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 出兵東進 作者:破金庸 辰時三刻,社倫與布仁、堯裏瓦斯、永泰漫步軍營之中,看着歡喜的新募將士,布仁道:“士氣可用啊!”雖是滿足之語,可是並未有多少喜色,社倫、堯裏瓦斯與永泰卻亦是如此。作爲西域軍高級軍官,他們更對當今戰局持謹慎態度,魏軍雖前年在河套大敗,可是主力尚存,去歲又在大峨山、河套接連取勝,軍心士氣恢復。多倫爲報河套之仇,不顧衆人阻攔,堅持調恩森、敖登、固德三部東進,發起盛樂會戰。雖一擊得手,可是打在了魏軍的命門,必會招致魏軍圍攻,加之西域軍與王庭之間的隔閡,而王庭又擔負突破魏軍外圍防線、支援盛樂的衆任,縱然取勝,西域軍恐怕此次也會傷筋動骨。“好!”四人各有所思之時,步訓營的比武場上傳出一陣叫好聲,幾人循聲望去,只見比武場上槍尖閃閃、刀光凌冽,金鐵交鳴聲不絕於耳,一人健壯高大、身高不下九尺、力大無窮,一柄環手刀耍的虎虎生風;與之對陣的一方,雖體型與力氣皆不能比,但依仗長槍之長,槍走偏路,打的難解難分。望着比武的二人,社倫讚道:“好身手,這般功夫,恐怕比起鐸蘇恩森固德也不遑多讓了。”“是啊!”堯裏瓦斯亦道:“不想那青年功夫如此了得,面對我西域第一勇士古熱西力絲毫不落下風!”“想不到戈本竟有如此好的功夫!”看着那名持槍軍士,永泰亦滿是驚訝。社倫道:“原來他就是戈本。”戈本是色車軍團中一名什長,去歲在五原魏軍戰俘譁變時聚殺了所有高級軍官,色車部失去指揮,士兵如無頭蒼蠅般亂竄。他聞訊立即率部奔赴武庫。適時武庫已被魏軍攻佔,百餘名魏軍戰俘正在放火,他率部與魏軍激戰,連斬四十多人,剩餘魏軍戰俘驚恐逃去。雖然武庫大部分軍資已被燒燬,可是卻保住了三百架大弩,成爲此役爲數不多的亮點之一。至西域後,戈本升任十夫長之職,手下五十騎。堯裏瓦斯道:“都督,幾位將軍,不妨我們猜猜看,此二人誰會贏?”都督之稱,自指社倫,多倫重漢文化,尊崇霍去病,是以西域軍中漸漸形成風氣,尋找中原名將爲標榜,社倫遵三國東吳周瑜,欲效其輔孫策,助多倫匡平天下,其又任西域副都督,是以軍中將領略去副字,稱其爲都督。看了會,布仁道:“古熱西力斯雖身強體壯,力大無窮,但我瞭解他,易衝動,而戈本雖暫處守勢,但槍法嚴密,退而不亂,時間一長,恐怕古熱利西斯不是對手!”古熱利西斯是布仁手下一名十夫長,也是布仁軍團的第一勇將,十分得布仁器重,若有戰事,憑其本事升遷不在話下。果不其然,布仁話音剛落,古熱利西斯見始終那他不下,不由得有些惱怒,手上加力,攻擊有餘而防守不足。他心氣一變,瞬間被對手抓住機會,面對劈來的戰刀,他不閃不躲,反而持槍迎上,在刀身距自己還有一尺之時已將槍尖抵在了對手胸前。戈本藝高膽大,充分發揮了長槍的優勢,從而力克強敵。“好!”二人動作停止的一刻,叫好聲響爆全場,就連社倫幾人亦是滿臉笑容,不自覺得爲二人鼓起掌來。就在此時,社倫一名親兵拿着布帛走來,道:“稟將軍,剛剛飛鷹傳來的西域最新戰報!”此份戰報,自不是多倫所發,而是由王庭轉發,去年,西域軍鷹奴馴養的飛鷹能夠識路往返高昌與王庭之間,是以設置了聯絡站,四日既至,從而取代快馬,大大加快了二地信息的傳送。西域軍大規模介入中原戰場後,每次傳回王庭的戰報,都會發至高昌一份,以便讓西域軍也瞭解前線動態,從而做好相應部署。“三萬西域軍兵威平城,在城外與三萬龍驤軍大戰,各出五千,五比四戰損,勝返,魏軍不敢追!”“禍事了!”看完戰報,社倫臉上笑意瞬間消於無形,這份戰報太有震撼力了。看到社倫一臉凝重,堯裏瓦斯道:“都督,發生什麼事了?”“回大帳再說吧!”說完帶着幾人向中軍大帳而去。待到大帳後,社倫將戰報遞與衆人,看完後,衆人皆是一臉凝重之色。這份戰報,對地點、雙方兵力、戰損記錄如此詳細,定是出於也術之手。盛樂一戰,西域軍之所以敢孤軍深入,就是依仗鐵騎犀利,魏軍難以匹敵,而此刻,龍驤軍的出現,五比四的戰績,足以媲美堯裏瓦斯與布仁部,加之其餘魏軍的配合,盛樂之戰,結局難以預料。很快,堯裏瓦斯站出道:“都督,出兵吧,末將奏請至武川參戰,以解盛樂之危。”布仁道:“養兵前日,末將願一同前往,誓將龍驤軍全殲於盛樂城下!”顯然,幾人都清楚,要破解眼下危機,武川是關鍵。想了想,社倫道:“我立刻上奏請戰出兵武川,堯裏瓦斯部做好準備,令下即行,布仁部留守,另在通知各地,新募一萬兵士,永泰部督促新兵訓練。”