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請和親北狄再進京
這林黛玉雖然是寄住在榮國府的大觀園,但是身份便已不多。原本她只是林府的孤女,而如今她已是天家的金枝玉葉,這瀟湘館少不得要駐蹕守衛了。而瀟湘館的面積也向旁邊空地擴展了兩倍有餘,儼然成了大觀園中的園中之府了。
寶釵再進瀟湘館也是暗暗驚歎,這皇家風範果然不是賈府能模仿得出來的。雖說瀟湘館只是一個小小的別院,但在少府監工匠的營建下,便也富麗堂皇了許多,隨便一個擺件都不是尋常市面上可以見到的。寶釵惟有心下感嘆黛玉之好運。
“寶姐姐。”黛玉見寶釵來了,忙起身相迎。
這寶釵最是知禮,雖和黛玉交好,但見她身旁伺候的有不少是宮婢,忙低下眉頭,躬身道:“民女薛寶釵見過溫婉縣主,願縣主殿下吉祥。”
黛玉一愣,隨機她也明白了,自己跟寶釵之間已經隔了一條不可逾越的天壑。她只得止住腳步,淡淡地說:“不必多禮。”隨即她看了看四周,“你們先下去吧,我與寶姐姐說說話。”
見黛玉發話,身旁伺候的宮婢們便都下去了,只留下紫鵑在一旁伺候。
寶釵道:“如今見你這般,我便是放心了。原本還以爲你在宮中過得不如意,如此看來,是我多心了。陛下待你彷如親女,縣主日後便也算有了着落。”
黛玉聽聞,不由得心酸,但還是忍着說:“寶姐姐,快別‘縣主’、‘縣主’的喚我。我知你最識禮,如今這裏也沒有旁人,姐姐快收了那稱呼罷。”
“好妹妹。”寶釵伸出手,拍了拍黛玉。“姐姐此番來,有兩個好消息要告訴妹妹。”
黛玉忙問道:“什麼好消息?”
寶釵笑道:“一則是我們幾個姐妹起了個詩社,名叫‘海棠社’,我今兒來是替雲妹妹送請柬來的。”說罷寶釵將一封花箋交給黛玉,“我知道天家規矩大,若是不能來便罷了。”
黛玉道:“不妨事,橫豎幾個姐妹都是在園中暢遊。這園子本就是給賢德妃娘娘省親所用,我在這園中逛逛也不算越禮。”
寶釵點頭道:“如此大好,我待會便讓雲妹妹好生準備。”
黛玉忙道:“姐姐無須刻意爲之,便當我還是當日的玉兒即可。”
寶釵聽聞,忙點頭。“我這還有一事,”寶釵話未出口,紅霞便飛上面頰。“賈府已經上門說親了。”
黛玉心知這“金玉之盟”終是要成的,如今便已到了“納采”了。這“納采”爲古代婚禮的第一步,賈府如今應該是派了媒人去薛姨媽來提親,如若薛姨媽允了,賈府便要送上提親禮,而這納采禮並不可少的便是“大雁”。
黛玉笑道:“看來姐姐家的屋後定有一雙大雁咯?”
寶釵含羞不語。少時方道:“妹妹也知,老太太素來認定的孫媳婦只有你一人。如若不是你不喜寶玉,老太太也不會允媒人上門的。”
黛玉連忙道:“姐姐此話錯了!姐姐也是賢良淑德的薛家小姐,如論才華,妹妹只能與姐姐並肩;若論知書達禮,妹妹愧不及姐姐萬一。”黛玉心裏暗道,我可不像成爲你們兩夫妻之間的問題癥結,好不容易讓賈母允了你們的婚事,我可不要在你們婚後生活當中成爲一個麻煩。
寶釵笑道:“妹妹謬讚了!”
二人閒話了一會,寶釵便走了。
紫鵑忙換小丫頭進來收拾,自己則伺候黛玉進了書房。
紫鵑見黛玉眉頭不展,問道:“姑娘爲何煩悶?”
