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乡村离婚案(上) 作者:未知 众人一起回头,范铁舟眉头一皱,“宁儿,你怎么来了?” “我来看看三叔,正好听你们在說三叔的事情。” 旁边范铜钟重重咳嗽一声,“大人在谈正事,小孩儿别插嘴!” 范铁戈却向范宁招招手,范宁上前行一礼,“二叔好!” 范铁戈笑眯眯道:“听說你考上延英学堂,不简单啊!” 范宁笑道:“既然如此,二叔愿不愿听听我的道理?” 范铁戈看了一眼父亲,這时,范大川想起赵学政对孙儿的评价。 他便点了点头,“你說吧!” 范宁這才不慌不忙道:“对陆家而言,他们用两百两银子买下三叔這個不要工钱的壮劳力,给他们家干活一辈子,绝对是笔好买卖。 不過三叔背后還有我們范家,大家都是本地人,脸皮挂着脸皮,陆家也不敢做得太绝,尤其几天前我爹爹去找陆家,提出离婚,陆家就急了。” “宁儿,不要再說!” 范铁舟发现父亲脸色不好,连忙制止儿子再說去。 “不!不!宁儿,你接着說下去。”范铁戈示意范宁继续說。 范宁不看祖父的脸色,继续道:“陆家想长久剥削三叔,范家是绕不過的坎,所以他们拿出五百两银子离婚的要求,其实是逼范家从此不再干涉三叔的事情,三叔沒有了依靠,从此像牛一样给陆家种田干活,不再有任何抱怨,也不会动不动就逃回家。” “說得透彻!” 范铁戈竖起大拇指,“我們宁儿把陆家的一肚子坏水看透了。” 范铜钟怒道:“那张清单我仔细看過,简直是胡說八道,居然說三哥在陆家几年下来吃喝三百贯钱,平均一年七十多贯钱,一個月吃喝六贯钱,哪個乡下人吃得了這么多钱?” 范宁淡淡道:“四叔,既然陆家拿得出清单,他们就能自圆其說,陆家是当地有钱大户,他们說自己家裡每天吃鸡鸭鱼肉,喝两百文钱一瓶的好酒,一個月六贯钱還不止,大家都会相信是真的。 当然,我們相信三叔从未吃過這些好东西,可問題是谁来证明?而陆家七大姑八大姨都能证明三叔每天吃得流油。” 范铜钟半天才道:“老三给他们家付出那么多呢?” 范宁摇摇头,“陆员外只要說一句话,他女儿嫁给三叔时還是黄花闺女,這笔账就算不清了。” “宁儿,别說了!” 范铁舟听儿子嘴裡居然冒出‘黄花闺女’四個字,他脸上顿时有点挂不住。 范宁往父亲身后闪去,他该說的都說了,后面该怎么办,相信大家都明白。 半晌,范大川问长子道:“大郎,你今天去范家本堂,族长怎么說?” 范宁暗暗点头,這個老头子虽然偏心,但确实很精明,一句话就问到点子上,陆范两家斗,现在拼的就是话语权。 范宁当然知道,只要不是刑事案件,县衙是不会受理乡下這种扯皮官司,一般都是由乡绅来做调解,就看谁家找的乡绅更有名望,更有势力。 范铁舟道:“族长答应明天帮忙,但只是說尽力,孩儿觉得他答应得有点勉强。” 范大川摇了摇头,“看来是你的面子不够,這件事還得我亲自出面去找他。” ......... 次日一早,范铁舟便带着父亲和几個兄弟坐船走了,两家已经约好,今天下午在横塘乡裡正家請几個名望乡绅评理。 這就是昨晚范家父子必须连夜商量对策的缘故,如果等今天上午再商量,那就晚了。 就在范家父子四人刚走,范宁便对母亲道:“娘,我今天要去趟镇上,院主要帮我辅导一下书法。” 张三娘顿时急了,手指在他额头上戳一下,“你這個小笨蛋,刚才怎么不跟爹爹一起走?” “不是祖父也在嗎?”范宁嘟囔一句。 张三娘恍然,连连点头,“說得对,咱们不跟他一起,娘给你五十文钱,你去找水根阿公送你。” 范宁已经背起书袋飞奔出门,“不用,我有钱!” 张三娘追了出来,“宁儿,你是不是又有银子瞒着我?” “我沒有银子!”范宁已经跑远了。 张三娘太了解自己儿子,這個小财迷居然连五十文钱都不动心,十有八九又从哪裡搞到了一笔银子。 “小兔崽子,连自己的老娘都要隐瞒,今天倒要好好找一找!” 张三娘撸一下袖子,转身便向儿子房间走去。 ....... 范宁很清楚這桩离婚案对范家的重要性,不仅是三叔以后别想翻身,而且范家也会颜面丢尽,成为十裡八乡的笑谈。 虽然這件事的根子是祖父贪图两百两银子的便宜,但倒霉的却是三叔,自己家也会被波及,范宁当然不能袖手旁观。 就凭祖父那种自私、爱占便宜的性格,范氏族长肯尽全力帮他才怪。 下午两家评理,這场婚姻扯皮官司范家输定了。 范宁急匆匆赶到延英学堂,正好在门口遇到刘院主。 “范宁,今天不好好休息,怎么又跑来学堂?” “刘院主,我有件事想請你帮忙。” “到我书房去說!” 刘院主带着范宁来到书房,請他坐下,又让茶童点了一壶热茶。 范宁喝口热茶,這才把三叔的事情一五一十告诉了刘院主。 刘院主可不仅仅是延英学堂的主人,他還是木堵镇第一大地主,在木堵镇名望极高。 刘院主笑道:“這种家务事可是清官也难断,你的意思是說,范家愿意离婚,但又不接受对方五百两银子的讹诈,对方其实不想离婚,而是想通過這件事,逼你们范家不再干涉你三叔的事情。” “就是這個意思,希望刘院主帮我們主持公道。” 刘院主点点头,“這件事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我帮帮你也无妨,不過你最好能听我一個建议?” “刘院主請說!” 刘院主笑道:“請范氏族长去谈,我估计五百两银子会减到四百两,如果是我帮你们去谈,对方多要的三百两银子我可以帮你们去掉,你们只要返回两百两银子聘礼就可以了。 但如果你能請另一個人去谈,我可以保证你们连聘礼都不用還,而且還說不定可以让你三叔心愿达成。” 范宁手中的两百两银子是打算给父亲开医馆,他当然不想给陆家,他连忙问道:“院主让我請谁?” 刘院主捋须笑道:“請朱佩的祖父!” ........ 朱家是吴江人,但由于朱佩的曾祖母信佛,十分向往灵岩寺,朱老爷子为了满足母亲的愿望,索性在灵岩山下买下一片土地,造了一座庄园。 一家人在這裡已经住了十几年。 范宁還是第一次来朱家,只见高大的院墙长达数裡,正南面是一座气势宏伟的大门,台阶两边蹲着两只一丈高的汉白玉镇宅貔貅,朱漆大门上方有一块大牌匾,上面只有两個‘朱府’。 台阶两边各站着一名身材魁伟的家丁。 范宁上前拱手道:“我是贵府小娘子朱佩的朋友,能否帮我通报一下。” 家丁打量一下范宁,见他穿着士子服,头戴士子巾,腰间挂着延英学堂的牌子。 “小官人稍等一下!” 家丁转身进去,又停住脚步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在下范宁!” “請稍候片刻。”家丁快步走进府中。 范宁手中拿着木匣,也是运气不错,他告诉母亲是来学堂补课,所以背上了书袋,正好木匣就在书袋中。 他便找到了一個很好的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