永泰急道:“都督,軍情緊急,管不了這麼多了,我們還是變行動邊上報吧!”“不可!”社倫連忙拒絕:“算算時間,這是十多日前的戰鬥,眼下局勢變化如何尚未可知,而且龍驤軍究竟有多少人也不明瞭,我們也可趁這段時間,摸清魏軍情況!”他又何嘗不知軍情緊急,可也是無能爲力,以往西域軍擅自行動,都有丞相爲其掩飾,可是王庭內部傳來消息,前年他未奉詔命出擊吐谷渾,已經引起了大檀可汗的猜忌,是以再不敢肆意而爲。盛樂之戰之所以極力反對,就是因爲以往西域軍與王庭從未有過聯合作戰的經驗,而且西域的改革顯然已經觸動了王庭貴族的利益,這也不是他們所願看到的,戰前都說魏國新主即位,內部不穩,實則不然,中原的中央集權制發展數百年,足以使帝國在皇帝不能理事的情況下也能正常運行。其實,政權真正不穩的不是魏國,而是柔然,汗位繼承人懸而未決,西域、王庭兩套制度格格不入,目前只是徒有其表的強大。然而,從普通牧民到大檀可汗,卻沒有一人認識到這一點,他們醉心於這些年柔然東征西討取得的輝煌成就,卻沒有意識到這其中掩藏的危機。多倫雖有同感,可是五鳳谷之後他就變了,曾經的壯志豪情早已拋諸九霄,腦子裏只剩一個花木蘭;還有一個明白人,那就是金蠶子,可是自從多倫因爲花木蘭與其產生裂痕後,他就由原來的扶持變爲打壓,此次得天獨厚的良機,他會放棄嗎?一旦西域軍這一軍事優勢不在,柔然又拿什麼去與魏國抗衡。又何談稱霸北方,一統天下呢?“但願王庭那幫人,沒有這麼蠢吧!”社論默默祈禱。臨時會議結束,衆人各自散去,等待王庭覆命,然而王庭的回覆還未送至,探子從涼州傳來的一份緊急戰報卻至眼前。“三萬涼州軍棄營向東而去,涼州僅餘萬餘老弱把守!”這份軍報讓社倫再顧不得其它,急率堯裏瓦斯與布仁部出牢蘭圍困涼州城,希望能夠迫使三萬涼州軍回返,以減輕盛樂壓力。堯裏瓦斯是大宛人,原爲匈奴軍奴,社倫奔襲伊吾,正是他作爲嚮導爲柔然軍帶路,且將伊吾城中的情況毫不保留的告訴了社倫,故成爲此戰最大功臣。爲收攏西域人心,多倫便將他立爲典型,大加獎賞提拔,他也投桃報李,全心爲柔然效力,立下極大戰功。西域軍建軍之時,以他的戰功只夠任命爲千夫長,可是作爲戰功最爲卓著的西域人,他被多倫破格提拔爲萬夫長,成爲西域軍高級軍官之一。但他與恩森不同,恩森雖爲匈奴降將,可是勇冠三軍、戰場上衝鋒陷陣,功勳卓著,且對多倫忠心不二,他的萬夫長任命實至名歸。而他,僅僅是多倫平衡各方利益的產物。西域軍中,他的軍團成立時間最晚,換裝也最晚,沒有戰功,在以戰功稱雄的西域軍中不由得矮上三分,雖然布仁軍團也無戰功,可是他的萬夫長之職也是靠戰功博得,略強於他。而且他是奴隸出身,戰功也不算顯赫,是以成立之初他的軍團成爲西域軍中名義上戰力最差的軍團,一度讓他在軍中將士擡不起頭,主動找多倫請辭。“我推崇漢朝的霍去病,但是霍去病的成功得益於一人,那就是他的舅舅衛青,沒有衛青,就不可能有霍去病。而衛青,在上戰場前,也是騎奴出身。”正是多倫這番鼓勵,讓他收起了自卑之心,嚴格操練軍士,在西域軍成立的第一次考較中,他部名列第四,僅次於色車、那曲與固德部,讓議論之聲瞬間消於無形。盛樂戰前,他也積極請戰,想在中原戰場上立下戰功揚眉吐氣,多倫雖沒有答應,卻允諾他待進攻魏都平城之時會讓他到中原來。得到回覆後,立即率部投入攻城訓練,並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讓自己的軍團第一個登上平城城頭,成爲攻克魏都的最大功臣。此時戰事逆轉,雖不清楚盛樂具體戰況,但魏軍調三萬涼州軍東進,顯然是做了放棄涼州的打算,此壯士斷腕之決,足見魏廷之決心。經過兩日準備後,西域軍在一百架強弩的掩護下,擡着長梯,推車橦車正式攻城。以西域軍器械之力,軍威之強,若是決心猛攻,涼州必不能保,但社倫目視是吸引魏軍回援,便以佯攻爲主。可誰知一兩三日過去,涼州軍對西域軍攻勢不予理睬,沒有絲毫回撤的跡象,反而過了沃野,進入河套之地。社倫無奈,另撤了包圍,命布仁率部回防,自己與堯裏瓦斯繼續東進朝河套而去。爲加快行軍速度與作戰能力,繞裏瓦斯部一人三騎,攜帶大量的軍資,其中包括一百架大弩及五十架雲梯。三萬涼州軍東進,西域軍兩萬圍困涼州,吐谷渾北部風雲再起,作爲利益攸關方,吐谷渾自然也不甘於平靜,一騎快馬朝南絕塵而去,將這一消息通報伏矣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