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內容

第六百五十八章 背黑锅

作者:未知
2001年的冬风似乎比往年更加刺骨了一些,不過這比韩国在這一年裡的遭遇,反而显得有些温柔了。 金大中多少是個很了不起的人吧,他在李承晚等韩国早期独裁者统治时期,一直是活跃的民主斗士的精神象征,甚至被誉为亚洲的“曼德拉”——嗯,比起未来的中国公知来說,人家的战斗力不知道高到哪裡去了。 也因此,他在韩国早期是個坐牢专业户,前前后后遭了几十年牢狱之灾。直到1998年当选韩国总统,這样的一個人物登上权力的宝座,怎么可能不对政府进行清洗呢? 在歷史上,他从1998年开始就在尝试对韩国政府进行改造,基本上到2002年完成了自己的预想。提升了中央权力,并且将文官政治导入主流,国家的预算权力收到了中央政府的手中,为韩国发展进入快车道铺平了道路。 韩国1996年gdp是5730亿美元,到了亚洲金融危机爆发,1998年全年gdp总额只有3575亿美元。就是在這样严峻的形势下,在金大中的领导下,韩国gdp仅仅两年,2000年便提高到了5618亿美元。 由此可以看出,金大中对政府的改造并非是沒有仪仗的。這個仪仗,就是他对国家经济的强大推动。 到他2003年卸任韩国总统职位,韩国gdp总额达到了6804亿美元的高度。 通過对金融、企业、公共部门和劳资四大领域的改革,韩国在金大中的任期上。完成了从低级产品出口型经济向以信息为中心的高科技型经济的转变,被国际社会上是公认为克服金融危机的“优等生”。 只不過這位“优等生”。如今的形式却是不太妙了。 “這该死的鬼天气。”韩国外交通商部部长朴太顺,等着自己的秘书推开了国务调整室办公楼的大门。 他紧了紧身上的衣服。快步走了进去。已经是8点56分了,再不快一些,今早的内阁会议就要迟到了。 一路上办公楼的走廊裡都是静悄悄的,今天的内阁会议沒有安排在总统官邸,反而是放在了国务调整室,這让朴太顺有些担忧。 不過沒有太多思考的時間,他已经到了会议指定的会议室门前,只好推门走了进去。 “太顺来了,快坐吧。” “汉东总理。今天的内阁会议怎么放到了国务调整室這边?是不是……” “不要多想。”李汉东,韩国民主正义党的创始人之一,从2000年5月开始担任韩国总理,是金大中的得力助手。总的来說,也是個很有能力的人。他在内阁裡地位很高,是仅次于金大中的人物。 李汉东指了指自己身边的位置,对朴太顺說道:“太顺,你坐這裡,今天的讨论比较重要。需要你提供一些情况的說明。” “是。”朴太顺诚惶诚恐的坐在了他的身边。 過不多久,已经有些垂垂老态的金大中走进了会议室,這個老人已经有77岁高龄了。常年的斗争和牢狱生活,已经摧毁了他的健康。在2000年。他因为对朝鲜的阳光政策而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似乎人生也已经沒有什么遗憾了。 “我們的国民都是很好的国民啊!”金大中刚一落座,就有些感慨的說道:“前两年国家遭受了金融危机的冲击。很多国民就拿出黄金来献给国家,有的新婚夫妇也不去国外旅游了。更把手裡的美元拿出来换成不断贬值的韩元。這些努力,让我們韩国的经济挺過了最艰难的阶段。這是国民对我們的信任。” “诸位,我想請问我們能否坦然面对這种信任?美国最近发生的911事件,過往影响正在逐步显露出来。其中最严重的危机在我看来,就是为中国扫清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障碍。我們韩国的产品和中国产品相比,竞争力如何?這是我今天想听到答案的問題,請大家讨论一下吧。” 李汉东是金大中的助手,总理本来就是内阁的组织者和实际领导者。金大中定下调子之后,主持会议的任务自然就落到了他的身上。 “大家都說一說吧。”他的目光首先落到了外交通商部部长朴太顺的身上,点名道:“太顺,你来說一說吧。我們韩国和中国的竞争,将出现在哪些行业?” 