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4:朱櫟要造大型海船,決意要東證倭國?
三國時期,東吳的造船業可是十分發達的,只可惜對於三國混戰,東吳的存在感並不高,所以很少被人提及。
除了造船業,東吳的海軍絕對是三國當中最強的存在,他們的航路遍佈黃海、渤海、東海、南海,勢力縱橫於當時的三國海岸線,也曾遠涉重洋。
也就是說,那時候的東吳就已經具備了外海作戰的能力,實力絕對不容小覷。
東吳的海船最多達七帆,據康泰《吳時外國傳》述,這種船自南海加那調州乘風航行至大秦只需一月,在多帆多桅船上,斜移的帆面各自迎風,後帆就不會擋住前帆的受風了。
而據吳人萬震曾任丹陽太守所著《南州異物志》記載,當時在南海航行的多帆海船上已經利用斜移帆面到合適角度,充分的利用風力“斜張相取風氣,而無高危之慮,故行不避迅風激波,所以能疾”。
這種方法在現代的木帆船上依舊使用,可見當時東吳在使用風帆航海技術上處於領先地位。
有史記載東吳在孫權時代就進行了數次大規模的海上遠行:其中包括吳黃龍二年公元230年日本、夷州航線的開闢。
吳嘉禾元年公元232年、吳嘉禾二:年公元233年、吳赤烏元年公元238年,分批多次去往遼東進行貿易、政治活動。
吳黃武五年公元226年,佔領交趾,促使扶南今三角國、林邑今南方、堂明今泰蘭德境內諸王各遣使奉貢。
聽到孫權居然有東吳造船的圖紙,朱櫟當即就來了興趣。
看來這個孫權除了看人準之外,也不是沒有其他的用處嘛!
他倒是要比較一下東吳當時造船的水準,和如今大明的相比孰強孰弱。
他自然不會腦殘到照搬東吳的戰船圖紙,那時候的東吳再先進,也比不上如今的大明。
只不過在很多方面,都是值得大明借鑑的,可以取長補短,不斷地完善如今大明的造船技術倒是真的。
“來,和本王仔細說說你們東吳的戰船都是怎麼樣的,本王全給畫出來。”
朱櫟立馬就和孫權溝通了起來。
可憐孫十萬自從出現就存在感不高,還一直被嬴政等人欺負,如今也算是看到出頭之日了啊!
“沒問題,包在我身上!”
孫權那個激動啊,立馬唾沫橫飛,滔滔不絕地講起了東吳的海船,就像是如數家珍一般,聽得嬴政等110人都一愣一愣的。
即便是諸葛亮這時也不得不佩服東吳的造船技術了。
反正當時的蜀國肯定是搞不出來的。
術業有專攻,他們各自發展的領域不一樣啊!
就這樣,一上午的時間,朱櫟幾乎都在和孫權討論着海船的事情,把諸葛亮等人都給冷落到了一旁,弄得幾個人只能乾瞪眼。
沒辦法,誰讓他們對海船都不瞭解呢?
這次倒是給了孫十萬這慫逼發揮的機會了。
中午的時候,朱櫟就把他改進好的諸葛連弩的圖紙和戰船的圖紙一併帶回了宮中。
朱元璋今天特意把楊詩雨兩女也給叫到了奉天殿一起用膳。
沒辦法,一想到昨天晚上模擬推演的大孫子,他心中始終不得勁。
雖說就算是虧欠,也是朱櫟這個當老子的欠朱匣秋的,但他還是恨不得幫朱櫟早點彌補一二。
溺愛就溺愛吧,反正這大孫子還沒出生,咱都得給他寵上天去!
誰攔都沒用!
剛到奉天殿呢,朱櫟就看到朱元璋一個勁地對着楊詩雨噓寒問暖,一旁的李貞卿看得滿臉的羨慕,還低着頭看着自己的肚子。
李貞卿啊李貞卿!
你這肚子咋不爭氣呢?
這一幕,讓朱櫟哭笑不得。
老爺子今天是受啥刺激了?
楊詩雨其實也挺懵逼的,雖說朱元璋自她懷孕以來,也經常關心一下她的的身子和胎兒的情況,但今天這關係顯然有點過分了啊!
搞得她都有些不知所措了。
“父皇,兒臣今天帶了好東西給您看。”
朱櫟拿着手中的兩份圖紙,打算轉移一下朱元璋的注意力。
“什麼好東西?咱沒興趣,咱現在就關心咱的大孫子!”
朱元璋卻是看都沒看一眼,語氣當中還帶着一絲不耐煩的樣子。
“父皇,您孫子都還沒出生呢,您現在關心他,他也不知道啊!”
朱櫟又是一陣哭笑不得。
這老爺子今天究竟是怎麼了?
