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 3.整肅朝綱
百姓們得知祖龍帝和武王歸來的消息,紛紛聚集在皇宮外,希望一睹兩位傳奇人物的風采。
宮內,嬴政和惡夫早已起身,準備開始新的一天。
“陛下,今日該如何安排?”惡夫問道。
嬴政沉思片刻:“先召集文武百官瞭解朝政,再親自巡視咸陽城,看看民生疾苦,最後細查國庫與糧倉掌握實情。”
殿外傳來通報聲:“陛下,百官已在殿外等候。”
“宣。”嬴政正了正衣冠,端坐於龍椅之上。
惡夫站在一旁,目光如炬,掃視着魚貫而入的百官。
昔日雄獅般的大秦官員,如今卻多是面帶菜色,神情怯懦。
尤其當對上惡夫犀利的目光時,更是不敢直視。
嬴景也來了,恭敬地站在羣臣之首。
“啓奏陛下,根據您的旨意,城中已開倉放糧,民變已基本平息。”嬴景稟報道。
嬴政點頭:“很好。李平,關於朝廷現狀,你來詳細奏報。”
丞相李平上前,戰戰兢兢地道:“回稟陛下,自從陛下您與武王離世後,大秦經歷了幾代皇帝。扶蘇繼位後勵精圖治,國力鼎盛;扶蘇之子守成有方,維持了太平;到了先帝時,邊疆略有動盪,但國內尚且安定。”
“然而,近年來天災不斷,加之邊疆四處用兵,國庫逐漸空虛。官員俸祿拖欠,導致不少人貪污受賄,民怨沸騰。而今陛下回歸,實乃大秦之幸!”
嬴政又問:“邊疆情況如何?”
兵部尚書上前道:“回稟陛下,北疆匈奴餘部近年來有所坐大,常常侵擾邊境;西域諸國也時有動盪,部分地區已脫離大秦控制;南方的楚地舊族屢屢作亂;東海扶桑更是已經三月未繳貢賦。”
“軍隊呢?還有多少兵力可用?”惡夫沉聲問道。
兵部尚書回答:“武王大人,目前全國尚有常備軍五十萬,但分散各地,難以集中。咸陽附近的禁軍約有五萬,可惜軍餉拖欠,士氣不高。”
嬴政眉頭緊鎖:“國庫現狀如何?”
戶部尚書面露難色:“回稟陛下,國庫存銀僅夠支撐三個月軍餉,糧倉存糧也所剩無幾。若不盡快徵收賦稅,恐難維持朝政。”
聽到這裏,惡夫再也按捺不住怒火:“荒唐!我大秦曾富甲天下,怎會落得如此田地?爾等身爲朝廷重臣,難辭其咎!”
百官噤若寒蟬,無一人敢擡頭。
嬴政嘆息一聲:“事已至此,責備無益。當務之急,是拿出切實可行的方案,挽救危局。”
他環視羣臣:“諸位,有何良策?”
殿內一片寂靜,無人敢率先發言。
惡夫冷笑:“怎麼,平日裏不是挺會誇誇其談的嗎?現在怎麼都成了啞巴?”
終於,一位年輕官員鼓足勇氣上前:“臣有一策,不知當講不當講。”
嬴政示意他說下去。
年輕官員道:“當今之計,可分三步走:一是減輕賦稅,安撫民心;二是裁撤冗官,削減開支;三是整頓軍備,先保關中安全,再圖恢復邊疆。”
嬴政略感驚訝:“你叫什麼名字?”
“臣王岑,戶部主事。”
“好,有膽識,也有見地。”嬴政點頭讚許。
又有幾位官員陸續提出建議,有的實際可行,有的卻是紙上談兵。
嬴政耐心聽完,最後拍板道:“王岑所言三步策略可行,即日起實施。另外,朕決定親自巡視咸陽城,李平、王岑隨行。其餘人等暫且退下,各司其職,不得擅離。”
“臣等遵旨!”百官齊聲應道。
待羣臣退去,惡夫輕聲道:“陛下,這些人中,恐怕有不少貪官污吏。”
嬴政點頭:“我已察覺。待視察歸來,便開始徹查。現在還不是大動干戈的時候。”
巡視隊伍很快準備就緒。爲避免驚動百姓,嬴政和惡夫都穿着簡樸的衣服,只帶了少量侍衛。
咸陽城內,街道上屍體已被清理,但焚燬的房屋、打砸的店鋪隨處可見。不少百姓正在清理廢墟,神情疲憊而無奈。
“這裏曾是大秦最繁華的都城,如今卻......”嬴政心痛不已。
一家尚未被毀的粥鋪前,擠滿了饑民。店主正在分發稀粥,場面秩序井然。
嬴政上前詢問:“老人家,這些百姓都是災民嗎?”
