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賈元春無奈大夢歸

作者:Aaron
黛玉其實以前也看過諸多紅學家對元春死的描述,有人認爲是死於宮鬥,有人則認爲是死於政治妥協。但是很多人都覺得紅樓夢遺失的手稿中應該很隱晦地提到了乾隆四年的“弘皙逆案”,對於好面子的乾隆皇帝來說,這是大大的不敬,因此刪節前八十回和故意造成後二十八回的遺失。其實黛玉一直想不通,乾隆年間算是清朝最穩定的時間,一個被軟禁的王爺是如何造反的呢?就乾隆後來的表現來看,這次叛亂應該規模不小。她唯一確定的是,很多紅學家都認爲這次逆案是發生在乾隆秋圍的時候,也就是現在。

  黛玉被人簇擁到了自己的帳房裏,隔着帷帳,她能看到兵士來來往往的。不說那些伺候的小宮女了,此刻錦雯與紫鵑也慌了神,而王嬤嬤只是強打着精神撐在那。因爲沒有自殺,黛玉已經無法預測自己接下來的命運了,她唯一能確定的是,這次叛亂一定會以皇帝的勝利而告終,而這也意味着那些腳踏兩隻船的人的末日來臨。

  黛玉咬着牙道:“都慌什麼慌?且不說圍場外面有五萬大軍,單說這隨駕護衛的三萬禁軍已是本朝精銳。有這些人守在這裏,你們有什麼可慌的?”

  黛玉說得沒錯,皇帝帳殿附近的確駐紮着□□最精銳的禁軍,但是人數已經遠遠沒有三萬了。圍場外圍本應該是被五萬大軍圍得水泄不通,皇帝安危自然無礙。於是這三萬大軍的大部分是駐紮在圍場的各個地方,並不是緊緊地圍在帳殿四周,現在帳殿四周頂多也就一萬兵力,且大部分都是鑾儀隊。何爲鑾儀隊?也就是儀仗隊,說通俗點,就是中看不中用的。你讓他們射射箭擺擺架勢還是可以的,但是真要上戰場平叛那真的是強人所難了。

  而東安郡王這邊卻早就做好了準備,這一切在數年前就開始謀劃,那駐紮在外圍的五萬大軍有一萬乃是東安郡王的嫡系人馬,且這次又策反了一萬,剩餘的人馬因爲沒有皇帝的虎符且不知曉真情而不敢亂動,這兩萬人馬居然悄無聲息地潛伏到帳殿四周逼宮。你說這禁軍與近侍當中沒有東安郡王的人是無論如何也說不過去的。

  皇帝冷麪看着四下慌亂的朝臣,那些北狄、東夷的人是指望不上了,他們這次絕對是保持中立。他們效忠的是□□,而不是自己這個皇帝。當年自己老爹也這樣幹過,沒想到這次就報應到自己身上了,皇帝不由得冷笑了一聲。

  現在皇帝唯一能相信的便只有棠棣,他問道:“愛卿,眼下情勢你看如何?”

  棠棣也非常尷尬,雖說監視東安郡王是忠順王的差事,但是這次秋圍的安全工作卻是自己的責任。以往被衝撞了聖駕都少不得要被罷官,自己這次倒好,直接讓人圍了逼宮。棠棣只有擦了擦自己額頭的冷汗,道:“臣,罪該萬死!”

  “萬死不萬死的,日後再說!”皇帝冷眼瞧了下棠棣,心下感嘆,若是林如海還活着,今次之事定會扼殺在搖籃之中。想到林如海,皇帝對棠棣的臉色稍微好了點,繼續道:“你也別請罪了,先說說,如何應付眼下這事吧。”

  棠棣道:“惟有先緩兵之計,再暗渡陳倉。只要陛下將消息傳了出去,明日凌晨定有十萬大軍過來勤王。”

  “緩兵之計?”皇帝冷笑了一聲,“莫非愛卿認爲朕手上還有什麼籌碼能與叛賊周旋?”

  “有!”棠棣道,“叛賊若要謀害皇上,此刻就早已動手,之所以圍而不打無非是想逼迫皇帝下旨禪位。”

  “他們倒怕‘名不正言不順’?”皇帝哼了一聲,但心裏卻是安心了不少。只要能拖住,勝算就還是在自己這裏。“那何謂暗渡陳倉?”

