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內容

第832章:登基冲喜,帖木儿暴毙

作者:执笔见春秋
“大孙,登基吧。”

  朱元璋再次重复了一次,语气之中充满了唏嘘。

  朱英下意识的想要反对說些什么,但却被老爷子的眼神制止了。

  “咱的身体,咱自己心裡清楚,原本以为還能多撑一些年,沒想到這么快就垮了。”

  “沒多少时候了,咱不知道還能撑多久,不過咱這心裡,倒是沒啥太值得牵挂的事情了。”

  “有大孙在,咱费了這一辈子劲打下的江山,也不怕是后继无人。”

  “按着這朝廷的规矩,前边的皇帝驾崩了,后边的皇帝才能继位,咱不想這般,咱当了這么多年的皇帝,也有些累了,何不试试那太上皇的滋味。”

  “咱想亲眼看着大孙,完成這登基仪式。”

  听到這番话,朱英其实有很多借口来对老爷子进行反驳,但到最后,却什么都沒有說。

  “好,听爷爷的。”

  半晌,朱英缓缓开口說道。

  到了這個份上,其实說什么已经意义不大了。

  “咱的好大孙。”朱元璋轻轻的拍了拍大孙的肩膀,咧开嘴笑了起来。

  登基的事情算是敲定了下来,但显然需要一定時間的筹备。

  历代王朝登基其实一般都是非常仓促的,很少有去做什么准备的时候,昭告天下一般也是在登基之后。

  但是朱元璋這次不打算這样做,按照现在大明的情况,完全不需要担心皇位继承出现什么波动,因此朱元璋想要办得隆重一些。

  在五月月底大朝会的时候,朱元璋宣布了這個消息。

  顿时,京师震动。

  听起来有些震撼,其实细想起来也是在情理之中。

  现在的大明太孙已经可以說基本掌控了,這些年来,不管是在军队,還是内政上,朱英都体现出了很好的能力,让现在的大明如此强盛,四海臣服。

  陛下的身体很多大臣也是看在眼裡,這是大限将至的征兆,提前传位也不无可。

  唯一比较紧张的大概就是燕王了。

  燕王府。

  朱棣和姚广孝对坐于凉亭之中。

  “沒想到這天還是要来了,当初我何曾想過,那与大兄有些相似之子,竟会真是大侄子,這說起来我自己都觉得荒唐,可偏偏他還就是。”

  “這些年来,我一直在想個事情,如果当初,我沒有生出那般心思,沒强行把他带到京师来,父皇自然也就看不见他,那将会是怎样。”

  “不過仔细想想,我也不曾后悔過,如果如果早知道会是今天這般。”

  “或许.诶.他确实很适当当皇帝,是真正的明君。”

  朱棣话到一半时,多番犹豫,最后无奈說道。

  大明的变化,是所有人都能清晰的看在眼裡,不管是大臣,皇子,亦或是黎民百姓。

  曾经朱棣就藩于北平,最大的心思就是想彻底的平定草原,哪怕是他自己觉得,這可能是完全做不到的事情。

  然而现在,有人办到了,還显得那么轻松。

  姚广孝也有几分感慨。

  “天命如此,贫僧初见太孙之际,便心思有些晦暗,生出诸多变化。”

  “如今想来,实乃是命之使然。”

  說到這裡,姚广孝微微一顿,继续道:“只是如今太孙龙气太盛,继位大宝之后,更是达之以巅峰盛况,如此威慑,易伤于类,王爷還需是要早些做打算才是。”

  “贫僧观太孙,犹如是雾中观花,水中观月,谁也不知太孙心中如何作想。”

  “或真,或假,无人可說清楚,只是王爷应不会忘记,当年太孙游走西域大漠,可从来不是善于之辈。”

  “因此王爷离得京师,当是越远越好,眼下便就是看那东胜神州了。”

  朱棣叹息道:“便就是怕徒增生变啊,不過现在我等也无能为力,只看太孙如何了。”

  姚广孝却道:“倒是有些办法,這段时日,王爷可让世子,王妃多多去宫裡走动一二,也能让陛下多念及几分旧情,這也就好办多了。”

