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您可真是活阎王!
传位给燕王??
听到张宁的回答,在场的所有人顿时都吓出了一身冷汗,差点沒吓得当场跪下。
你特么有毒吧?可真是個活阎王!
說不定陛下盛怒之下,能把咱们给一锅烩了。
就连汤和也嘴角一阵抽搐,不着痕迹的往旁边挪了几步
這小子,真不熟!
哼,哼!终于忍不住露出马脚了?
朱允炆冷笑连连,而原先還在羡慕妒忌恨的黄子澄、齐泰等人眨了眨眼,都有点沒回過神来。
什么情况?
很快!
那些跟张宁靠近五米内的一众大臣,都慌忙的挪着脚,缓缓拉开距离,生怕别人误会
這小子,死定了!
天晓得陛下等下砍的时候,会不会一個不高兴,再砍多几個?
当然,也有一些大臣暗道可惜。
這显然受到陛下的器重,可是一個平步青云的机会!谁也沒想到好好的局面,能崩成這样。
唉……
敢在动不动就剥皮充草的主儿面前,如此肆言一番,也足以在青史留名了。
“你....”
不出所料。
听完张宁的话后,朱元璋已然火冒三丈。
只是沒等老朱开口。
自以为能成为老朱嘴替的齐泰,黄子澄两個拥护朱允炆派系的元老人物,像是鬣狗闻到了血肉一样,目露癫狂:
“无知竖子,简直一派胡言!”
黄子澄口沫横飞,更是高声怒骂:“太孙上膺皇命,下承懿文太子之嫡长,本就天命所归!乃天地所造之才!”
“又岂可容你诬蔑,贬低的?”
說着,他還不经意的瞥了一眼旁边的齐泰。
“黄口小儿!”
齐泰立即附议道:“陛下,臣等斗胆建议立即将這冒犯天颜的狂臣当场处死!”
“暗藏祸心!此僚不死,不足以安天下!”
又有一大臣站出来疾呼。
黄子澄、齐泰又自以为不着痕迹的看了一眼朱允炆。
朱允炆适时道:
“皇爷爷,孙儿也不知道张卿是如何得出我沒有才能一說,但我觉得张卿是张将军之子,张将军在世之前一心为我大明,屡战奇功,我相信张卿也是处于为我大明江山社稷计,才会說出這般话的。”
“孙儿以为张卿沒有私心!”
啪!
甚至他還不惜跪下求情。
呵!
一番說辞,還屡次强调,尤其拿张宁的父亲来說事,暗指這可能是承蒙父荫的纨绔。
再之后,接上一句沒有私心,那也就是有私心!
朱允炆表面装作大方,可這一套表演实在過于拙劣了。
起码在老朱面前是不够看的。
至于在场的文武百官,稍微闻上一闻,也闻到了其中杀意,都在纷纷低声指责起始作俑者。
也有几位原本看好张宁,为人正直的大臣,例如都察院佥都御史茹太素,此时脸色难看了不少。
可惜了,這可是敢于直谏的好苗子,竟然就要這样沒了?
要是他们能早点发现他,并且早做教导,日后肯定能接他们班的。也能为大明盛世,贡献一份力量。
可现在皇太孙既然出手了,并且惹恼了陛下,那意味着沒有机会了。
死定了!
毕竟为了巩固皇太孙的位置,陛下可是杀了不少人,自然不会在乎再杀多几個。
“一百亿,我来了!”
听着周围的低声责骂,张宁稍微放下了心,就差顺便将落井下石的黄子澄、齐泰给臭骂一顿了。
呸!狗东西!
我要怎么样那是我的事,但你们一再贬低来踩我,那也不影响我骂回去。
不過想着那一百亿,他又有点心花怒放:
老朱,搞快点!在场所有大臣都提议给我個痛快了!
你就从了吧!
然而!
任谁也沒想到,一向杀人如麻的朱元璋此刻却颇为安静,他正砸吧着嘴儿,回想着齐泰几人方才给朱允炆使眼色的一幕。
不禁心生疑窦!
若是過往,老朱自然会置之不理,毕竟你们搞小动作是你们的事,皇位已经确定了。
但今日朱由检的出现,却让老朱有了警惕。
朱允炆看似心善的举动,会不会是齐泰和黄子澄這两人让他装出来的?
這其中有沒有小九九?
毕竟,老朱看重朱允炆的一点,便是他为人孝顺,還承诺不会对那些藩王叔叔下手。
但到底是不是這样做的,现在還真不好說。只能等下再去问问了。
于是,老朱眯着眼道:“好,那皇爷爷就依你,咱再给张宁這小子一次机会!”
此话一出,场内的人更是被震了一惊。
依着老朱的性格,這会儿不是早该大杀四方了嗎?
九族消消乐!
愤怒进谏的齐泰和黄子澄也都看傻了,至于跪在地上‘求情’的朱允炆,心中更是有一万匹草泥马在奔腾。
皇爷爷你不对劲儿!
孙儿也就只是客客气气的彰显皇家风范而已,您老赞我两句就把他拉出去砍了便是,怎么就說依我了呢?這十分的不对头。
听到這裡,朱允炆脸上的失望掩饰不住的露了出来。
可這也正中了老朱的猜测。
以老朱多年来用人经验、治国之道来看。
這乖孙儿還真有可能是装的,并且受到了别人的唆使。
這一点,真的不像他。
“罢了罢了!且让张宁這小子多活几刻,看看他還有什么大话要讲吧!”
看到這裡,老朱摇了摇头,不再看朱允炆,而是看向了张宁,听听這小子還有什么想法要說,“张宁,咱的太孙替你求情,咱准了。”
“咱今日便好想问问你,你为何要咱干脆传位给燕王?”
看着朱元璋,张宁一脸懵的咬了咬牙。
他是真沒想到啊。
老朱变成忍者神龟了嗎?
這都不动杀心。
可不像你啊!
既然如此,那老子就豁出去了!
张宁干脆也不再行礼,看着一旁佯作为自己求情的朱允炆高声问道:“敢问太孙殿下,若是百年之后,您会不削藩嗎?”
說罢,他又看向了一旁的黄子澄和齐泰,“二位大人,若是殿下不想削藩,两位大人,难道也不会进谏上奏提议削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