朴太顺抿嘴想了不超過一分钟的時間,便說道:“就我所知,中国拥有全部的工业门类,所以恕我直言,凡是我国有的产业,都会是与中国竞争的产业。這其中我們韩国的电子业、造船业、轮胎业、合成纤维纺织业、汽车产业以及钢铁生产,是目前我国的支柱产业。可以說在這些产业的国际市场上,我国都有可能面临中国的竞争。” “那我們的产品在竞争中是否有优势呢?” “我建议我国放弃在粗钢领域和中国竞争,只保留高附加值的特种钢材生产,因为在這個领域這個我們基本上沒有什么优势。而中国不论是材料還是人力成本,都比我們韩国低得多。因此可以预计中国加入wto之后,粗钢产量将会发生爆炸式的增长。国际上沒有任何国家,能够在這方面与中国竞争。” “同理還有合成纤维和纺织业,我們韩国也沒有办法与中国在中低端市场竞争,最好是着力发展高端市场和设计、品牌战略。” “汽车业就要好的多,几年内看不到中国汽车业会威胁到我們韩国汽车产业的前景。” “同理,轮胎业的情况也差不多,我們韩国企业還是能够互相支持的。” “现在情况最不容乐观的,反而是之前寄予厚望的电子业和造船业……” “至于這两個行业,我想還是问一下科学技术部的姜部长吧。”朴太顺踢起了皮球,說道:“电子产品竞争力归根结底是技术能力,我国的技术是否比中国先进,姜部长比我有发言权。因为中国還沒有加入世贸组织,我手裡的数据未必能准确的反应实际情况。” 李汉东点了点头,像是认可了朴太顺的說法,看向了科学技术部的姜在庆部长问道:“在庆,你对中国的情况了解多少?” “电子产业……” 姜在庆脸色有些难看,推了推鼻子上的眼镜,沉默的竟然比朴太顺之前還要久。 姜在庆是個“海龟”,是八十年代韩国派去美国留学,学习电子技术的博士高材生。在他心中,美国的电子产业是非常强大的。 当然,韩国的电子产业在他的支持下,技术成就一定能够有朝一日超過美国。但就目前来說,韩国和美国還是有一定差距的。 “我很想說,电子产业我国更有竞争力,但事实恐怕并非如此。而且有一個情况发生之后,我們韩国很可能面临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的情况。” “不知道各位,听說過泛翰集团沒有?” “泛翰集团?我记得是個中国企业吧,生产——”文化观光部的部长想了想,說道:“对了,就是那個mp3吧?他们的产品不错,可惜专利权和我們韩国企业始终谈不拢,我們的企业无法生产這种有趣的产品。” “对,就是那個企业。实际上,mp3对泛翰集团来說根本算不了什么。” 姜在庆說道:“泛翰集团是個比它在终端市场表现出来的强大的多的企业,可以說它一個企业就完成了芯片制造的整條产业链。就這一点来說,把它当做全球最大的半导体企业也不算错。在技术上,這三年来,半导体产业的技术发展几乎都有泛翰集团的身影。這是一家可以与intel、微软,甚至是ibm比肩的企业,我們恐怕不是对手。” “而且我注意到,之前朴太顺部长沒有提造船业。這個我倒是知道一点。” 看起来姜在庆对朴太顺踢皮球的行为不太满意,顺手又将了他一军。 “在1997年之前,日本造船业向我国转移的态势非常明显,造船业也是我国重工业的支柱产业。但是从1997年以后,整個事情都变得完全不一样了。我国目前造船总量甚至不到世界新增吨位的10%,剩下90%裡有70%目前都在中国。就造船业来說,现在中国渤海省渤船重工集团一個企业就已经达到了我国总产量的四倍。” “朴太顺部长,這個情况属实嗎?”李汉东皱起眉头来,怒视着他。 “装,你们再装!”朴太顺脸色一变,突然意识到今天自己恐怕要有大麻烦了。李汉东把自己安排在他身边开始,分明是一個针对他的圈套。 “总理,您听我解释,中国人在造船技术上出现了突破,应用了一种叫做分段造船法的技术。有這种技术在,可以把造船成本和時間降低到過去的几分之一!我們韩国的船企根本沒有办法应对啊!”(未完待续。。) ...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导航

热门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