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心思
盒裏的點心是煎豆腐,孫小玉帶給大夥兒的見面禮。
別的丫鬟婆子都喫過了,特意給梨月和蓮蓉留了一份。
蓮蓉正抹着眼淚,把棉襖脫了在火邊烤。
她當然不稀罕喫,不但不喫,還狠狠瞪了孫小玉一眼。
若在早先的時候,這一眼就快打起來了。
可這幾個月過去,孫小玉好像長大了,眼神語氣變了樣。
蓮蓉不理她,她也沒說什麼,扭頭就對着梨月招手。
“小月來嚐嚐,還熱着呢。”
伸手不打笑臉人,梨月猶豫一會兒,走去拈了一塊,吹了吹送進嘴裏。
嘴裏雖然喫着煎豆腐,眼神沒敢離開孫小玉。
那天晚上她發瘋砸醃菜罈子的樣子,到現在都是心有餘悸。
虧她能裝沒事人,梨月嘴裏嚼着煎豆腐,心裏還有點發懵。
到底是孫財家的女兒,這才能說出去就出去說進來就進來。
要是那些沒根基的小丫鬟,說不定都撂在莊子上發賣了。
聽說從府裏出去的這些日子,孫小玉又回醉仙樓了。
梨月喫着手裏的煎豆腐,隱約覺得她的廚藝大有長進。
這道煎豆腐是乾的,金燦燦的四方塊兒,不見半點湯汁蘸水。
外皮酥脆裏面軟糯,鮮美如車鰲蛤蜊,看不出任何配菜,就只有豆腐塊。
梨月嘗不出是怎麼做的,心裏有些佩服,也不好意思問做法。
“這是你做的?真好……”
孫小玉的笑得得意,把盒子推到眼前,勸她多喫幾塊。
“這叫做程家豆腐,是金陵的風味。喜歡喫我再多做點。”
她越是淡定含笑,梨月越覺得瘮得慌,連忙搖頭說別麻煩。
“不麻煩,反正中午要給大小姐做。”
孫小玉走到旁邊竈頭上,默默地把圍裙繫上,眼睛裏都是得意。
廚房單開了個竈頭給孫小玉,讓她專給寧大小姐做餐食。
孫財家的說是太太的意思,大夥不服,卻誰也不敢反駁。
“往後你們在一處當差,要互相照應,不能私下鬧意見”
孫財家的給女兒送鋪蓋,順便叮囑廚房裏的所有人。
說話時眼神瞥着梨月,彷彿這些話是故意囑咐她的。
話裏話外的意思,以往的事不能再提了,否則就是有意廝鬧。
孫財家的後來覺得,孫小玉發瘋砸東西,是在和梨月鬧彆扭。
自家女兒錯處雖然多些,可在當孃的眼裏,那是一個巴掌拍不響。
孫小玉的脾氣不好,梨月也是個刁鑽的。
要是梨月能讓着些她女兒一點,自然就鬧不起來,她也不至於這麼尷尬。
事到臨頭時慌了神兒,事情一旦過去,都覺得是旁人錯多些。
這些掌事人都是這樣子,梨月從小也習慣了,隨着大夥兒答應下來。
孫小玉從今起不出府,也要在下人房裏住。
“就在小月那間屋擠一擠,你們屋裏住了幾個人?”孫財家的問。
如今是顯勤兒的時候,以往恨不得要回家住,早晚能躲懶。
現在一窩蜂都跑來府裏住,蓮蓉也抱着鋪蓋來了,擠在梨月彩雯屋裏。
“三個人。我、針線丫鬟彩雯姐,還有蓮蓉。”梨月回話。
她們那屋子小又是炕房,住三個人還湊合,擠四個人確實不合適。
孫財家的心疼女兒,把孫小玉安插在二等丫鬟屋裏。
孫小玉安排妥當了,廚娘宋嬸子趁機介紹自家侄女兒。
“我侄女兒福姐,往後也在咱小廚房當差。孫媽媽您看,什麼時候去太太跟前說一聲,補個三等丫鬟份例,尋個地方讓她住。”
福姐中等個子,一張雪白鵝蛋臉,五官秀麗身材微豐。
小葫蘆似得身段兒,胸脯鼓蓬蓬,腰肢卻細細的,甚是妖嬈。
一身粗布裙襖很乾淨,只是肩肘上都落着補丁,顯得有些寒酸。
頭上高高梳着個螺髻,胡亂包着青布手巾。
因爲沒用頭油或刨花水,額角鬢髮還低低垂着幾綹。
這樣灰撲撲的不打扮,卻越發襯着那張秀臉,紅紅白白惹眼極了。
她都二十多歲了,卻杵窩子似得害羞,半個字不敢多說。
被姑姑宋嬸兒推着,才趔趄上前兩步,扭着窄窄小腰,屈膝拜了又拜。
孫財家的臉色陰沉,眼睛都不往福姐身上看。
“眼瞧着就快過年,太太正忙的要不得,這樣小事不值當說去。小家女子叫進來使喚,寧國府也沒這個規矩。宋嬸子,咱們都是太太陪房來的,幾輩子的臉面我得顧着。”
“你要帶侄女兒進來,我也不好攔着你。咱就是個沒上不瞞下,先混些日子吧。等過了年或是開春後,太太得閒下來,再去回稟這事不急。少不得賞下幾兩銀子,給你侄女兒寫張身契就罷了。”
沒有身契就投靠在主家做事,民間喚作做寄飯丫頭,還不算奴籍。
顧名思義是主家只管飯,別的一概不管,父母家人可隨時領走。
一般只在小康人家使用,世家大族裏不用這樣人。
這是孫財家的故意不稟報,大夥兒都能看得出來。
宋嬸子心裏怨恨,嘴裏卻不敢多說,忙攛掇着福姐磕頭謝恩。
孫財家的臨走,還故意點了宋嬸子姑侄。
“你侄女不是府里人,不能讓她上竈做菜,只許打雜燒火洗涮。她年歲不小,無事不許往主子院裏房裏去。她不能住在府裏,晚上你把她帶回去,早上再過來。咱府裏的家法規矩,宋嬸子你懂得。”
別的事不說,光是福姐這相貌,大夥就心照不宣,孫財家的氣得要不得。
小廚房添了人,非但沒輕省,反倒忙亂了一通。
人人都揣着小心思,都憋着在太太和寧大小姐跟前露臉。
“燕宜軒院裏要做個頭腦兒,麻煩哪位給做一個?”
還不到午膳的時辰,燕宜軒派了個小丫鬟,送了一百錢過來。
大夥兒面面相覷,一時沒人動手。
宋嬸子不曉得什麼是頭腦兒,心裏有點憋氣,擡手就往孫小玉那邊指。
誰知不等她開口指派,孫小玉就仰着臉推辭。
“我正給大小姐做煎豆腐佔着手,您老再煩旁人做做罷了。”
好差事都是她孫小玉的,別人還都抱怨不得。
宋嬸子被噎得臉色發青,卻沒法多說,張口結舌的尷尬。
頭腦兒也算是湯水,是梨月份例中該做的,她往小竈裏添了把柴。
“我來做,稍等會,就好。”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