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推演朱匣秋,仁誠大帝西征至耶路撒冷?

作者:山海虞神
142:推演朱匣秋,仁誠大帝西征至耶路撒冷?

  推演開始了。

  還是那個熟悉的開場方式……

  【洪武二十七年,八月!你在應天府的皇宮當中呱呱落地!你出生於大明皇室,一出生就喊着金湯匙,身份註定不凡!】

  模擬的畫面當中,當朱元璋看到那個剛落生的大胖小子時,臉上已經笑滿了褶子!

  這就是咱的孫子,老九的兒子,大明第三代太子,也是第三代皇帝啊!

  看這模樣,至少也得八斤往上吧?

  這一刻,朱元璋的感覺當真是相當的奇妙。

  就好像是提前就已經感受到了孫子出生時的喜悅。

  【你的父親是大明太子,同時還是那個讓北方草原和西域聞之色變的戰神!是大明皇朝的民族英雄!也是破逆軍的信仰!】

  【從你出生的那一刻起,你不管走到那,都如同身上散發這光芒,享受到衆星捧月的待遇,你的皇爺爺對你也是格外的疼愛!】

  【你的爺爺,是大明的開國皇帝,雖然皇爺爺對於過分溺愛,可你的父親卻對你極其嚴苛!】

  看到這裏,朱元璋有些不淡定了。

  咋自己疼愛孫子還有錯了?

  過分溺愛是不是太誇張了點啊?

  咱覺得沒啥問題啊!

  常言都說隔輩親,他這個當爺爺的不對孫子好,誰來對他好?

  指望老九麼?

  沒看到老九對他兒子多嚴苛麼?

  不行,溺愛就溺愛吧,咱就是要寵着孫子,愛咋咋地!

  【你父親要求你熟絡詩書,你5歲起就已經識得千字!六歲起就已經熟背唐宋數百多首詩!】

  【可你漸漸發現,這種待遇,只有你擁有,你父親對你的其他弟弟,就寬鬆許多!】

  看着幼小的朱匣秋滿臉的不忿,覺得朱櫟這個當爹的偏心,朱元璋不由笑罵了一句。

  你這小崽子!

  你爹那是爲了你好啊!

  他是在把你當成咱大明未來的繼承人來培養啊!

  等你長大了,就知道你爹的良苦用心了!

  千萬不要怪你爹!

  想到這裏,朱元璋也決定了,日後對於小孫子的教19育,一定要好好的引導,至少要讓他們父子和睦一些纔行。

  【在你的印象中,父親總是板着臉,眼神無比銳利,讓人無法直視,同時又威猛無敵,是公認的大明第一戰神!】

  【七歲的時候,你被送入了軍校,這是一個只有皇家子弟,還有全國各地的武狀元才能進來的軍校!】

  【而這個時候,你的戰神父親已經成爲了大明朝第二位皇帝,仁誠皇帝。你的爺爺朱元璋早就已經退到了幕後,當起了太上皇。】

  【對於這麼早就把你送入軍校,一貫以來對你疼愛有加的皇爺爺肯定是不贊成的。但是你父親卻堅持把你送了進去,你皇爺爺也沒轍了。】

  七歲怎麼就進軍校了?

  朱元璋看到這裏,不由皺起了眉頭。

  老九這個臭小子,居然還把自己給說服了?

  不行,說什麼也不能讓這麼小的孩子就開始接受那些軍事訓練,萬一給咱孫子練壞了怎麼辦?

  【在這裏,你碰到了比你大的兄長,朱高煦是這校園裏的小霸王,不過他也已經到了被封王的年紀!】

  【你看着朱高煦被封去了漠北區域,在軍校這段時間,你開始學習兵法,還有各種排兵佈陣!】

  【這裏的老師,都是皇爺爺那一輩打仗活下來的淮西勳貴,對你們也是極其嚴苛,尤其是你,父皇交代過,對你要嚴格要求!】

  看到這裏,朱元璋才明白了過來。

  原來朱櫟提早把這小子送進軍校,並不是參加軍事訓練,而是學那些理論知識去的。

  這多少也讓他放心了一些。

  如果是這樣,他還真沒理由阻止了。

  【九歲的時候,你的皇爺爺病逝,那個從小就極其疼愛你的爺爺靜靜的躺在棺槨中!】

  【大明的太上皇去世,仁誠皇帝要求全國百姓戴孝默哀】

  得,心塞的時刻再次到來。

  原來是每次模擬都要看一遍老大朱標是怎麼沒的。

  現在看樣子是每次都的看一次自己是咋沒得了。

  想到這裏,朱元璋是又無奈,又好笑。

  不過他心中並沒有太多的惶恐。

  能活到八十一歲,他已經很知足了!

