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水烟袋也不是您在古玩铺裡看到的那样,烟管特别长,叫鹤腿烟袋,我托着水烟袋,如果老太后坐在炕上,我就必须跪下,把烟管送到老太后嘴裡,老太后根本不用手拿,就這個送烟的火候最难掌握。烟锅是两個,事先(前十来分钟)把烟装好,吸一锅换一锅。”她笑着对我說:“這回该劳您的驾了。”
我也笑着說:“我真沒這么大福气,现在已经浑身发烧了。”她說:“我是站在老太后左手边的人,站在右边的宫女是敬茶的。我們站的距离,大约离着老太后两块方砖左右。”她摆开架式站在我的左前方,头微微地低着,两只眼睛不许乱看,要看着对面人的裤脚。她說:“老太后随便坐着,轻轻地用眼一看我,我就知道要用烟了,于是拿出火镰,把火石、蒲绒安排好,转過脸去(务必背過身子去),将火石用火镰轻轻一划,火绒燃着后贴在纸眉子上,用嘴一吹,把火眉子的火倒冲下拿着,轻轻地用手一拢,转回身来,這再用单手捧起烟袋,送到老太后嘴前边约一寸来远,等候老太后伸嘴来含。当老太后嘴已经含上烟筒了,這时就要把纸眉子放在左手下垂,用左手拢着,伺候太后吸完一袋烟后,把烟锅拿下来,换上另一個。這就是我伺候老太后吸烟的大致情形。”她连說带表演,足足耽误她好多時間。须知道,她是靠作针线活来维持生计的,我真有些不忍心了。
她兴犹未尽地說:“姑姑再三地告诉我們,老太后最讨厌人在前面挡着她的眼,所以敬烟、敬茶一定要在侧面递上去。有事在老太后屋出来进去时,一定要侧着身子屈着脚尖走,走路不能脚后跟擦地,更不能把屁股整個对着人,要轻轻地退着走,躬着身子,但不可猫着腰走,像罪犯似的,多难看啊!”
她慢慢地喝口茶,我也由她床上下来,替她添添火,說:“今天累您了,让我搅得您半天沒做活,您不要出屋啦,回头我由街上给您带点菜来!”我們就這样平平淡淡地谈天,也這样平平淡淡地交往。
老宫女叙述她的往事
老宫女叙述她的往事
慈禧起居现在继续写荣宫女对我讲述的有关慈禧起居生活的情节。
我是1941年夏初认识老宫女的,那时在她家裡断断续续地听過她谈些宫中的琐事,但总是一知半解的。1942年夏我被发配到异国去了,直到太平洋战争的末期,因患肺病,才得放生回慈禧来,仅仅差两個月,万分侥幸,沒有变成第一颗原子弹的牺牲品。“一肢虽废一身全”,我念阿弥陀佛。
我贫病交加,第一需要是活下去,于是老伴出去教书,家务沒人管,因为旧关系,商請老宫女替我管管家,照顾照顾孩子,她慨然答应了。从此风风雨雨和我家共同渡過最艰苦的岁月,直到解放,我們也成了患难的朋友。现在在這裡所叙述的事情,都是百无聊赖时,老宫女絮絮地对我所讲述的。她谈得比较详细,所以我的印象也比较深刻,回忆起来也稍稍容易。那时社会上虽有翻天覆地的变化,而我只能静静地躺着,像钉在床上一样,听着老宫女断续地叙述她的往事。
基于她的地位和她当时的年龄,她所接触的只是慈禧的生活细节,所以這一纲目给它起名叫“慈禧起居”。所记述的多是些庸俗琐事,为高人雅士所不屑一顾的东西,然而只要我的记叙不失其真,能反映出宫廷生活中的一個斑点来,我也就心安理得了。
储秀宫与体和殿
储秀宫与体和殿
慈禧居住在储秀宫,是有她的用意的,用现在的话說,是牢牢抓住自己的政治本钱。
谁都知道,在沒生同治帝以前,她不過是個嫔,地位不高。
储秀宫外景咸丰帝又是個酒色之徒,施行的是“博爱主义”,她得幸了一段時間,咸丰帝对她的感情也就淡薄了。生了同治帝以后,她才上升为妃,以后因为儿子又升到贵妃。咸丰帝死在热河,同治帝继位,慈禧這才得到和东太后慈安同等的地位。辛酉政变以后,慈禧掌握了政权,尊为慈禧端佑康颐皇太后。不管上多少美妙的徽号,给自己加多少堂皇的名称,也沒有多大的价值,因为那等于自己封自己,自己给自己脸上抹粉罢了,谁也都明白。她惟一货真价实的本钱,就是给咸丰帝生了個儿子,而這個儿子是在储秀宫后殿生的。那是她的通天金字招牌,是抓权的真正政治资本,所以她曾长期居住在储透宫,是有她的心计的。
