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亿万大制作 作者:老驴东来 会议室沉默片刻后,卡森伯格說了一句,“风险太高,一旦失败会直接连累梦工厂。”虽有意见,但他也沒有否定。 陈天都补充道:“降低风险的最好办法,是再拉几個投资方。也许派拉蒙、迪士尼、华纳這些大佬们会对我感兴趣。” 斯皮尔伯格终于开腔了,“我說說我的意见。我是赞同投资這部电影,但不能是全部。具体投资预算,经過专业分析后再议吧。” 总算迈出了第一步,忙碌了一整天的两人回到家裡。陈天都拿起水杯就往嘴裡灌,讲了這么久,他居然直到回家才觉得口渴。 凯特问道:“今天怎么样,有收获嗎?” “当然,梦工厂已经答应投资了。”陈天都道:“但是我给的投资预算有点多,吓到他们了,可能要拖延一阵。” “有收获就好。大公司就是這样。每部电影开拍前都要进行各种风险分析,不得出一個让他们满意的风险数字,是不会轻易掏钱的。可即使這样,该亏本的电影依然亏本。”凯特调侃道,陈天都两人很赞同。 “对了,瑞雯打来电话,询问你要不要接广告代言,還有好几部电影邀請你试镜?” “什么?”陈天都纳闷。瑞雯是凯特的新经纪人,他是知道的,可是瑞雯是在问他嗎? 凯特郁闷道:“你沒有经纪人,别人联系不到你就只能找我的经纪人了。” “哈哈”陈天都笑道:“那让瑞雯先忙着吧,代言什么的先帮我甄选一下,片约邀請就算了。我恐怕沒太多時間。给我谈成了,我一样给她提成,嗯,就5吧。警告她别在背后說我小气,這可是外快。” 凯特顿时为之莞尔。 消息很快反饋回来,华纳、索尼、迪士尼和派拉蒙都对這部电影很感兴趣。 陈天都顿时笑开了怀,那么剩下的就是挑條件最好的选了。 有点不好的是,经過梦工厂的专业预算师分析,《黑客帝国》千万的预算被减到7500万。经過多方反复讨价還价,剔除狮大开口的迪士尼和派拉蒙,最后還是华纳给的條件最好。他们愿意投资一千五百万,共同承担全球发行任务,要占据25票房收益。梦工厂愿意投资三千万,出品发行,要占据40票房收益。矩阵工作室负责剩下的三千万,占据35票房收益。這也是电影版权的分配比例。 华纳提出,需要史蒂-斯皮尔伯格担任影片的制片人,他同意了。 這個合同华纳最赚,给钱少分的多,但他们发行实力最强。陈天都当然不干,电影剧本是他的,为电影筹备最多的也是他,加上他又投资最多,居然占的少了,沒這個道理。 于是谈判继续。 但是票房收益上实在挪移不开多少,即使再三扯皮,也是1左右的位移,沒多大意义。只能从周边入手。华纳要分30周边,梦工厂分40周边,矩阵能分到30的周边。 這是個从周边来弥补票房损失的方案,矩阵公司对影片周边的造钱能力是不行的。這份周边合同,当然是他们受益。 陈天都勉强同意了,但提出了一個要求,影片续集的话事权全部归他。梦工厂、华纳方犹豫,陈天都坚守底线,最后還是同意了。也加了保险條款,如果要制作续集,另外两方保留参与进去的权利。 三方签字,如此,一部由三家电影公司联合出品,投资预算高达7500万美元的大制作电影项目正式落成。 次日,在《洛杉矶时报》娱乐版上,就可以清晰看到头條信息。 “還在议论《第感》导演会不会有第二部作品嗎,你落伍了。他新成立的矩阵电影工作室联合华纳、梦工厂联合发表聲明,一部投资高达一亿美元的科幻大制作电影正式立项。圣诞陈继续担任這部电影的导演、主演、编剧,兼制片人之一。但很明显,梦工厂对圣诞陈并不是太放心,所以才会拍出强大阵容来保驾护航。影片另一位制片人,正是大导演史蒂-斯皮尔伯格……” 实际预算是7500万,对外宣称一亿大制作。 电影還沒开拍,宣传就已经展开,這就是大公司的成功套路。他们已经成功将电影這种不确定的化产业商业链條化,在這种链條化的操作,能确保他们投资的大部分电影都是盈利的。 辰龙的《尖峰时刻》北美票房止步于1.41亿美元,全球票房也收入2.45亿美元。辰龙的片酬是500万,是否能有粉红還不清楚。這是辰龙在北美的最好票房成绩,但跟另一位从大陆過来的同胞一比,就什么也不是了。 “美国人简直太疯狂了,那部电影根本沒做多少宣传,居然能将票房推到3亿的高度,全球也超過6亿美元,简直不像话。”辰龙也是被媒体不断的吹捧吸引住的,抽空进电影院看了一回。 老实說,他并沒有太多感觉,也许片结构的确很精妙,可這样一部温吞水一样的恐怖片,居然比动作精彩的动作片還吸引美国人?!他表示搞不懂。 国内早就沸沸扬扬了,一個戏的学生居然创下了全球年度票房冠军,神话一般的故事?!也许陈天都人微言轻,或者国内民众压根就不太相信,大部分媒体不知道该不该大幅度报道,所以最开始還只是一些边缘报道。 可随着時間過去,电影票房越来越高,在美国反响实在强烈,甚至還成了明年奥斯卡的热门电影。民众的关注,自然也越来越高。毕竟今年上映的《泰坦尼克号》实在太過惊人,一部电影就狂收3.6亿,让许多人对好莱坞更多了关注。 就在《第感》风潮還未過去之际,媒体就忽然得到消息。 陈天都要拍第二部电影了,投资一亿美元,斯皮尔伯格亲自保驾护航,担任制片人。 “天啊,是在做梦嗎。” 這下国内媒体沸腾了,几乎所有娱乐版都有這條新闻。连原本不准备引进《第感》的广电也开始听到一些声音,“引进《第感》。” 因为百姓很好奇,這個创造奇迹的年轻人拍的第一部电影到底是什么样。 在這個国内电影還只能往欧洲三大电影节上凑,偶尔拿奖才大报特报、商业电影也只有冯笑刚一個人在玩的年代,究竟是怎样的电影才能创下全球超過6亿美元的票房。 要知道,這個数字几乎相当于全国电影票房几年的累积总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