“沒想到他們這麼快就要成親了。”黛玉幽幽地嘆了口氣。
紫鵑以爲黛玉心有不甘,忙寬慰道:“各人有各人的福分,姑娘自有自己的緣分。”
黛玉道:“你以爲我是因爲寶哥哥而煩悶?”黛玉搖搖頭,“如今寶姐姐與寶哥哥一旦結婚,我便是這府裏唯一的外人,想來也是我該走的時候了。”
紫鵑心頭一驚,暗歎自己這麼忘了這一茬。無論是原來的林家小姐,還是如今的溫婉縣主,黛玉在賈府不過是個寄居的姑娘罷了。就算老太太再疼黛玉,黛玉也終歸不是賈府的人。以前還有寶釵,如今寶釵一旦與寶玉結婚,便可名正言順地住在賈府,而黛玉也再無理由住在賈府。
紫鵑忙道:“姑娘不用憂心,想來老太太是極愛姑娘住在這的。”
黛玉搖搖頭,“你自己這話都說得甚沒底氣。——就算外祖母讓我住在這兒,我又有甚沒臉面繼續賴在這兒呢?你且喚王嬤嬤進來。”
紫鵑忙下去尋了王嬤嬤上來,紫鵑知道黛玉有貼心話要說,便自個兒站在門外,只留黛玉與王嬤嬤在房內了。
黛玉在王嬤嬤面前不願拐彎抹角,便直接道:“嬤嬤,想來寶哥哥也該大婚了,我也該出府另過了。如今林家老宅裏還有什麼人?可還需要收拾?”
王嬤嬤沉思了一會,道:“姑娘也的確該走了。雖說這裏是姑娘外祖家,但畢竟姑娘在京都還是有老宅,如今姑娘又封了縣主,還寄居在賈府也的確不像話。”
黛玉見王嬤嬤支持自己搬出去的想法,便又問道:“那老宅可還能住人?”
王嬤嬤笑道:“雖說老爺沒甚兄弟,但是遠房兄弟還是有幾房在京裏。如今老宅便是他們看管,想來也無恙。過些日子,老身且去瞧瞧,如若不妥,再回來與姑娘商量。”
黛玉眉頭一皺,她對林家親戚的認識停留在蘇州那羣人的身上。她問道:“嬤嬤,這幾房親戚可好相與?若是他們霸了老宅不換又該如何?”
王嬤嬤知道黛玉被蘇州那羣人給嚇怕了,出言勸慰道:“姑娘莫要擔心,這幾房俱是老爺尋了來的,知根知底又對老爺恭敬,斷不是那些個見錢眼開、趨炎附勢的小人。再者,老爺如今是追封了公爺的,那老宅便是公爵府,少府監與京兆府都會看管着,誰敢霸了去?”
黛玉想想也是,便不再思慮。次日去園中尋了衆姐妹開詩社不提。
且不說黛玉等衆姐妹早園中吟詩作畫,且說賈政自接了聖旨後便恨不得立即上任以報天恩,無奈自己手頭還有一些瑣碎事情要交代,且京中不少好友都尋了來,說要擺宴歡送。
賈政知道當年榮國公之死牽扯到一件皇家祕聞,雖然當今對賈家還算優待,但當年的繁華已經不再了。如今自己的女兒聖眷正濃,自己又被點了學差,雖不及自己父親那般,但總算是熬出了頭。
“老爺爲何感嘆?”王夫人剛巧上書房請賈政看下“問名”事宜。
賈政見是王夫人,感嘆道:“委屈夫人了。夫人嫁與我,便沒過幾個好日子。如今,爲父總算……”賈政未言便紅了眼眶。
王夫人忙泣聲道:“老爺何須自責?妾身嫁與老爺便是天大的福分,哪來的委屈?”
賈政擺擺手,“不說了,不說了。夫人尋我,可是有事?”
王夫人也止了眼淚,道:“這是薛家送來的‘名帖’,我已尋了高僧看過。”
賈政接過名帖,翻了幾下道:“寶釵的確是個大家閨秀,堪爲寶玉的‘賢妻’。無奈寶玉那孽畜懵懂無知,我怕誤了寶釵的終身。”
王夫人道:“老爺,寶玉也在長大,雖然還有些頑劣,但是若有寶釵看着,只會好不會壞的。”
賈政想了想,點頭道:“便這樣吧,你通知薛家‘納吉’之事吧。我這番外出怕有些年頭不能回來,‘納徵’、‘請期’、‘親迎’之事便無須等我了。聘禮切莫慢待了薛家。”
王夫人點頭道:“妾身省得。”
轉眼便是冬季,各府各州俱差人進京述職,而幾個藩國也送來了貢品。與往日不同的是,纔來過□□的北狄火部的首領阿古拉親自帶着貢品進京了。這讓當今聖上大喜,雖然幾個藩國俱是稱臣,但是待之卻是兄弟之禮。如今火部單于親自送貢品,這纔是爲臣之禮。這讓當今如何不喜?