“要你說!咱關心大孫子,又不用他知道。咱自己心裏舒坦不行麼?”
朱元璋就像是個老小孩在鬧脾氣一般,直接就讓朱櫟三人都看傻眼了。
好傢伙,這孩子還沒出生呢。
真要等孩子生出來了,還不得被朱元璋寵上天啊?
當初的朱允炆,也沒有被朱元璋寵溺到如此地步吧?
“父皇,您真不看看?這可是兒臣剛畫出來的重弩設計圖,還有海船設計圖!”
朱櫟將手中的圖紙在桌面上直接攤了開來。
朱元璋聞言頓時就來了精神。
隨即故作爲難地沉吟道:“看在你這麼辛苦弄出來的份上,咱就勉強看一眼吧。”
朱櫟心說這老爺子還挺傲嬌。
“這重弩是你剛剛設計出來的?”
朱元璋僅僅是看了最新設計的重弩一眼,就完全被吸引住了。
因爲這重弩的樣式,和他曾經在推演畫面當中看到過的相差無幾,可以說是一模一樣啊!
“沒錯。兒臣先拿來給父皇過目,如果父皇同意,兒臣就交給工部,讓他們先根據這圖紙先做一把樣品出來。”
朱櫟點頭解釋道。
“做!一定要做!”
“這可是好東西,威力絕不在大炮之下!”
“你下午就去工部,讓他們給咱加班加點的搞一把出來,咱要親自試射!”
朱元璋的語氣都跟着激動了起來。
這玩意,說是鎮國重器都不爲過啊!
而且這種重弩雖然也是大型設備,但肯定比笨重的大炮分量輕啊!
這要是大批量裝備邊疆城池,還要怕他國來犯麼?
誰來誰死啊!
“您再看看這個!”
朱櫟就把新式戰船的圖紙也攤開給朱元璋看。
“這個是海船?還是裝備了重弩的海船!”
朱元璋不由瞪大了眼睛。
好傢伙,根據朱櫟在圖紙上標註出來的長度,這海船光是長度都過百丈了吧?
但很快,朱元璋就發現了不一樣的地方。
因爲朱櫟畫出來的戰船還分爲兩個款式。
一款是九連巨帆的重型海船,而另一款卻是完全沒有帆的海船。
“這沒有桅杆沒有帆的海船,是你還沒有畫完麼?”
朱元璋看到這裏,指着那沒有帆的海船就問道。
“父皇,這款沒有帆的海船,將會是咱們大明未來造船的方向。兒臣會讓工部調撥一批人出來,專門研究一種叫蒸汽機的東西。”
“到時候不需要帆,我們的大船依舊能夠在海中乘風破浪,而且速度比帆船更快!”
朱櫟一臉認真地解釋道。
“蒸汽機是什麼雞?”
朱元璋眨了眨眼睛,臉上滿是迷茫之色。
“蒸汽機不是雞!兒臣現在也不知道怎麼跟父皇解釋。”
“這樣吧,兒臣會盡快讓工部造一臺簡易的蒸汽機出來,您到時候一看就明白了!”
朱櫟苦笑着解釋道。
其實蒸汽機的原理相當的簡單,而且世界上最早的蒸汽發動機,早在1世紀的時候就已經被希臘人發明出來了。
只不過後世到了十六世紀末才發明了第一臺蒸汽機車。
以大明目前的工業水平,其實只要明白原理,製造出各種類型的蒸汽機,也就是時間問題。
當然,這需要時間,至少短時間內是無法投入實際使用當中的。
所以朱櫟設計了兩款海戰船,目前還是要以第一種帶桅杆的重型海船爲主。
雖然世界上第一臺蒸汽機肯定輪不到他朱櫟,但第一艘蒸汽機船應該就是他朱櫟發明出來的!
但這其中還有一個問題,那就是實用性的問題。
因爲蒸汽機弄出來並不難,難的是蒸汽機的整體運用和改良。
打個比方,想要批量生產蒸汽機,就得解決工業化的問題,這需要真正意義上的工廠來實現工業化的生產。
顯然,這一點目前的大明還是沒辦法做到的。
又比如蒸汽機船都能造出來了,蒸汽機車呢?
你把車子造出來又有什麼用?
就大明這基礎設施建設,有露面能給你開麼?
估計也就皇宮裏面還能開開,應天府內開着都費勁啊!
所以有關於蒸汽機的事情,朱櫟想過了,他只讓工部進行深入研究,並且在一定範圍內進行運用。
等日後達到一定條件了,自然而然就能普及了。
這需要一個變革的過程,或者說已經相當於是工業革命了。
“那好,咱就等着看你這個什麼機!”
朱元璋點了點頭。
“是蒸汽機!”
朱櫟哭笑不得地提醒道。
“不管什麼雞,只要對大明有用的東西,咱絕對支持你。”
“對了,今天早朝上的事情你都知道了吧?”
