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剛通完話,楊俊就過來了。
楊俊大概喝了點酒,臉上紅紅的,一進門就道:“居市長,聯建公司的那塊地徹底擺平了。所有手續都齊全了。”
“那好。”
“居市長,我一直想問問,爲什麼他勞力就能作爲候選人,而我……不能?我哪點比他差?何況……”
“這不是差不差的問題。楊俊同志,不要再說了。”
“我是不說。我這是第一次給市長說,我心裏不平。論資歷,我們差不多;論背景,也是……誰不知道他勞力這幾年在建設搞了那麼多爛攤子工程,市長你看看網上,建設有什麼好?這些年,除了花財政的錢,做了什麼事?這樣的人也……我就是不服,不服!”
“對勞力同志作爲候選人,這是集體研究決定的。你有想法,可以通過正常渠道向上反映。楊俊哪,以後少喝酒,酒多傷神啊!”
“市長這是批評我?”楊俊劃了下手,說:“我說完了,就沒了。市長放心,我也是兩十年黨齡的老黨員了。是吧?請市長放心!放心……”
楊俊說着就半斜着身子將手中的一隻盒子放到桌上,說這是他剛從西藏帶過來的。居思源問怎麼到了西藏?楊俊說是趙林請的,和池強他們一道。趙林在西藏的產業不小啊!居思源又問這盒子裏是什麼?楊俊說是一隻薄胎琺琅小香爐。居思源道:那就請拿回去吧。楊俊笑笑,說哪有這回事?我能拿回去?一隻小香爐嘛,市長玩玩。我走了。說着就迅速拐過前面的大樓,往車子走去。上了車,還不忘招着手,說:“請市長放心!放心!”
放心?居思源看着駛離的車子,心裏想:這楊俊的父親是老市長,姐夫又是當下的市委副書記,雖說也是官二代,表面上看起來油滑得很,但做起事來,還算是有板有眼的。在江平的處級幹部當中,楊俊也還顯得開拓,有思想。在聯建公司,包括其它一些具體問題的處理上,還是有魄力有頭腦的。不過,居思源也覺得這人太自負了,過於自負其實就是一種心理上的不成熟。另外聽馬鳴他們講,楊俊對市長對書記是客氣的,而對於一些副市長或者人大政協的領導,他都不太看得上眼。他是最能講理又最不講理的人。他高興的時候,一切事都好辦;不高興的時候,法律就掛在他的嘴邊上,成了他的擋箭牌。人大的常務副主任徐本煥在副書記位子上時,曾向他要一塊地,他答應了;而當徐本煥到了人大,他就不承認了,不承認還說這事不合法,惹得徐本煥在人大會上公開說:“如果依法辦事,你楊俊早就進去了!”
居思源信奉一句話:兼聽則明,偏聽則暗。有關江平幹部的情況,他不僅僅是聽組織部的,也聽聽諸如馬鳴和司機他們所透露的小道消息,有時,他還上到論壇,瞭解一下意見領袖們對各個部門的看法。這些看法往往一語中的,切中肯綮。透過對部門的看法,就能瞭解到部門主要負責人。居思源覺得這種瞭解,最真實最原始也最具有挑戰性。通過這種瞭解,得到的可能正是自己最需要的。比如對楊俊,就是一個比較全面的瞭解了。其實在早前跟徐渭達溝通關於候選人名單時,他也提到過楊俊,但沒通過。他是想將楊俊和葉秋紅一道提起來,這兩個人都是可用、能用也值得用的。一市之長,手下沒有幾顆能用的棋子哪行呢?但顯然,徐渭達是不太放心楊俊的,而且,程文遠也明確反對。徐渭達是不放心楊俊,程文遠是不放心居思源。他是擔心居思源在江平培養了人,那其實也就等於將他的人馬活活地拉去了。何況這是楊俊,楊俊既不能爲我所用,豈能讓外人所用?
