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內容

第25章 子弟兵(继续加更)

作者:青史尽成灰
第25章子弟兵(继续加更)

  张秀才瞪圆了眼睛,紧握拳头,“你,你不讲道理,连秀才都不优待,和蛮夷何异?”

  這话问得简直不能更有道理了。

  朱颐垣哈哈大笑,“你還真說错了,清廷承袭大明旧制,优待读书人,要不,你归顺大清如何?”

  张秀才的脸色骤变,竟无言以对,也不敢言对,额头浸出细腻的冷汗,再多說一句,旁边的义军就能把他变成一個死秀才。

  朱颐垣一扭头,对着其他乡亲道:“正好,這出了一位有功名的秀才,過去他是有种种优待,乡亲们也都清楚。我想告诉大家伙,从今往后,這個优待沒了。不论什么功名,都不能多占田亩,不能免除税赋徭役。”

  這时候在富户堆裡,又有一個人鼓足勇气,问道:“难道人人都一样,要同贵贱,均贫富不成?”

  “沒错!”朱颐垣很笃定道:“确实如此,我家中在青石集尚有不足百亩田地,也会拿出来一并均分。不過有一种人可以多拿一份田地。”

  “什么人?”立刻有人追问。

  朱颐垣道:“就是从军将士,按照青石集的规矩,一等战兵可以额外拿三亩田,二等民兵额外拿一亩田。除此之外,不管多大的官职,多大的功劳,都不能多拿土地。毕竟土地是大家伙的命根子,最最紧要的就是公平公正。”

  朱颐垣愿意以身作则,给战兵和民兵多发田亩,毕竟是提着脑袋玩命,那也是理所当然,谁也挑不出毛病。

  佃户這边已经迫不及待了,大家伙都急于拿到田地,更有一些年轻人,摩拳擦掌,想着加入义军,多拿几亩田。

  這时候那位张秀才再度躬身,“朱公子所讲,确实不错,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我也是读圣贤书的,自然不会反对。只是朱公子应该知道,历来清丈土地田亩,都是弊端重重。田亩优劣不同,弓步长短各异。你說要分得公平,只怕未必能公平吧?”

  朱颐垣脸上笑容不减,“确实,分田是一句话,但是怎么分好,却不容易。我的意思,以每個村子为主,从村子裡选出八到十五名老农,由這些老农划分地块,如果是上等良田,地块就小些,如果是下等薄田,地块就大些,务必让每一块田亩的产出差不多。等他们分過之后,再由其他村民率先挑选,最后再由分田的老农挑选。待到一個村子沒有异议,就登记造册,予以確認。”

