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輿論陣地
雖然在戈地圖的指示下,宣傳部門將波蘭定性爲背離社會主義路線造成的災難,並大加批判,但蘇聯有腦子和特別有良心的學者並不認同,很多激烈的討論在黨報上爭鋒相對,很多甚至藉此抨擊黨和國家。
黨報****,黨校****。
蘇聯在經歷了多年宣傳部門的不作爲,官僚化,把交給地下出版社,地攤刊物,苦果的基礎已經釀成,雖然還沒有到反攻倒算的程度,卻也已經冒出了危險的苗頭。
這對於時刻關心人民的意識形態,時刻想要忽悠人民的戈地圖而言,顯然不是一個好消息。
思想的動搖除開多年的不作爲外,它的環境大背景便是八十年代以來社會主義陣營衰弱帶來的負面影響,人心思變。
這使得問題錯綜複雜,十分棘手。
如果蘇聯從自身出發尋找原因,首先最爲關鍵的是,宣傳部門是一個重要的部門,又是一個不重要的部門。
爲什麼這樣說?
比如像戈地圖這樣的蘇聯高層,他們真的相信共產主義理想嗎?
當然不是了,勳章控名言“共產主義只不過哄哄老百姓的鬼話罷了。”
但要命的是,蘇聯高層不相信這種他們認爲的鬼話,卻也不能把這些東西扔掉。
因爲他們好歹知道當年這種信仰幫助布爾什維克,一個弱小的沙龍政黨奪取了全國政權,這種歷史沉積下來的傳統是很難以拋棄的。
就算是想丟掉,總要拿另外一個東西來用吧,難道要向後來雷日科夫那樣反思的,嗨,同志們,我們還是去信東正教吧。
這樣的歷史倒退,倒行逆施,就是一個巨大的冷笑話。
面對這樣的事實,蘇聯在宣傳陣地就得了一種病——精神分裂。
一方面,不把共產主義真的當回事,另一方面又忌諱甚多,遍佈雷池。
如此態度,如此作爲,宣傳陣地還不丟失,那才叫奇蹟。
另外一個就是幹部原因了,在蘇聯高層這種態度下,使得宣傳部門成了丟垃圾的場所,在這個部門工作的幹部們,沒有一個覺得在這裏是有前途,凡是有點關係,有點能力的幹部誰不是整天想着調離這個部門。
就算有幾個稀有品種,有理想的,真的想做一些好的事情,在宣傳部門那麼多的雷區之下,只會多做多措,少做少錯,不做就不會錯。
有這樣一羣幹部,蘇聯高層若是希望他們能夠做出好的成績,那真是緣木求魚,自欺自人。
對於這個棘手的問題,戈地圖倒覺得沒有什麼。
這種行爲,說穿了就是臉皮不夠厚,自信心不夠,總覺得要對人民承擔某種義務似的,既然說過要實現共產主義,就要一路跑過去。
你看,美國就不會糾結這些東西,臉皮厚到突破天際,幹啥事都不會心虛,棱鏡門事件出來,也沒見過哪個平民因此造反,統治基礎由此動搖的。
所以說,宣傳部門的指導思想,在戈地圖看來就這麼兩句話,凡是有利於戈地圖統治的,那就是對的,凡是能夠維護政權穩定的,那就去做。
你看,這多簡單啊。
當然這只是給蘇聯宣傳部一個簡單的精神指示罷了,具體的指導方針,戈地圖還要仔細斟酌一二。
這個時候有一個案例迴盪在戈地圖的腦海中,充滿了吸引力。
過於僵化的宣傳模式當然是不利於維護統治的,如果進行一定程度的改變,例如一個唱紅臉,一個場黑臉,聯合起來唱雙簧,或許這會更令人民滿意,更令羣衆喜聞樂見。怎麼說呢?
就愛國主義而言,這對於國家當然是個好東西,但是空泛的言論總是乏味的,甚至令人厭惡的,起碼戈地圖自己就很不喜歡,再有道理的話,一直說也只會讓人反感。
所以黨和國家需要一批小丑,跳出來,讓人民明白愛國主義的反面是何等醜陋的東西,說句難聽的,就是把人民噁心到另外一面,那麼從效果上看,這也是一樣的啊。
這麼一羣人,他們的行爲叫做奉旨****。
當然奉旨****的目的不是讓人民真的****,而是要把人民給噁心回來
噁心完之後就需要另外一批釋放正能量的人,這一批人叫做奉旨愛國。
至於其他的閒雜人等,不管是愛國的,還是****,也要問問戈地圖同意不?
愛國的還好一點,做爲免費勞動力,戈地圖是歡迎的,沒準還能從中挑選一二人才爲自己服務,至於那些沒有旨意還敢****的,那就抓一批,殺一批。
用來警告世人,讓他們明白這是戈地圖的天下,順便敲打一下手下,讓他們記得自己的本分。
這招雙手左右互博術在理論上簡直完美,那它能不能緩解戈地圖目前面對的宣傳問題呢?
看上去確實很美好,也應該能夠取得好的效果,但是戈地圖卻沒有信心。
因爲任何政策都是有後遺症,歷史上的很多喜劇,領導人在實行各種政策的時候,往往是沒有預料到會有什麼後果的。
就像是歷史上的戈地圖在用改革新思維,在用雅科夫列夫使用公開性原則的時候,他還以爲自己是耍猴的,人民是被他耍的猴子,然後喜劇的是,他成了野心家手中被耍的猴子。
奉旨****的人,當然不完全都是白癡,肯定有清楚黨和國家是利用他們在當小丑的人,但是他們依然非常認真,甚至可以說出色地在當小丑,難道他們有這麼高的職業道德嗎?
當然不是,就像是養寇自重裏面的賊寇往往會配合一樣,因爲他們需要藉此機會積蓄力量,等待時機。
在積蓄力量的過程中,他們僅僅需要付出口水而已,給人民噹噹所謂的啓蒙導師。
啓蒙導師這份職業那真是一本萬利甚至無本萬利的好買賣,比如以前戈地圖在讀歷史的時候往往不理解,孫先生在歷史上並沒有與其名聲相配的業績,但後來者卻往往給予高評價,後來才明白他是當時系統提出如何救國的人(不管對不對),這給後來者當了啓蒙導師,很多人都讀過他的文章,認同過他的思想,這種認同往往會轉化爲好感與支持。
奉旨****的人,一方面可以享受我是在爲黨和國家辦事,一方面又可以趁機搞小動作,藉機散播自己的思想擴大影響力,一旦天下有變,這鹿死誰手,尚未可知。
因此在蘇聯最近幾年經濟開始下行,一般而言,經濟下行就要加強輿論控制,在這個時候戈地圖實在不敢放出輿論的洪水猛獸,哪怕他本來的目的是加強控制,要是玩脫了,那就是哭都來不及了。
戈地圖苦思冥想,找來找去,靈光一閃沒有,就想出一個餿主意,明放實收。
明着要讓人民感受不到輿論的壓制,實際上則讓戈地圖忌諱的東西減少關注。
原則就是讓人民多討論一些戈地圖願意讓人民討論的東西,少討論一些戈地圖不願意讓人民討論的東西。
這方法說穿了也很簡單,這種伎倆在美國也很常見。
就是讓宣傳部門每隔一段時間,搞一個大新聞。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