待到了臘八,那阿古拉方進京來。這一次,皇帝親自出城相迎。
“阿古拉單于,一路上辛苦了?”見火部之人到了,皇帝親自下轎相迎。這便是古今以來皇家最大的恩寵,天子下階之禮。
那阿古拉豈是不懂之人,見皇帝下轎,自己忙地下了馬,快步跑過去,下跪道:“臣,北狄火部首領阿古拉見過陛下。”
皇帝心中大喜,道:“單于辛苦了,快隨朕進宮。朕已經在宮中備好酒宴,就等單于與朕一醉方休。”
阿古拉心中大喜,這一招乃自己身邊的漢人謀士所出。
如今北狄三部自己雖然是富足,但是比不過風部在□□心中的地位。畢竟風部與□□聯姻甚久,已互爲姻親。雖然□□需要火部去抵禦雷部,這雷部又何嘗不需要□□的鹽鐵來滿足自己的需要呢?阿古拉一回王帳便與謀士商量。便有謀士出了這個計策。這個謀士深知當今聖上對北狄的“愛恨情仇”,北狄手握百萬鐵騎,若是反了,這皇帝怕是也做不下去了。也難怪皇帝分而治之,對風部竭盡拉攏,對雷部則是拼命打壓。但是正因爲如此,風部對□□雖然稱臣,但是並不納貢、人質。而火部如今一來便是讓二王子爲質子,如今又親自帶着貢品入京。謀士篤定皇帝必然對火部另眼相看。
果不其然,這皇帝不僅出城相迎,還待之以將階之禮。如今還盛邀自己入大內參加宮宴,試看天下諸藩屬,誰有如此大禮?
宮宴中,酒過三巡。皇帝忽然舉起了杯,“諸位愛卿,朕要敬阿古拉一杯。”
阿古拉忙出來跪謝天恩,將酒水一飲而盡。
皇帝又道:“來人,朕要冊封阿古拉爲靖安王,賜親王爵,世襲罔替。”
羣臣大驚,一來這親王爵素來只封皇帝的兒子與兄弟,外藩及皇親國戚最高不過也是郡王而已;二來這世襲罔替的親王□□歷史上不過三人,而本朝只封了阿古拉一人。
阿古拉也深知親王爵位已是極高的恩寵,這世襲罔替是如何也不能要的。忙跪下,泣聲道:“臣何德何能讓陛下如此榮寵?這‘世襲罔替’,臣不敢受!”
皇帝笑道:“朕說你受得,你便受得。”說吧,皇帝冷眼看了羣臣一眼,“朕要告訴天下的臣子,只要忠心擁護朕,朕是不在意那些爵位的。”
諸臣如今才明白,皇帝不過是藉着阿古拉來敲打提醒下諸位臣子,只有跟着這位陛下方可有無上的榮恩。
皇帝滿意地看到諸臣的臉色,便又對阿古拉道:“靖安王,你可有什麼要求想提的?”
阿古拉連忙道:“臣想請陛下賜下一位公主,與我部聯姻。”
皇帝笑道:“靖安王正說中了朕的心事,朕看你巴拉也是草原上的英雄。朕允了你了,待朕從自己的女兒中選出最美的那一位,明年開春便送到草原上與他成婚。你我便是兒女親家了。”
“臣,跪謝天恩。”
羣臣中惟有棠棣面色一沉,如今只有靜嘉公主歲數合適,但是靜嘉公主一向是皇帝的掌上明珠,想來皇帝也不會將靜嘉公主賜婚出去。如今便只有林黛玉這個皇帝義女合適了,棠棣看了看皇帝,皇帝正滿臉喜色地與阿古拉交談。棠棣也知道自己身爲臣子是斷沒有理由在這件事上給皇帝提出建議的,惟有輕輕嘆了一口氣。
而此刻的賈府也在表面的喜悅中迎來暗潮涌動的第三年。按照秦可卿的預言,這一年便是賈府最後的榮光,也是大抄撿之前的狂歡了。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