一来,表示对咸丰帝的眷恋,念念不忘先皇帝对自己的雨露之恩,以显示自身的美德;二来,对同治帝有养育劬劳之苦,以显示自己的仁慈。一手抓两個皇帝,对内可以折服六宫,对外可以号召臣下,這是多么冠冕堂皇而又合算的事,所以她乐于住在储秀宫。当然,晚年她住過乐寿堂。乐寿堂是乾隆当太上皇养老的地方,她处处自比乾隆,所以她晚年也在這裡住一個短时期。
老宫女是個善良的人,她决不說老太后半句的坏话。只要一提起老太后的生活起居来,這位老宫女就眉飞色舞,好像說到她的亲人一样,我真不知道慈禧为什么有那样大的魔力,在她死后几十年,還能让老宫女心悦诚服地歌颂。
老宫女說:“逛故宫沒有不逛西路的,逛西路沒有不逛储秀宫的,因为那是老太后住過的地方。储秀宫庭院可以分为两個部分,南边是体和殿,后边是储秀宫。简单的一句话:慈禧住在储秀宫,吃在体和殿。
“先說储秀宫。储秀宫是五间的结构,分为三明两暗。三個明间是老太后燕居的地方。正中间的一间,设有正坐,是为了接受朝拜用的。除了节日稍坐一会儿以外,轻易不坐在這裡。西一储秀宫内正间间跟卧室连接,等于是卧室的外间,经常放些卧室用的零碎物件,如油布、水壶之类。‘叫起’回来在這裡换换衣服,然后由司衣的宫女折叠好送到西偏殿,临时收起来。东一间临南窗子有一铺條山的炕,這儿很豁亮,老太后经常坐在炕的东头,临窗的大玻璃,往外一看,全部的储秀宫一目了然。老太后做什么事都喜歡心明眼亮。喝茶、吸烟、用早点、谈话,接见皇帝和皇后、妃子等,大多在這儿。
“三個明间以外,還有两個暗间。
“最东头的一间,是东暗间,我們一般都這样叫,也叫静室。是老太后礼佛、想事儿的地方。這裡最显眼的摆设是北面的架几上摆着一位白衣大士像。老太后遇到什么不顺心的大事,总是燃上几根藏香,眼皮垂下来,双手合十,静默一会儿。這可是了不得的大事。白衣大士她居然能代替老太后独一无二的地位,面南而立,太后对她的尊敬就可想而知了。老太后住的整個寝宫裡摆设只此一個佛像,老太后是非常迷信的,她信佛,她更相信我們满族的萨满教,她经常地說:‘圣天子百灵相助。’她心情烦躁时,也到這屋裡来,手裡拿着奏折,两眼一动也不动,在這裡直直地默坐半天。
“尽西头的一间,是她的卧室兼化妆室。靠北墙西头有一铺炕,比双人床大一些。炕上的被褥都是按季节按制度更换的,如冬天要铺三层垫子,夏天铺一层垫子。冬至挂灰鼠帐子,夏至挂纱帐子。临窗东南角有一架梳妆台,這是老太后最心爱的东西,她亲自研制的化妆品,都放在這裡,她早、中、晚要在這裡消磨两三個小时。老太后是個爱美的人,也教别人爱美。她常說:‘一個女人沒心肠打扮自己,那還活什么劲儿呢?’西面架几的匣子裡,盛着老太后心爱的首饰。這屋裡跟其他的宫最大的区别,是在老太后睡觉的床头,靠着更衣间北面的扇,是一面透明的大玻璃,老太后睡觉是头朝西的,在炕上一歪身,把帐子一掀,就能洞察到外头的一切,這就是老太后精明的地方,不管任何一点小事,老太后也要心明眼亮。”
老宫女对储秀宫的大致情形,就介绍了這些。但她說:“這不是真正的储秀宫,只能算是储秀宫的外壳儿,真正的储秀宫有储秀宫的味儿。”
老宫女不紧不慢地說着,语气渐渐变成低沉了,她可能又沉陷在青年时代的梦幻裡。我們谁也不发问,月亮照在玻璃窗子上,一片白色,不禁想起白居易的琵琶行:“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這时的气氛就大有這样的味道。
老宫女缓缓地吁了一口气,接着說:“我前面說過,在储秀宫裡,包括着体和殿,在各條案、茶几旁边或桌子底下,有几個空缸,那是老太后薰殿用的。老太后不喜好薰香這类的玩意儿就用南果子薰殿。乘老太后在体和殿吃午饭的间隙,先在储秀宫换果子。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