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一十章外援(一) 作者:黄梁生 类别:都市言情作者:黄梁生本章: 杨承祖是在家裡被紧急招到了宫中,他的家裡也出了点問題,郝云龙派人送信,让郝青青回家uu小說信裡的意思,郝云龙的身体已经不成了,要青青回去,多半是要交代后事。 当初在青龙山时,他的身体已经濒临极限,是在李神医李言闻的妙手之下,从鬼门关走了一遭,又拣了性命回来。可是不管郎中手段有多高明,人的寿命终究有限,這一回郝云龙的身体,多半是撑不過去,要過不了這一关。 闻香教现在已经发展为一個辐射数省,教徒過百万的庞大组织,就连宝闻堂书局,也印刷了闻香教的经文,基业非常庞大。郝云龙自己又沒有子嗣,他死之后,這個基业肯定是要传给郝青青的。但是一個女人想要接這么大的家业,其实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朝廷对于闻香教這种大教门不可能是放养,在杨承祖成为缇帅之后,就开始往闻香教裡掺沙子,将自己的人,渗透到闻香教裡做事。对于裡面的变化,和一些重要的情报,始终有所掌握。 闻香教势力庞大,但是由于扩张的過快,而且是采取鲸吞的方法扩展力量,自身很有些消化不良的后遗症。一些曾经的教门首领,或是地方上的豪强,依旧在教裡担任要职,手上依旧有力量。還有一些白莲教的头领,是带着人马投奔過来,也沒有放弃权柄,手上依旧控制着大批人手。 郝云龙活着时万事都好,等他一死,很多被压下的問題,都会发作起来。教内各路山头,各方头领都要压住,教外還有一些势力虎视眈眈,一個女人想接這么個盘,其实也不是容易事。如果可能的话,其实還是杨承祖跟她回去一趟,一起去撑场面,這個教主位子才能坐的稳。 但是京师裡這個局势,杨承祖自己不可能走的开,郝青青现在又怀了身孕成了带球跑的状态,一身功夫多半用不出来,回去接這個位子,并不怎么安全。但是闻香教這么大的盘子不可能放弃掉,更重要的是,父亲的最后一面,怎么也该让她看见,只能尽可能多的安排一部分护卫,又让铁珊瑚随行保护。 两人正在房裡說着体己话,又嘱咐着這個莽撞的姑娘到了地方之后该注意什么,可以联络谁,自己在闻香教内掌握着多少棋子之类的事。听到圣旨,他有些犹豫,郝青青笑着推了推他 “好了,你快进宫吧,不能让万岁等的急了。我是老江湖了,什么阵仗沒见過?我又有一身武艺,還有女兵队,自己可以照顾自己,大不了可以全身而退,不会有什么問題。” “我按說应该和你一起回去的,毕竟岳父的身体這样,我做女婿的,该回去探望,但是万岁這裡,你是知道的,他离不开我。所以……对不起。”杨承祖抱着青青,手在对方的脊背上轻轻拍打着,青青也在他背上捶着“你非让我流眼泪才满意啊,我們跑江湖的,流眼泪很丢人的知不知道?你做好自己的事,其他的什么都不用管,我不会让你分心。” 由于時間紧急,杨承祖进宫之后,青青也带起队伍离开杨府,向着青龙山方向而去。就在她出发的同时,一些身份可疑的人,也在飞马赶奔青龙山,争取将這支庞大力量抓到手中。 远在京师的杨承祖,自然不会知道在青龙山那边的暗流,人刚一进宫,就被兴奋的嘉靖叫過来,指着桌上的奏折“霍渭先這個人,偶尔還是有点用的,這次上的本章,就很合朕的心意。朕這次要他来参与编修大礼辨,只要他事做的好,就一定要重用他,将来,让他入阁,去做阁臣。” 杨承祖接過奏折,见上面写着“……然臣下之为此议也,其故有三:曰前代故事之拘也,曰不忘孝宗之德也,曰避迎合之嫌也。今陛下既考孝宗矣,尊兴献王以帝号矣,则将如斯而已乎?臣窃谓帝王之相继也,继其统而已矣,固不屑屑于父子之称也。惟继其统,则不惟孝宗之统不绝,即武宗之统亦不绝矣。……” 总体而言,這是公开站出来,支持嘉靖继献王之统,不继承孝宗血脉,然后再对张太后和夏皇后好一点,算是各退一步,皆大欢喜的结局。 霍韬或许是看到了张家现在的窘境,又或者是知道夏皇后在白衣庵出家,人都有点疯疯癜癜,心裡动了恻隐,再不然就是他始终对杨廷和的观点不认同,在礼议事件中,始终支持天子立场。总之他不是杨承祖的暗子,也沒有什么把柄可抓,自觉自愿出来站台,還把問題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度,也就不怪嘉靖高兴。 他们這次折腾的目的,最终就是要让嘉靖继承献王血统,不继承孝宗血统,把孝宗从皇考变成皇伯考,让蒋氏名正言顺的做太后。等到几年之后,再把献王的神主迎到太庙裡,就算彻底了结心愿。 這种事当然不能急于求成,总要一步步做,可是霍韬這個状元老爷,直接把事情摆上了台面,反倒是省了他们的手脚。嘉靖看了几次之后,问杨承祖道: “大哥,你的人手可曾备齐了,本来朕還想着等到张孚敬等人进京后,再一点点动手。可是霍渭先這次上本,等若在火上浇油,恐怕局面会在短時間内激化起来,到时候,就要让大哥的部下上阵了,你的人,可准备好了?” “万岁放心,這些儿郎早已经准备妥当,只要万岁一声令下,他们随时可为万岁效劳。至于朝堂上,這事激化了,也不一定是坏事,也许我們之前把事想的保守了,支持天子的人,远比我們想象的人多。霍韬只是個开始,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人,站在我們這一边,为万岁出力。” 等到天色将晚时,一批新的奏折被送进来,其中在最上面的一份奏折,很快引起了嘉靖的注意。這同样是一份支持嘉靖尊奉兴献王为皇考的奏折,署名是詹事府少詹事方献夫。這人与霍韬相善,共进同退,倒是正常的很,但是他還有另一個身份,却引发了嘉靖的兴趣:心学弟子。