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节 军心 人心
水溶顿了顿,环顾了四周又道:“其实這沒什么大不了的,胜败往往就是一瞬间的事。鲜于千总的实力大家是有目共睹的,上肢下肢力量均衡,本将不也让鲜于千总一腿踢得连连后退,到现在双臂還发麻。”台下官兵一听,哄堂大笑。
水溶也面带微笑抬手示意安静,又大声道:“可战场之上瞬息万变,弱可以胜强,强也可以变弱。鲜于千总力量上是比本将强,但本将比他更加了解人体构造,就是我們身上的各個脏器和穴位,通俗的說就是本将知道打他哪裡能让他失去战斗力。”
见引起了台下官兵的兴趣,水溶将鲜于东豪拉到身边,指了指他的膝盖和脖颈道:“這两处是人体薄弱之处,本将第一次将鲜于千总击倒就是击中了他的膝关节,后来又将他击晕,便是击中他的脖颈的大动脉。”众人听他這么解释,才恍然大悟。
水溶又道:“本将今天想告诉大家的是,战场之上,杀敌保命才是王道!杀敌就是要练好你们当兵的本事,并不只是局限于力量上的强大。”說着,扫了一眼鲜于东豪,鲜于东豪面膛有些发烫。
水溶继续道:“還包含技巧,战术,反应能力,抗击打能力多方面的综合因素;而保命,则与杀敌密不可分,就像鲜于千总,刚才都晕過去了,你们觉得若真是战场之上,還能捡回條命么?不要觉得战争离你们很遥远,若战事明天来临,凭你们现在的本事,活下来的人不会超過两成。到时候再来后悔平日沒有刻苦训练,只有等到下辈子了。所以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說罢,水溶心中突感沉重,台下大多数人都对水溶所說的战事明日来临一說不以为然。
站在身侧的鲜于东豪转過身双手抱拳,单膝跪地大声道:“末将鲜于东豪今日输的心服口服,請统领大人在今后的训练中教授属下和底下的儿郎们杀敌保命之技。”
敖勇和蒙铿還有左旌那几营官兵也紧跟着跪下,山呼海啸般:“請统领大人教授我等杀敌保命之技。”其他官兵见状,也都跟着跪下高声大呼。台下的几位将领都脸色一变,跟着跪了下来,心中都不禁暗呼水溶厉害。
那锦香侯韩道辉也是心中暗赞:“好厉害的北静王,先是轻描淡写在众人面前对谢鲸網开一面,让谢鲸放松警惕,夜裡借巡营突然袭击,拿住谢鲸的错处借题发挥,树立他不讲私情,铁面无私的正面形象;接着又提拔武举出身的左旌,赢得一众武举,武进士出身将领的认可;最后又与鲜于东豪光明正大的比武,又出其不意的完胜,擒贼先擒王,一举获得敖勇,蒙铿這批武将的心悦诚服。当真是步步为营,成竹在胸。”
李淼二人相互对望一眼,也是喜上眉梢。這些将领都想看王爷的笑话,沒想到王爷只用了一天就站稳了脚跟,二人心中也是大感佩服,不愧是太上皇高足。
水溶让鲜于东豪先起来,又继续道:“训练教授众位将士,本就是本将职责所在,无需多言。本将对各位将士就一個要求,刻苦训练,遵纪守法。若今后再有违反军纪军法之人,从本将往下,一律严惩不贷,到时候别怪本将言之不预。”
水溶心中清楚,自己這几句话不可能让军中的现状和战斗力陡然间变换一新,不過他也不着急。之后几日,水溶又隔三差五的突击巡营,虽說沒人再敢饮酒,但军纪涣散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過来的。水溶又严惩了几個不查令牌就随便放行的将士和偷懒耍滑的军官,提拔了几位有真材实料的将领。一個月下来,军中风气才算有了点改变。
回到王府中,已是九月初十,在军中一待就是四十天,若不是太上皇召见,他還沒打算這么快回来。
次日进了大明宫,见皇上也在。二圣脸上都带着喜色笑望着他,水溶赶忙先叩头行礼。
太上皇笑道:“一個多月未见,怎么感觉黑了不少,看来在神枢营沒有偷懒。”
皇上也笑道:“父皇有所不知,水溶岂止是沒有偷懒,這一個多月更是起早贪黑,狠抓军纪和训练,好些将士都苦不堪言,诉苦都诉到儿臣跟前了。京中现在都传,北静王爷铁面无私,以身作则。他那句第二天在点将台上的‘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深得军心。就连颜佟颜阁老都說北静王家学渊源,又蒙父皇点拨,将来必是朝廷栋梁。”
