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娘今生不行善 第363节 作者:未知 晋和帝扶额,良久不语。 赵行也不催他,挺直了腰杆站在殿中,等着晋和帝的后话。 “虎师与狼师驻扎地后退十裡。二郎,你该知道,就算两国议和,突厥虎师与狼师驻扎之地也是几十年沒挪动過的,六十年前也议過和,偃旗息鼓,两国罢手,暂不交兵,但驻扎地仍在远处,威胁着我幽州边境之地。” 晋和帝沉默了很久,才缓缓开口:“如今突厥以两师退十裡做條件,要朕许婚,二郎,若换做是你,难道会不许嗎?” 他看過去,目光定格在赵行的身上:“朕,也有私心,你所知道的私心,但那些私心,确实不足以让朕一定赐婚姜元徽。 沛国公府世代忠臣良将,朕心中亦不忍。 将来姜家祖坟裡,倒葬着一位突厥公主,朕也沒面目去面对赵家的列祖列宗。 难道太祖与太宗高宗问起,朕能說,是为了不叫朕的儿子娶突厥公主,不叫朕的儿子亲手断送他的后嗣嗎?” 晋和帝的面色已经又舒缓下来。 因为他看得清楚,赵行进门时候的寡淡,此刻淡去了。 “原来是這样。” 赵行垂在袖中的手捏紧了:“如此看来,突厥可汗纵使狼子野心,牺牲自己嫡亲的女儿来和亲,却還是从心底裡疼爱她的。” “你自己也做了阿耶,有了孩子,天底下为人父母的,哪有不心疼孩子的?都說虎毒不食子,突厥可汗……他送了公主来大邺和亲,却许她自己选個如意郎君,至少是她想嫁的人。” 晋和帝捏了捏眉心:“其实朕后来想過,从突厥可汗此举看来,公主也沒什么危险。突厥那边大概也不会让她做什么奸细,她无论嫁给谁,婚后都能好好過日子。 但即便如此,朕心底裡,也還是不希望她嫁给你大兄。 更何况突厥人加大了筹码,提出這样的條件来。 既然你今天进宫来问,朕不妨与你交個底。 如今是等着沛国公自己来求娶,应下這婚事,也是全了朕与沛国公一场君臣情分。 可要是姜家不松口,沛国公自己想不开,朕也会一道圣旨赐婚姜元徽,姜家,跑不掉的。 除非姜氏上下抗旨不尊。” 抗旨不尊的后果,得自己承担着。 父皇如今是铁了心的。 “那为什么……” “朕本来是打算传沛国公进宫告诉他的。說不好听的,朕已经做了决定,這婚事非成不可,他纠结不许,朕逼着他儿子娶了,他心裡难免也要生出隔阂与嫌隙,来日還不定如何。 可姜护是一生为国的人,戎马征战,所为从不是他自己,也并非姜家的富贵荣华。 朕若告诉他突厥退兵十裡的事,他是领兵的人,把朕還要清楚這意味着什么,对咱们大邺来說又有多么重要,都不必权衡,一定答应下来。 可還沒来得及传他进宫呢,你就先来兴师问罪了。” 赵行脸上也有些挂不住了,一听這個,忙拜了一礼:“儿臣不敢。” 晋和帝摆手說算了:“二郎,再過些日子,你带着王妃和孩子,去蜀中带一阵子吧。” 赵行抿唇不语。 “朕不是要将你放逐。” 晋和帝先安抚了他两句:“从郑家事平息之后,先是魏家,又是国公府,你娶了姜莞,少不得要牵连其中。 朕知道姜莞是個好孩子,也很懂事,未必求你做什么。 可朕也是从年轻时候過来的,知道你心裡是怎么想。 沛国公府是她母家,魏家又有魏氏,是她亲舅母,她就算不說,你也知她心中难過,想替她做些什么。 夹在她与朕中间,你也左右为难。 朕沒有怪你的意思,毕竟這么长時間以来,你也沒做什么出格事情,最多就是像今天這样,跑到宫裡来问個清楚。 但是二郎,平心而论,若你的王妃不是姜莞,今天你還会进宫嗎?” 不会的。 他也不糊涂。 徐照润這样笃定自己一定能嫁姜元徽,父皇肯定会许婚,有恃无恐,胸有成竹,一定是和父皇谈了什么交易。 而细想下来,无论是何种交易,一定是对大邺有利的。 如果他的王妃不是姜莞,他既知于大邺有利,怎么還会来问? 赵行越发沉默下去。 晋和帝几不可闻的叹了口气:“去吧,带她和孩子去蜀中小住,那毕竟也是你的封地,等京城所有事情都平息,想回来的时候,再回来。 你总是惦记着姜莞,你大兄又操心你。 今日你沒去肃王府,直接进了宫,你大兄只怕——” 晋和帝的话音都還沒有落地,赵禹只怕如何尚沒說完,小太监掖着手猫着腰匆匆进门来:“官家,肃王殿下来了。” 