  “当然,不能只是王爷,包括秦王,晋王,齐王都要如此。”

  “此番陛下提前放消息出来,连钦天监那边的日子都沒算出来,這說明陛下想要办得隆重一些,大致不是会在近日,贫僧推算,当在正月初一。”

  “留足半年时日,也能足够周边小国相继来贺了。”

  姚广孝本身就精通儒释道,因此很容易就能推算出最好的日子,况且陛下這么早宣布,自然也是为了更让太孙的继位大典更加隆重。

  实际上也正如姚广孝所推算出的那样,钦天监刘日新给出的最好日子,也是正月初一。

  正月初一作为一年之始,也是比较好是新君登基,意义上也比较特殊。

  别看還有半年多的時間,但实际上对于登基大典来說,已经是非常紧迫了。

  這跟一般的登基不同,象征意义更远大于实际意义,毕竟皇位的传承已经沒有悬念和变化了,大多数皇帝即位的时候,都是国不可一日无君,管他什么日子,能有多快就多快,以免生出变化。

  朱英的登基大典,更多性质上属于展示大明的辉煌强盛。

  其实按照古礼,朱元璋跟朱英都足以泰山封禅。

  按照《史记·封禅书》张守节《正义》解释:“此泰山上筑土为坛以祭天,报天之功,故曰封。此泰山下小山上除地,报地之功,故曰禅“。

  也就是說皇帝向上天汇报自己在人间取得的功绩,在之前,這几乎是每個皇帝心中的念想。

  自古以来,进行過泰山封禅也就六位,而第一位自然就是千古一帝秦始皇。

  一统华夏,自然足够封禅。

  封禅的终止,“头功”当属宋真宗,因为他打破了流传千年的规矩,进而使得后世的皇帝耻与他为伍,封禅就此消失在了歷史长河中。

  朱元璋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单单這八個字,便足以泰山封禅,但沒有一個大臣站出来說這個事。

  朱英倒是不怎么算,因为他现在的功劳,基本上都是挂在朱元璋的头上,虽然很多人都知道,大明能有今日之强盛,這跟太孙分不开干系。

  但不管怎么說,现在依旧属于是洪武年间,在位的皇帝是朱元璋。

  要等到朱英即位后,才能来算朱英的功绩。

  坤宁宫中。

  叶月清的神情有些担忧,遂轻声问道:“陛下的龙体”

  作为太孙妃,她非常的清楚,如果朱英想当皇帝,早就已经是皇帝了,以陛下的性子,巴不得早点如此。

  只是太孙自己不想這样,很多功绩都想算在陛下的头上。

  “放心吧,爷爷的身体還健朗着呢,沒啥事的。”

  “之所以要提前举办登基大典,也是爷爷想亲眼看看,這算是合了他老人家的心意了。”

  朱英虽然话是這么說,但心裡也很清楚,老爷子的身体确实是不太行了。

  他答应登基的事情,未尝沒有‘冲喜’的想法。

  叶月清问道;“殿下,關於大典的用度,该如何办置。”

  朱英想了想道:“此番登基大典,当邀請周边列国,附属国,但凡所能到之处,共同参与。”

  “现如今我大明国库也算是充盈,在置办上,就不要太多考虑花费的事情,办得隆重一些无妨。”

  “這些琐事,就劳烦月清操劳了。”

  叶月清道:“這都是妾身应当做的。”

  在朱英即位后,自然就是册封叶月清为皇后,不過皇后這边就沒什么大典了。

  朱英道:“此番登基大典,我想着也以阅兵的方式举行,一来是当年册封太孙之际,亦是如此,二来也是对其他小国的威慑,也能让别人明白,我对于军队的重视。”

  “沒有兵权在手的皇帝,哪能是叫什么皇帝,日后便是小文承继位,亦或是其他后世子孙,也应该重视兵权。”

  叶月清点头道:“殿下所言在理,只是這必然要进行一番军中演武,才能决出精锐之师。”

  朱英笑道:“也算是军队中的一件盛事吧。”

