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內容

第23章 围着火炉吃火锅(一)

作者:自由的凡人
這两天是徐凡定的周末,学生们都给放假了,徐凡闲来无事就带着小宝制作煤球炉子。

  煤球炉子在后世极为常见,有烧煤球的,還有直接烧煤块的,直接烧煤块的,得全部用铁铸造,生产成本和使用成本都太高,徐凡决定先做一些烧煤球的。一個底部铺上一层悬空隔板的铁皮桶或者木桶装上一個陶制的炉套,在四周用泥填充,悬空隔板的口子上再镶上一個铁制的“X”支架,用来撑住煤球,底部开一個方形的口子,用来通风和清理煤渣,炉子两侧再做上把手,简单容易,還方便移动。到时候屋子裡放上一個,任凭外面寒风刺骨,大雪漫天,屋内炉火通红,温暖如春。

  画好图纸后交给匠作房,徐凡让匠作房的木匠做了几十個不带提手,两侧带把手,底部开口的圆形直筒的木桶,又让几個仆役挖来两车黄泥,带着小宝和几個仆役开始做炉套。徐凡先给示范了一下,用手捏成一個直径二十多公分泥柱,滚得圆圆的,然后找来一個大小合适的粗竹子,截取后打通,从泥柱的正中位置插下去,提出竹筒后就做好了一個炉套。几個人有样学样,玩的不亦乐乎,玩泥基本上是男人的天性,徐凡小时候沒有玩具,玩泥就成了一個乐趣,還做了几個泥哨和泥枪呢。

  做好炉套后,摆在一边晾干,等到晾干以后放到火窑裡烧成陶就可以用了,徐凡又带着几個人去整煤块。将煤块都敲成小块后铺在平坦的青石板路上,拉過来一個石碾将煤块都碾成粉,再将做炉套剩下的黄泥都放进去,然后就可以做蜂窝煤了。

  “奶奶的,把打煤机這玩意给忘了,這玩意怎么做的来?”徐凡一拍脑袋,懊恼的說道,光想着做炉子了,把做煤球的打煤机给忘了。

  “少爷,咋啦,把什么给忘了啊?打煤机是啥啊?”這短時間小宝跟着徐凡上课学了不少东西,在他眼裡能把徐凡给为难住的事情還真沒见過,看见徐凡拍脑袋,小宝赶紧问道。

  “沒什么,一個把煤粉变成煤球的东西”徐凡想着小时候见過的打煤机随口說道。

  “那有什么难的啊,加上水捏城圆球不就行了啊?”小宝歪着脑袋說到。

  徐凡乐了,给了小宝一個“五百”:“你以为煤球是用煤粉做的圆球啊,就算做出来能不能烧着我不知道,但是肯定不如我說的那种好用。”

  “那是什么啊”小宝手捂着脑门,在旁边疑问道,

  沒管小宝小宝的纳闷,徐凡记得小时候的打煤机是一根直径大约一厘米多的钢筋棍插在一根大致同样长度的钢管中,可以上下移动,它的一头焊着手柄,一头连着一块尺寸等同于蜂窝煤并有许多圆孔的圆形钢板。而那根钢管上方也有一個一字形把手,下方则焊着一個高度与蜂窝煤厚度相等、直径又比蜂窝煤大一圈的钢板材料圆筒,圆筒的裡面還焊着一些小钢筋棍,圆形钢板就套在這些钢筋棍上。徐凡老爹带着自己打煤球的时候,先把煤用水和成泥状,再把煤球机在煤泥中用力墩几下,然后拿出来放在平地上,抓住把手用力压下手柄,一块蜂窝煤便诞生了,经過晾晒后就能放在炉子裡烧了。

  這玩意還真不好画,就算分着画出来组装上也不好做。徐凡让剩下的几個人继续碾压煤粉,自己带着小宝跑到匠作房。

  曹木匠正拿着一把酒壶在催着几個木匠做炉子的木桶呢“都用点心啊,把活儿做的漂漂亮亮的,速度也再快一点,少爷每次都要的比较急,”咕咚喝上一口酒后,接着說道“咱们少爷每次让做的那可都是好东西,少爷之前让做的油印机,大家也都看见了,那可是跟香皂和肥皂似的,都被李管家当宝贝的,西边的印书房還站着两個护院,那可是连人都不让进”

  徐凡在门口听得一阵苦笑,自从自己做出油印机印出几本书后,李老汉就把油印机给收走了,然后又让匠作房给做了十台,在院子西边找了间宽大的房子,整了個印书房,還从府裡挑了十几個靠得住的仆役用徐凡之前做的蜡纸印书。前几天還跑到书房,让徐凡多做一些其他书的蜡纸,說就那几本太少了。

  上個月李老汉拉着一车印好的《三字经》《千字文》和《论语》《易经》等书到县城找了几個书馆推销,结果又引起了轰动。徐凡府裡印的书价格比正常卖的便宜不說,而且印制的還比其他的好,直接又被抢了,两千多本书最后卖了近一千两银子,书馆的掌柜的们還抢着要进货,把李老汉给乐的啊,回来后直接找了俩护院守在印书房门口,连人都不让进。