  【你10歲後,開始要進行軍訓!和同輩比起來,你這都算是晚的,也或許是你的身份原因!因爲你是仁誠皇帝的長子,未來的太子!】

  【比起你的其他兄弟,他們8歲開始就已經舞刀弄槍了!這是一種從小就打下的武學基礎!】

  看到這裏,朱元璋不由得滿臉欣慰。

  因爲這個孫子,不光能文,而且能武。

  看的出來,這小子的確是遺傳了朱櫟的練武天賦,這一身功夫小小年紀就已經初見端倪,未來也絕不會比朱櫟這個老子差多少!

  【仁誠十年,你年滿15歲,父皇爲你尋了一門親事,你娶了破逆軍十一將中的劉奇的女兒劉非兒!】

  【可關鍵是,這是一個比你還大3歲多的大姐姐,按理說,女兒都是16歲就出嫁,她十八歲纔出嫁,是因爲在你們還小的時候,父皇就已經和劉將軍定下的娃娃親!】

  看到大孫子已經大婚,而且娶的還是破逆軍名將的女兒之後,朱元璋也是老懷欣慰。

  女孩子大三歲也沒什麼不好的,人家也是爲了你苦苦等了三年,要不然早該嫁人了。

  年紀大幾歲,穩着點,還會疼人啊!

  這小子好福氣!

  【從此,你有了自己的家庭,在你16歲從軍校畢業出來的時候,父皇冊封了你爲監國太子!】

  【衆多的皇子,都還在軍校中,父皇的要求,是要他們能文能武,上馬打仗,下馬治國,這是老朱家定下的規矩,不能從軍校順利畢業的皇子,是不會被封王的!】

  看到這裏,朱元璋不由得連連點頭。

  看樣子分封的規矩,在朱櫟在位的時候就已經得到了完善。

  皇家子嗣,但凡無法通過軍校畢業的,都不能封王就藩。

  而且這時候的藩位已經不是世襲了,已經改爲了能者居之。

  也就是說兒子想要頂替老子的位置,就必須要通過軍校的考覈纔行,否則就只能換人!

  這樣的做法多少有些嚴苛,但朱元璋也不得不承認,這或許是解決藩王尾大不掉的最好辦法。

  否則大明疆土這麼大,只要是皇子皇孫都分封,也分不過來啊!

  朱櫟即便再能打,他又能打下多少?

  總有分完的時候。

  【有一天,父皇突然問你,覺得大明的百姓生活水平如何?】

  【你的回答是,大明國富民強,城池富庶,百姓們安居樂業!你的話還沒有說完,父皇就打斷了你的話!】

  【父皇告訴你,大明當下的太平,都來之不易,你作爲太子,生在的時代不一樣!】

  【父皇告訴你,曾經的北方,每一次異族南下,北方之地都血流奔瀉,如澗水暴下,血濺天街,螻蟻聚食。飢鳥啄腸,飛上城北。】

  【北風牛溲,堆積髑髏。縱兵屠掠,遺骸十餘萬,橫屍遍野!你看到父皇越說越激動,最後都青筋暴起!】

  實際上這一刻的朱元璋,心頭也充滿了憤怒。

  一想到昔日大明子民被異族無情踐踏的時候,他內心就有一股無法遏制的怒火。

  沒錯,即便是後來的太子,也必須要時刻牢記這段歷史,要學會居安思危。

  從這點上說,老九的教育無疑是對的,也是成功的。

  小小的朱匣秋,那時候就已經知道了什麼叫非我族類其心必異了。

  要隨時都有危機感,才能不斷的鞭策自己永不懈怠!

  【你不知道父皇爲什麼要和你說這些!可很快你就知道了,西域一帶,由於曾經父皇大肆屠殺過西域聯軍,西域人稱你父皇爲第二個白起,因爲父皇西征和北伐屠殺的數量過於龐大,許多西方國家組成聯軍發起了聖戰!】

  【仁誠18年,最終你的父皇還是決定親自御駕出征,並且命你監國!】

  看到這裏,朱元璋又是一陣無奈。

  好傢伙,忍了將近二十年,朱櫟終究還是忍不住了啊!

  雖然這次推演沒有細說這二十年間發生的事情,但從楊詩雨和陳勇的人生推演當中他還是知道朱櫟之前應該也打過一次。

  只不過那一次之後被楊詩雨給勸說回來了。

  當時朱元璋還想着也只有楊詩雨勸得動老九呢。

  仁誠十八年,這時候大明朝的國力又是何其強盛?

  昔日的破逆軍更是已經成爲了所有國家聞風喪膽的存在。

  【父皇親自御駕出征後,你負責和母后在後方,一直都在不停的往前方補給,在你母后的輔導下,朝廷被你大理的僅僅有序!】

  【你奉旨監國,大臣們開始發現,這孩子性格有一些像皇帝,做起事來,不擇手段!同時也尚武,但文治方面,絲毫不比自己老爹差!】

  看到朱匣秋監國理政的細節之後,朱元璋也不由得連連點頭。

  這個孫子早期的教育,看樣子是想當成功的。

  朱櫟離開之後,他很快就能獨當一面了。

  就衝着這一點,已經和昔日的朱標不相上下了啊!