太上皇也是点头赞道:“嗯,這句话确实有点水平,通俗易懂,深谙军心。若跟這帮军中的大老粗讲什么之乎者也那便是瞎子点灯白费蜡了,沒辜负了朕一片苦心。”
水溶心知收拾了谢鲸肯定会有人跟太上皇或者皇上进言,不過他不在乎。太上皇把他扔在這個位置,得罪人在所难免。若是想当個好好先生,那趁早别去军中混,军中可不养软蛋。
水溶一拱手道:“太上皇和皇上就别打趣臣了,臣這一個月小心翼翼,不敢丝毫放松,就怕辜负了太上皇和皇上。”
皇上又笑道:“谁让你這么小心翼翼,放心大胆的干,只要是为了国事,有事自有父皇和孤替你挡着,你只要安心忠于王事便无需担心其它。”
水溶赶忙道:“皇上說的是。”
又对着太上皇道:“不知太上皇今日召见微臣有何事吩咐。”
太上皇笑望了皇上一眼不言,皇上会意笑道:“父皇今日召你,自是为你的终身大事。钦天监已敲定了明年三月初六为黄道吉日,父皇便定了明年三月初六为你和薛家女完婚。刚才,父皇已命戴权去宣旨了。”說罢,笑望着水溶。
水溶一听,意思就是還有半年就要娶妻了。心中五味陈杂,对着二圣言道:“臣谢過太上皇和皇上,一切听凭太上皇和皇上做主。”
同一時間,荣国府中门大开,一家老小被薛姨妈捎带上恭迎圣旨。
荣禧堂内乌压压挤满了荣国府众人,戴权双手捧着圣旨,站在荣禧堂正中,头顶上是太祖皇帝亲题的‘荣禧堂’三字。
戴权道:“圣旨”下方众人正待下跪,戴权忙道:“老太君且慢,太上皇念老太君年事已高,勿用跪接。”
贾母赶忙谢道:“贾史氏谢過太上皇恩典。”
戴权继续道:“圣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兹闻紫薇舍人之后薛氏有女,娴熟大方,温良敦厚,品貌出众。朕心甚悦,今北静郡王水溶年已成人,适婚娶之龄,当择贤女配之。值薛家有女薛宝钗待字闺中,与北静郡王堪称良配,为乘佳人之美,特将薛宝钗许配北静郡王为王妃,于次年三月初六完婚,一切礼仪交于礼部与钦天监监正共同操办,钦此。”
众人谢過皇恩,贾赦贾政陪着戴权到前厅奉茶,一干女眷都挤到贾母的荣庆堂。
贾母的贴身大丫鬟鸳鸯扶着贾母坐下,王夫人和薛姨妈還有邢夫人也跟着坐下。王熙凤上前笑着奉承道:“還是老祖宗面子大,太上皇都顾着老祖宗年高,不用跪接旨意,哪像我們小孩子,太上皇知道谁是谁。”
說罢,扭头转眼又瞧了眼垂首静立的薛宝钗娇声笑道:“恐怕也只有我們宝妹妹在太上皇那還得脸些。”
贾母笑意盈盈道:“就你這凤丫头会說话。太上皇是念着你太爷的情分,体谅老身年高,老身也是感恩戴德。宝丫头今日喜鹊临门,太上皇赐婚那是天大的荣耀,连带着我們贾家也与有荣焉。太太把梨香院好好整饬一番,不敢怠慢了姨太太和宝丫头娘俩。”
王夫人和薛姨妈一听,忙站起身。薛姨妈道:“老太太說的什么话,太太何曾会怠慢我們娘俩,不說我也太太是亲姊妹。即便宝丫头成了王妃,那也是您的晚辈,太太的外甥女。我們娘俩一直在府上打扰,若老祖宗還這么說,叫我們做晚辈的情何以堪。”
宝钗听王熙凤提起自己,走上前揽着王熙凤肩膀道:“凤丫头這张嘴,便是老太太都无可奈何,我這小丫头,就算有朝一日飞上枝头,也盖不過她去。”宝钗因与王熙凤是姑表姊妹,自己又博览群书,而王熙凤大字不识,所以心中不大瞧得上她。
旁边来贾家做客的史湘云上前,亲热的挽着薛宝钗笑道:“宝姐姐若是做了王妃,见了我們,别让我們整天又是跪拜,又是磕头,那我感觉不像是见宝姐姐,倒像是见老祖宗!”众人一听,俱是笑开了怀。
史湘云性格大气爽朗,心中不藏事,想到什么便說什么,大家知她性子也不以为意。宝钗也拉着她手笑道:“伱放心,若真有那么一日,其她姊妹就算了,只让你這史家大小姐天天给我磕头跪拜,少磕一次也不行!”众人一听又是一笑。史湘云知道她与自己开玩笑,做了個鬼脸哼了一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