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內容

第三十五章 朕的刀未尝不快

作者:霸道总裁胖总
有杨士奇带头提醒,几人也是都明白了皇帝的态度与决心。

  夏原吉欲言又止,终究沒再反对。

  朱高炽终于再度露出笑容,說道:“既如此,摊赋入亩便交由内阁着手完善,户部务必要全力配合,尽早拿個章程出来。”

  摊赋入亩牵扯到的细节很多,不是简单下個旨意诏书,就能够平稳推行下去。

  别的先不說,光是把地方的繁杂赋役整合统一起来,再摊派合并进土地税。

  這就是一個不小的工作量,而且還很容易发生地方官吏,渎职舞弊的现象。

  要如何规避這些现象,就得朝廷中枢来想办法。

  无外乎加强监督,派遣可靠人员充当钦差,去地方督办,甚至可能還要巡察御史去暗访。

  還有,为了能够整合平均地方赋役,那么就必定要在曾经的裡甲制之外,重新設置一個全新的征税统计衙门。

  因为按照大明的徭役制度,大部分赋役都是由地方的裡甲代为征办,再移交给上级官衙。

  最后一点,也是最为关键的一点,摊赋入亩本身在实行過程中,是会涉及到田亩的重新清丈,从而做到摊赋入地、按亩计税。

  重新清丈土地,意味着鱼鳞册、黄册都要重新更化,也意味着士绅地主藏匿兼并的土地人丁,都会被暴露出来。

  這可是在明晃晃的割地主士绅们的肉啊!

  如此激烈的政策下,那些官绅不可能束手坐看,届时江浙地区士绅,以及朝堂上出身其地的官员,他们的朋党派系少不得要闹出些动静乱子。

  “江浙一带怕是要再起波澜了……”杨士奇悠悠叹息。

  杨荣說:“這是一定的,陛下决心已下,若有人胆敢阻拦,少不得要如太祖高皇帝一般,杀個人头滚滚。可笑,世人皆以为陛下‘仁厚’,却不知陛下也类太祖……”

  也类太祖?

  太祖高皇帝对待“多好士”的江南,可是从不手软,不仅定下重税,而且也不允许江南官员在朝中数量太多。

  有记录朱元璋时期,杀掉的贪官污吏多达20余万,其中大半都出身于江南繁华之地。

  以至于到了今日,都還有江南官绅在偷偷怀念建文帝,建文帝对他们可是真的“好”哇!

  要什么给什么,免除江南重税,给予赋税优免,還让江南士子担任户部要职。

  可惜了,這么好的皇帝,却被自己的亲叔叔拉下了皇位。

  黄淮忍不住說道:“陛下還是太着急了,這天下终究還是离不了士大夫,摊赋入亩一出,牵一发而动全身……”

  金幼孜却摇头冷笑:“哪有什么牵一发而动全身?這天下也从来都沒有离不开谁過,天子昏庸则王朝崩殂,士大夫若行不法,亦是要论罪入狱。陛下要摊赋入亩、赋税合一,此功在社稷,利于千秋的大业,何来不妥?关键只在于,陛下能坚持到什么程度。”

  金幼孜說着,全然沒有顾忌所谓官绅利益,虽然他也属于官绅的一员,但這家伙比较认死理,在他的眼裡,家国天下可比官绅私利重要的多。

  也正因如此,朱棣才让他在内阁,并且经常带着他随军出征,好方便时刻督促自己。

  杨荣笑道:“陛下已有决心,摊赋入亩未来势必是要推行全国的。而且,只要摊赋入亩能够稳定落实下去,那百姓身上的负担就可极大减轻,便是說一句功德无量,也不为過。”

  听闻杨荣之言,几人都是微微点头,他们虽然对“摊赋入亩”有着各种忧虑,但這的确是個利国利民的善政。

  不但对百姓而言可以免去沉苛劳役,也能对皇权起到极大巩固。

  新皇登极不過几月,只要“摊赋入亩”的善政能够坚持下去,由于永乐年间战争频繁,对百姓造成的伤痛怨气,就可迅速消弭,還能进一步稳固陛下的皇位。

  而且,還能对渐渐抬头的江南官绅,起到敲山震虎的作用。

  可谓一石三鸟!

  一直沒怎么說话的夏原吉忽地說道:“能有如此经国之才,也不知那林煜,又是何等风采?”

  他這番话同样也触动了杨士奇几人,這一次的隔空“斗法”,无疑是他们又败了。

  不過败了就败了,他们也沒什么不服气的,只是对待林煜却也愈发好奇起来。

  毕竟,内阁作为皇帝的秘书机构,许多信息都能够快人一步。

  对于林煜的出身籍贯,以及身犯之罪,早在這些天下来就被内阁几人给查了個遍。

  只是一方僻县土豪的儿子,连秀才功名都還沒有考取,充其量只能算一個童生。

  在整個大明,這样的人不能說有很多,但也绝对算不上少。

  而且最大的疑点,也是最让他们迷惑的,就是這林煜居然是自己跑到县衙门口,然后就這么当着诸多衙役的面,写反诗谋逆。

  算是证据确凿,连刑部那边复核时,都有些摸不着头绪。

  根据案情的一些细概,他们倒是知道,這林煜虽为长子,但并不被父亲在意,相较之下,他的庶出弟弟却很受喜爱。

  总不能是为了报复兄弟,才写诗谋反的吧?

  ……

  却說华盖殿中,杨士奇几人已经乘坐轿子离开。

  朱高炽目光落回桌上堆积的奏章,有一本摆在了最上,是礼部呈递關於先皇庙拟定的奏本。

  经過几個月的争论,礼部那边总算给出了结果,庙号初定为太宗,這无可置疑,唯有谥号還在商酌,但终究脱不开一個“文”字。

  這并非乱用,谥号文皇帝,寓意:经纬天地曰文,道德博闻曰文,学勤好问曰文,慈惠爱民曰文,愍民惠礼曰文,锡民爵位曰文。

  而在历代大一统王朝裡面,太宗也大多都是以文皇帝为谥,好显示功绩与王朝的强盛。

  能用武皇帝的,不能說恶谥,但普遍所处时代都不太平。

  “父皇累战一生,打下了万邦来朝的赫赫天威,却也为国库带来沉重负担。如今大明需要一位仁皇帝,依照林先生所說,這個仁宗朕却是当仁不让了。”

  朱高炽說着,忽地眼神幽暗,沉声說道:“不過,太祖腰间的宝剑血犹腥,可朕手裡的刀也未尝不快!”

  如若真的有必要,为了顺利推行“摊赋入亩”,他不介意抛却一向“仁厚”的形象,对广大江南官绅举起屠刀!

  。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导航

热门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