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內容

第831章:大孙,登基吧

作者:执笔见春秋
天竺。

  朱元璋的谕旨過来之后,蓝玉倒也干脆,直接当着天使的面,褪去了身上甲胄。

  “打,按照陛下谕旨,军法无情,谁也不准给我留手。”

  “若是让我感觉到谁留手了,事后必定军法处置。”

  在场的众人面面相觑,尤其是李景隆跟徐辉祖,有些不知道怎么开口了。

  或许最尴尬的就是天使吧,他沒想到蓝玉竟然给自己来真的,還是在這众目睽睽之下。

  其实虽然朱元璋是下了三十军仗的谕旨,但這個其中的可操作性太多了,重打也是打,轻打也是打。

  這军仗,可不是什么好受的,哪怕是结实的汉子,全力施为,十几二十仗下去,那都是要去了半條命。

  打多重,行刑官也是看主官的意思。

  可现在,行刑官要来打自己的主官了,這可就真是难受。

  关键蓝玉還在那裡喊着,要重重的打。

  “凉国公,沒必要這般较真吧,且在這看着也不是個事,不如是进屋裡去如何。”

  迟疑了下,李景隆开口說道。

  他感觉是外面人太多了,蓝玉顾忌自己的面子,這才如此,要是在屋裡沒人看着,打多少下,打多重那還不是一句话的事情。

  “不行,军法无情,岂能儿戏,就是在這裡打。”

  “行刑官何在,难不成是听不到本公的话嗎?”

  蓝玉却是個犟脾气,非得要在外边受刑。

  這般坚持,大家也沒法劝了。

  唯独两個行刑官,你看着我,我看着你,胆战心惊的拿着军仗走了過来。

  瞧着自己的大将军趴在长凳上,两人也是一脸无奈,挥打下去。

  “沒吃饭嗎?”

  “重点.”

  “再重点!”

  在蓝玉的咆哮下,两人也是越发用力,实则還是留了一手。

  别說是二十军仗了,真要把人往死裡打,那也不過是几仗的事情。

  挨過二十军仗,已经可以看到蓝玉屁股有鲜血渗出。

  蓝玉想站起来,却有些站不稳。

  作为蓝玉的好兄弟曹震,自然是赶忙在這個时候過来搀扶。

  “你這又是何苦呢。”曹震不由是說到。

  蓝玉冷笑一声:“你不懂,這次陛下如此罚我,定然是有小人作祟,除了那詹徽老儿,我也想不出别人了。”

  “這次我要让他知道,這老小子是真的跟我结仇了,我现在天竺,自然是拿他沒有办法。”

  “等我回到京师,看我怎么弄他。”