正是通過這些瞭解,居思源知道了楊俊在江平這塊地盤上,也算是一個了不得的人物。網民們在帖子中稱呼他“地主”。土地財政在當前,是中國一個難以暫時消除的現象。工業化進程畢竟不是一步登天的,那麼要想建設要想發展要想財政有錢,只有土地這老祖宗留下的資源最來得快來得無成本了。土地財政在某些地方已經佔到財政總收入的一半以上,就是在江平,也佔到三分之一。給財政創造三分之一收入的國土局長,自然有不同於一般局級幹部的風光。何況現在的國土資源管理體制上,國土局又屬條條。地方上唯一能卡得住的就是一個局長,其餘的都收到了上面。說能卡得住,也只是說說而已。你動他時,他便調走了。而且調得無聲無息,條條和塊塊雙重管理又以條條爲主,這本身就是矛盾。中國特色式的矛盾催生了像國土局這樣的怪胎。他們喫的是當地的草,而擠出來的奶卻被層層瓜分了。
回到房間,居思源打開盒子,香爐確實很精緻,白色的玉做的蓋子,頂端還鑲着顆綠松石。藍白相間的薄胎爐身,拿起來不重,卻看得出華貴。記得老爺子也有一隻這樣的香爐,那是他一個在西藏的戰友帶過來的,說價值上萬。那個時候就上萬了,那現在呢?居思源趕緊收了,過幾天,他得讓楊俊拿回去。任何事不能有開頭,特別是在江平官場,處處都是心機,處處也都是陷阱。
“兩會”如期如開。市委政府在“兩會”召開中,是扮演着幕後的角色的。唱主角的,是人大和政協。雖然所有的決定差不多都同自市委。市委書記徐渭達是江平市人大主任,而在人大和政協會議的常務主席團中,幾乎所有的市委常委都在列。這樣即使唱主角的是人大和政協,但確保了其會議發展的方向。會前,主席團會議上,徐渭達對有關問題講了足足一個小時,輪到居思源講時,他只說了兩句話:堅持黨的領導,充分發揚民主;嚴肅會議紀律,確保會風正常。
沒有選舉任務的“兩會”,除了舉手和聽報告外,最重要的時間就放在討論上。而一旦有了選舉任務,“兩會”的氣氛就有些特色了。表面上看起來,團結詳和;而內在裏,卻沉悶之極。從開幕式開始,強調最多的就是民主和集中。代表和委員們用餐時,那些候選人則滿臉是笑,一桌一桌地敬酒。也不說什麼原因,就是敬酒。被敬酒的人自然也是心知肚明,不管是誰,酒先喝了,有的還奉承兩句:“恭喜恭喜啊!”可敬酒人一轉身,背後話就出來了:“神氣個鬼!這樣的人不知怎麼就……”那言外之意是你以爲敬酒就能解決問題?老子照樣不選你!
焦天煥滿臉紅光,頭髮也特意做了,一手拿大杯子,一手拿小杯子,挨桌地敬酒。有人道:“焦書記,不,焦市長將來可是全國少有的市長書法家和詩人市長了。”焦天煥聽着又是一陣笑,說:“那就請各位多關照了。”說着喝一小杯,有人起鬨,又喝一杯。喝完了,再到別的桌上。有人便道:“聽說省裏要調查他了,還……”
候選人們是一個戰場喝完了,又得轉戰另一個戰場。代表委員們不住在一塊,就餐也就分幾個飯店進行。這酒既然喝了,是得一個不丟地喝下去的。哪一桌喝丟了,靠不住就丟了十張選票。焦天煥、勞力都是好酒量,但喝到最後,頭也暈了。李樸因爲在上海,向大會請假了。葉秋紅倒是自始至終沒有過來敬酒,只坐在自己該坐的桌子上。方天一趁喝酒的間隙過來告訴她:也得敬一圈吧,還得靠代表們投票呢?葉秋紅一笑,說我敬方市長一杯,其餘就不敬了。第一我沒酒量,第二這代表投票也不是酒能決定的。方市長,你說是吧?方天一搖搖頭,說:理是這個理,可是……
除了候選人的敬酒外,在整個酒席上,還有兩個人最活躍。
一個是華石生。
華石生是政府祕書長,當然跟代表委員們都熟悉。在政協委員就餐的飯店,華石生跑遍了所有桌子,白酒足足喝了一大瓶。當然,這酒事先已做了處理。這些飯店,跟華石生祕書長關係都是相當熟悉的。華石生有個不爲人知的特點,喜歡在酒裏摻白開水。服務員都知道,每次華石生祕書長來喝酒時,都同時準備了酒與白開。今天這瓶酒裏,一半以上是白開。敬酒時,有委員提出來祕書長這酒不太正常。華石生道:“是的,不完全是酒,有水,我有喉炎。但是,這酒甚至比純白酒更難喝。不信你喝一杯?”酒裏摻水,確實是不溫不火,喝着讓人難受的。華石生只敬酒,話也不多說。委員中就有人悄悄問:“祕書長這酒敬得總有點意思吧?”