店主擡頭,認出嬴政,頓時驚得跪倒:“陛、陛下!”
嬴政連忙扶起他:“別驚動其他人,我只是來了解情況。”
店主激動地說:“是的,陛下。這些都是逃荒的百姓,有的來自幾百裏外的地方。聽說您回來了,他們都不願離開,說是等您拯救大秦。”
嬴政深受觸動:“民心可貴,朕不會辜負。你這粥是自費施捨的嗎?”
“是的,陛下。微薄之力,不足掛齒。”
嬴政鄭重地說:“你做得很好。朕記下了。”
離開粥鋪,巡視隊伍繼續前行。在一處集市,幾名官兵正在驅趕小販,態度粗暴。
惡夫上前,一把抓住一名官兵的衣領:“幹什麼!這些百姓做錯了什麼?”
官兵嚇得臉色發白:“這、這些人佔道經營,影響市容......”
未等他說完,惡夫已怒目圓睜:“荒謬!國家多難之際,百姓謀生不易,你們卻如此刁難!”
一名小販認出了惡夫,驚呼道:“是武王大人!”
頓時,集市上的百姓紛紛跪地,高呼武王和祖龍帝的名號。
嬴政連忙下令百姓起身,隨後嚴厲地對官兵道:“爾等當以保護百姓爲己任,而非欺壓!回去告訴你們的上級,若再有類似行爲,軍法從事!”
官兵們惶恐地退去,小販們則感激涕零。
巡視持續了整整一天。嬴政和惡夫走遍了咸陽的大街小巷,親眼目睹了百姓的疾苦:房屋破敗,糧食短缺,物價飛漲,醫療匱乏......而政府部門辦事效率低下,官員態度惡劣,甚至公然索賄。
回到宮中,嬴政怒火中燒:“這就是我大秦的現狀?簡直令人髮指!”
惡夫也是義憤填膺:“陛下,必須嚴懲那些害民之賊!”
嬴政深吸一口氣,努力平復怒火:“傳李平和王岑來見。”
兩人很快到來。嬴政開門見山:“朕已親眼見識了咸陽的情況,令人心痛。李平,立刻草擬詔書,徹查貪官污吏,涉案者,不論官職大小,一律嚴懲!”
李平應聲領命。
“王岑,朕命你暫代戶部尚書,立刻清查國庫和糧倉,覈實賬目。若發現虧空,即刻上報。”
王岑受寵若驚:“臣遵旨!臣必不負陛下重託!”
兩人離去後,嬴政對惡夫說:“老兄弟,朝廷已腐朽不堪,必須整頓。不過,最緊迫的還是邊疆問題。蠻族叛亂若不盡快平息,內部整頓也將無果。”
惡夫堅定地說:“陛下,請讓我去平定邊疆!”
嬴政考慮片刻,點頭道:“好。先從北疆入手。匈奴餘部若滅,將大大振奮軍心。你擇日啓程,朕會調集精兵助你。”
惡夫抱拳行禮:“定不負陛下所託!”
次日,朝堂之上,嬴政宣佈了一系列決定。
“戶部尚書徐彬,貪污軍餉,欺壓百姓,免職查辦!”
“兵部尚書趙巍,軍備廢弛,瀆職懈怠,貶爲庶人!”
“刑部尚書錢良,濫用刑法,草菅人命,下獄論罪!”
一連罷免了十餘名高官,任命了包括王岑在內的新人接替。然後,嬴政又宣佈了一系列新政。
“即日起,減輕農戶賦稅三成,城鎮稅收五成,爲期一年!”
“裁撤冗官,一切閒職盡除,官員實行末位淘汰制!”
“軍隊整編,簡化層級,提高待遇,嚴肅軍紀!”
“修繕水利,廣開糧倉,賑濟災民,確保民生!”
諸多新政一一頒佈,殿內羣臣驚愕不已。
有人惶恐不安,有人暗自欣喜,更多的人則充滿了期待。
最後,嬴政宣佈了最重要的決定:“武王惡夫,加封爲大元帥,總領全國軍政!!”
惡夫上前,鄭重領命:“臣惡夫,領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