赵行抬眼看,晋和帝一脸果然的表情回望過去。 是了,他在京城不管做什么,大兄都操心着他。 其实今天這事儿他先去见阿兄,阿兄一定是先骂他,可骂完了,還会进宫替他问清楚。 不会让他来,阿兄会替他来。 父皇說的是对的。 远离京城,哪怕只是一年半载,换换心境,暂且从這些事中脱身出来,连珠珠一道,以后再回来,能冷静很多。 最主要是别连累了阿兄。 倒叫朝臣们觉得,一向英明能干的肃王殿下,如今糊涂起来。 实则犯糊涂的一直是他。 “父皇,陈娘子明日就到了,阿兄的婚事是不是,要說定了?” 他问的是婚事,却又不是婚事。 晋和帝脸上挂了笑,让李福去把赵禹带进来,并沒回答赵行的問題。 赵禹进了门神色着紧,目光果然是先落在赵行身上的。 晋和帝见了,难免气笑:“看什么看?朕能吃了你弟弟?” 赵禹才见礼:“儿臣不失那個意思,是听說他进宫,想着怕是为了公主和亲之事,事关沛国公府,儿臣怕他糊涂,在父皇面前胡說,惹父皇动怒,這才进宫請安的。” “你少糊弄朕,朕也不听你這個,不過這事儿已经說好了,你弟弟也沒說什么,倒是你——” 晋和帝又点着桌案:“陈氏明日就进京了,她阿娘会带着她进宫给贵妃請安,你明日也进宫来吧,贵妃会安排你与陈氏见一面,喜歡不喜歡的,也就這样了,婚事定下来,你的事情,這阵子也要定下,肃王府住了這么久,给你换個地方吧。 在你与陈氏大婚之前,搬個地方。” 第462章 她合适 如今汝南陈氏的這一支,其实与颍川陈氏渊源要更深些。 不過還是按照以往郡望不同士族之间那些不成文的规定,后人往来走动也并不多。 只是从血脉上亲近,实则关系平平。 陈家的這位娘子单名一個萦字,家中嫡生,养的极好。 她阿娘出身也显赫贵重,士族裡养出的女郎,做了汝南陈氏的宗妇,教养孩子很有一套。 陈萦的兄弟姊妹们,哪怕是庶出的,只要是她阿耶膝下的孩子,她阿娘都一视同仁,精心教养。 贞贵妃是在昭阳殿见的她与她阿娘。 也不過就吃了两盏茶,小宫女附在贵妃耳边說了几句什么话,贵妃眉眼弯弯笑起来,转头去看陈萦:“御花园裡新开了花,陈娘子替我去摘一些回来吧?公主在的时候都是她去做這些,底下的丫头粗手笨脚,也不会挑花儿,娘子辛苦一场,帮我走一趟吧?” 陈萦闻言忙站起身,朝着贵妃蹲身一礼:“您折煞臣女了,臣女這就去,只是不知贵妃素日喜爱什么颜色的。” “不拘着什么颜色,我年纪大了,反而是你们年轻女孩儿喜歡的那些颜色,娇俏些,才讨喜,你只管去摘了来,叫她们拿下去插了瓶就是了。” 陈萦才一一应下来,又看她阿娘一眼,母女两個四目相对,她阿娘给了她一個安心的眼神,她才叫小宫女带着,出了昭阳殿的门。 从昭阳殿往御花园其实不算远。 也怪不得赵曦月在宫裡的时候成天一大早跑去御花园折花。 毕竟要实在太远,她怕连走动都懒得去。 陈萦心下知道,這趟进京是为了肃王婚事而来。 那是官家嫡长,未来的东宫太子,她长在汝南,从沒见過這位殿下,却早听闻過肃王殿下聪颖,是個文武双全的郎君,样貌也好得很。 当日旨意传至汝南,阿耶阿娘与她說,她心中带着些不安。 士族高门的女孩儿那样多,肃王殿下的正妃,她想都不敢想。 直到如今真的到了京城,进了宫,见了贵妃,陈萦都觉得這一切仿佛一场梦。 现在在御花园裡见到陌生的小郎君,她如梦初醒。 身边小宫女還在低声提醒她:“陈娘子,那是肃王殿下。” 這就是专门安排她与肃王相见的。 贵妃并不是真的叫她出来折花。 不過是個說辞。 她心裡也明白。 陈萦皮肤白,阳光照耀下来,她面颊上的红晕散开一些,变成一层淡淡的薄粉色。 为着进宫請安,她早起专门梳妆打扮,一身精致华贵却不那样张扬。 鹅黄色短袄上的花鸟纹样是用银线勾了边的,下身的织金马面裙又与那些金丝银线相呼应着,站在太阳底下,金光熠熠,闪耀着一层光芒。 几乎镀得她身后摇曳出圣光来。 她不是那种瘦弱女孩儿,更偏丰腴体态,但不会显得太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