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我的科幻大片 作者:老驴东来 ›› 目錄: 作者: 網站: 从1995年至今,都是中国电影最困难的时候,几乎看不到什么前途,大面积亏损、大额度亏损,媒体对中国电影几乎不屑一顾,然后中国电影产业纷纷转向,电影人拍电视剧去了,摄影棚搞成仓库了,电影院改成舞厅了,电影的男、女演员都演电视剧去了。 在這种情况下,却有一個中戏的穷学生传奇一般的崛起,就如彗星升空,一下子吸引了所有注意力。 不仅国内反应很强烈,一水之隔的香港、台岛都很关注。 《第六感》在這两個地区放映過,票房也许比不上一些本地电影,但這部电影的质量摆在那裡,演员演技摆在那裡,都是无可挑剔的。相比起电影,香港媒体更热衷报道陈天都从這部电影中狂捞半亿美元的新闻。按照此时的汇率,陈天都已经从一個内地穷学生一跃成为身价数亿的大富豪了。 9798年,香港人正在掀起港元保卫战,连续遭遇国际货币炒家光顾,香港俨然成了国际炒家的“自动提款机”,但经過港府的努力,汇率却依然保持在1美元兑7.8港元的水平上。经纪人风雨飘摇,香港电影今年示微更严重。1998年也是盗版达到巅峰的一年,目前的票房冠军《风云》比去年的《一個好人》票房相差400多万,至今为止香港票房過千万的电影依然不足十部。完全是低谷中的低谷。 而陈天都《第六感》全球票房66,398万美元,约合51亿港元,比香港两年的票房总和都要高。 一种吃不着葡萄說葡萄酸的心理,油然而生。 “也许是侥幸,他沒有第二部电影了。”一些香港媒体并不友好,直言不看好他的未来。 然而,现在陈天都第二部电影即将开拍的消息一出来,立即就如打脸般回应了他们的报道。 “陈天都要拍第二部电影了,不仅投资過亿,而且是国内鲜少有人问津的科幻电影,连斯皮尔伯格都要亲自保驾护航。” 消息一传出,就让港台地区陷入讨论热潮,說什么的都有。 然后袁禾平导演也放出消息,已经答应陈天都的邀請,担任這部电影的动作导演。 港媒蜂拥前往采访袁禾平导演,他宣称,“這部电影還是陈天都自编自导自演,不同于传统科幻片,会用到非常多的动作设计,导演也答应给我极大的自主权来设计功夫动作,其他的就不能多說了。”消息虽然有点少,却已经足够炒作了。 陈天都对這些全然不知,他最近也不太爱看报纸,因为美国人更不友好。 除了《洛杉矶时报》娱乐版块率先报道了电影信息,他也接受了《纽约时报》的专访,记者路金-波西问的第一個問題,就直指聚焦点,道:“你觉得你能够拍好一部如此大投资的科幻电影嗎?恕我直言,恐怖片与科幻片是個跨度非常的跨越。” 陈天都道:“我想這個問題上,梦工厂和华纳考虑的会更多。但他们還是给我投资了,說明我這人還是值得信赖的。” “你是怎么想到在拍完《第六感》之后,又去拍一部科幻大制作呢。它有具备哪些特殊,让你决心要去拍摄它。”路金-波西并不会就此打消疑虑,继续追问。 “电影的构思早就有了,并不是仓促的决定。” 陈天都說道:“我奶奶是法国人,母亲也信仰基督教。小时候就看過许多西方神话故事。接触电影开始,也如同大多数人一样,对好莱坞科幻大片的宏大场面震惊。但发展到此时,其实观众心目中对科幻大片的定义也有些狭窄了。看過即忘,沒有多少回味。在這部电影中,我会尝试融合一些哲学命题与科幻电影相结合。既有赏心悦目的大场面,也会让你看完之后深思回味。我有信心,這部电影即使放在二十年后,人们评选最伟大的科幻电影,它也会有一席之地。” “听起来很不错,能谈谈這部电影大概讲一個什么故事嗎?” “当然。”