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這人我熟
因此……
很快李二也就把宰相们都召集了起来。
然后专门针对這個問題,看看其他人都怎么想的。
這一刻,房玄龄,高士廉,魏征,长孙无忌,温彦博,岑文本,侯君集等人一一在列。
当然,真正负责說话的,也就那一两個而已。
比如說魏征這老东西,便不咸不淡地道:
“這些戎夷蛮狄向来是反复无常,只怕這盟誓,說不定是有诈。”
“只不過……”
“如果真能依靠如此,就能让大唐百姓安宁,也是一件不错的事。”
魏征向来坚持外族之地‘无用’论的。
而且,他反对将外族迁入内地进行安置。
民族政策相对保守,只要你不来打扰我就行。
但他跟房玄龄一样,如果能不打仗,那最好。
而房玄龄也是道:“自大唐立国以来,边疆征伐不断,如果只是盟個誓就可以换来太平,我觉得,大可以一试。更何况,如今连公主都不用了。”
侯君集却是道:“就怕是假装盟誓,背地裡等我們放松了警惕,搞偷袭。”
“這個叫做魏砚的人,谁都不知道可信不可信。”
对啊!
所有人都觉得,這魏砚太可疑了。
以前从来沒有听說過這個人的名字。
也不知道他是从哪裡蹦出来的。
倒是高士廉道:“上面的要求說,双方要开辟出可以互市的地方来,這我觉得沒問題。”
“可只允许对方在日月山修石堡,而我們不能,這一点我不能接受。”
岑文本:“如果那样的话,那对方是想打我們,就打我們,而我們只能被动地挨打。”
不過這谈判嘛。
一般都是這样。
先开出一個对方不可能接受的條件。
然后双方再慢慢地聊。
针对岑文本這话,侯君集便道:“我觉得,对方简直是不知天高地厚,如果吐蕃真要打,那我恳請陛下让我带兵,灭了吐蕃。”
灭灭灭,房玄龄心想,我当這個左仆射容易嗎。
你出征的钱粮从哪裡来?
李二见剩下還有人沒說话,便道:“长孙无忌你怎么看?”
长孙无忌之前差点失去帝心,還好陛下最后啥都沒說,现在他只想低调一下。
不過既然都问到自己了,自己也不能半句话都不說。
便道:“這一切的源头,都在那個魏砚的身上。”
“我以为,只有搞清楚对方的意图,才能清楚這盟誓到底可不可行。”
温彦博:“臣也觉得长孙无忌說得对。”
温彦博继续道:“此人先是抢走了文成公主,之后又以一人之力,平定了吐谷浑国内的叛乱,之后,他非但沒有潜藏起来,而是孤身一人邀請吐蕃赞普于倒淌河南岸进行谈判。”
“我觉得,要說胆量,此人可以說是当世第一人。”
侯君集嗤笑了声,因为他觉得席君买的奏报太夸张了有点不可信。
当然!
如果你說席君买串通魏砚,而且魏砚又串通吐蕃。
那肯定也是說不過去的。
毕竟魏砚狠起来,连吐蕃赞普要娶的大唐公主都敢抢。
你說吐蕃会安排魏砚這么做?
但会不会后面又变节?
温彦博便猜测:“此人前面的行事,虽說是個马匪,但也光明磊落,可后面,他既然想要促成此事,就不可避免地要给吐蕃赞普一点好处。”温彦博的意思也就是說,魏砚极有可能在這個過程中,出卖大唐的利益。
如果是這样一個人所提出来的提议,他们到底要不要接受?
這魏砚前后的表现,你是否又已经看到了一点小人行径。
为了不让吐蕃赞普对他赶尽杀绝,所以他才去跟吐蕃赞普谈判。
而條件,差不多就是让大唐割让土地。
而且,日月山太重要了,那是连通吐谷浑的重要入口,要是让吐蕃给占领了,他们甚至有可能将直接与吐谷浑失去联系。
温彦博觉得,這盟誓的條件可能不是魏砚写的,但他绝对有退缩,有在出卖大唐,以换取对他有利的东西。
李二听了,也觉得温彦博的话很有道理。
但谈判嘛,都是可以谈的。
房玄龄便道:“如果是以日月山为界,那自然是不可能的,不過,我們可以以日月山为界,双方都可以在两侧建堡垒。”
房玄龄的一些话,经常会让人觉得他很怂。
比如說打高句丽,房玄龄就說别打了,打来也沒什么用,劳民伤财。
现在,房玄龄這话同样听着就让人觉得可气。
侯君集怒气蹭地一下就上来:“我堂堂大唐,难不成還怕他吐蕃?如若不是吐蕃在松州城下跑得快,我早就砍下他们赞普的人头。”
沒错,当时带兵出征的,就是侯君集。
结果前锋才挨了一下,对方就說不打了。改和亲了。
多好的建功立业的机会啊。
当然。
自从灭了高昌回来又蹲了几天大牢后,他现在說话的时候,大家都会以一种诡异的目光看着他。
怎么說呢。
就感觉這丫打仗其实是为了给自己敛财,他家裡据說养有两個专门给他供奶喝的妙龄少女。
這不,大家听完了他的话,就像是把他当做空气了一般。
见众人的神色,侯君集就知道,自从进去那一趟后,虽說他现在是出来了,可大家也都远离他了。
他的神色顿时有点怏怏。
李二也沒說什么。
李二自己是明白打仗的困难的。
打仗不是喊一句口号就行的,汉武帝为了打仗,把文景二帝好不容易攒下来的家底全都败光了,他表叔隋炀帝,为了打仗,更是国都亡了,這都是惨痛的教训。
而且,吐蕃离大唐足足有五六千裡之遥,比之高昌,比之高句丽,都只远不近。
其实,要不是朝中真的沒人了,今天李二也不会把侯君集也叫来。
对方此时应该待在家裡别出来才是。
结果对方不但丝毫沒有悔改,還嚷嚷着打打打。
你去打仗你自己倒好,赚得盆满钵满,却是让朕当了昏君。
最后李二便道:“既然吐蕃有心与我大唐结交,那便试一试,就按房玄龄你說的去做,你让吐蕃把條件改改。還有,把條件当中那個叫做辩机的高僧,也去接触一下。”
房玄龄心想,這人我熟。
因为房玄龄其实也信佛。
当然,并不是你们觉得的那种狂热的迷信,那其实该叫沒脑子。
而是,他觉得佛教裡头,還是有一些东西值得他去学习的。
像是人生观、世界观這些。
所以……
房玄龄跟辩机的师父,也就是道岳,是真的有過接触。
当然,道岳前些年去世了,他慢慢地也就沒怎么再去了。
倒是知道,除了辩机,道岳還收了不少的弟子。
现如今,他家女眷什么的還常常去曾经道岳住過的寺庙,金城坊会昌寺烧香拜佛,给寺庙供养。
虽說道岳是死了,但他们也不能人走茶凉。
该照顾一下,還是要照顾一下。
随后,散会。
說实话,大家都对吐蕃沒什么兴趣。
因为太過于偏远的地方,他们连提起的欲望都沒有。
反正,他们有吐谷浑作为自己的屏障。只要吐谷浑還在,那就沒吐蕃什么事。
這反倒是有利于吐谷浑的恢复的。
如果不是吐谷浑在贞观八年被大唐搞了一下,吐蕃都未必能打得過吐谷浑。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