  “需陛下遣一武藝高強但非禁軍近侍之人持陛下虎符逃出此處向外求援。”

  皇帝沒有出聲,但是心裏卻划算起來。如今禁軍與近侍雖然還是在自己手裏,但怕是已經有了奸細,餘下的武將雖然跟自己齊心,但是怕是還沒走出這帳殿就會被射殺,屆時只怕安東郡王失去了耐心,發兵攻擊的話反而不美。

  皇帝正在躊躇間,吉日格勒忽然出列道:“臣,願往。”

  皇帝一聽,心裏高興極了。這吉日格勒也算是□□之人了,何況他老爹還壓在自己手裏,他去傳虎符的確是個不錯的人選。這裏駐紮的兵士大部分沒見過吉日格勒,混出去也不難。想到這,皇帝大喜道:“愛卿若是辦成此事,朕覺不吝惜賞賜。”

  吉日格勒之所以想這麼做,一來他並不擔心皇帝或是安東郡王敢對自己老爸做什麼,若是殺了自己老爹的話,怕是要引來整個北狄對□□的干戈;二來他也的確看好皇帝能挺過這關,若是自己能幫皇帝完成此事,自己便就是皇帝的心腹,他日無論是在京城還是草原,自己都不用仰人鼻息。

  皇帝取出了虎符,囑咐了吉日格勒幾句便讓他走了。待吉日格勒走了之後,皇帝拍拍手,不知道哪裏冒出來許多持刀勇士,皇帝笑道:“爾等好好照顧這裏,若是這裏有人想出去的話,只需要留下人頭便可。”

  皇帝必須徹底封鎖這裏,若是風聲走漏了,就算吉日格勒命大送出了消息,自己也怕是難以逃出生天。皇帝吩咐完刀客,又對帳篷裏的大臣、王爺、使臣笑道:“朕知道要委屈大家一些時辰,待過了今晚,朕定當重賞諸位卿家。”

  其實正如棠棣所料,東安郡王的確打算採取“圍而不打”的策略。

  “父王,您若是再不動手,就怕打蛇不死凡成仇啊。”水澈對自己的父親有些無語,都已經造反了居然還在乎一個名聲問題。

  東安郡王擺擺手,道:“當年我那兄弟就是因爲名不正言不順而弄得我們有了可乘之機,本王定不會步他的後塵。”

  水澈苦勸無效,只得讓人將帳殿圍得跟鐵桶一般,但還是……

  “什麼?有人跑了出去?”水澈大驚,雖然自己這邊佔了優勢,但前提是餘下的軍隊不知道自己已經造反。若是餘下的軍隊一旦察覺自己這邊的不軌,那麼被翻盤的就定是自己了。“你們且派人去追殺那個報信的,我且去稟報父王。”

  水澈急衝衝地感到東安郡王的帳前,通報了此事。東安郡王也大喫一驚,震驚之餘,命人再逼近帳殿一里,並要求見皇帝。

  “k漓,還不速速將這皇位歸還於我?”安東郡王見皇帝出來了,道。

  皇帝只是笑笑,道:“皇兄,怎地有閒心來這裏打獵?既然想來,爲何不與朕說?難道怕朕不肯帶你來麼?”

  安東郡王面色一黑,“k漓!死到臨頭還嘴硬!看本王不將你誅殺在此。”

  “皇兄何苦呢?”皇帝依舊是寵辱不驚,“既然來了,不如到朕的帳殿裏坐坐?”

  安東郡王其實現在很想提兵殺過去,但是他知道皇帝的本事比他高,他手下同兵的人也比自己多。就算自己人數上佔了優勢,這般殺過去,只怕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如果傷了元氣,面對以後的平叛大軍就毫無勝算了。何況安東郡王對名分非常看重,不到萬不得已,他決不放棄。

  “k漓,念在汝父與吾父乃是親兄弟的份上,我願放你一條生路,只要你寫下禪位的旨意並處死賈家那個賤婢,我便保你下半輩子的富貴。”

  “k汐,這是你我的恩怨,與那元春又有何干?”

  “如果不是那賈家的賤婢出賣,我那苦命的女兒有何苦自盡?”安東郡王的火氣也上來了,“你若不交出那賤婢,我便將你格殺當場,然後再送那賤婢下去陪你?”

