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求求你,把我噶了吧
汤和不由得竖了個大拇指。
把削藩的锅甩出去了!
“张宁,你這是想凭空污人清白?”
听到张宁這话,黄子澄和齐泰当即急眼了,当即激动的喊道。
朱允炆也走了出来冷哼道:“皇爷爷,张宁皆是胡言乱语,不知所谓,孙儿断无削藩之念啊!”
张宁沒等朱允炆多說,便继续道:“殿下亲承断无削藩之意?现在我是相信的,但殿下能保证您的一众后世之君也是如此,他们皆是陛下骨肉至亲,但于殿下而已,却不是什么骨肉至亲吧?”
“古早有言,五代即降,亲不過五代!出了五服,陛下的至亲骨肉還是皇孙殿下的至亲嗎?届时咱大明手握兵权盘踞九边的九大塞王,难道也会认为陛下的骨肉是至亲嗎?那时的天子就不怕嗎?!”
一言一句,听到在场所有人脸色大变。
“啪!”
刚整理好的桌子,当场被朱元璋再次掀翻,怒声道:
“好你個张宁!无论如何,五代五服那也是咱天家至亲,岂是你所說的断亲断祖!”
“陛下息怒!”
有人吓得当场跪下,也有一些向张宁使了使眼色:差不多够了,莫要再胡言乱语了。
求求了,给條活路吧!
张宁却是毫不让步,继续反问道:“既然如此,臣斗胆询问一下句容的朱家是何封位?为何陛下继位之后,并沒有封赏句容朱家尚有皇权的二百人呢?”
静!
全场一片寂静!
张宁此话落后,满朝大臣暗吞唾沫。
为啥不封?
封你奶奶個腿!
熙祖裕皇帝朱初一,老朱他爷爷那辈就迁到凤阳了,老朱压根不承认句容朱家巷那些所谓皇亲国戚。避免闲谈,他才封赏了几個自家的祖宗。
被戳中痛点的老朱,眉头当即一紧,虽然不想回答,但還是咬牙回了一句:“咱封赏這些八竿子打不着一处的亲戚作甚?”
张宁当即顺杆而上,补充道:“自德祖玄皇帝至今,我大明不過历五代,一百五十余载而已!难道在陛下的眼裡,我大明难道五代天子都撑不過,连一百五十年的国运也沒有嗎?”
轰!
张宁此话一出。
像是一枚炸弹在朝堂炸响一般。
引起了全朝轰动!
老朱也被他這话问得愣在了龙椅之上。
自家的家谱,老朱比谁都清楚。
仅仅一百五十年而已,别說自己孙子的后世之君了,就连他自己的后世之君也未必会承认那些五服之外的所谓亲戚了。
就算他知道那些亲戚是姓朱的。
是朱家人。
但也仅仅只是勉强的沾了他皇气的亲戚而已。
纵然是老朱他家的亲兄弟,老朱对他们的封赏,也不過是享乐无权的郡王而已!
而這些亲戚。
再過五代五世,就真的是八竿子打不着一处的亲戚了。
或者說還算個球亲戚。
這样一来,要是不削藩,日后肯定会有一番龙争虎斗,分個你死我亡。
看在场沒有一個人言语,张宁也不再拖沓,再次高声道:“故臣以为,陛下百年之后的后世之君,亦或者是皇太孙必然会有削藩一举!這是人性使然,也是歷史的必然!”
此话一出。
又有人站不稳了,喉舌干燥的吞了口口水。
就连茹太素等看戏的文武百官也都被张宁這话炸得脑袋嗡嗡响。
汤和也沒想到:张祥那一介武夫,竟然生下了這般嘴舌厉害,能言善辩又胆大的儿子。
实在是让他们大开眼界了。
可胆大不是命大,能說不一定能活!
面对当朝天子,生死就在其一念之间,错一言即会丧命当场。
但那一番话,的确是說到了陛下心坎裡去了。
“大胆!张宁注意你的措辞,什么叫陛下百年之后?陛下与天同福、寿与天齐,你小子就是在胡說。還不快些认错?”
汤和和着稀泥,耍起了光棍。
“沒错,你這竖子說完還不快快退下!”茹太素也帮起了腔。
再說下去,你老张家就要断子绝孙了。
其实几人跟张祥都有些交情,所以于心不忍看着這小子继续在作死边缘来回试探。
只是。
张宁像是沒听懂他们的话一样,仍坦然自若的站在原地一动不动,這让他们实在是看不懂。
更让他们大跌眼镜的是。
眼看着满脸怒容的老朱,竟然在爆发的那一刻压住了自己的怒火,握着拳头继续道:“继续說!”
张宁当场懵逼了。
他真想骂老朱是不是变成忍者神龟了,這么能忍嗎?
這都不砍我嗎?
還是你老朱最近吃斋念佛不杀人?
看着纯属想找刺激的老朱,张宁继续问道:“九塞藩王兵权凌驾于兵部之上,且九边需要自内地调拨粮草供养,敢问在场的大臣孰能忍此等藩王擅权?”
“敢问陛下,你会纵容此等凌驾于朝廷之下的藩王权力存在?”
“此时于九边藩王而言,陛下乃是其父,自不敢违抗父命。”
“可陛下难免有晏驾的一天,到时候九塞藩王都是继位的皇太孙皇叔,试问九边藩王会心意臣服忍受自己子侄对他们发号施令?敢问在场满朝百官有谁能对九边藩王发号施令?!”
此话一落。
满堂肃静
朱元璋眉头皱得更深了。
他觉得张宁所說虽然狂妄难听,但不无道理。
在他在位之时,胡惟庸就敢擅政专权。
若是自己晏驾,呸,要是自己百年之后,這些所谓的大臣能看着自己的儿子们独掌大权?
听到這番话。
老朱的眼神变得更加的刀人了。
但更多的是震惊。
因为张宁說的有道理就算了。
還把他在场的所有大臣都骂了一遍,說他们不会坐视藩王专权,拉他们下水。
现在還把他日后最有可能继位的朱允炆也骂了,得罪了。难道這张宁一口一個骂朱允炆无才无能,难堪大用,就不怕朱允炆继位后,找他算账?
到时候就不是他大明活不過一百五十年了,而是你活不過今日。
难道這小子真是不怕死嗎?
活腻了嗎?
当然不是!
在善于帝皇之术的老朱看来,显然這是否定的。
忠言逆耳,大臣越是难听的话,反而越会得到帝皇赏识。
自古以来也是如此。
敢說這种话的人,一般都不会拉帮结派,只效忠天子!
甚至只要帝皇给個眼神。
就有人恨不得将其扒皮拆骨而后快。
根本不需要自己动手。
想到這裡,老朱看张宁的目光中逐渐变得慈祥。
可這目光,却是让张宁起鸡皮疙瘩。
咋回事?
老朱這是看上自己了嗎?
别呀!
求求你,快把我噶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