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包拯的提醒苏石的计划
這還不算消息一旦扩散了出去,会有越来越多听到消息的流民赶過来,那個时候数字可能就会翻倍甚至還要更多,那個时候花销岂不是要更多嗎?
周全担心的是苏石的财力是否能够继续的支撑。但有些人却不這样想,相反他们想的更加的长远。
中午时分,包黑子又来蹭饭了,還是那個帷布,苏石两人座在其中抢着饭吃。
包黑子這個人性格還是不错的,只要你不犯错,不犯在他的手中,他和人說话也是可以和颜悦色。
至少苏石是這样的感觉。而等到饭吃完了,茶也端上来的时候,包黑子捧着茶杯苦笑道:“石哥儿,你是不知道,仁茶已经卖出了天价了,可以說是堪比黄金啊!可就算是這样,還要限量,說是从外域来的,并沒有多少,一家最多只能月买一斤,且還需要登记在册,且非权贵還沒有购买的权力,呵呵,老夫可是喝不起的哦。”
“包叔,你在开玩笑嗎?一会回城我让人先送你府中三斤,且先喝着,不够了再送就是。”苏石看了一眼包黑子,知道這是对方想要索取仁茶,還不好明說,這就开始拿话点打自已,他這便主动的开了口。
“行,算你孝顺。”包黑子当下就笑了起来。可很快笑容收起道:“老夫也不是吃白食之人,吃你的拿你的,也有一言相告,想不想听一听?”
“当然,我可是把包叔当成了家人,有什么话就請直說。”
“好,那我就不客气了。石哥儿,施粥之举,乃行善是沒错的。但你想過沒有,什么时候是個头?如果你的举动引来了更多的流民,又能坚持多久?”
“当然,你会想說,你有仁茶的收入,是可以坚持很长時間的。但你想過沒有,施恩一日是恩,施恩十日就可能成仇了。”
“当這些流民习惯了白吃白拿之后,那他们就不会离开,天天会等着你养他们,那时如之奈何?”
“更更重要的是,如果時間一长,朝中的臣子会如何看你?”
“木秀于林,风必催之啊!”
“怎么着?满朝就你苏天佑是個大善人,其它的臣子就不是了嗎?這不等于是在给大家上眼葯嗎?”
“如此時間一长,你就会成为公敌。而他们为了扳倒你,那是什么招术都会使出来的。别的不讲,只需要给你扣上一個收买民心的帽子,你就要吃不了兜着走了。”
“虽然你一直沒有利用過你的出身和血脉,但不可否认的這都是存在的,不是你不接触就沒有的。到时候有人真這样說了,官家会怎么想?你的下场又为何?你都考虑過沒有?”
一连串下不知道多少的問題,落到了苏石的耳中,他的面色却是未有分毫的变化。
看着苏石似是无动于衷,又似是满不在乎,包黑子有些生气了,“苏天佑,你到底有沒有听到我讲些什么?你有沒有进到脑子裡去?”
“听进去了,包叔,不要生气,不要生气。来,看看這是什么。”苏石心有感动般的說着。
說起来,两人即不沾亲,又不带故,就是因为苏石在這裡施粥行善,才让包黑子注意到了自已。且相谈甚欢之下,改了一個称呼而已。
像是這样的经历根本就算不得什么,朝堂之上,像是這样虚与委蛇的人還少了嗎?