“有!當然有!”有人回答。
“那是?”
沒人回答了。
回答的人是在酒後,華石生不可能親自出來回答這問題的。他只是敬酒,表達對委員們的尊敬,至於他爲什麼敬酒,既可以理解爲政府祕書長來敬酒,也可以理解爲他另有目的來敬酒。反正是意義不明,姑且喝之。
另外一個活躍的,就是國土局長楊俊。
楊俊活躍的場地跟華石生不同,他主要在人大代表就餐的賓館這邊。而且,他的方式也不同,他除了一桌一桌地敬了外,主要在其中的一兩個桌上盤桓。他酒喝得急,話卻少。彷彿一個長期嘮叨的人,突然失聲了,讓人覺得不可思議。
居思源也在人大會議的主賓館大富豪陪同人大代表就餐。他看着楊俊的樣子,心裏突然格登一下,心想這小子不至於耍什麼花招吧?難道他真的……他找到程蔚林,讓他注意一下這動態,千萬要預防在前,不要等問題出來了,再去想辦法,那時就被動了。當然,如果沒事更好。到目前爲止,整個會議的風氣都是十分正的,千萬不要盲目樂觀了。程蔚林說應該沒事的,我也安排了些人在代表和委員之中瞭解。一有情況,我們馬上就能第一手掌握。楊俊大概也就是心裏有點不太平衡,所以就喝上了。在會議之前,也沒聽他說過有什麼牢騷,會議之中,他能做什麼呢?一個黨員領導幹部,這種紀律性和自覺性還是有的吧?
還是注意點好。居思源仍然不放心,他又打電話給紀委的光輝書記,讓他那邊也密切注意。但是這事千萬不要搞得太明朗了,明朗了,容易引起矛盾。現在講的是民主,只要不犯法,怎麼做都是合理的。
光輝說我們也有人在做這事。另外,他告訴居思源就在上午會議開幕式過程中,高捷的妻子花芳和家屬一大班人到會場來了,我們做了一個多小時的工作,總算將他們勸了回去。外圍,由立德書記在安排。有幾個好上訪戶,都被看住了。保證“兩會”的寬鬆環境,重要啊!至於會不會出現選舉方面的意外,光輝道:“思源市長哪,江平這地方複雜。我估計要出問題也是到最後一刻纔出來。現在露出來的都僅僅是現象,並非本質。或許根本就不曾有。不過,我這邊會多加註意的。一旦有,涉及黨員幹部的,我們立即採取措施。”
政府工作報告討論了兩天,人大和政協工作報告又討論了一天。四天之後,“兩會”進入了正式提名候選人和選舉階段。
在醞釀候選人提名的最後一刻,果真如光輝所說:出事了。
華石生和楊俊分別進入了政協副主席和政府副市長候選人的提名名單中。按理說,候選人的提名是共有三輪的。第一輪時,華石的名字就出現了。程蔚林及時找他做了工作,華石生同意將他的名字拿了。但是第二輪時,名字又出來了。這回,程文遠找他談話,結果是華石生表示要尊重代表和委員的民主權利,既然他們提名了,作爲個人,是沒有權利退出的。程文遠生氣地拍了桌子,這一桌子拍下去,華石生宣佈退出。到第三輪,也就是最後一輪時,楊俊卻又冒出來了,共有三十五名代表共同提名楊俊爲副市長候選人。同時,華石生的名字又出現在了人大副主任的候選人提名名單中。
市委常委會及時召開會議,專題討論候選人提名一事。