  “呃,少爷来了啊,您要的哪些木桶,现在已经做了二十几個了,您放心,今天晚饭前一定都给做出来”看到徐凡走进来,曹木匠赶紧把酒壶放到边上,笑呵呵的說道。

  “恩,曹叔,那個交给他们做就是,你再帮我做個东西”徐凡让小宝找来纸笔,一边画一边跟曹木匠详细的解释打煤机的结构。

  曹木匠听完之后,找来一块木头,凿成平底直筒的圆木碗形状,在碗底中间凿出一個小洞,找来十二根小木棍,简单收拾均匀后,按照徐凡画的示意图,一個一個的镶在木碗底部。然后又做了一個比木碗口径小一点的圆木板,照着小木棍的位置凿出十二個排列整齐的圆孔。做完這些后,又出去找来两根一粗一细的竹子,削成一米左右的竹竿,粗一点的中间打通做成竹筒,一头镶在木碗的小洞裡,上面一头又用截取的一截长约三十公分左右的粗竹子,中间钻孔后横着镶在竹筒的的顶部。然后将带眼的圆模板镶在细竹竿上,另一头顺着木碗底部的小洞穿到粗竹筒裡,然后试了试长度,最后在穿出后的细竹竿上钉了一個一字型的把手,這样用了不到一個时辰,一個木制的打煤机就做成了。

  徐凡拿到手裡试了试,双手提着粗竹把手,拇指压下细竹竿上的把手,带孔的圆木板就随着从木碗裡伸出,与碗口持平,把徐凡乐的直夸曹木匠手艺高。最后又让曹木匠多做几個出来后,带着小宝又跑回碾煤粉的地方。

  這时候几個仆役已经碾压了很多的煤粉,堆成了一個类似坟头的土丘,旁边還有做炉套剩下的黄泥。

  徐凡让一個下人去打来几桶水,按照二成黄泥八成煤粉的比例加水和成泥状,然后双手拿着打煤机在上面使劲墩上几下,等到木碗装满,找了個空地,一压把手,一個后世的蜂窝煤就做好了,碗一样高,每個饼中有十二個同样大小的孔,黑的发亮,徐凡乐的跟個孩子似的,笑着玩個不停,一会功夫就做了上百個,一行一行整整齐齐的摆在空地上。

  几個仆役瞪着眼睛,惊奇的看着徐凡像表演魔术似的一個一個的把煤球做出来,旁边的小宝虽然也惊奇,但是已经见怪不怪了,這個半吊子少爷,已经做太多让人惊奇的事情了。

  第二天,等到黄泥做的炉套烧出来凉透后,徐凡将炉套放在做好的木桶裡,隔板口子的中间,然后四周填充上沙土,炉口周围一层用黄泥抹平封住,這样一個煤球炉子就做好了。

  让人拿来两块晾干的蜂窝煤,用木炭引着之后放到炉套裡,然后上面再放上一块蜂窝煤,沒一会儿,炉火就顺着炉套窜了出来,散发着一阵阵的热浪,让围着炉子的人很暖和,也很舒服。

  “小凡,你做的這個炉子是干什么用的,做饭?咱们现在厨房裡有六口大锅呢,足够用了啊。”李老汉看着徐凡做的炉子,有些纳闷,用這個炉子才能做多点饭啊。

  “嘿嘿,李大爷,這個炉子可不止做饭那么简单,等過两天冷了之后,放一個在卧室裡,包你一晚上睡得舒舒服服的,暖洋洋的,說不定還得蹬被子呢。”徐凡心情很好,开着李老汉的玩笑。

  “瞎說,我睡觉老实着呢,除了被你大娘蹬下床外,从来不蹬被子”李老汉老脸微红,瞪着眼說道。

  围观的人一阵大笑,徐凡也是忍俊不禁,沒想到,很慈祥、和气的李大娘還干過這事啊。

  “哈哈,李大爷,我說的是用這個取暖。等過两天,再买一口小锅,到时候添上水,放上调料,再把羊肉、牛肉的切成片,整上点蔬菜就可以吃涮火锅了,哎呀,想的我都流口水了”想着后世风行全国的涮火锅,徐凡說着說着口水都流下来了。

  众人又是一阵大笑。

  “少爷,什么是涮火锅啊,怎么都把你馋成那样啊?”小宝歪着头不解的问道。

  “嘿嘿,就是把切好的肉片和洗好的蔬菜,用筷子夹着放到锅裡涮一下再沾着调料吃,那味道,棒极了,等過两天,吃的时候你就知道了。”徐凡笑着解释道。

  让下人们按照這個方法,将剩下的都做出来,徐凡拉着李老汉跟他說一些注意事项,等到府裡都用上火炉的时候一定的注意通风,煤气中毒的例子在后世那是屡见不鲜啊。

  。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导航

热门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