  听朱颐垣說完,众人最初沒觉得有什么,可仔细一琢磨,顿觉這個招数充满了智慧,竟然十分有操作性。

  因为受限于距离的关系,均田的范围肯定是在本村之内。村子裡有多少土地,能产出多少粮食,其实大家伙都有数。

  让老农去分田,他们绝对有能力分得比较公平合理。

  唯一的問題,就是怎么让他们愿意分得公平。

  谁分田谁后取……分得不公平,就只能把最差的地块留给自己,想来沒有哪個傻子愿意這么干。

  而一個村子分完,再进行登记確認,授予田契……朱颐垣也能掌握最终的核实权力,如果分得属实离谱,還能纠正。

  包括在分田中间,如果谁仗势欺人,横行乡裡,立刻就可以揪出来,严惩不贷。

  至于原来习惯的上中下等田,朱颐垣放弃了,毫无疑问,越是复杂的东西,在落实的时候,問題就会越多,中间藏着的弊端也就越多。

  按照他的方法来分,每块的产出差不了太多,收税也方便,操作也容易。

  虽然不能說尽善尽美,但也挑不出明显的問題。

  大庄村的這些佃户凑在一起,讨论了一会儿,竟然越来越有精神头……你看别的事情百姓们三脚踹不出一個响屁,但是涉及到土地問題,大家伙都格外上心。

  朱颐垣讲過了,村民又询问了一下细节,解决了心中疑惑,竟然迫不及待,就要立刻落实,赶快把土地抓在自己手裡,這才是真的。

  比這些佃农更着急的则是那帮流民。

  佃农還有土地,他们什么都沒有,浑身上下,除了一條命,就是朱颐垣给发的五十斤口粮,除此之外,再无其他。

  “朱公子,你說我們怎么办?也能跟他们一样?”流民们焦急询问。

  朱颐垣脸上含笑,“大家伙不要着急,我說一样,那必然是一样的。但是你们也看到了,這一季秋收,要把粮食交给這些乡亲,大家伙辛苦好几個月,不能抢走。而且我不会收這一季的田租赋税,一句话,就是让乡亲们吃点饱饭,尝到甜头儿。”

  “等秋收之后,重新分田,每個村子都能有些多余的田亩,還有荒地。我会按照田亩数量,把大家伙打散,编入各個村子。然后一起录入黄册,你们就和村民都一样了。”

  朱颐垣這么安排,合情合理,毕竟农业生产是有季节的,你不能随便什么时候分田。照顾原来的农户,又给流民希望。

  左右不過一個月出头,给大家伙的口粮,就是为了渡過這段時間。

  朱公子想的就是周全。

  突然又有一個年轻流民问道:“朱公子,我們也能投军嗎?我要当战兵,我想多要田!”

  他這一說,其他流民都跟着嚷嚷起来,有上了年岁的,胡子花白,還拍着胸膛,要当战兵,就为了多分三亩田。

  朱颐垣脸上含笑,不慌不忙道:“打仗不是儿戏,肯定要选青壮,不過上了年岁的也不要担心。大家伙有经验,一样有适合你们的工作。虽說田亩不能多拿,但是工钱還是有的。总而言之,我們都是一家人,和衷共济,拧成一個拳头,才能在這個倒霉的世道活下来。”

  相比起村民那边,還有种种计较,到了流民這边,大家伙都通情达理,什么說的沒有。并且很快选拔出二百多青壮,簇拥在朱颐垣的身后。

  一旦沦为流民,那就不是人了,就是牲口,就是野兽。

  老弱妇孺,尤其是小孩子,就是锅裡的一块肉。

  易子而食,那可不只是四個字那么简单。确实是有人尝過那個味道的。

  就算是清廷,也只会把他们当做奴仆,奴才……可以毫不夸张說,只有跟着朱颐垣,他们才有希望从兽群裡挤到人群中,重获新生。

  這些流民简直比青石集的乡亲,更加忠心朱颐垣。

  朱颐垣也沒有亏待他们,把主要的事情商议完毕,朱颐垣就率领着大家伙先去了张家大院休息。

  還不到半個月光景,這座大院已经换了三個主人,从张家,到谢迁,再到朱颐垣,還真是变幻莫测。

  流民们进来,眼睛就不够看了,這青砖瓦房,可真是不错。

  朱颐垣走进来之后,直接道:“刚刚那些踊跃参军,想要成为战兵的,全都站出来。我现在就给你们讲成为战兵的第一條军规。”

  這些年轻人急忙站出来,凝视着朱颐垣,等候训斥。

  朱颐垣這才道:“大家伙都是流民出身,知道乡亲们的苦。所以务必要事事以百姓为先,爱护百姓,把乡亲放在第一位。我們是农民的子弟,要做子弟兵,不能做坑害老百姓的匪兵,懂嗎?”

  這些年轻人一怔,随后纷纷点头,“懂,我們懂了!”

  懂個屁!

  朱颐垣也不傻,要是這么快就能明白,他们就不是流民,而是道德高尚的圣人了。

  說到底還是要以身作则,通過日常的行动,一点点教育大家伙。

  “那好,现在就安排乡亲们住进上等房舍。你们排在后面。”

  說完,朱颐垣自顾自走进了低矮的门房,留下一片诧异的目光……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导航

热门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