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 技術會戰(二)
如今是國內緊缺車輛,只要生產出來的車質量能過得去,就沒有賣不掉的。彼此之間也不存在競爭,沒必要和後世一樣防賊一樣防着同行。
對於他們想要複製一套技術資料的想法宋遠更是心知肚明,但這同樣代表着一機部的意思,全國一盤棋的情況下由不得宋遠不給。
給肯定要給,但換來什麼好處就要看宋遠的本事了。
於是他就拉着一汽的鄭副廠長和上汽的何廠長到自己的辦公室坐下,同樣先是一杯獅峯龍井,宋遠才笑道:“兩位大廠長都是搞汽車的前輩,不知道對這次引進的發動機和變速箱覺得怎麼樣啊?”
鄭副廠長和何廠長對視了一眼,何廠長微笑示意鄭副廠長先說。這時候一汽是毫無疑問的汽車界老大、“共和國長子”!
鄭副廠長也不客氣,微微思索幾秒鐘就笑道:“宋廠長客氣了!我這兩天和我們技術科的同志研究了一番這些技術資料,美國人的這款發動機和變速箱確實要比我們從蘇聯引進的技術強一些,不過在加工的工藝、精度上也要求高一些。”
何廠長贊同的點點頭:“鄭廠長說的沒錯,這發動機和變速箱技術含量很高,對我們也有很大的啓發。”
他心裏沒說出來的話是這國內領先的水平竟然還是美帝淘汰了七八年的技術,美帝果然深不可測啊!
見兩位廠長都肯定這發動機和變速箱,宋遠笑道:“那就好,我還一直擔心這技術落後,引進來不能發揮作用!”
何廠長是一把手,在爲人處世上比主管技術的鄭副廠長要強不少,聞言誇起了宋遠:“那不會。宋廠長的大名我在上海都聽說了,東風廠一家的創匯金額比把我們整個市都多,把輕工局的老趙氣得不輕!”
“由此可見宋廠長能力超絕,怎麼會走眼呢?”
宋遠連連擺手:“何廠長謬讚,我也是運氣好!”
幾個人客氣了幾句,宋遠笑道:“兩位廠長,我有個提議。既然兩位廠長都覺得這發動機和變速箱還不錯,不如咱們三家聯合搞一次技術會戰,攻克大批量生產的難關!而生產出來的發動機和變速箱優先供給你們,如何?”
鄭副廠長和何廠長都愣了一下,他們這次來最主要的目的是要把技術資料複製一份帶回去參考,如今是技術人員認爲難得聚在一起,互相交流學習有很大的好處,所以纔沒急着回去。
再想想宋遠的提議,鄭副廠長也倒罷了,一汽自己就能生產這些,最多性能略差一些;何廠長是真心動了。
這時候的上汽自己沒有生產發動機和變速箱的能力,都是從南京汽車廠採購,可南京汽車廠產能也不穩定。如果東風廠能穩定供貨,那就方便多了。
想到這何廠長笑道:“都是兄弟單位,能一起互相學習再好不過,我們上汽贊成。”
鄭副廠長猶豫了一下說道:“宋廠長,實不相瞞我這次來把我們技術科的精英都帶來了。在這十天半個月還行,時間長久了廠裏我也沒法交代。”
宋遠哪肯放過鄭副廠長,三家裏面就屬一汽的技術實力最強。於是笑道:“鄭廠長,一汽是咱們國家汽車行業的龍頭老大,技術力量雄厚,哪能缺這十幾個人?”
“再說了,我們東風廠千辛萬苦引進一套資料,鄭廠長您開口要了,我宋遠可沒說半個不字吧?”
“如今請您幫個忙都不行?”
鄭副廠長被宋遠的話給逼到牆角了,畢竟不管從哪方面說這套技術資料都是東風廠的,你一汽要複製我都答應了,請你幫個忙你就不願意?汽車行業的龍頭就這?
本身鄭副廠長也是搞技術出身的實在人,聞言苦着臉想了一會說道:“宋廠長,真不是我不想幫,要不我請示一下廠裏?”
宋遠擺擺手笑道:“鄭廠長,我也不敢爲難你。要不這樣,我去請示一下一機部的張副部長,請他給貴廠發個通知?”
鄭副廠長如釋重負:“如果這樣最好了!”
和兩位廠長說好以後,宋遠就直奔一機部去,找到張副部長就申請搞一次技術會戰。
張副部長身上的壓力也很大,去年大躍進期間一機部提出飛躍發展汽車產業的報告,預計整個二五期間我國一共需要150萬輛汽車,計劃要在全國建設14個汽車主導廠,年產汽車52萬輛。
如今59年都馬上過完了,各地的汽車廠弄出來幾輛樣車倒是不少,真能大批量生產汽車的還是隻有一汽一個獨苗苗,這讓分管汽車的張副部長怎麼不着急?
要知道當時的報告上可是提出載重汽車產量4年超過英國、12年趕上美國的。而美國載重汽車60年的產量是多少?大約100萬輛!至於各類汽車的總產量更是高達800萬輛。
這個時候正是美國的工業實力巔峯期,一家的汽車產量就佔了全球的65%以上。
而我國的一汽的解放牌中型貨車這時候的年產量才1萬多輛!一直到1971年才實現了年產量突破6萬輛。
所以這次引進了汽車發動機和變速箱生產線,最高興的就是張副部長了。
這條發動機生產線最大設計能力年產發動機10萬臺,對此時的我國不亞於一針強心劑。
所以宋遠提出了技術會戰和張副部長那是一拍即合,當天一機部就下達了通知,抽調全國各汽車行業技術骨幹到東風廠,開展一次技術會戰,務必要把這條生產線發揮出最大作用來。
有了部裏和市裏的支持,全國各地的汽車專家都紛紛匯聚東風廠,夜以繼日的開始鑽研發動機、變速箱和底盤技術,爲大批量生產和進一步改進做準備。
放下心來的宋遠主要就是做好後勤保障,讓專家、工程師們可以安心研究引進的這套技術資料,等着生產線運到後安裝調試了。
在這期間,宋遠也沒忘掉交道口的三分廠,專門抽出時間去準備搞些新玩意換外匯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