朱元璋突然話鋒一轉地問道。
“聽錦衣衛說了。不過兒臣更關心的還是那些小國來朝貢的事情。”
朱櫟點了點頭,直接就把楊啓舌戰羣儒的事情給跳過了。
“說說你的想法!”
朱元璋頓時就來了興趣。
“兒臣北征,從韃靼、瓦剌還有西域帶回來的財富,應該能讓大明國庫充盈起來。但漠北那邊的軍事要塞要花的錢還很多,就像是無底洞。”
“這幫小國家能跑來送錢,自然是一件大好事。”
朱櫟笑着點了點頭。
雖說國防設施建設是必須的事情,但是大明也得量力而行,每年能夠用在軍費上面得錢財也是有限的。
國庫充盈的時候,擴大軍隊的投入倒是沒有什麼,但金山銀山也有喫完的時候。
“你說的不錯。這的確是一件好事。”
朱元璋深以爲然地點了點頭。
“但是兒臣以爲光是這樣還遠遠不夠。兒臣還想着儘快開放海域,但同時相應的提高關稅,如此便可源源不斷的從海上吸取財富。”
“這也是兒臣爲什麼要設計海船的原因。大明的海軍也要儘快的建立起來了!”
朱櫟正色地說道。
朱元璋聞言便是雙眼一亮。
禁海,是朱元璋早期無奈之下的選擇,雖然解決了一些來自海上的隱患,但同時也阻斷了沿海國家的商貿往來!
這的確是一把雙刃劍。
但朱元璋這麼做,也有他迫不得已的原因,畢竟建國之初,還是要以穩定爲主啊!
更主要的是,他從朱棣的模擬人生當中可看到了鄭和下西洋的事情,雖然他並沒有模擬過下西洋的細節,但這件事情在朱棣的帝王生涯當中可是濃墨重彩的一筆啊!
即便是朱元璋,也感覺心頭癢癢的,想要在有生之年能夠看到大明朝的海軍能夠遠渡重洋!
爲此,他還特別留意了那個叫馬三寶的小太監,特意把現在還在燕王府服役的馬三寶調回了應天府。
爲了這件事情,朱棣當時還琢磨了好久,不明白老爺子爲什麼因爲一個太監興師動衆?
難道這個馬三寶居然是朱元璋一直安插在自己身邊的眼線?
且不管朱棣當時如何胡思亂想,總之馬三寶如今已經在宮中,而且就在朱元璋的奉天殿。
朱元璋也考慮着什麼時候朱櫟入主了東宮之後,就把這個馬三寶直接安插到朱櫟身邊去。
到時候他再提點兩句,說不得這個鄭和下西洋的事情,也就在朱櫟在位期間發生了呢?
雖然朱元璋對於朱棣的帝王生涯不盡滿意,但下西洋的功績他還是挺在意的。
當然,這一切朱櫟還不知道。
他也想着馬三寶現在說不定還在燕王府呢,考慮着啥時候能夠找個藉口把人給要回來。
“你是想造海船,攻打東瀛纔是真的吧?”
朱元璋沉吟了片刻,大概已經琢磨出了朱櫟的意圖。
之前他三番兩次和朱櫟提到東南倭患的事情時,朱櫟就已經表現得相當憤怒了。
“父皇慧眼如炬,還真是什麼事情都瞞不過您。”
“不過目前咱們大明還是要以發展海軍爲主。至於以後的事情,以後再說。”
朱櫟並沒有隱瞞自己的意圖,但他同樣知道,造船和訓練出一支合格的海軍遠不是一兩年就能夠完成的任務。
他給自己定了一個五年規劃。
因爲在他看來,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如果按照歷史上一般病逝,那他必然登基爲帝了。
那時候,差不多也是他這個五年規劃的尾聲。
當然,他和他那個未出世的孩子朱匣秋都不知道,他們的老子都有的熬呢!
朱元璋的壽命,也早就被帝王模擬器給更改了。
按照模擬器原來得推演,洪武二十九年,朱元璋就會退位給朱櫟,從而獲得相當於提前退位時間的雙倍壽命獎勵。
三年不到的時間,獎勵了五年多的壽命,再加上那2天的壽命,也就是朱元璋足足能夠多活十年呢。
朱櫟決想不到,他老子不僅還會多活十來年,而且還會提前將位置就傳給他。
“好,你有這樣的想法,咱就放心了。”
“海軍的事情急不得,戰船可以造,但萬事不能操之過急!”
朱元璋聽完朱櫟的話,更是滿意地點了點頭。
步子邁達了,容易扯到蛋的!
好在朱櫟做事雖然有些激進,但始終把握着一個分寸。
分割線
ps:!!!求月票!!!求評價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