房岂不是要从别房择嗣” 族长太爷点头道:“多半是如此。内四房子孙本是一個祖宗,传到我是第四代,水字辈是第五代,玉字辈已经是第六代,等到外五房,除了五房之外,多是无服亲,血脉早远。不過立嗣有‘立亲’、‘立爱’,‘立亲’无需說,从血脉远近论起,首先就是仇人子孙,次后是当年曾对二房嫡脉落井下石那些旁枝庶房,沈沧他们兄弟几個不会选的;若是‘立爱’,内四房虽亲近些,可从外五房选也未必不可能。” 宗房大老爷露出几分期待道:“宗房、二房、四房祖上可是一母同胞,论起来方最亲近。四房這几代都是一脉相传,如今小一辈虽兄弟两個,可真正嫡血只有瑞哥一個,自沒有過继他房的道理。那岂不是” 族长太爷瞪眼道:“這叫什么话,难道你這当老子的要将九斤過继出去莫要打這個主意,你舍得儿子,我可舍不得孙子!” 宗房大老爷兄弟两人,小一辈叔伯兄弟五人,其中行一、行二、行五的三個,是宗房大老爷所出嫡子,其中长子、次子都已经娶亲生子,长子阖家在京城,次子一家在松江奉养父母,只有幼子沈珏還未成丁。宗房二老爷虽也有两子,可一嫡一庶,沒有合适人选。這過继也沒有拖家带口的道理,如此一来,要是从宗房择嗣子,就只有沈珏一個人选。 族长太爷口中的“九斤”就是沈珏小名,他现下看着与同龄人无二,当年落地却有九斤重,是個大胖小子。 宗房大老爷忙道:“儿子不過這么一想,您莫要气恼。好好的儿子,我哪裡就舍得与人,宗房在官场上虽比不得二房运势强,可也沒有到日子過不下去的境地。不過是儿子的一点私心,想着二房几位从堂弟与族中关系向来疏远,即便過嗣了别房子弟,說不得還是与族裡不冷不热。珏哥是宗房血脉,即便名义上与了二房做儿子,可骨肉难断,還是会同宗房亲近……”說到這裡,哭笑道:“您也晓得,当年因生九斤时难产,贺氏待他就不如前两個精心……” 族长太爷吁了口气道:“大媳妇素也贤惠,可十几年劝也劝過、骂也骂過,独這件事想不开,這也沒法子。五個手指头還有长短,未必就是不疼九斤,怕就是早年疏离的狠,如今想要亲近也亲近不起来。” 当年宗房大太太怀沈珏时,已经年過四旬,算是“老蚌生珠”。原本是喜事,可因补的太過,婴儿過大,即便挣命生出孩子,可产后大出血也差点要了大太太的命,当时已经是数着日子度日,大夫都不给下方子,只叫准备后事。大太太自己心裡也有数,开始从族妹中选继室人选,为了照顾留下的三個儿子,辖制后来人,又将身边两個通房抬了妾。 因宗房大老爷是沈族宗子,他的妻子就是沈家宗妇,即便是继室也不能马虎。沈家为了三個嫡孙默许大太太从贺家选继室,可最终敲定前還是要相看一二。当年太夫人已故,二太太是小婶子,沒有代大伯相看的道理的。无奈从权,两家商议后,便安排继室人选、贺氏旁枝出身的小贺氏過来给族姐侍疾。 等到大老爷见了继室人选,并无异议,這件事就算定下来。 大太太将身后事都安排妥当,本已经认命,可看着娇花一般的族妹,开始不甘心起来,一口气憋着,竟然转危为安 大太太既身子渐好,之前选继室的事也就成一闹剧。那個小贺氏后来悄无声息地嫁到外地,這件事本当风過无痕,可大太太却因丈夫曾相看過小贺氏也有了心结,对于连累自己差点送了性命的幼子也疼爱不起来。大老爷心疼幼子,劝了妻子好几回,可大太太始终对孩子亲近不起来,连带着养娘、婢子都开始疏忽起来。大老爷看不過去,等沈珏過了周岁,就送到族长太爷跟前,沈珏跟着族长太爷长大。 族长太爷与大老爷怜惜沈珏不得生母喜歡,不免偏疼几分。如今因二房断嗣,大老爷生出私心,也是因真心为幼子打算。 想着小孙子這些年受過的委屈,族长太爷也有些拿不定主意。将小孙子留在长房,固然是骨肉不离散,可上面有两個哥哥,底下侄儿侄女也渐长成,即便自己多看顾两眼,可自己已经是古稀之年。 要是能去京城承继,固然有别理之苦,可却能多了侍郎父亲、翰林叔父,身份显贵……想到這裡,族长太爷摇摇头,自己真是昏聩,得知二房不幸,不为二房悲伤,反倒有自己的小算盘。 当年沈昌是個极有主意之人,对待松江族人不留余地,未免不是因轻鄙族亲贪婪。他的儿子,岂是好算计的不管過不過继,如何過继,那边自有决断,還轮不到旁人插手。等到族学第二堂课下课,就到了中午时分,沈珏已经迫不及待過来招呼沈瑞出去:“咱们過去用午饭,我已经打发人過去订位!” 沈瑞并沒有急着走,而是看了一眼董双的食盒。半新不旧的黑漆双层食盒,裡面破显空旷,只有一碟米糕,還有一個水壶。 因同沈珏出去是上午才决定,长寿沒得到消息,中午還是送了食盒過来。沈瑞虽沒打开,可是既是冬喜预备的,指定错不了。 从董双的穿戴吃食看,实不是富裕人家出身。 看着少年揪着温茶吞已经沒有热乎气的米糕,沈瑞便将食盒放在董双面前道:“劳烦董小弟帮我一個忙,帮我将這個解决一下,省的回到家裡,让长辈们晓得我外食之事。” 董双闻言,抬头看着沈瑞,便见他笑吟吟地看着自己,心下一颤,忙移开眼睛:“我带了茶点,沈兄与旁人吃。” “大家都带了食盒……你就帮我這個忙,你我既是同桌,以后也会常在一处午食。”沈瑞道。 沈珏在旁,已经等得不耐烦,直接提溜起沈瑞的食盒,撂在董双桌子上:“多大点事,瑞哥既开口一回,你应了便是,唧唧歪歪地不爽快!” 董双本還要說话,也因沈珏一番话憋了回去,看着沈瑞无奈道:“那小弟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那可是谢谢了。”沈瑞拱了拱手,同沈全打了一声招呼,便同沈珏从族学出来,柳成与沈珏的书童七星亦步亦趋地跟在后头。 宗房的马车就在外头,应该是沈瑞提前吩咐過。 沈瑞同沈珏上了马车,道:“你這般大喇喇地出来,也不怕长辈们晓得” 沈珏挺了挺胸脯,瞥了沈瑞一眼,道:“我又不是小娘子,作甚不能上街倒是瑞哥,真是個小孩子,连上個街都這般欢喜。”這是被鄙视了 沈瑞摸了摸鼻子,不解道:“我明明比珏哥大,珏哥怎不唤我哥哥” 沈珏翻了個白眼道:“不過早落地几個时辰,就想做哥哥我可是听說,源大婶子当年是早产生下的你,我可是足月。真要论起来,說不得我比你大两月哩。” 說起来也是两人缘分,這族兄弟两個竟然是同年同月出生,只是一個是前一日夜裡,一個是次日凌晨,相差不到一日。 见沈珏理直气壮的模样,沈瑞无语,难道這大小,還能从娘胎裡开始算…… ()[] [](→) 小說最新章節版权都归作者雁九所有,由網友上传,仅代表作者的观点,与立场无关。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