  而且有些方面,他甚至比朱標會做得更好。

  因爲他沒有朱標那般的寬仁,他知道恰到好處的把握一個度。

  不該仁慈的時候,絕對不會心慈手軟!

  朱元璋昔日對朱標最放心不下的也就是這一點。

  【仁誠28年,前線不停的傳來捷報!發起聖戰的教徒,節節敗退!聖戰也被打成了守衛戰!】

  【不久後,前線更是傳來,你父皇已經西征至耶路撒冷城!】

  好傢伙,打到耶路撒冷城了!

  這是要把西域那環繞在大明身側的七國全都滅掉的節奏啊!

  可惜的是這段推演當中是朱匣秋的視角,能看到的細節不多,很多細節也都是從那一封封捷報當中看到的。

  【可隨着大明領地越來越多,管理起來也難出許多,你發現母后因此勞累成疾,最後病倒!】

  【父皇得知後,班師回朝,或許這時候父親才知道,不能在打了!】

  這個老九,直到楊丫頭撐不住了,才知道後悔,一切都晚了啊!

  你要是能見好就收,又怎麼會讓這丫頭這麼快就耗盡心力,離開這個人世?

  唉……到頭來還是跟咱一樣的命運,早早地就把自己的老伴給送走了啊!

  想到已故的馬皇后,朱元璋就越發不死滋味了。

  他希望楊詩雨學習馬皇后,當大明朝母儀天下的好皇后。

  但他不想讓楊詩雨也和馬皇后一般早逝啊!

  【在母后的生命即將消散的時候,父皇才意識到,大明的版圖是變大了許多,可管理起來,卻也比以前忙的更多!】

  【任誠38年,你的母后因勞累過度成疾,最後病逝!享年58歲!】

  朱元璋發現,這個是無法改變的事實!

  也確實,爲了大明最後操勞而逝,也對得起楊丫頭這皇后母儀天下的稱號了!

  看到這裏,朱元璋無奈地嘆了口氣。

  回頭一定得多提醒老九,不管他聽不聽得進去,咱就當盡人事聽天命了!

  【你的母后走後,父皇如今也已經60多歲了,你們父子兩扳過110手腕,可你發現,即使父親已經老了,臂膀上的腕力依舊是你力不所能及的!】

  朱元璋看到這裏,有些想笑!

  這個老九即便是活到了百歲,也都是那般孔武有力。

  當兒子的還想挑戰老子,怕是有點不自量力了!

  咱的老九,不能以常理度之啊!

  【你的父親跟你說了很多他西征的故事!】

  【父皇總是會說:早上醒來的時候啊,就覺得自己是個二十幾歲的小夥子,能拉七擔弓,用90斤大長戟,披重甲,血戰三天三夜回來,睡大覺!你說,以咱這個年紀,上馬殺敵,下馬治國,古今往來那個帝皇,比得了我?】

  好傢伙,這話怎麼聽着似曾相識?

  他記得前兩天他跟朱櫟聊天的時候,就發表過類似的感慨啊!

  沒想到這小子老了之後,也給自己的兒孫來這一套?

  不過拉七擔弓,九十斤的大長戟他是做不到了。

  他現在的確是用不完的精力,但距離回到年輕時巔峯的狀態,那可差遠了!

  就從這一點上說,老九確實比自己強啊!

  【你的父皇越說越激動,講到了德蘭黑攻城戰役,敖托克將軍身中三箭,依舊帶着人在城牆上拼殺一步都沒有後退,身上的戰甲都被血浸透了回來的時候,哐哐飲了數口烈酒止痛,喫十張麪餅,還有三斤羊肉!】

  【你以後啊,要是當了皇帝,可不能因爲敖托克將軍是異族人,就要對他怎樣!】

  【哪怕是慫了一輩子的敖登格,這小子得知自己弟弟隨軍西征時,也硬是跟了上來,最後死在了哈薩克首都戰役中!】

  【咱這輩子啊,也已經打了半輩子仗了,現在就只想盼着你到時候能接手,當初跟着咱的破逆軍十一將,死的死,老的老】

  【仁誠四十二年十二月,敖托克將軍最後還是沒能熬過這個冬天,因常年舊傷積少成多,病逝於西域烏魯木齊!】

  【父皇得知消息,嗷嗷大哭,對於你來講,並不懂什麼戰友之情!你知道,父皇是皇帝沒錯,可打了半輩子仗,戰友之情,是你無法理解感受到的!而晚年的父皇,最珍惜的,就是戰友之情!】

  看到這裏,朱元璋沉默了。

  戰友情!

  自己年輕的時候,也有一幫兄弟啊!

  可現在呢?

  徐達、常遇春、李文忠等老將,一個個都離自己而去了。

  他雖然是皇帝,但也很珍惜昔日衆兄弟一起打天下時的情誼啊!

  只不過自從他當了皇帝之後,似乎一切都變了味道了!

  想到這裏,朱元璋的心頭又是萬般的無奈。

  分割線

  ps:!!!求月票!!!求評價票!!!!

  。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