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內容

第27章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作者:河蟹道人
“最根本的就是人口問題。虽然开国至今,耕地跟人口都在增长。但地有数,人却无数。现在人口增长的速度已远远超過耕地增长的速度,以前一块地可供养一人。

  但现在呢,說不定要供养两人乃至三人,如此情况下,再加上正赋杂税,因此其只能想尽办法求活。而他们求活的方式也很简单,要么破产成为流民,要么则主动向士绅献田成为佃户。

  這其中原因,想必张先生也一清二楚。那便是官田、士绅田等等因为朝廷优免等原因,可以不用服杂役,只需要缴纳正税便可,這足以让百姓减轻不少负担。”

  听到皇帝這么一番分析,张居正脸上不禁露出惊讶之色。

  他原本以为皇帝只是会說出笼统的原因,但他万万沒有想到,皇帝居然从人口跟土地两個最根本的方面进行切入。而關於這两方面的分析,他之前也听過,他也有所分析。但皇帝這么一番话却十分有新意。還分析的十分有條理,把其中的利弊分析的甚是清楚。

  想到這裡,他不禁狐疑盘算起来,难道是谁在日讲的时候悄悄告诉過皇帝,才让皇帝有如此认识。

  而朱翊钧的分析才刚刚开始,只听他继续說道:

  “因此在這种情况之下,天下的私产民田只会越来越少。不用缴纳杂税的士绅田却越来越多。甚至据朕所知,目前许多官员士绅大族名下的田产多则数十万亩,少则两三万亩。而他们這么多田,大部分都是以這种方式兼并過来的。

  但就是因为有士绅优免政策,并且這种政策被不断滥用。就导致向朝廷纳税的土地急剧减少,朝廷许多本该收的税现在沒法收,但赋税又不能减少,只能以加派的方式,强加交不上来的税赋,摊派给那些私产民田户主身上。

  而越发沉重的负担,会更加迫使更多民田户主放弃了自己的田产,成为了佃农。最终形成一個恶性循环。而這才是当前大明社会的主要矛盾之一,就是富户享有不用缴税的土地,而贫苦农民沒有或拥有少量土地,却要缴纳土地税并承担過度的“劳役”。

  长久以往下去,贫者越贫,富者越富的情况日益严重,流民也会越来越多,一旦遇到天灾人祸那就麻烦了。”

  朱翊钧說到這裡稍微停顿一番,而一旁的陈矩见状,连忙递過一盏温茶,让朱翊钧润润嗓子。

  陈矩现在对皇帝越发崇拜起来,虽然自己不懂政事,但听皇帝這一番话鞭辟入裡,让他瞬间明白了目前的大明财税的問題缘由。

  朱翊钧接過茶抿了几口,随即就望向张居。只见张居正越听越脸色凝重,现在更是闭目沉思起来。

  “张先生,朕刚才对于财税的分析,你觉得如何?”

  张居正還在沉浸在皇帝的话语之中,他执掌大明中枢多年,皇帝的這么一番分析与其在各地题本上看到的內容不谋而合,自己之前也有思考過。

  但皇帝的话明显是更加具有逻辑性,條理更为清晰,不禁让他有茅塞顿开,豁然开朗之感。

  并且他也明白這种见识,别人根本教不了,只能是皇帝自己思考所得。因此他是既疑惑又钦佩,真的是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啊。

  因此他不禁想听听皇帝对于其他事情的看法与分析,于是见皇帝询问,他当即起身說道:

  “陛下恕罪,臣失态了。刚才陛下的一番分析條理清晰,鞭辟入裡,让臣大为受用。只不過您刚才只是财税一项,不知陛下对于有何可以教臣的。”

  听到张居正這么說,朱翊钧也不奇怪。

  为了一劳永逸的解决問題,帮张居正更深刻地了解問題的缘由。哪怕张居正不问,他也会主动說的,于是他整理下思绪,随后继续分析道:

  “刚才那個只是财税問題,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刚才朕分析了,朝廷财税少是因为其以农业正税为根本,因此随着掌握土地人口也越发少,大明朝廷财政收入也越发少了。

  但問題是大明目前的经济真有那么差嘛,在朕看来不是的,整個天下其实是民富官穷的情况,這一点江南等地就是证明,朕也不用多說。”

  张居正闻言连连点头,皇帝的话說的沒有错,江南豪商富庶天下皆知,穷奢极欲者不胜枚举,哪怕他在京城,他在大明中枢也有所耳闻。

  “因此朕想着,這绝对是不正常的,绝对是哪裡出問題了。最后朕想明白了,這其实就是朝廷政治方针有問題。

  我大明以农为本,以农为基,财税一事都建立在土地之上,虽然也征收了商税,但其数额极小。但现在社会财富越来越集中在商业之上,而大明却对此熟视无睹,仍把注意力放到土地之上,這种因小失大之举,說白了就是朝廷制度越发不适应大明民间的发展了。”

  “陛下這么一番看法,让臣受益匪浅。”

  张居正闻言不禁感叹起来,皇帝的想法跟他的不谋而合。

  朱翊钧笑着摇摇头,对于张居正的夸赞不以为意,這才哪到哪。他接下来要說的话语,估计会更加颠覆张居正的认知,只见他继续說道:

  “而正因为朝廷对于商业等的不重视,导致其引发了一系列的問題,其中最重要的便是促进了心学的兴盛。大明南方商业的繁荣,也使当地儒商工交互成为一种常态。而阳明心学的人人皆具良知、人人皆可成圣、世人异业而同心的理念,就会在大众层面得到响应。

  而江南本就是举业兴盛之地,儒学的发达与心学的流行会造就出一批又一批的士人,成为阳明学的中坚,让心学进一步传播。

  因而在朕看来,不要怨什么心学率心而为,不服朝廷制度,议论朝廷,反对官吏。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這一切都是因为朝廷对商贾的不重视,而商贾一旦崛起,势必需要有人为他们发言,這便是心学崛起的原因之一,也是解决問題之所在。

  :https://www.biziqu.cc。:https://m.biziqu.cc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导航

热门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