  曹震听完,也不說话了。

  蓝玉這是要跟詹徽来对着干,而天竺与京师過于遥远,蓝玉宁可受伤,也要把這個意思传递過去。

  至于罚俸什么的,沒人在乎。

  到了蓝玉詹徽這個层次的身份,俸禄什么的,不過只是個意思罢了,尤其是在這大明腾飞之际。

  不過也好,至少是關於天竺征兵的事情,算是落下来了。

  洪武三十六年,五月。

  明军再起攻势,向南以征,攻维贾亚纳加尔王国。

  這是天竺地区最为强大的王国,甚至可以說是王朝,拥有整個天竺南部地区,三面临海。

  目前来說,维贾亚纳加尔王国正是处于天竺歷史中的黄金时代,不管是军事,经济,贸易,還是各方面,都算是数一数二的强国。

  他的疆域面积,几乎是相当于大半個南洋地区了。

  人口占据如今天竺地区的一半,在四千万人左右。

  因为临海的关系,海贸非常发达,大宗出口商品有印度细棉布、细罗纱、印染纺织品、靛蓝、胡椒、蔗糖。

  输入主要是黄金、战马、丝绸。

  葡萄牙海上贸易的兴盛,在很大程度上依靠与维贾亚纳加尔的贸易关系。

  维贾亚纳加尔王国于公元1336年建国,比大明早不了多久,說起来在洪武七年的时候,维贾亚纳加尔王国還派遣使臣来到過大明。

  虽然大明比维贾亚纳加尔王国立国還晚了三十年,可中原王朝的强大,在整個亚洲圈子裡的名声,那是相当的响亮。

  沒有哪個国家会主动要求进贡,也沒有哪個开国皇帝会主动要求称臣。

  或许是面临威胁,或许是想跟大明有更好的贸易往来,因此维贾亚纳加尔王国想要成为大明的进贡国,也就是附属国的关系,寻求大明对维贾亚纳加尔王国的庇护。

  只是维贾亚纳加尔王国的领土跟大明并不接壤,而那個时候的朱元璋,也沒有什么想法建立海外殖民国,因此就拒绝了维贾亚纳加尔王国的請求。

  一直到今天。

  现在的维贾亚纳加尔王国的皇帝是诃裡诃罗二世。

  “在二十九年前,我們的国家面临着强大的敌人威胁,還有来自于德裡苏丹国的残暴统治。”

  “我的父亲布卡,为了让国家有更好的出路,派遣使臣去到遥远的东方,刚刚建立不久的大明,希望能够得到他们的庇护,哪怕我們的国家成为大明的附属国。”

  “但是大明的皇帝,拒绝了我們的請求,他认为我們距离他们太過于遥远。”

  “在不断的战争之下,我的父亲终于是依靠强大的士兵,還有坚定的信念,赢得了属于我們的战争。”

  “可是为什么,在我們历经千辛万苦赢下战争后,大明的军队却来到了天竺的领地上。”

  “现在,他们還要求我們投降。”

  诃裡诃罗二世感觉到非常的委屈。

  他知道大明很强大,他的父亲也知道,所以才会面临困难的时候寻求庇护。

  好吧,你大明不答应也就算了,现在我們依靠自己胜利了,结果大明的军队跑来了,還打下一大片的天竺地区,现在還要我来投降。

  “陛下,虽然大明的军队非常强大,但是我們的士兵也不是好惹的,我认为我們不应该直接投降,而是要表现出我們的强大。”

  “我們的城池众多,城墙高耸,大明的火绳枪,我們也在商人手裡买了很多。”

  “大明的军队虽然厉害,但也不可能一下子就杀到我們的王都来。”

  “如果直接投降的话,也不会引起大明皇帝的重视,我們应该让大明皇帝知道,维贾亚纳加尔王国在天竺,也是有着强大的军事实力。”

  大臣的话让诃裡诃罗二世感觉到比较欣慰,他也觉得要展现一下自己国家的军事实力。

  曾经你对我爱理不理,如今我.還是高攀不起。

  诃裡诃罗二世有些尴尬,因为现在的大明,比二十九前還要更加的强大了。

  海上商人带来的消息,蒙古人已经被大明击败了,高丽,倭国,安南,真腊,占城,暹罗,好像都被大明击败了。

  天竺這边的奥裡萨邦,曾经对维贾亚纳加尔王国,造成强大威胁的巴赫马尼王国,也在大明的攻打下迅速瓦解。

  那么维贾亚纳加尔王国拿什么来抵抗大明?

  之前提建议的大臣也非常尴尬,他原以为自己一番慷慨陈词的激情演讲,会得来皇帝還有其他大臣的吹捧,可是现在,王宫裡却有一种冷场的感觉。

  “咳咳,要不我們還是仔细的考虑一下,大明提出来的投降方案,或者看看有什么可以谈的地方。”

  “毕竟一旦兴起战事,這会造成许多士兵和百姓的伤亡,還会损坏我們的建筑。”

  沉默了良久,最后還是诃裡诃罗二世說道。

  這段话出来,很快王宫裡就变得热闹起来。

  许多大臣脸上的肃穆消去,一個個好像跟打了胜仗般开心。

  他们开始大声称赞皇帝的智慧,唯独之前的那位大臣,在热闹的人群裡有一种极其孤单的感觉。

  洪武三十六年,六月。

  维贾亚纳加尔王国投降,至此,天竺南部被大明所占据。

  至于维贾亚纳加尔王国下边的小海岛国锡兰,自然也是顺势投降了。

  毕竟大明水师在海洋上,早就已经是无敌的霸主,而锡兰国唯一拿得出手的,也只有海军。

  ——

  大明京师。

  去往东胜神洲的船队,如今已经返回,他们带来了關於东胜神洲的消息。

  和之前得到的情报差不多,但這一次船队记录了安全的海上航线。

  這也就意味着,大明现在可以顺利的去到东胜神洲。

  大明皇宫。

  “看来,咱的這些皇子们,一個個都已经按奈不住了,咱听着锦衣卫說,老二,老三,老四他们,已经在四处招人,這是想直接過去开藩国呀。”