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人可谓是大有人在。
或许昨天大家還在一起称兄道弟,吃吃喝喝呢,今天可能弹劾你的奏书就会递呈了上去。
說到底,朝堂上的位置有限,尤其是那几個重要的位置。干掉一個就等于是少了一分的威胁。
但包黑子并沒有這样做,不仅如此,還牺牲了午休的時間主动来告诉自已這些,這就是情谊呀。
不管包黑子是有心還是无心,总之這一刻苏石是承了他的情。当知道這個人是关心自已的时候,苏石也就不藏着掖着,這就把自已接下来的计划拿了出来。
企划书,這是苏石上一世做事情之前经常会做的,已成为了一种习惯。昨天晚上回去之后他就写了這么一份,现正在包黑子的手中拿着呢。
从未见過的纸张,簡體的小楷字,都让人感觉到是那么的新奇。
尤其不一样的是书写的方式,竟然不是由上到下,由右到左,而是采取了横排的方式,且每排之间都会空出一排,显得更有條理了许多。
“這种方式让人不习惯呀。”包黑子先是感叹了一声之后,這便读起了苏石的计划。
虽然有一些簡體字不是让人能认懂,但总的来說還是可以看清楚的。上面說的就是苏石对于流民的一些建议,或是他接下来的打算。
按着上面所写,苏石的施粥举动只有三天。
三天,足以让這些流民们恢复一定的体力。
三天,也可以避免其它的流民听到了消息之后及时的赶来。
而在三天之后,苏石就不会在行施粥之举,而是会采取送粮的方式让他们回到家乡。
为了能让他们放心,不仅每個流民都会发放一定数量的粮食,且苏石還会赠予一定的铜钱,让他们不至于回去之后一穷二白。也就是說,回到家乡的他们并不是从头再来,而是有了一定的自理能力,那個时候,他们去做什么,干什么,就要靠自已選擇了。
說白了,就是苏石会拿出一笔钱来做遣散费,让這些百姓由哪来回哪去。或是务农、经商都可以自选。這样,這其中沒有运气,但有脑子的人,就可能在苏石的帮助之下搏得一個出人头地和改变生活的机会了。
這也是目前苏石唯一可以做的事情。說起来,未必就可以解决多大的作用。但换成以前,這些流民不也是在京城之外混到农耕开始之后就回乡了嗎?
要么然就是入伍为军,但只能成为战斗力最低下的厢军,還是那种要在脸上刺字的厢军,谁让他们是被迫无奈之下招募从军的呢?而多数时候他们只是用以给贵人们免費做工,說到底就是最低层的苦力。這可不是大多数人真心的選擇。
因为沒有事情干,還要满足肚子的需要,他们這才无奈之下当了流民而已。一旦有更好的選擇,他们都不会選擇背井离乡的。要晓得,古人的思乡情节還是很严重的,即便现在還有不少人讲究的是落叶归根呢。
苏石如今立足未稳,能帮助的也就只有這些。可就算是這样,他所需要付出的代价也是极大的,计划表中写明了,苏石为此需要付出的钱足要近两万贯。(每位流民苏石会给两贯的归家费用)
那在加上三天的施粥,饭、菜、肉都会管够。合并一起大约就是四万贯左右了。
四万贯,普通的百姓便是奋斗几辈子都是赚不来的,但就這样被苏石轻松的给扔了出去,扔到了他之前都不认识的流民身上。
這种只是付出,却不会有任何结果的方式,自然是很多人所看不懂的。但就苏石而言,却是大赚而特赚的事情了。
慢慢的放下了计划书,包黑子一脸凝重的问着,“石哥儿,经济上沒有什么压力吧?不行的话我吱会开封府一声,他们每年也有专门安置流民的费用?還有,這样做值得嗎?”
“哈哈,包叔,你就放心吧。经济上并沒有什么太大的压力,至于說值不值得。钱不就是用来花的嗎?那句话怎么說来着的,哦,钱是王八蛋,沒了咱在赚。”
“粗俗!”
被苏石這俏皮话一說,包黑子脸上的凝重之色,也有了一丝的笑容,還是那种满意的笑容。
“好呀,如果人人都可以像天佑這般心系百姓的话,我們大宋就只会越来越强,那是谁都打不倒的。”說着话,包黑子還欣赏般的看着苏石,表达出他很满意的态度来。
之前包黑子還担心来着的,那就是苏石不知进退,不会考虑那么多,会好心办了坏事。
现在看来,這個比自已孩子還小的少年头脑那是清晰的很。
很清楚什么事情他可以做,什么事情不能做。
這就很好,一個人光有能力沒有手段,那是走不远的。
同样,光有手段沒有能力,同样也走不远。
唯能力与手段兼得者,才能真正的走上高位,然后用自已的能力去强大国家,帮助百姓。
包黑子心满意足的走了,走之前還不要脸的对苏石說,三斤仁茶哪裡够他用的,以前他总是收同僚的好处,现在有机会也应该回赠一下他们,就送十斤仁茶去他府中好了。
苏石笑着应允了下来,這是包黑子沒有把自已当外人。即是如此,苏石当然也会好好的维系這段关系。不就是十斤仁茶嘛,对别人說很难,很贵重,放在苏石眼中,真是连九牛一毛上的毛尖尖都不算。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