  聽到這話,棠棣也顧不得什麼,慌忙扯了下皇帝的衣袖。皇帝也醒悟了,現在有必要做意氣之爭麼?只要熬到天亮,叛軍自然會敗退。那元春的性命就算犧牲了又如何?對於皇帝來說,皇后纔是老婆,皇貴妃算二房,那些貴妃也不過是個有名分的妾而已,只是奴才。至於那些妃嬪什麼的,那是一些不怎麼重要的妾侍,是可以隨時犧牲的。

  皇帝咬咬牙道:“棠棣,你送賢德妃一路罷。”

  安東郡王見皇帝妥協了,哈哈大笑起來,“k漓,那詔書也請去速速動筆罷,我怕我會等得沒有耐性。”

  “什麼!陛下賜死了賢德妃娘娘?”林黛玉很快就收到了消息,現在外面兵荒馬亂的,內侍們的嘴巴也沒那麼嚴了。“又是一出馬嵬坡啊!”

  林黛玉沒有再說什麼,她也猜到了元春的忽然得寵及忽然死亡應該牽扯到了許多宮闈私密,否則《紅樓夢》這本書也不會引起清朝統治者那麼大的敏感。當年如果不是賈府想着政治投機,收養了安東郡王的女兒,或許元春就不會死,當然也或許元春只是一輩子的宮女。待到25歲出宮殿,再配個人家。但是賈府不會甘願這般下去,寧國府傻了吧唧地去追隨安東郡王,榮國府纔不會。他們也許願意私下給錢養着安東郡王,但是參與到安東郡王的謀朝篡位大業中去的話,榮國府會覺得政治風險太高。何況榮國府還有一個老成精的賈母。

  黛玉相信元春出賣秦可卿一定有賈母的授意,賈母眼看着當今的皇位越來越牢固想必也想早日脫身,而想當今獻上的最好投名狀莫過於安東郡王的這個女兒。因爲秦可卿,皇帝有了更大的把柄變相圈禁了安東郡王,同時也造就了榮國府的富貴。

  當然,既然賈元春當年能出賣了秦可卿,自然今天皇帝也能出賣賈元春,不過是報應而已。用別人的命換來的富貴就怕沒有命去享,那賈元春也是個蘭質蕙心的女子,沒想到最後居然是這般的結局。

  帳殿裏忽然拉出一輛牛車,牛車上躺着一個素衣女子,一襲白絹蓋在她的身上。宮女近侍們都知道這就是那曾經得寵的賢德妃,曾經是才名冠後宮,最後卻死在荒郊野外連個墳都沒有。

  安東郡王看着皇帝送過來的屍首,冷冷地道:“便宜她了!你們將這屍首丟到亂石崖下,喂狼去罷。”

  或許是母女感應,賈元春被人用弓扼殺的時候,王夫人在京城感到一陣慌亂。她只是隱約覺得元春出了什麼大事,但是卻沒有任何消息,惟有靜靜守候罷了。

  黛玉沉默了許久,才淡淡地說:“這件事,我們什麼都沒聽說過。”

  “姑娘……”

  “聽清楚了沒有!”黛玉厲聲道。她內心感到了恐懼,這個皇帝連自己的枕邊人都可以隨便捨棄,自己在皇帝心中又算個什麼了?她不能牽扯到這該死的宮闈私密當中去,保不齊日後會有什麼禍事惹到自己頭上。

  “是。”錦雯、紫鵑答道。

  “你們且下去吧,我要躺躺。”黛玉揮揮手讓伺候的人下去。

  現在整個《紅樓夢》的故事走向已經不是黛玉所知曉的了,皇帝一定不會死,但是自己就不曉得了。也許這一次秋圍之行便是自己在紅樓中的最後一夜吧,不知道自己死後會去哪,去太虛幻境嘛?自己已經不是絳珠草。回到原來的世界嗎?黛玉搖搖頭,她第一次對自己的將來產生了惶恐。

  而就在黛玉聽天由命的時候,安東郡王也失去了最後的耐性,雙方劍拔弩張,一場皇位爭奪戰拉開了序幕。

  雖然皇帝這邊人手少,但貴在兵精,居然抗住了安東郡王一波波進攻。但傷亡還是不可避免,消耗了三輪,皇帝這邊終於已經彈盡糧絕。

  皇帝長嘆一聲,“天要亡朕乎?”

  正當皇帝長吁短嘆的時候,忽然外面傳來殺聲,一個兵士衝了進來,跪道:“啓奏陛下,援軍到了。”

  皇帝大喜,忙出帳觀看,只見原本就要勝利的叛軍被大規模的勤王軍分割、圍困、剿殺……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