  朱元璋笑着对朱英說道。

  现在的朱元璋,身形更加的消瘦了,跟两年前完全不是同一個样子。

  原本有些肥胖的身材,也变得瘦弱了许多。

  “东胜神州地域辽阔,比之大明還要大上许多,也能安置不少皇室子孙過去了。”

  “既然已经探明安全的航线,孙儿也准备组织一支舰队,也让众位皇叔们能够過去更好的开设藩国。”

  对于东胜神州开藩国之事,现在基本上也沒多大的变化了。

  朱元璋微微点头,问道:“大孙准备什么时候過去。”

  朱英想了想回道:“如今因为天竺,满者伯夷的关系,现在船队并不怎么够用了,之前都在用来打造蒸汽铁甲船。”

  “现在蒸汽铁甲船的驿站建造,還需要不少的時間,那些北境地区太過于寒冷,建造起来要缓慢许多。”

  “因此孙儿准备重新打造一支新的舰队,用作于去到东胜神州,這些船也主要作用于远洋,在安全性上也能有更好的保障。”

  朱元璋问道:“咱的這些儿子们,估计得有十多位想要過去,還有你的一些弟弟们,也到了可以封王的年纪,现在都是在盼着這事。”

  “這可不是個小数,這船队怕是也要多一些。”

  朱英回道:“爷爷說得是,這次孙儿准备造船三百艘,尽皆是远洋大船。”

  “听說那边沒什么好的城池,多是一些土著生活,因此還需要建城所需的工匠,包括火车,应当也可以在那边打造。”

  “這般算下来,估摸着需要一年的時間方可。”

  “孙儿想着,這次造船的费用,也不能是国库全出了,几位皇叔在倭国赚了不少,现在還有私兵在吕宋挖金矿,因此這些费用,当也由诸位皇叔承担一部分。”

  “二叔,三叔,四叔,七叔几人有钱就多出点,其他的皇叔就少出点,至于皇弟们,那便看個人的情况来吧,总归是有個去处。”

  朱元璋哈哈笑道:“這往后咱的那些曾孙们,不也是要往那边去安排了。”

  朱英无奈的說道;“這也是沒办法的事情,不過還好等天竺,中东拿下,赏赐藩国還是有很多地方的。”

  “除了南洋,高丽,草原,倭国外,孙儿觉得大明的疆域也差不多了,再大的话,管理起来也是個大的麻烦事情,不如是都逐渐的敕封出去。”

  朱元璋调侃道:“這般大的地方,那大孙你可是要多生一些,要不了地方太多,都沒人去继承了。”

  “我看啊,不若是早些给你安排选秀,也能让后宫多多热闹一点。”

  “這几年来,你都沒怎么给咱生曾孙了,這可是要不得,還是要多生一些才是。”

  “古有周文王百子千孙,咱看大孙還是有這個條件的,咱大明现在的疆域越来越大,一個东胜神州就不知可敕封多少藩王,总不能拱手让给别人,自是应该咱老朱家继承了。”

  朱英苦笑道:“爷爷,你又不是不知道,孙儿的名声现在已然是黄了,外边的那些国家,只要一打听孙儿的消息,首先浮现的就是好美色。”

  “這些都是那些好大臣们给孙儿做的宣传,說什么不给后世之君作表率之用,以后咱大明后世皇帝,個個都有学有样。”

  中原历朝历代,在储君這個位置上,是不被允许大规模纳妾的,這样的行为也会受到大臣们的弹劾,不合礼法。

  好美色可不是什么好的名声,通常是要跟昏君扯上关系,比如商王妲己,烽火戏诸侯這些。

  所以朱英這些年来,也基本上停下来再封妃子的事情。

  即便如此,朱英依然沒有摆脱沉溺美色的名头。

  当然,這也跟许多王公贵族,包括海外大商,小国君主,不断的想办法给朱英塞女人有很大关系。

  朱元璋听完后,微微沉吟,开口道:“大孙,登基吧。”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导航

热门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