徐渭達說:“可以看得出來,這兩個同志,特別是華石生同志,這次被提名,是有些名堂的。楊俊同志到最後一輪冒出來,也是極不正常的。該做的工作都做了,文遠同志和蔚林同志都找了兩個當事人進行談話,他們態度明朗:尊重代表們的民主權利。這好像我們不尊重代表的民主權利一樣了?是不是啊!這事一方面說明了我們的前期工作有漏洞,沒有注意到這方面的跡象;另一方面也給我們出了道難題,怎麼辦?現在省委組織部魯部長也在,我們來集體研究這事,請大家都談談看法。有則長,無則短。”
光輝道:“明天就要選舉了,現在再查這兩個人如何被提名,顯然已經太晚。但是,如果讓他們以候選人的身份進入選舉,結果難以預料。因此,我建議市委再找這兩位同志談話,力求他們主動退出。”
“怎麼談?”程蔚林說:“他們說到了民主,還能有什麼談的餘地?”
向雋攏着頭髮,說:“我看也可以直接讓他們參選就是了。選上,說明了代表和委員們的信任;選不上,程序也是民主的合法的。”
“這不行!”姚立德道:“這裏面有文章。我建議立即暫停或者延期舉行選舉。在此之前,抓緊排查。這樣大規模的提名,沒有組織是不可能的。”
“我同意立德書記的意見,要查。你找他談話,他就民主;查出問題了,他自然就無話可說。”尉遲芳說罷,錢自兵也表示同意。
向銘清倒是不太在乎,邊調侃邊道:“就讓他們先嘛!我們的制度是健全的,我們的民主是向着所有人的。他們爲什麼不能被提名?如果他們選上了,那隻能說明一個問題:我們以前提名的候選人,在代表和委員心目中的地位,還不是那麼值得信任。這也是好事嘛,反正最後選上的也就那麼幾個人。人數不變,無非是人變了。變就變吧,都是不錯的幹部,誰都能用任的。”
程文遠沉着臉,內心裏,他對這次“兩會”出現新的提名是有心理準備的。在市委討論提名候選人時,他就知道:將來“兩會”真的召開時,一定會有人冒出來。江平這地方一向複雜,尤其在選舉這方面。雖然這次“兩會”準備工作作得充分,但這方面是無法做工作的。華石生和楊俊,先前都沒有什麼動靜,也不見什麼串聯。現在事情一出來,最急的,除了這些常委,應該是徐渭達。徐渭達對這次“兩會”是從未有過的重視,這次會開得好不好,成功不成功,跟他將來的走向不無關係。他看了下徐渭達,便道:“我的意見是延期,先查一下,如果有問題,取消他們的提名資格;如果沒有,真的是代表提名,我們再討論。可以再增加一輪預選嘛!”
徐渭達點點頭,顯然,他對程文遠這個提議是滿意的。他對居思源道:“思源同志,你看呢?”
“事情已經出來了,就要正視。大家剛纔的意見都很嚴肅,也都很好。我同意暫時延期。延長一天時間。不能再長了。因此,在這一天之內,就要查清相關問題,包括是否有串選、甚至賄選等;無論查到誰,要嚴肅處理。特別是如果涉及到市級領導幹部,不要姑息,一查到底。我建議成立個調查小組,由光輝同志任組長,蔚林同志和自兵同志參加。另外,就是請魯部長給省委報告,聽取省委對這事的意見。”
“思源同志講得非常好!”徐渭達總結道:“就按照思源同志的意見辦。時間不多了,會也至此結束。大家抓緊一點。並且請本煥同志和李亞同志迅速將會議延期通知到各位代表和各位委員。至於原因,暫不說。”
剛走出會議室,徐渭達就接了個電話。接完電話,他讓居思源到他辦公室,兩個人關上門。徐渭達道:“省紀委來電話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