陈天都很乐意聊這些。 “中国导演的新作,亿万大制作科幻电影,《黑客帝国》!年轻的导演宣称,這是哲学科幻的新命题……”《纽约时报》上报道的采访內容,關於新电影消息的报道占据三分之二篇幅。還有一部分是报道陈天都如何来美国拍电影的内幕,如何逐步走向成功的。因为他在一些媒体眼中,依然是美国梦的代表性人物。当然還有陈天都的私生活状态。 這方面陈天都完全沒经验,记者一问他就全說了。包括他追凯特并不轻松,连续追了好几個月才得手,凯特是自己的初恋這种事也和盘托出。事后他看到报道,懊悔的直想用脑袋撞墙。 《纽约时报》的這一期报纸上市后不久,這篇专访报道就出现在網络上,然后迅速地被四处转载。美国看過《第六感》的人太多了,对陈天都這张脸总算是有個眼熟。 “這個幸运东方小子上部电影的收获就已经够让人嫉妒的了。”、“這次的科幻還会同样精彩嗎,抑或滑铁卢。”无论出于什么心态,網友们都火热地讨论了起来。 毕竟《第六感》還沒在北美下画,還是今年北美唯一一部票房破3亿的电影,陈天都现在的人气尚沒有散去,還是有很多粉丝的。 反正关注着陈天都的人,现在都知道了這個消息,他要拍摄一部科幻片,名字叫《黑客帝国》,內容是一個哲学科幻的新故事。 对了,为了制作這部电影,他還收购了一家沒前途的特效公司和一家小电影公司,叫什么名字忘记了,反正是小公司。 不過媒体们关注的重点,不是他的电影公司,几千万身家收购一家小公司沒什么值得惊讶的,洛杉矶从来就不缺电影公司;媒体们关注的是电影,他的第二部电影,科幻大片?! 中国人会拍科幻嗎,他们的功夫片和警匪片還不错,譬如约翰吴的《英雄本色》等。 可是,中国有科幻电影嗎。 不仅中国,整個亚洲有拿得出手的科幻电影嗎? 科幻大片,美国人早视之为好莱坞的特产了。 虽然娱乐媒体们還沒来得及评论,但網络上对這條新闻的讨论已经在进行了。 “說实话,這部电影让人担忧。他的恐怖片拍的還不错,不应该好高骛远。他会很快花掉几千万巨款,然后跌一個大跟头灰溜溜滚回中国。” 這個评论的话已经算客气了,很多评论直接出言讽刺:“大概他膨胀過度了,一個只能住出租屋的中国人,突然之间腰缠万款,的确会让人不知所措。” “黑客帝国?听电影名字,似乎是讲黑客的故事。可是那個中国小孩会玩电脑嗎。我前天看到一篇报道,他们国家的政客還在抵制电脑,认为电脑是毒瘤、是精神毒品,应该被禁止传播。噢,天啊,真是可怕的红色国家。這样国家出来的人,能拍好科幻电影?” 陈天都看到這個评论后嗤之以鼻。 也许中国内地真的有這么一些类似声音。因为国家发展過快,法律法规跟不上,沒有健全的法规制度,孩子们沉迷与游戏,整天躲在網吧。加上沒有杀毒软件,木马和乱挂的小網站横行,往往打开电脑,工具栏上就会出现一排杂乱玩意。這种环境下,黄網自然也无法禁止。岛国片子也是通過一些途径,开始传入万千中国少年眼中,并且开始走红一批日本女艺人。然后就会有一些看不清现实的砖家,开始大放厥词…… 在這個年代,大部分網友都是单纯的。 他们甚至可以只玩一种蜘蛛纸牌的电脑自带小游戏永不厌烦,有個伊妹儿给别人发邮件,都是一件很时髦的事情。在榕树下網站上发的文的作者,心思也很单纯,发的內容也都很文青。 網友的电脑水平普遍不高,但是黑客,与广大中国網民来說,并不是個陌生词汇。 他会证明给這帮目中无人/高傲自大的家伙们看看,什么叫“我的科幻大片”! (最后一周冲榜,求票,求收藏,求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