  “现在除了天竺之外,其他地方算是平和,渤泥国已入我大明疆域,原本该是讨伐满者伯夷国,只是爷爷那边一直不给下谕旨。”

  “我也明白,爷爷是想着,把开扩满者伯夷国的功绩留给我,之前在這事上,爷爷就說過多次了。”

  “天竺那边也就十几万军,只是前线战事,自也不可能参与,便是让其他各卫所,相继进行比试吧,時間還有這般久,也是来得及。”

  “一直沿用京营的将士,对于地方卫所来說,可不是什么好事。”

  现在大明的兵力已经是超過了两百万了,因为朱英注重军队荣誉,忠诚的关系,這也使得现在当兵不仅不会被排斥,還是個比较体面的事情。

  尤其是各地建立的军事学院,這相当于给了底层百姓们一條,除了参加科举外的新出路。

  因为秀才,举人已经被取消掉了相应的特权,而从军事学院毕业,是很容易走上军官的道路。

  军官和文臣,在现如今的地位上,差不多是对等的局面,况且大明四处征战,军人建功立业的机会变得多了很多,這也就导致每次进行征兵,自愿当兵的多不胜数。

  即便是很多都退役了,但這些年来新生的军队也越发多了起来。

  “殿下是否考虑到用原属国军?”叶月清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朱英闻言,也明白了叶月清的意思。

  這确实是個值得考虑的問題。

  所谓原属国军,也就是之前高丽,倭国,安南,占城,暹罗,真腊,草原,原有的军队。

  這些军队目前是作为大明的从军存在。

  他们如果能够出现在朱英的登基大典上,這也就意味着大明对于這些地区的宽容,相当于正式承认他们大明人的身份。

  只是略微想了下,朱英就认可了這個想法。

  对于现在的大明来說,疆域已经是足够大了,已经是管理不過来。

  想要真正把這些地区的百姓施以教化,除了移民的手段之外,文化上的渗透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

  所以平稳是现在大明疆域内的主旋律。

  于是朱英颁发了一道令旨,将抽调高丽倭国這些地区的原军队一部分,参加自己登基大典阅兵仪式。

  消息很快就在大明全国蔓延开来。

  在了解到太孙的登基大典会是在正月初一举行,许多地方上的大户人家,纷纷动了前往京师观礼的想法。

  京师已经很拥堵了,许多去過京师的在得到消息时,干脆就提前出发。

  免得到了那一天,连进入京师的机会都沒有。

  可以想象,今年的正旦,京师将会变得多么的热闹。

  最先发愁的就是京师治安司了。

  在消息刊登上邸报的第一時間,治安司左右都督直感觉头疼。

  人太多的话,一旦发生什么踩踏的事情,尤其是在太孙登基的這一天,那可就是他们的大罪過。

  最次都是被革除官职,严重点甚至要追究责任,說不定還会有牢狱之灾。

  因此治安司立即就开始准备,關於在今年冬季可能会发生的情况。

  现在蓝玉依旧挂着治安司大都督的名号,不過实际是事务是由左右都督负责,况且蓝玉人在天竺,這次的事情也顾不上。

  就在大明全国都在为太孙即将要登基的事情所准备时。

  中东地区,一则消息突兀的发生了,帖木儿暴毙而亡。

  对于整個中东地区,甚至是全天下来說,都属于是地震一般的事情。

  帖木儿虽然指定了自己的继承人,很显然,其他有资格继承的王子王孙,并不会就這么乖乖的听从。

  意味着一场大的风暴即将掀起。

  這对于大明来說,尤其是天竺地区,则是個非常不错的消息了。

  帖木儿一死,這边天竺地区的统领沙哈鲁,哪裡還有心思继续跟大明纠缠,连夜就率领着本部军队前往撒马尔罕去。

  剑拔弩张的天竺局势,顿时因为沙哈鲁的退走变得简单了许多。

  沙哈鲁非常清楚,如果自己继续待在天竺,等撒马尔罕的局势一明朗起来,他就很有可能要遭受来自后背的袭击了。

  蓝玉這边,也正好是收到了關於太孙要登基的消息。

  支原体肺炎混合感染,太难受了,大家多注意身体。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导航

热门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