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哈!徐州豬,劁過的豚也
送走李逑,陳卿前往大理寺辦公正廳處理政務。同樣地,其他大理寺官吏也都往各自廨舍走去。
他們需要去點卯,而後再去後衙小院幫忙。
大理寺作爲九卿之一的官署,每日事情自然不會少。像陳卿,他假若不在正廳,那孫少卿和崔睦就得有一人坐班。謹防遇上大事,卻沒有官員當值。
同樣地…
其他官吏亦是如此。
“玉娘,這點人手好像不太夠?”宋柊遲疑着,開口道。
這會兒。
小院熙熙攘攘站着五六人。
這幾人都是後衙官廚那邊的庖丁和幫廚。
小院中,其他人紛紛好奇相望着。
朝堂之上。
大周民風開放不假。
羊肉,倒還好。
就導致徐州豬的價格,遠超豬肉本身的價格,直接與牛羊肉的價格等同,就…變得有些離譜了!
每一年,宋家全族祭祖的時候。
原因很簡單…
宋家都會議論此事,希望能有法子破解這個壁壘。
現今。
畢竟,大家都是肉食動物。
“劁過!!”時桜瞪大眼,震驚道:“四娘子,這劁是我想的那個意思嗎?”
當然了。
豬肉賤,且髒。
徐州豬始終沒能走出徐州。
這是爲什麼?!
徐州豬,大周誰人不知誰人不曉。
徐州感恩宋家,死死地捂住了徐州豬的飼養方法。
故而。
“爲何?”時桜眨着眼,好奇道。
徐州豬肉在整個大周都十分有名。
不過,真講究口感的話,大周的羊肉確實不及北邊遊牧部落放牧的羊好喫。
啪啪…
她一問,玉娘擡手就朝時桜後腦勺啪地兩耳瓜子。
想喫上一口牛肉,極難。
除了小院中的玉娘等人…
但是,他們更偏愛羊肉和禽肉。
但是…
但是,除徐州以外,大周州府沒有任何一處地方飼養徐州豬。哪怕是那些高高在上的世家貴族,同樣沒有誰橫插一手。
作爲宋家子,宋柊自然是知曉內情的。
暫時放到最後張羅。
倒是不用多作計較。
至少,明面上確實如此。
當然,宋家同時也擔心徐州豬的飼養之法外傳,會有世家貴族藉此斂財,這一來,商討來商討去…
這對於缺油水的百姓來說,徐州豬肉絕對是難得的美味。
嚴格計算,他們不算是大理寺官署的人。
做不成買賣,就養幾頭徐州豬供自家喫。
可惜…
宋家做得比孔家更堅定更牢靠。
好奇的不止時桜一人。僕役小廝各有職責,需要忙完各自的活計,才能過來幫忙。官署不養閒人,這裏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任務。
這一點。
宋柊捂着嘴,微窘,尷尬點點頭,小聲道:“咳咳…時桜,確實是你猜想的那個意思。劁豬源自東漢,劁過的豬更容易養肥長胖……”
徐州豬本是宋家的東西,世家貴族自然不會厚臉皮插手。
大周世家貴族都知徐州豬的飼養方法。
“徐州豬與普通豬不同,它們是劁過的,同時餵養徐州豬也有講究,它們喫熟食…”宋柊簡單說了兩句。
無他。
宋家想推廣徐州豬,想讓大周百姓人人都能喫上徐州豬。
宋家不是上世家四家之一,更不是下世家六家中的任何一家。可是,宋家同孔家一樣,不是世家卻勝過世家。
肉和蔬菜之中,所有人更樂意選擇肉。
只因宋家乃書香之家。
事與願違,大家似乎誤會了宋家本意。
物少,自然價貴。
最多,各自在自家莊子上飼養幾頭徐州豬。
達官貴人嫌棄豬肉賤,喫的少。
就連皇宮都會在徐州採買徐州豬。
“沒事,牛羊肉不行,我們就喫豬肉。豬肉處理得當,味道不遜色牛羊肉。相較於牛羊肉,我倒是偏愛豬肉多一些。”宋柊臉上笑意融融,叫人看着舒心,她道:“你們可知爲何徐州豬肉比其他州府的豬肉更美味?”
這一點。
宋家歷代都有子弟入朝出仕。
且徐州豬長得肥碩,豬肉肥的多,瘦的少。
就因徐州豬出自徐州宋家之手。
唯獨不會是權臣,更不會是奸臣。
讓她一位女郎開口說劁豬,傳出去恐抹黑宋家名聲。
無他。
玉娘沉着臉,冷聲道:“時桜,不該問的莫問。”
但從不會有宋家子出閣拜相,宋家從來都是最堅定的保皇黨。朋黨派系等等,宋家從不挨邊。
貴人哪能食用賤肉?!
徐州豬最初的飼養者就是宋家,徐州作爲宋家的祖地,宋家爲了回饋鄉親,就把徐州豬的飼養方法傳了出去。
時桜一臉淡定,張嘴道:“彆着急,等其他人完成點卯,得閒的會過來幫忙。現在…玉娘和張廚他們先殺魚,對了,四娘子這肉罐頭的肉,有什麼說法?”
就導致整個大周除徐州以外,沒有州府敢飼養徐州豬,就恐宋家怪罪。
世代的書香門邸。
徐州豬出現前,皇宮從未採買過豬肉。
“肉罐頭沒什麼特殊說法,可以採用豚/豬、牛、羊、兔、禽肉等作爲原料,經過一些手段處理,再密封在壇缸或罐之中,同樣需要高溫處理。”宋柊解釋道。
玉娘表情微沉,嘆息道:“前些年,倒是不缺牛羊肉。近些年不成了,大周與北邊遊牧部落交惡,邊境坊市都荒廢一盡,再無商隊敢前往北邊邊境經商……”
宋家是純臣,有時還會是孤臣。
此刻。
最近,她得了宋柊不少東西。
只是…
越是世家貴族,越要臉面。
豬肉,大周百姓常喫。
蔬菜罐頭…
宋柊模棱兩可提了一句。
徐州豬肉喫起來沒有腥羶味。
徐州矗立的宋家藏書樓,便是一道牌匾。
“玉娘…”宋柊微笑着,輕輕抓過玉孃的手,說道:“宋家讓徐州鄉親飼養徐州豬開始,就沒想過敝帚自珍,而是想着讓大周百姓都能喫上徐州豬,奈何…”
庭院裏,衆人面面相覷。
很快,就流露出複雜的表情。
玉娘摩拳擦掌,惋惜道:“大理寺官署地方小,沒辦法養豬。要是有機會,我想親自飼養幾頭徐州豬。京中徐州豬價貴又少,尋常豬肉味重。”
“玉娘,你想喫徐州豬找我啊!”宋柊微笑着說,別人缺徐州豬肉,宋家是不缺的,甚至還有盈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